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35

第35章 缪称训(1)

[题解]

本篇的篇题,原注讲:“缪异之论,称物假类,同之神明,以知所贵。”“缪”的含义是交错,“称”的含义是称引,采用,“缪称”便是针对社会形态的变化,杂取异说,把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杂糅在一块,兼收并用。表示出作者以道德为本,以仁义为用的基本观点。在作者看来,道、德、仁、义是适合不同社会的行为标准。“上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不坏,末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那么处在“三代”之后的“末世”,“仁义”对于治国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作为国君一定“从天之道”,“循理受顺”,严格按自然规则办事,但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经过“心治”,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所谓“心治”,便是要以仁义作为行为准则,积善成德,以真情去感化人。文中大量引用了儒家的一些言论,反复强调真情的感动作用,强调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意义,对儒家的仁义理念给予了充分的赞同。

[原文]

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里,洞同覆载而无所碍。是故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

主者国之心,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故其心治者,支体相遗也。其国治者,君臣相忘也。黄帝曰:“芒芒昧昧,从天之道,与元同气。”故至德者言同略,事同指,上下一心,无岐道旁见者,遏障之于邪,开道之于善,而民乡方矣。故《易》曰:“同人于野,利涉大川。”

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积恩之见证也;义者,比①于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故道灭而德用,德衰而仁义生。故上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怀也,末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知各殊矣。《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其施厚者其报美,其怨大者其祸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无患者,古今未之有也。是故圣人察其所以往,则知其所以来者。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致尊邪?过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是故得一人,所以得百人也。人以其所愿于上以与其下交,谁弗载?以其所欲于下以事其上,谁弗喜?《诗》云:“媚兹一人,应侯慎德。”慎德大矣,一人小矣。能善小斯能大矣。

君子见过忘罚,故能谏;见贤忘贱,故能让;见不足忘贫,故能施。情系于中,行形于外。凡行戴情,虽过无怨;不戴其情,虽忠来恶。后稷广利天下,犹不自矜。禹无废功,无蔽财,自视犹觖如②也。满如陷,实如虚,尽之者也。

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今谓狐狸,则必不知狐,又不知狸。非未尝见狐者,必未尝见狸也。狐、狸非异同类也,而谓狐狸,则不知狐、狸。是故谓不肖者贤,则必不知贤;谓贤者不肖,则必不知不肖者矣。

[注释]

①比(bì闭):紧挨着,贴近。②觖(jué)如:不满足。

[译文]

道,位于最高的位置,没有什么在它让;位于最深的位置,没有什么在它之下。用水准测量就平,用绳测量就直,用规测量就圆,用矩测量就方。包裹整个宇宙,而没有外内之分;混然浑沌,覆盖承载,而没有什么阻挡。故而,懂得了道的人,不悲哀,不欢乐,不喜悦,不生气。他安坐没有忧虑,他睡觉不做梦。物体来到就给予称号,事件产生就作出反应。

君主是国家的心,心舒服了,那么身体所有关节都能宁静。心受到侵扰,则全身关节都扰乱。故而,心可以安适,则肢体之间相互遗忘。国家获得治理,则君臣之间相互遗忘。黄帝说:“纯厚广大,顺从天的道德,与天地元气一样。”故而,具有最高道德的,言论有一样的谋略,行事有一样的意旨。可以上下一条心,没有分歧的道路和偏邪见解的,就能阻塞邪恶之路,开辟善良之道,百姓就趋向正义了。故而《易》说:“在郊野聚集百姓,利于跋涉大川。”

道,为万物的先导;德,为对本性的扶持;仁,为积聚恩德的见证;义,为和顺人心、合手众人的心愿。故而,道泯灭则德运用,德衰微则仁义产生。故而,最好的时期是懂得道而不用德,中等的时期是持守德而不破坏它,末等的时期则小心翼翼唯恐丧失了仁义。君子没有仁义则不能生存,丧失仁义则失去生存的根本。小人没有嗜欲则不能活命,丧失嗜欲则失去了活命的凭借。故而,君子害怕丧失仁义,小人害怕丧失利益。观察它们所害怕的东西,便晓得各自的差异了。《易》讲:“追逐鹿而没有熟悉山林的向导,想进入山林中,君子警醒,不如放弃,继续深入就有危险。”

