登陆注册
1319500000037

第37章 楚策一(2)

①江乙为魏使予楚:此事指江乙仕楚之前,居住在魏国的时候。②竟:同“境”,边境。蔽:遮蔽,犹言掩盖。言:用如动词,说,谈论。③白公之乱:白公胜所制造的祸乱。白公名胜,楚国故太子建之子。太子建因费无极之谗,逃奔宋国,后又逃奔郑国,被郑国所杀,胜逃往吴国。楚惠王时召他回国,封为白公。周敬王四十一年,也就是楚惠王十年,白公请兵伐郑,子西不从,胜杀子西、子期,劫惠王,白公胜被叶公诸梁所讨伐,白公上吊自杀。④无有:犹言世上没有能赶上他的人。

[译文]

江乙作为魏国的使者出使到楚国,对楚宣王说:“我进入贵国的国境,听说这里有这样一种风俗,不掩饰别人的善良,不谈论别人的罪孽,果真是这样吗?”楚宣王说:“是的。”江乙说:“既然这样,那么白公所制造的事端,难道成功了吗?果真像这样,我们的罪过就可以免除了。”楚宣王说:“为什么呢?”江乙说:“州侯辅佐楚国事务,地位尊贵至极,行事独断专行,可是他身边的人都说‘世上没有谁能比得上他’,像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一样。”

郢人有狱三年不决

[原文]

郢人有狱①,三年不决。故令请其宅②,以卜③其罪。客因为之④谓昭奚恤曰:“郢人某氏之宅,臣愿之。”昭奚恤日,“郢人某氏,不当服罪,故其宅不得。”客辞而去。昭奚恤已而悔之,因谓客曰:“奚恤得事公,公何为以故⑤与奚恤?”客曰:“非用故也。”曰:“谓⑥而不得有悦色,非故如何也?”

[注释]

①狱:讼诉。②令请其宅:古时,一人犯罪,住宅充公,别人可以请为己有。③卜:探测。④因为之:因此替他。⑤何为以故:故,指借机探听。⑥谓:应作请。

[译文]

郢都有个人被起诉,事情过了三年还没能结案。所以,他故意派人让官府去收缴自己的住宅,以此来探听是否自己将被定罪。这个客人因为这件事情,去对昭奚恤说:“这个郢人的住宅,我打算要。”昭奚恤说:“这个郢人不应当被判罪,因此他的住宅不能充公。”客人拜别昭奚恤,打算离开。不一会儿,昭奚恤觉得很后悔,就对客人说:“奚恤我愿意为先生卖命,先生为什么对我耍心机?”客人说:“没有。”昭奚恤说:“您的请求没能达成,却喜形于色,怎么不是耍了心机呢?”

城浑出周

[原文]

城浑出周,三人偶行①,南游于楚,至于新城。城浑说其令曰:“郑、魏者楚之耎②国,而秦、楚之强敌也。郑、魏之弱,而楚以上梁应③之;宜阳之大也,楚以弱新城围之。蒲反、平阳相去百里,秦人一夜而袭之,安邑不知④;新城、上梁相去五百里,秦人一夜而袭之,上梁亦不知也。今边邑之所恃者,非江南、泗上也?故楚王何不以新城为主郡也,边邑甚利之。”新城公大说⑤,乃为具驷马乘车五百金之楚。城浑得之,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

[注释]

①偶行:即同行。②耍:通“软”,弱小。③应:应对,对付。④不知:没有知觉。⑤说:通“悦”,高兴。

[译文]

楚国人城浑从周国离开,随身带了三个人一同出行,一路往南前往楚国,来到了楚国北边的新城。城浑对新城县令说:“郑、魏两国对于楚国而言,势力相对弱小,而秦国对楚国而言则是强敌。郑、魏两国虽然势力弱小,楚国却用上梁的兵力去讨伐他们;秦国的宜阳是何等的兵强马壮,楚国却用弱小的新城的兵力去与他们相抗衡。蒲反、安邑之间相距百里,秦国在一夜之间就袭击并占领了蒲反,而安邑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到;新城、上梁相距五百里,秦国在一夜之间就袭击并占领了新城,而上梁竟然也丝毫没有察觉到。现在楚国边界的防守,莫非只是仰仗江南、泗上这两个郡的力量吗?因此,楚王为什么不将新城作为主郡呢?这样一来,将会对边防更为有利呀。”新城公听了以后很高兴,于是便给城浑准备好车马,又拿出五百金赠送给城浑,请他为此事前去楚国进行游说。城浑收下了赠金,于是到楚王面前开展游说活动,楚王果然决定将新城作为主郡了。

韩公叔有齐、魏

[原文]

