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300000032

第32章 何心隐:乡村改良运动的实践家(3)

其实,在心隐的生命历程中,如同山农一样,行事风格有点神秘。据李卓吾称,耿定理曾从心隐那里得到一种所谓的“黑漆无入门之旨”,名称就有点神秘古怪,尽管内容不详。心隐还曾自称,他与道士阮中和曾有三次会晤,此人年近九十,善治火疾,得纯阳(指吕洞宾)之道法,而当时名流罗念庵亦深“得其法”,且“极口扬之”。据此,则心隐在京常与“方技杂流”相交,又与道士蓝道行“同流合污”,当不诬也。所有这些离奇古怪的行径反映在天台的眼里,便未免“癫狂”。王世贞虽称其为“侠”,但也符合心隐的行事作风。如果结合阳明的“万物一体”之观念来看,则不妨可称之为“狂者”。试看阳明《拔本塞源论》中的一段表述:

呜呼!今之人虽谓仆为病狂丧心之人,亦无不可矣。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阳明的这种“狂者”精神,正是基于“万物一体”之信念。这一信念在心斋开创的泰州王学当中,亦有典型表现。但在某些人的眼里,这种“丧心病狂”者不免被视为另类:“明儒自姚江流泽后,满腔皆是狂气。”“姚江以千载绝学标良知,泰州以兼善万世树孔帜,不无张皇之过焉。” 甚至泰州诸子无不是“今之理学中之侠客”,而心隐则是泰州之“霸徒”。当然若转换视角,则可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比如李卓吾便认为“何心老英雄莫比”、其“狂者”之精神乃“见龙”之精神,“非他物比也”。

行文至此,我们似乎看不到心隐有什么明显的从事讲学的痕迹,事实上,一直到他最后被捕为止,阳明或心斋之门下在各地举行的大型讲会,也几乎看不到心隐的身影。也许我们只能说,由于受史料不足的限制,今天已无法详知心隐从事讲学的活动情况。但是更有一种可能,他对讲学的理解与我们的理解已有根本不同。他本人自信庚申前后与“郡邑乡族”所讲以及与“东南西北”所讲,都是讲学,而且讲的都是堂堂正正的“孔孟之学”。换言之,他是以讲学为生命,把自己的生命历程就看做讲学本身。若此,则我们又有何言可以相对?很显然,在心隐的内心深处,他的确是这样认为的,而且非常认真。这从他被捕之后、临死之前,坚信自己是由于“讲学被毒”,亦可略窥个中缘由之一二。所以李卓吾称赞道:“人伦有五,公舍其四,而独置身于师友贤圣之间。”此论可作信史。

(第四节 原学原讲

心隐在万历七年被捕后,在狱中写了一篇文章,题名叫《原学原讲》,文章颇长,构思独特,堪称奇文。他企图以此文上疏朝廷,结果可想而知,被置之不理。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伸张自己一生从事讲学的正当性。从中可以看出,心隐为何视讲学为生命的理据之所在。从该文论述的目的来看,他是要证明两个问题:一是“学”的根据何在?一是“讲”的根据何在?从其结构来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讲学的发生与《尚书·洪范》的关系;第二,讲学的历史展开;第三,孔子之讲学:讲学之集大成者;第四,孟子之讲学:孔子讲学精神之继承和发扬。

文章的开头一句,点出了全文的核心问题,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核心观点:

学则学矣,奚必讲耶?必学必讲也,必原以有事于学于讲,必不容不学不讲也。接着心隐以《尚书·洪范》的有关人体的五种表象和功能(“五事”):“貌、言、视、听、思”为例,指出:“自有貌,必有事,必有学也,学其原于貌也。”乍见之下,貌—事—学,这三者之间何以能以“必”字推论?难道三者之间存在必然关联?这里不得不用我们的语言来转述心隐的想法,他是想说:凡人都有面貌,而人之有面貌便可证明人是具体的存在,凡是具体的存在便必然与具体的事物发生关联,既然有具体的事物发生,随之就必然有学问的存在。

所以归根结底, “学”发源于“貌”。这一转述与心隐的原意大致不差。当然哲学解释有时可以不顾及“原意”,姑且撇开心隐的原意,就上述推论本身来看,应当承认这一推论基本上是可以成立的,其前提是:貌—事—学,都属于具体的人这一概念设定的范围之内。