他们施舍向别人多,便会获得美好的回报;他们与人的怨恨多,便会获得巨大的灾祸。给人的很少而想获得过多的报答,积下的怨恨很深而想不遭受祸患,从古到今还从没有过如此的事情。故而圣人通过认真考察他过去的所作所为,就晓得他未来的前途。圣人推行的观点,就如同在通向四面八方的道路中间。设置酒坛,过往的人通过思量,依据自己的酒量,取适量的酒喝下。故而可以获得一个人的真心拥护,就能得到百人的真心相助。人们用他们想要在上位者对他的态度来对待在下位者,谁会不爱戴他呢?用他所想要下位者对他的态度去对待上位者,谁会不欢喜他呢?《诗》中讲:“这个可爱的天子,应侯(武王的儿子)时刻遵从他的美德。”遵从美德是重大的事,而天子一个人是,很小的事。要是小的事情可以做好,那么大事情一样能做好。

君子听见自己过失的时节,对进谏者可以忘掉处罚,如此才能有人来进谏;看见贤德的人时,能彻底忘记他的贫贱,如此才能做到谦让;看见生活困难的人,可以忘记他的贫困,如此才能全力施舍。内心用感情关联着,外面用行动表现出来。行为上真情实意地对待他人,就算有了过失,也没有人会去恨憎他;要是没有充满真情,就算是好心相待,也会招来恨憎。后稷为普天下人民谋福利,但他从不傲慢;禹没有间断工作,没有浪费财物,不过自己还不能满足。明明是充满了,但似乎还缺少什么,即使内心充实了,但似乎还很空虛,尽量完美无缺。

人们总是把自己所欢喜的人称为贤人,欢喜他们认为愉悦的事情。与自己一样的人世人没有不举荐他们为贤人的,有的可以管理国家,有的却把国家弄得混乱。这种结果不是自我欺骗造成的,而是自己寻求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造成的。自己不是圣贤之人,寻到与自己一样的人,贤人是获得了,不也是与自己一样吗?能够让尧来度量舜,就符合尧用桀来度量,这与用升来度量石一样。如今人们常常谈论的狐狸,必定是既不晓得狐,又不晓得狸。不是没有看见狐,便是没有见到过狸。狐、狸不是异类,而是同类。合称起来为狐狸,那是由于不晓得狐和狸的真正分别而得出的。故而,把平常的人说成是贤人,那么他一定不晓得什么是贤人。说贤人是不肖的人,那么他必定不晓得什么是不肖的人。

[原文]

圣人在上,则民乐其治;在下,则民慕其意。小人在上位,如寝关曝纩,不得须臾宁。故《易》曰:“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言小人处非其位,不可长也。物莫无所不用。天雄乌喙,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侏儒瞽师,人之困慰①者也,入主以备乐。是故圣人制其剟材,无所不用矣。

勇士一呼、三军皆辟,其出之也诚。故倡而不和,意而不戴,中心必有不合者也。故舜不降席而王天下者,求诸己也。故上多故则民多诈矣,身曲而景直者,未之闻也。说之所不至者,容貌至焉;容貌之所不至者,感忽至焉。感乎心,明乎智,发而成形,精之至也。可以形势接,而不可以照,戎、翟之马,皆可以驰驱,或近或远,唯造父能尽其力;三苗之民,皆可使忠信,或贤或不肖,雎唐、虞能齐其美:必有不传者。中行穆伯手搏虎,而不能生也,盖力优而克不能及也。

用百人之所能,则得百人之力;举千人之所爱,则得千人之心;辟若伐树而引其本,千枝万叶则莫得弗从也。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不可内解于心;圣人之养民,非求用也,性不能已;若火之自热,冰之自寒,夫有何修焉?及恃其力赖其功者,若失火舟中。故君子见始,斯知终矣。媒妁誉人,而莫之德也;取庸而强饭之,莫之爱也。虽亲父慈母,不加于此,有以为,则恩不接矣。故送往者,非所以迎来也;施死者,非专为生也。诚出于己,则所动者远矣。锦绣登庙,贵文也;圭璋在前,尚质也。文不胜质之谓君子。故终年为车,无三寸之辖不可以驱驰;匠人斫户,无一尺之楗不可以闭藏。故君子行斯②乎其所结。

