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500000050

第50章 记

说来也巧,本书的最后定稿是在距离王阳明故居瑞云楼数百步的余姚河姆渡宾馆完成的。这不,刚把几位日本学者送至故居纪念馆,简单地向馆内工作人员交代了几句,就急急忙忙地返回房间,把这篇后记写完。还在电梯里时,异样的思绪,少有的滋味,就一股脑儿涌上心头。所有这一切,难道是某种预示?某种祥兆?

本书其实只完成了提纲中的三分之二,无奈收笔,完全是由于课题截止日早就超过,被催促了几次,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才匆匆交账,尽管暂时了却了一桩心事,但却在无奈中留下了些许不满和遗憾。

何以“无奈”?一方面是因为课题已到“收官”之时,交稿期限已过,不得不收笔,想说的没全吐出来;另一方面是自己觉得不少章节乃“急救”而成(如第3章“浙中阳明学者的个性特征”),吃后悔药在所难免。本人干活喜欢慢慢“熬”。慢工出细活,搞研究就得量力而行,走一步,看一步,想一步……如此“熬”出来的东西,也许会影响其“鲜”度(说得正规点是工作“进”度),但总会“熟”些“透”些吧!而“熟透”的食物,总不至于吃坏肚子,误人误己,浪费资源!故此,一篇东西写“完”了,我常常是撂在一边,故意冷落“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突发奇想,于是便大动“手术”,甚至“肢解”重装,推倒重来。如果拿出来的东西都是这样“熬”出来的,就自然不会有或少有失误了。但事实上,在如今一切都被量化、一味追求“进”度的考评体制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若硬要这样做,也许有人会说你“傻”。于是我也只好无奈地“与时俱进”,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和节奏了!

何处“不满”?举其要者,大约有三:一是对浙中王门后续学脉的放弃。原来提纲中还有周汝登、张元忭、陶望龄、陶奭龄等人,而且已经查阅了大部分资料,做好了读书笔记,并且还大体上勾勒出了写作思路。后因考虑到本书的篇幅与写作进度,只好忍痛割爱,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去“另起炉灶”了。二是对横向的相关重要人物的研究显得很不充分,有的蜻蜓点水,有的避重就轻,有的白纸一张。如对浙东地区季本、孙应奎等人的研究就很不充分,对顾应祥等人则是避重就轻,对徐珊、许孚远等人则是蜻蜓点水,对程松溪、唐枢、蔡汝楠、王宗沐、钱薇等人则基本未涉及。三是对重点人物的研究有“绕道”之嫌。如对王畿这样的浙中王门的理论家,本应笔墨用得最多,然本书的王畿研究,则主要围绕钱德洪而展开。之所以未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一方面是因为笔者近年来通过对绪山著作的收集,对以往关注不够的绪山思想产生了特殊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笔者对王畿的思考还比较零碎,尚未定型,仓促下笔,恐生疑窦。于是便耍了个小小的“滑头”:看到近年来学术界在这方面的力作频频问世,难度进一步加大,选择知难而退、避重就轻,也算是“聪明”之举吧!明知力所不及,又要硬着头皮去撞大运,这样的事,我一般是不去做的。从这层意义上可以说,只讲自己深思熟虑的话,而不讲空话、废话、假话,少讲或不讲重复之话,这或许是本书的一个特点。

何为“遗憾”?这与本书的写作特点有关。本书之特点,可以用四句话十六字来概括,即有粗有细,点面结合,东西并重,史论兼济。具体地说,就是重点写了浙中王门的第一代传人及其学术活动和著述情况,对第二、三代传人则是粗略述之,对原计划要作阐述的晚明浙东地区影响颇大的几次讲会活动,如姚江会、证人会等,亦是一笔带过,这叫“有粗有细”;以徐爱、钱德洪、王畿、董澐等人为重点,以浙中王门的早期形态、浙东王门的内部特征、浙西王门的形成发展等问题为切面,这叫“点面结合”;浙东与浙西均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作为叙述对象,这叫“东西并重”;对徐爱、钱德洪、董澐等人不仅论其思想,亦述其著作,在文献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作深入思考,这叫“史论兼济”。但这样一来,某些被“粗”掉的人物就免不了会有“意见”,某些被“面”上所掩盖掉的细节也免不了会留下遗憾。

说实在话,本人开始从事阳明学研究时,没有想法,没有计划,更谈不上喜爱。后来慢慢就有了,而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激情。

做研究做到这个分上,已变成一种乐趣,而非工作。是激情所致,而非谋生手段。也许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达到“境界”的高度了。

境界不是激情,而是超越!然本人的研究,与此相差甚远。而且就个性而言,我宁要“激情”,也不要“境界”!因“激情”而生“遐想”,又因“遐想”而生“规划”。而我的“研究规划”,则大致可分为“前五步曲”与“后五步曲”。

所谓“前五步曲”,大都属于人物与学派的个案研究,现已迈了四小步,即2002年出版的《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2006年出版的《儒学正脉———王守仁传》、2009年4月出版的《王阳明及其学派论考》,以及已经完成但尚未出版的《王阳明史料学》等专著。本书可以说是“前五步曲”的最后一步。这最后一步,尽管有开头所说的那么些“无奈”、“不满”和“遗憾”,但毕竟是自己多年研究之结晶,所以即使拿出来硬着头皮“见公婆”,也是心甘情愿的。

所谓“后五步曲”,是指计划中的区域与断代思想史的综合研究,主要想完成明清浙西与浙东的心学思潮史,清代至民国初年的阳明学发展史,阳明学的“主意”范畴及其流脉,王学地域流派的比较研究,中、日、韩三国阳明学的综合研究。这五个方面,个个都是难啃的大块头,一听就知道是自不量力,甚至连我自己都怀疑是否有点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但细心一想,世上的事情其实本无“远”、“近”之分,走下去再说,顺其自然,随心所欲,要的就是这种过程与感觉,若一味追求结果,倒可能会一无所获、一事无成。

这或许亦是激情所致吧!