韩公叔有齐、魏,而太子有楚、秦以争国①。郑申为楚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予太子②。楚王怒,将罪之③。对曰:“臣矫予之,以为国也④。臣为太子得新城、阳人,以与公叔争国而得之。齐、魏必伐韩。韩氏急,必悬命于楚,又何新城、阳人之敢求⑤?太子不胜,幸而不死,今将倒冠而至,又安敢言地⑥?”楚王曰:“善。”乃不罪也。

[注释]

①公叔:韩国大臣。有齐、魏:犰言有齐国、魏国的支持。太子:即几瑟。以争国:争夺相国的权位。②郑申:楚国大臣,矫:假托,诈称。予:通“与”,授予,给予。③将罪之:将要惩罚他。④以:而。⑤悬命于楚:即将韩国的生命悬挂在楚国身上,其意是韩国的生死存亡关键在于楚国是否支持。⑥太子不胜:太子争夺相国的权位没有胜利。倒冠:倒戴着帽子,形容十分着急。

[译文]

韩国公叔得到齐、魏两国的支持,韩国太子取得楚、秦两国的援助,二人大肆争夺相国的权位。郑申替楚国到韩国访问,谎称楚怀王的命令,打算把新城、阳人给太子。楚王听说此事后,大动肝火,打算惩罚他。郑申回答:“我谎称大王的命令把两座城送给太子,是替国家着想啊。我替韩国太子得到新城、阳人,是因为他与公叔争夺相位,以便取得成功。齐、魏两国一定会来讨伐韩国。韩国一旦处于危险的境地,一定会把生死存亡寄托在楚国身上,又哪里敢求取新城、阳人?太子如果败给了公叔,有幸活了下来,现在将要倒戴着帽子急忙来投靠楚国,又哪里敢提土地的事情?楚怀王说:“好。”于是也没有惩罚郑申。

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

[原文]

楚杜赫说①楚王以取赵,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②。陈轸谓楚王曰:“赫不能得赵,五大夫不可收也,得赏无功也。得赵而王无加焉,是无善也。王不如以十乘行③之,事成,予之五大夫。”王曰:“善。”乃以十乘行之。杜赫怒而不行。陈轸谓王曰:“是不能得赵也。”

[注释]

①说:游说。②私行:偷偷地去办理这件事。③行:使之行。

[译文]

楚国杜赫游说楚王,打算将赵国争取过来,楚王打算赐给他五大夫的爵位,让他以个人的名义悄悄去赵国办理此事。陈轸于是对楚王说:“假如杜赫争取不到赵国的话,他就相当于是既无功,也无过,然而赐给他的爵位已成定局,五大夫的爵位就无法收回了,这样的话,他就相当于是无功而受赏。假如他争取到了赵国的话,他的五大夫的爵位已经是事实,提升职位也不可能了。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是我们忘恩负义,抹杀了他的功劳。大王为什么不先给他十辆车,派他前去赵国,如果任务得到成功,再赐给他五大夫的爵位。”楚王说:“你说的很对。”于是便给杜赫备好十辆车,派他到赵国去。然而杜赫对此感到生气,便没有出使赵国。陈轸便对楚王说:“这就证明杜赫是没有能力将赵国争取过来的呀。”

楚王问于范环

[原文]

楚王问于范环曰①:“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知之。”王曰:“吾相甘茂可乎?”范环对曰:“不可。”王曰:“何也?”曰:“夫史举,上蔡之监门也②,大不知事君,小不知处室,以苛廉闻于世,甘茂事之顺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好谮,甘茂事之,取十官而无罪。茂,诚贤者也,然而不可相秦。秦之有贤相也,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尝用召滑于越而纳句章③,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塞濑胡④而野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今王以用之于越矣,而忘之于秦,臣以为王钜速忘矣。王若欲置相于秦乎?若公孙郝⑤者可。夫公孙郝之于秦王,亲也。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被王衣以听事,真大王之相已。王相之,楚国之大利也。”

[注释]

①楚王:即楚怀王。范环:楚臣。②上蔡:“上”当为“下”。③滑:指楚臣召滑。④濑胡:当作“厉门”,是通往岭南的要道。⑤公孙郝:秦昭王的亲信大臣。

[译文]