[注释]

①困慰:困窘抑郁。②斯:应作“期”,期望。

[译文]

圣人处于统治地位时,那么民众就欢喜他的统治。不在位的时节,那么民众就仰慕他的志向。小人处于统治地位时,就如同人们躺在门关上,如同蚕在茧里挣扎一般,不会获得一刻的安宁。故而《易》中说,乘马遇险,盘旋不定,便会有泣血悲凄的忧虑。讲的是小人处在不属于他的位子上,是不可以长久的。万物中是没有不能利用的。天雄、乌喙,是药物中毒性最大的,不过高明的医生却用它来治活别人。矮子、瞎子,是人类中困窘到极处的人,不过国君用他们来演奏音乐。故而圣人处置那些砍割剩下的木材,是没有什么用不上的。

勇士大声一呼,三军为之退避,由于他的呼喊发自肺腑。故而领唱的人没有人应和,上头有了意愿下面没人领会执行,那一定是由于双方思想感情不融洽。故而舜帝不离开座位而能匡正天下,这是因为他首先做到了自身正直。故而在上位的人爱耍手腕,民众也随着搞欺诈。身子弯曲而影子直,没听说有这种怪事。用说教达不到的,靠表情动作能够达到;靠表情动作做不到的,用至诚的心能够达到。心里动了真情,头脑随着明智,表露在外在形式上,这便是精诚所至,能够凭这种饱和着至诚的形式来感化别人,不能靠言不由衷的说教来告诫人家。戎、翟出产的良马,全是擅长奔驰的,不管远近,只有造父那般的御手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气力;三苗族的百姓,全是能教育得忠诚老实的,不论贤愚,只有唐尧,虞舜那般的圣君才能使他们都拥有美德:他们必定控制着不可言传的微妙法术。中行穆伯能徒手与老虎搏斗,不过不能驯养老虎,缘由在于只是力大而不知道驯养老虎的诀窍。

可以运用百人的才能,就能获得百人的力量;办上千人欢喜的事,就博取上千人的心;如同砍伐大树,拖住树的根部,千枝万叶没有不随着动的。慈父慈爱子女,不是图子女报恩,而是抛不开那颗爱心;圣人养育民众,不是希求役使百姓,而是要尽爱民的职责;这就像火自自然然是炽热的,冰自自然然是寒冷的,哪里用得着有意修炼呢?等到需要依赖子女赡养,依靠人民出力的时节,他们自会尽孝尽忠,就如船走到江心失火,全体乘客都会和船夫一道奋力灭火一般。故而君子在事情开头的时节,就想到了事情的结果。媒人花言巧语地撮合成婚事,别人并不打心眼里感激,由于晓得她们不过是为了钱财;雇用佣工的主人一个劲劝佣工吃饱吃好,佣工并不尊敬主人,由于他们晓得主人不过是要他们多卖气力。就算是亲爱慈祥的父母,要是不具备真诚的爱心,而是对子女有什么希求,那么子女也不会领养育之恩。故而馈赠厚礼送客人上路远行,不能抱着指望客人将来回赠的想法;给死者厚葬,不应当只是求得死者在天之灵的保佑和生者心灵的安慰。要是是出自至诚纯洁的心,那么感化的作用就深远了。祭奠祖宗神灵,在庙堂供上锦绣,是注重形式的美好;而把圭璋玉器摆在祭品前边,就是显示崇尚质朴纯情。美好的形式不胜过朴素纯洁的真情,才称得上君子。故而花一整年工夫造成一部车子,但缺少一根三寸长的插销,车子便不能投入运行;木工做门,没有五寸长的键,门便不能关紧。故而君子行事总是期望事情有个美好的结果。

[原文]

心之精者,可以神化,而不可以导人;目之精者,可以消泽,而不可以昭①。在混冥之中,不可谕于人。故舜不降席而天下治,桀不下陛而天下乱,盖情甚乎叫呼也。无诸己,求诸人,古今未之闻也。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诚在令外也。圣人在上,民迁而化,情以先之也。动于上,不应于下者,情与令殊也。故《易》曰:“亢龙有悔。”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故言之用者,昭昭乎小哉!不言之用者,旷旷乎大哉!