如此,按着同样的推论步骤,余下的“言、视、听、思”与“学”、“讲”的关系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同样的结论。人既有“言”,则“必有讲也”,故“讲其原于言也”;人既有“视、听、思”,则必“有所学”、“有所事”、“有所讲”。进而言之,既然“有所学”、“有所讲”,也就必然“有所聚”、“有所统”、“有所传”。因此,“学”与“讲”的关系也就自然是“既有”与“必有”的关系,所谓既有学必有讲,反过来说,学而不讲则是对两者关系的错误理解。故曰:“学也者,学乎其所讲也,不有讲奚有学耶?”以上是就“五事”与“学”、“讲”之关系所作的推理论证,要之, “即事即学也,即事即讲也”。分而言之, “事”是指“貌、言、视、听、思”之“五事”;合而言之,“事”即是学、即是讲,更不容再作分别。

至此可以看出,学和讲———合而言之,便是“讲学”,是由人体的表象及其功能所发生、所决定的,因为人若无“貌、言、视、听、思”,便不成其为人;由于“有貌必有学”、“有言必有讲”,因此,学和讲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表现。这就是心隐在论述讲学之必要性问题时的基本思路。顺此思路,拓展下去,心隐又以六个“又况”的表述方式展开进一步论证,依次从尧、舜、禹、文、武、周公讲起,由此得出结论说,在前孔子时代,就“已有学而学,已有讲而讲”, “又奚惟原于孔子而始有学名以名其所学,始有讲名而以名其所讲耶”? 接着,心隐又以孔子的那句名言“学之不讲,吾之忧也”为依据,强调指出:“乃不容不学不讲,其原也;乃必学必讲,其原也。”点明了全文的主题:“原学原讲”。进而指出:

孔子以学以讲名家,则学其孔子家也,乘乎其讲者也。而讲则孔子以;论以语乎成家之成法也,御乎其学者也。……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若此其与颜(即颜渊)与曾(即曾点)与二三子相与以学以讲名家,以乐以忘其忧其盛也。

意思是说,孔子是以讲学“名家”、亦以讲学“成家”的,故欲学孔子,就须学其讲学。甚至,世界自有生民以来,还从未看到过像孔子及其弟子颜渊、曾点那样相与讲学,并以讲学为乐、以讲学忘忧。

换言之,孔子之讲学正是“乐以忘忧”的精神源头。

总之,儒家圣人孔子以讲学为其一生的根本追求,同时讲学也是孔子之精神的体现,是其名家成法的根源,因此“原学原讲”就是“原于孔子”,亦即回归孔子。至于“亚圣”———孟子,乃是孔子之讲学精神的忠实继承者,“亦惟原于孔子其统其传”而已。全文的结论是:孟子之学源于孔子,正是学习孔子之学、孔子之讲,因此今人若要讲学,不回归于孔孟之学、孔孟之讲,则所学所讲岂非无从谈起?显而易见,全文的主旨在于:他力图证明讲学作为人的身体要求及其精神体现,发源于儒家并且存在于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之中。当然,同时也是为心隐自己从事讲学寻找其合理性、正当性的儒学依据。

(第五节 小结

以上,我们主要就两个方面——— “聚和会”之社会实践以及“讲学”之社会实践,对何心隐的生命轨迹、主要思想进行了初步的考察。从中可以看到,作为举人出身的儒家学者———何心隐在区域社会的各种事务当中,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在他的后半生积极从事讲学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明确的理念:“万物皆备于我,我何择也”,亦即阳明心学以来的“万物一体”

之理念;另一方面,从何心隐积极推动“聚和会”这一乡村改良运动来看,在其背后的思想理念与阳明心学有何关联,并不明确。

当然,从现存的不少文献中可以了解到,不论是阳明王门还是泰州王门,其中的大多数人积极从事地方的教化运动、规划和整顿社区建设、参与或主持丈田工作,以及兴讲学、办乡约、建义仓、修族谱,在各地的地方事务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尽管在1546年前后心隐就已拜入山农门下,尽管在1554年心隐与泰州王门凌海楼相识并相交,然而从其有关“聚和会”的记录资料来看,仍然无法证明其所推动的乡村改良运动与当时的心学思潮有何直接关联。

应当说,心隐的所作所为,是出于儒家士人的自觉担当意识、人文关怀精神,而非哪家哪派的特定思想学说所能定义和规范,至少就他的“聚和会”实践而言,是可以这么说的。因此有理由认为,一方面应当注重以社会史、生活史乃至政治史的研究视角来观察和评估明代心学运动的思想意义及其历史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哲学观念史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若以社会史、生活史等研究视角来夸大评估心学理论对乡村运动、社区建设乃至家族经济的影响作用,却有落于想象之可能。如果以心隐属于泰州王门为据,便断言“聚和会”这一社会实践正表明泰州学派具有融入社会事务、敢于面对现实、积极推动民间教化运动的特殊思想风格,则会使问题趋于简单化。事实上,1560年以前,心隐的社会活动局限在永丰瑶田梁坊,其与心学家们的思想交流没有任何明显的痕迹,甚至其后半生的所谓讲学活动,多少也带有一些自我夸大的成分。当然不是说,泰州王学并无上述这些特殊风格,笔者只是强调心隐的乡村实践与泰州王学未必存在必然的思想关联。