楚怀王问范环说:“我想推荐一个人来担任秦相,你看是谁合适?”范环回答说:“我对这个问题,无话可说。”楚怀王说:“我推荐甘茂。你觉得可以吗?”范环回答说:“不行啊。”楚怀王问:“为什么?”范环回答说:“史举是下蔡的守门人,性格乖张,大处说他不懂得事奉君,小处说不懂得治理家园,以对人苛刻著称,但甘茂能和他和睦相处。凭借惠王的英明,武王的洞察,张仪的善于诽谤人,甘茂在他们手下当差,顺利地升官十次没有受到过责罚。甘茂确实是个人才,但不可以让他做秦国的相国。秦国有贤人做相国,对楚是十分不利的。况且大王曾用召滑在越国当差,得到了句章之地。昧地出现争端,乘着越国这场乱事,所以楚国才能控制厉门并在江东设郡。从大王的功劳来看,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越国混乱而楚国政治清明的原因。这种计谋,大王曾在越国使用并收到成效,却忘记在秦国使用,我认为大王记性太差了。您要问推荐谁担任秦相合适?公孙郝就是合适的人选。公孙郝和秦王是血亲关系,小时候和秦王一起穿衣,长大了和秦王一同乘车,穿着秦王的衣服入朝听政,真是大王理想中的秦相啊。大王推荐他担任秦相,对楚国百利无一害啊。”

苏秦为赵合从

[原文]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①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鄙、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之早计之。

“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②,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橐他③,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④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注释]

①粟:泛指粮食。②山东之国:崤山以东的诸侯国。③橐他:即骆驼。④事人:臣事别人。

[译文]

苏秦为赵国组织合纵联盟,去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的贤君。楚国西面有黔中、巫郡,东面有夏州、海阳,南面有洞庭、苍梧,北面有汾陉、郇阳,土地方圆五千里,拥有雄兵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享用不尽,这是大王建立霸业的资本。凭借着楚国如此强大,大王如此贤能,天下无人能敌。可现在您却打算向西事奉秦国,那么诸侯中没人会再来朝贡楚国的章台了。秦国最大的劲敌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了,相对的秦国就被削弱了,楚国衰弱了,相对的秦国就强盛了,楚、秦两国是势不两立的。所以我替大王考虑,何不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打击秦国。大王假如不加入六国的合纵联盟,秦国必然会从两路出兵:一路出武关,一路直指黔中。如果秦国真的这样做了,楚国的国都鄢、郢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我听说平定天下,要趁着国家安定的时候着手;做一件事情也要未雨绸缪。祸患到来了,然后才去担忧,那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趁早谋划这件事。

“大王如果能够采纳我的建议,我愿意号召山东各国向您进贡四时的贡品,接受大王圣明的号令,并把国家宗庙委托给您,操练士兵,磨利兵器,任凭大王指挥调遣使用。大王如果真能采纳我的建议,那么,韩、魏、齐、燕、赵、卫等国的歌妓美女一定会充满您的后宫;燕、代地区的良马、骆驼一定会塞满您的畜圈。假如合纵联盟能够成功,楚国就能称王;相对的连横阵线能够得逞,秦国就能称帝。现在您放弃称王的大业,甘愿接受服侍别人的丑名,我实在不答应大王的这种做法。

[原文]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②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

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

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③。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④。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⑤。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注释]

①仇雠:仇敌。②卒:最终。③恐反人以入于秦:犹言恐怕反叛之人把楚国的策谋告诉给秦国。④不足恃:不值得依靠,即不可靠。⑤摇摇:摇动,摇荡,形容心神不安。如悬旌:像悬挂着的旗帜。薄:附着。

[译文]

“秦国是个如狼似虎的残暴国家,有吞并六国的野心。秦国是天下诸侯共同的敌人,主张连横的人都想分割诸侯的土地来讨好秦国,这是供养仇敌的做法。作为人臣却想割让君主的土地,巴结如狼似虎的秦国,还去侵犯诸侯,最终只会招来严重的灾祸。对于在外部倚仗秦国的强大势力,在内部逼迫自己的君主,要求割让土地、大逆不道,为国不忠,没有什么罪过比这更严重的了。

所以,如果合纵联盟成功,诸侯就会割让听从楚国的调遣;如果连横战线成功,诸侯就会割地听从秦国的调遣。合纵和连横这两种战略决策,两者的思想内涵相差很远。对于这两种战略,大王偏向于哪一种呢?因此,敝国赵王特派我来此向大王献愚计,奉上合纵盟约,任您裁断。

楚威王说:“我的国家,西部与秦国接壤,秦国有攻取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是如狼似虎的国家,不能与跟它亲近。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又不可以与之深入探讨,如果与他们深入探讨,恐怕他们会把楚国的策谋告诉给秦国,所以说计谋还没有施行而国家已经危险了。我私下料想,单凭楚国来抵挡秦国,是不见得能够打胜的。在国内与各位臣子谋划,又不见得可靠。我寝食难安,心神不安,内心煎熬的得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悬着的心始终不能落下。现在您要统一天下,安定诸侯,保存危亡的国家,我双手捧出国家社稷,来跟随着您。”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原文]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①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②以为大王之计过矣。

“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③交争,其势不两立。而大王不与秦④,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危哉?