身君子之言,信也;中君子之意,忠也。忠信形于内,感动应于外。故禹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鹰翔川,鱼鳖沉,飞鸟扬,必远害也。子之死父也,臣之死君也,世有行之者矣,非出死以要名也,恩心之藏于中,而不能违其难也。故人之甘甘。非正为蹠也,而蹠焉往。君子之惨怛,非正为伪形也,谕乎人心,非从外入,自中出者也。义正乎君,仁亲乎父。故君之于臣也,能死生之,不能使为苟简易,父之于子也,能发起之,不能使无忧寻。故义胜君,仁胜父,则君尊而臣忠,父慈而子孝。圣人在上,化育如神。太上曰:“我其性与!”其次曰:“微彼其如此乎!”故《诗》曰:“执辔如组。”《易》曰:“含章可贞。”动于近,成文于远。夫察所夜行,周公惭乎景。故君子慎其独也。释近斯远塞矣。

闻善易,以正身难。夫子见禾之三变也,舀滔然曰:“狐乡邱而死,我其首禾乎?”故君子见善则痛其身焉。身苟正,怀远易矣。故《诗》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小人之从事也曰苟得,君子曰苟义。所求者同,所斯者异乎?击舟水中,鱼沈而鸟扬,同闻而殊事,其情一也。僖负羁以壶餐表其闾,赵宣孟以束脯免其躯,礼不隆而德有余,仁心之感,恩接而憯怛生,故其入人深。俱之叫呼也,在家老则为恩厚,其在责人则生争斗。故曰:“兵莫憯于意志,莫邪为下;寇莫太于阴阳,袍鼓为小。”

圣人为善,非似求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故人之忧喜非为蹗②,蹗焉往生也。故至人不容,故若眯而抚,若跌而据。圣人之为治,漠然不见贤焉,终而后知其可大也,若日之行,骐骥不能与之争远。今夫夜有求,与瞽师并;东方开,斯照矣。动而有益,则损随之。故《易》曰:“剥之不可遂尽也,故受之以《复》。”积薄为厚,积卑为高,故君子日孳孳以成辉,小人日怏怏③以至辱。其消息也,离朱弗能见也。文王闻善如不及,宿不善如不祥,非为日不足也,其忧寻推之也。故《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注释]

①昭:变得明显。②蹗(lù):希望,冀幸。③怏怏:肆意。

[译文]

同类推荐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热门推荐
  • 恶魔的致命情人

    恶魔的致命情人

    一支豪华车队停在“帝国财阀”雷氏的总部大厦门前,立刻有小弟上面打开最前面那辆加长型BMW的车门。一个身穿三宅一生全球限量版黑色手缝西装的男人走出车门,这个男人长着一双犀利的黑眸,不用说话,他那阴冷的目光便足以杀人。他那挺直的鼻透着坚毅,那飞扬的眉透着霸气,那紧抿的薄唇透着无情。如刀削一般的脸简直比电影明星还要漂亮,他那挺拔的身材只有天天泡在健身房的人才能练得出来,纠结的肌肉这……
  • 从头到脚说瘦身