何心隐的一生被一分为二,前半生曾有过辉煌,但以失败告终;后半生则是在改姓易名、流浪漂泊中度过的,最后的生命结局更是悲惨凄凉。但是其一生却有着一贯之精神支撑:“修身必先齐家”之精神,“一体同善”、“兼善万世”之精神,“万物皆备于我,我何择也”之精神。也就是阳明和心斋所大力弘扬的“万物一体”、“人人君子”之精神。就结论而言,他的一生是失败的。若以成败论英雄,他算不上是一位“英雄”。李卓吾对他有一句评论,可成为心隐的“盖棺定论”:“公家世饶财者也,公独弃置不事,而直欲与一世贤圣共生于天地之间。……人莫不畏死,公独不畏,而直欲搏一死以成名。”故在卓吾的眼里,他是“英雄莫比”。心隐自己在入狱后,有一句自我表白:“且以元为名教中罪人,诚有之矣。”意思是,若以“名教中罪人”作为罪名,那么他甘愿一身承担。然而“肆毒于元者,不以名教罪之,而以妖逆罪之”,则根本是无稽之谈。由此看来,黄宗羲称颜、何一派“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盖有所指。但是,出自心隐之口,实是自我揶揄、无可奈何的心情表露;而出自黄宗羲之口,便带有正面抨击、致人死地的味道。对此,若以今日之立场观之,则是不容不经批判便可全盘接受的。

总之,与其说心隐是离经叛道的思想家,还不如说是一位乡村运动的实践家、民间教育家、讲学家。从根本上说,其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仍然未摆脱儒学传统的观念模式、价值体系。由于其行事古怪的作风,故被称为“狂”或“侠”或“霸”,但不足以成为推翻心隐对于“孔孟之学”、“孔孟之道”抱有强烈的自觉承担意识的论据。相反,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而主要不是从他的理论)强烈地感受到以讲学为生命的抱负已经化为他的具体实践,他的“聚和会”的乡村改良运动及其后半生周流天下的经历都是一种讲学实践,并且通过“原学原讲”再三强调他所讲的都是“孔孟之学”,由此亦可看出,心隐对于儒学思想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当然我们也应该坦率地承认,从卓吾对他的“英雄莫比”的至上评价,从他自己甘愿承认“为名教中罪人”等方面来看,宋明以来的理学或心学的义理传统确已难以规范其思想格局。

同类推荐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大亨的逃妻

    大亨的逃妻

    逃婚?没错,新郎和新娘双双逃婚了。那婚礼还要继续吗?当然,这是肯定的。两个家族的族长宣布让第一对伴娘和伴郎临时换成新郎和新娘的衣服,在教堂被抓去结婚了。“不准碰我……”伴郎本是新郎的弟弟,如今却变成了新郎,他看着坐在床上的新娘,嫌恶的叫她拿开她的手。“你是我老公,我碰你是天经地义。”她笑眯眯带着点色色的靠近他,嘿嘿,今天的这场婚礼是她设计的,虽然表面……
  • 我家农场有条龙

    我家农场有条龙

    雷欢喜养了一条龙,恩,货真价实的一条龙,地球上最后的一条龙。于是雷欢喜的生活就被彻底改变了。他能种出比蟠桃还要甜美的桃子,能在自家的水塘里养出真正的频临绝种的野生大黄鱼。你要千年人参?等一晚上就有,真正的千年人参。你要海马等着急用?等着,欢喜哥这就到游泳池里给你养去,一小时就好。欢喜哥的幸福生活开始了。
  • 独宠代嫁王妃