在已出版或即将出版的前四本书的后记中,我都对扶我走上学术道路的中外老师们和助我完成课题研究的同事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在本书即将“收官”之际,依然要对他们再次致以谢忱。除此之外,我还想补上我的家人和朋友。

这些年来,我的妻子为我做出的奉献,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就连我的父母、岳父母大人,也在一同受着“煎熬”与“拷问”。他们已到古稀之年,体弱多病,但对我总是那么理解和宽厚。说起来真是难以启齿,这么多年来,除非老人们生病住院,我基本上是一年三次长假(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回家看看,平时皆以电话“代劳”,以至朋友们说起来,都会以我为“反面教材”。正是由于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才坐得住冷板凳,而且一坐数十年,想来连自己都难以置信。其实我又何尝不知老年人要的是你的“时间”,只有“时间”才能换来体贴与安慰,而我缺的就是时间,你说头疼不头疼!

再就是我的朋友们。每周两次四个多小时的打球,是我雷打不动的户外运动,除非出差在外。偶尔打完后还来个聚餐,在完全放开的心境下,喝上几盅,海阔天空,是我最好的休息与娱乐。尽管阳明学对我的这些朋友来说,未免显得过于“空洞”、“乏味”,偶尔流露出些许不解和困惑是很自然的。可真正的阳明学,原本就是生活哲学、日用之道,是我们这些研究者把它弄得玄虚高远而不近人情了。还它以“动”的本性,把静态的沉思与动态的体认结合在一块,乃是本人的诉求之一。这样说肯定还是过于空洞甚至近于迂腐,于是我便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去“动”,尽管它与阳明的体认哲学相去甚远,但至少可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获得灵感,这是不言而喻的。若没有这样的调节,整天自我封闭,与“故人”对话,你说受得了受不了!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只是吴光研究员主持的“阳明学系列研究”国家课题和浙江省重大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作为课题负责人,三年多来,吴光先生从设计课题到检查、审定每一本书稿,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还有我院汪俊昌副院长、科研处的卢敦基处长、戴亮、朴姬福副研究员以及图书馆的王玮馆员、文印室的王燕女士等,在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以极大的支持,并提供了各种方便。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7年8月识于杭州朝晖寓所

2009年5月改于新居“心闲斋”

同类推荐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介绍了培根“关于真理”、“面对死亡”、“宗教信仰”、“论复仇”、“父母与子女”、“婚姻与独身”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子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子座

    经历一段“奇幻之旅”,2012年的双子觉得自己似乎无法控制命运,再也不认识自己。有些人像走进一团迷雾中,一直找不到方向,虽然照常地生活,但是心却有点空虚。现在的你已经有了新的位置、新的地方、新的角色,来到2013年,有了全新开始的你,还期待重新回到过去很high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吗?“无法逃避的义务”已经来到,当一堆责任、任务摊在眼前,你得收拾玩心,再也别想逃了。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以《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为基础,以二十四个节气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二十四节气对人体节律周期与健康的影响,破解了顺应节气养生的奥秘。
  • 爱上痞子女

    爱上痞子女

    当痞子女遇见纯情男,一首缠绵悱恻的爱情夜曲正在唱响……跋扈嚣张的痞子女莎遇见一个男孩在网吧狂摔键盘,以网管身份上前制止,不但敲了他一竹扛还大大方方地“赖”上了他。既情场失意又考场失利的纯情男石涛假戏真做爱上了莎,而莎的干妹妹—冷酷美艳的毛毛虫的加入使石涛的爱情彻底迷失……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一段爱情的重生是要等待一个人的死亡,同时也可能让死亡毁掉一切。以青春换明天的爱情,从来凄怆。爱是难分彼此——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我以为这是我的优点,你却说是缺点。你的缺点太多,我却喜欢你,这是我的优点。爱就是难分彼此。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鸭子的小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
  • 欢喜冤家:二二妞的甜蜜爱恋

    欢喜冤家:二二妞的甜蜜爱恋

    她,生性有点儿二。见一次网友而已,竟然被人撞了,这也算了。本想维持淑女不与斤斤计较,却反倒被称作为“很傻很二妞。”他,长的俊俏,犹如尤物般的存在,骑个车子踏个青竟撞住了人,本想戏弄一下,没想竟被这呆女人叫“富二狂躁男。”她与他的二缘便开始了,一个二一个四。
  • 限时离婚,二手女人不打折

    限时离婚,二手女人不打折

    挚爱和苦守,换来的是背叛和欺骗!在前夫的婚礼上,她携新欢出席,笑容灿烂的对新娘道:“能被人抢走的东西,向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最狼狈不堪的一面总是被他看见,他毫不羞耻的开口:“我们俩一直狼狈为奸!”求婚时:他说:“嫁给我,我可以帮你打击那个背叛你的男人!”结婚时:他说:“放心把你交给我,我保证不会背叛我们的婚姻!”事业折翼时:他说:“狼是狈永远的前腿,我会让你搭一辈子的肩!”众叛亲离时:他说:“别怕,我会一直守在你的身边!”......后来,当她知道他娶她并不如他所说的那般简单,她才终于明白——她跟沈致远哪里算得上是夫妻?其实连朋友都不是,只不过是各取所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