    从头到脚说瘦身

    减肥瘦身应以身心健康为前提,身形窈窕曲线也应自然造就!日本NHK超人气祖母级养生专家 邱淑惠更安全、更有效、更便捷的健康瘦身法!日本上百万女性已蒙受其惠,穴位按摩专书仍不断出版中,在日本NHK等媒体中一再被报导,并被誉为“日本穴道按摩第一人”,年过60,仍以23腰的实际成果让各界人士激赞不已。无论整体瘦身或局部减肥,简单易学,轻松有效。本书从中医的角度揭示肥胖的原理,结合和学研究资料,透过介绍穴位按压瘦身的方法,辅助以健康饮食和运动,来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的瘦身观念,享「瘦」健康新生活。《从头到脚说瘦身》提供给你全面而完整、基本且重要的穴位按摩知识及要领。让你真正体验到穴压瘦身所带来的神奇与奥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管理更简单,管理更轻松有效,就要学会擅长管理手下的主要得力干将,而不是事事亲力而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的团队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用人留人驭人?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如何以薪酬激励人,以情感凝聚人?如何以细节取胜?本书《三分管理七分管人》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精髓一一展示,引导管理者在强化自身能力,找到管人的有效途径,管好人带好队伍,提升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创卓越的管理局面。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真正的人生,不是你继承的那部分而是你创造的那部分,它是你不断选择和努力的结果。不论你有个富爸爸还是穷爸爸,幸与不幸都可能在你的手中转换。你的一生,由你自己打造。一部彻底改变你人生、工作、交际、财富观的心灵成长之书。
  • 重生麻雀变凤凰

    重生麻雀变凤凰

    前生父母去世走投无路被邻家姐姐骗去,走上一条不归路今生父母依旧去世了可咱多了一票富亲戚,连从未谋面的亲生父亲也出现了前生我心爱的那个他,用我的钱追上了他的女朋友今生什么不接受你的爱你就去跳楼自杀,那哥们楼上排队去吧前生情妇、狐狸精的称号伴随了我短暂的一生,却没有得到一段真爱今生想娶我呀管你是名流大亨还是文学青年排队喽!喂!后面那正太,你不够资格呀、别捣乱前生我是一只苦苦挣扎的小麻雀今生看我浴火凤凰怎样遨游九天本书qq群号109251992(简介有些雷人,不过内容还是很温馨的生活文,有点暧昧可不恶心人,请您不要一看简介就走人,进去看两章,也许你会喜欢的,一冲动可能就会错过一篇好文呦)
  • 重生洪荒之我为准提

    重生洪荒之我为准提

    一个平凡的小和尚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传说中的洪荒时期,更加出奇的是穿越后的他竟然是西方教也就是后来的佛教两位始祖之一的准提道人。那么拥有现代人意识的准提将会有怎样的一番经历呢,他还会和传说中的准提道人是一个德行么?O(∩_∩)O~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赖上霸道老公

    赖上霸道老公

    【本文已半价,看完全文不到3元钱】小白版简介如果天上掉的是馅饼,你要毫不犹豫冲过去捡如果天上掉的是女人,你千万不要把她带回家当然,如果你可以忍受以下状况的发生,可以冒险一试----她一天有20个小时都在睡觉,一睁眼就会问你有没有东西吃她可以把你的家弄的乱七八糟,却只会一脸无辜的说不是故意她喜欢不负责任的爬到你床上,但她只负责睡觉,不负责灭火如果你一不小心爱上她,就必须做好应付N多强大情敌的准备最最重要的,如果你不小心让她爱上你,请千万千万不要骗她因为她会像空气一样消失,即便你把地球翻个遍,也找不到她正经版简介曾经,他的心坚硬如顽石,是她,击出一丝裂缝,悄悄钻入曾经,她的心单纯如婴孩,是他,一步步教导她,慢慢长大他宠爱她,她依赖他,他们的爱,简简单单,却又无比炙热他的身边危机环绕,为了永远的安宁,他做了一件冒险之事却不想,再见天日时,她已不见,寻遍世界,再无她的身影她的到来原本就是一个未解之谜,要找她,自然是难于登天而她,睁眼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她生活十七年的地方未完全长大的她,腹中却多了一块肉,她是否能等到他出现?伤心绝望的他,是否能穿越遥远、神秘的时空回到她的身边?【本文反穿,很多温馨,偶尔小虐,简介先看着,可能会改动】【本文是时尚王妃的续,有兴趣的亲可以去看看那个烂文,囧】请大家多多支持,觉得不错的帮忙收藏喜欢的投票,有空的留个言,晶要动力推荐朋友的文文好友飞扬《纵情》好友蝶颜《情人十八岁》好友翼妖《九岁小娘亲》好友殇然《罪奴》好友秋彤《总裁你好坏》好友翼妖《狂女诱欢》丫少《晕,生了一群猪宝宝》仙落《诱拐美男进洞房》乐乐《绅士的恶魔》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