    独宠代嫁王妃

    她,林静儿!名扬天下的静水医仙,依居柔然,万民敬仰!却生性恣意洒脱!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什么世俗礼教?什么三纲五常?自己开心才最重要!隐去绝世的容颜,也只因不愿做那貌美却薄命的红颜绝世!他,慕容烨!名震宇内的不败战神,十年沙场,叱咤风云!终灭七国,一统天下!却传言,他貌比恶鬼,其丑无比!残虐暴戾,生饮人血!不近女色!尤其厌恶女子的接近!世间女子无不避之如洪水猛兽!那一日,云山深处,丛林幽幽!他被骷髅教数百杀手围攻!本可凭一己之力荡平黑衣人!却不想体内的寒毒突然发作,身负重伤,命悬一线!她,却如零落凡尘的九天玄女般自万仞绝壁凌空而下,仅凭一支娇娆桃枝,诛杀所有骷髅教众!短暂的邂逅,转瞬话别离!却将一种名为爱恋的情愫悄然种下!百花宴上,一道圣旨,他与右相之女柳凝嫣婚事落定!却是落花无意,流水无心!各有算计!她只想做太子妃!而他,只想娶那个淡若烟月,恣意洒脱的女子!为偿前债,静儿欣然决定代替柳凝嫣嫁与世间女子皆避而远之的陵王!貌比恶鬼,其丑无比?静儿微微撇了撇嘴,容貌美丑不过是一幅皮相罢了!残虐暴戾,生饮人血?切!凭着本姑娘的身手还用担心会被人觅食了不成?不近女色,厌恶女子?那不更好!当个挂名王妃,清闲度日,逍遥快活,岂不妙哉?待哪日休书到手,她便可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洞房再见,他的面具取下,她的容颜转变,他们,都没有认出对方!可是,精明睿智如他,又岂会被一副面容迷了眼?她的容貌可以改变,可是,她那淡然随意,恣意慵懒的气质却改不了!那双自初见时,便深深烙印在心底的秋水明眸不会变!那股似桃之娇娆,似兰之清遐的气息不会变!原来,他魂牵梦绕的女子,竟一直在他的身边?还是他的王妃?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么?不过,既然她冒名代嫁,他也不愿拆穿她!如今她已经在他的身边了,他唯一要做的便是宠她爱她护她便好!于是,世间纷传,陵王不仅相貌绝世,风华无双,而且情深温柔,宠妻无度!世间女子无不望之心叹!太子妃梦碎成空,柳凝嫣亦被陵王风姿所迷,竟无耻反诬静儿瞒天过海,阴谋代嫁!静儿懒懒的撇了撇嘴,本姑娘人也嫁了,心也动了,他,只能是本姑娘的!你就别想了!不然——红唇轻勾,慵懒一笑,敢窥视本姑娘东西的人,都已经去排队投胎了!
  • 媚眼天成

    媚眼天成

    一场车祸,一只手镯,成就了她一身异能,媚眼天成!一件往事,一段噩梦,让她相信只有自己变强才不会任人凌辱!她究竟是谁?出身农家,却身怀绝技,断生死,识顽石。从一个任人欺负的普通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宠儿,苏翊表示压力很大。柔荑轻抚,媚眼微眯,拜倒在她裙角下的又何止是男人,更有美玉翡翠!苏翊傲然:我能看穿你的心肝脾肺肾!某男眼看着这个毫不起眼的女人一步一步华丽蜕变,如同美玉一样让移不开眼,心里默默念着:再不吃被别人先下手为强可就得不偿失了,啧啧…小羽毛,你是我的!
  • 任务之异国选夫

    任务之异国选夫

    普通女大学生箫小杞,从小到大作为狗都没成功勾引到手过的废渣一枚,某一天,被迫接受了一个颇有爱国主义色彩的任务:在系统的帮助下,追求当年参加八国联军的首领的后代,追求到手后再狠狠地甩掉,令他们精神受到极大创伤乃至精神崩溃箫小杞很悲愤,抗议无效无奈接受德国人的死板,英国人的高傲,意大利人的散漫,法国人的滥情,美国人的自大,日本人的反中,奥地利人的孤傲,俄罗斯人的沙文主义,都让箫小杞一百遍想把他们揍个半死,这只是一个发生在异国的,鸡飞狗跳的温馨爱情故事罢片段一“纸的量词是‘张’,那么就是说平的东西量词就是‘张’?”某身材高大的外国鬼子趴在桌上,摇着笔杆认真问道。箫小杞啃着苹果,想了想点头:“是的。”“一张照片,一张钱,一张信封…”“等等等等。”箫小杞一脚踹在卢卡的膝盖上,“不是一张信封,是一个信封。”“为什么?信封也是平的。”“信封有两层,不是单张的。”“那两张信封。”某人大声道。去死!片段二箫小杞看着阿尔弗雷德叹口气,而后缓慢地伸出他指节分明的大手,放了一撮茶叶在茶杯中,提起水壶,手腕上青筋突起,水慢慢注入茶杯中,一些细小的叶儿在水中颠了几下,身子散开了,就往下沉了,叠在杯底,杯里的水变青了,香味儿飘出来了……礀失神地看着那双大手捧起发烫的茶杯,端到眼前,细细地闻着茶香。“好烫!”男人嘀咕道转身走到厨房水管前,打开水龙头“隆隆”地加了半杯凉水到刚泡开的茶里……箫小杞嘴角抽搐,看着阿尔弗雷德心满意足地喝着那杯用凉开水泡开的碧螺春,一阵无语,觉得自己就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藏干布,身负将汉文明传播给西方蛮夷的重任,前路艰辛。
  • 重生之蜀山混元