“且夫约从者,聚群弱而攻至⑤强也。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⑥举兵,此危亡之术也。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夫从人者,饰辩虚辞⑦,高⑧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注释]

①格:斗。②窃:私下里。③侔(móu):齐等,势均力敌。④而:如。与:结交。⑤至:极。⑥骤:屡次,频繁。⑦饰辩虚辞:夸夸其谈,巧言辩说。⑧高:赞美,赞扬。

[译文]

同类推荐
  •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又称《韦尔斯世界简史》)是英国著名作家H.G.威尔斯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史,内容上溯人类文明的开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都有独到的叙述。对东方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均有所涉及。威尔斯以作家身份著史,文采蔚然,因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两部分。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本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展述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在那已然褪色的画卷中,将纷乱交错,遥不可及的人与事呈现出来,虽然不尽详述,但也可从中追寻到历史曾经的蛛丝马迹,在未来的方向中偶尔回首过去的沧海桑田。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热门推荐
  • 猫痕伤

    猫痕伤

    视一切磨难与伤害如猫抓之伤痕,我们便可以心怀悲悯,积极乐观地前行。本文描写一个女IT人员心路历程的同时,勾勒了IT行业形形色色的众生之像。包含励志、悬疑、浪漫、激情、复仇等桥段,希望大家喜欢。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海外华人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海外华人卷

    作家队伍阵容强大。明星云集。,本书收录了新世纪十年来最活跃的海外华人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作家来自美洲、亚洲、欧洲多个国家,是一部全面反映海外华人小说创作风貌和整体水平的权威选集,具有强烈的全球性。所选作品皆精选自《收获》《人民文学》等国内知名文学期刊,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外多种奖项,中篇小说《罗坎村》等在国内文坛引起巨大反响
  • 社交金口财

    社交金口财

    《社交金口财》以社交口才为基点,旨在传授如何让你运用口才在社会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你有良好的口才,在社交时就会讨人喜欢、人见人爱,你只要肯下功夫,学习他人的方法,吸收他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那么,你就能成为演说家、口才大师、社交高手。
  • 听心理学大师讲故事

    听心理学大师讲故事

    走进本书,您会邂逅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它们通俗易懂、韵味悠长,让您不知不觉间沉醉其中,心情得以舒缓,心灵得以洗礼。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植物为什么能杀死蚊子?

    植物为什么能杀死蚊子?

    植物真的能杀死蚊子吗?是的,有些植物确实能杀死蚊子。你可别以为这是玩笑。这可是千真万确的哦!你肯定会问,是哪种植物这么神奇呢?告诉你吧,就是一种叫“除虫菊”的植物。孩子们,你们想知道更多的植物奥秘吗?翻开这本书吧,我将带你们去畅游植物王国,探索植物的奥秘。
  • 特种狂医

    特种狂医

    无敌兵王身怀绝世医术回归都市,精彩绚烂的生活让他应接不暇,同室而居的卧底警花,身患重症的千金小姐,冷艳古怪的女医生,一个个绝色佳人接踵而至,巨大的危机也尾随而至,神秘的组织,邪恶的财团,逼迫他将兵王的战力与神奇的医术发尽情施展,枪火与玫瑰齐绽,热血与柔情并举,铸就辉煌传奇。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女毒医

    嫡女毒医

    她,沈家嫡女,为了他,出生入死,素手染鲜血,助他争夺天下。十年结发情,敌不过庶妹一个笑。却不想,时光倒流,侯府嫡女重生,再世为人,她翻云覆雨,步步为营,护弱弟保亲爹夺家业,斗得仇人哀嚎一片,胆颤心惊。祖母别有用心,那就让她无心可用,成为失心疯人。继母假充好人,那就让她无人可做,成为烂泥猪狗。堂姐歹毒暗算,那就让她毒气攻心烂了美人脸,再无脸见人。庶妹口蜜腹剑,那就扒下她的画皮面具,扔进籍坊。叔父无良,她金针在手,让他从此胆颤心惊。负心人虚情假意,她将计就计,毁尽他万里江山。她狠毒如蛇蝎,她说;“这一世,宁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她势必践踏成泥。”她本以为仇已报心已死,独自泛舟清静一生,却不想桃花不断。原来想清静也是一件不甚简单的事…
  • 长大成熊

    长大成熊

    棕熊罗伊小时候,差点丧命在一只母狼獾的口中。后来妈妈夏洛特为了救罗伊而被森林恶霸所罗门杀死,他变成了孤儿,过着流离失所、饱尝艰辛的生活。在流浪时,他遇到了尖酸刻薄的熊兄妹,神神叨叨的花栗鼠,结识了身世复杂、富有正义感的白狼丹,还得到了心地善良的臭鼬泡芙的帮助。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不光懂得了生存之道,还学会了许多成长的道理。在森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时,罗伊挺身而出,阻止了一场血腥的厮杀,成长为真正的森林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