    重生之蜀山混元

    重生为太乙混元祖师,从此五台派崛起,峨眉、佛门联手打压,试看主人公如何面对艰难险阻,重振上清截教万仙来朝的无边气运!
  • 妈妈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讲述月亮升起来了,在这美妙的、无忧无虑的童年里,孩子们又可以赖在爸爸妈妈身边听故事了。《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中全世界的孩子们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因为唯有经典才能永恒,才值得珍藏,才能让小孩子受益一生。
  • 女皇驾到之夫君来袭

    女皇驾到之夫君来袭

    传言冷府大小姐冷如霜,貌美如花胜似天仙,引得无数青年才俊竞折腰。恍若仙人的冥无殇说:“你要利用我就利用吧,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利用一辈子。”娃娃脸的李玉清羞涩的道:“我愿意一辈子给你挡酒。”俊秀冷清帝王捏着她的下巴道:“除了跟我在一起你没得选择。”也有人说冷如霜是丑陋的无盐女,被未婚夫嫌弃被青梅竹马厌恶。多情王爷不屑地道:“如此无盐女怎配得上我的绝代风华。”妖孽男子抱着柔若无骨的美人鄙夷的道,不过是利用一下罢了,她怎敌锦瑟半点姿容。温润如玉的上官云烨冷淡的道,只是骗她一骗,又何必在意。景色撩人,到底是迷了谁的眼醉了谁的心。且看女主颜倾天下,翻手云覆手雨掌管人世沉浮。片段一:如霜懒散的气质与这嘈杂的赌坊很不相称,刚刚入内的京都富户郝有钱,随意的打量了一眼如霜,立刻眼露痴迷,这可比楚公馆最俊俏的小倌俊美了不知多少倍,如霜美得像什么呢,郝有钱认真的想,恩,比自家金灿灿的金库还美。郝有钱觉得自己玩过的那些个小倌加起来,也抵不过如霜的一根小指。郝有钱擦了擦嘴上的口水,故作潇洒的打开扇子,径直走到如霜面前。如霜疑惑的抬头,这突然的阴影是怎么回事,这么一看真真让如霜吃了一惊,这个满身挂金子,就差在脸上写上自己很有钱的肥猪是哪里来的。最让如霜惊恐的还是猪哥那句“公子好相貌,让小生好生倾慕”边说边要去摸如霜的手,如霜假装懵懂的看着猪哥心中却在尖叫看见现实版的同性恋了,虽然不美型但聊胜于无嘛,还没等如霜做出反应,猪哥就捂着手尖叫,原来是坐在一旁饮茶的夜梓旭看到如霜被调戏,掷出茶杯打伤来了猪哥。如霜笑咪咪的看了一眼夜梓旭,夜梓旭了然这个小魔头要出马了,看来这猪哥要倒霉了,想起那次自己无辜被整,夜梓旭很同情的看了猪哥一眼,郝有钱本来丑陋的面庞看着都变得可爱不少。片段二:那群女子如同训练过的目光齐刷刷的转向夜梓旭。夜梓旭顿时愣住,如霜趁着人群的松动,走到夜梓旭的身边道“郎君,她们真的好可爱啊,即使我们的爱情不容于世,她们依然支持我们,郎君快谢谢她们吧”。夜梓旭这才反应过来,看着看似满目深情实则满眼戏谑的如霜,心中一悸,回神后,急急撇清关系“你胡说什么,我只喜欢身娇体软的姑娘,谁跟你搞断袖啊”只是眼神有些恍惚,让人看着有些欲盖弥彰的感觉。
  • 混迹高校的日子

    混迹高校的日子

    不会吧,这样的人,也会有梦想?真让人难以置信,还要刮目相看?似乎命中注定,他想学有所成,就得戴上紧箍咒,吊儿郎当。还得有七十二般变化,大三男生郭大风,人如其名,行如风,成日不学无术,才能修成正果……,调戏美女,明明是“女也不爽”,在他这里却成了“她不爽”
  • 国家公诉

    国家公诉

    长山市大富豪娱乐城一场大火烧死一百五十六人,是纵火案还是失火案?如果是失火将危及四十余位官员的乌纱帽。检察长叶子菁依法办案,激起一场轩然大波。从长山上去的主管副省长王长恭一心要把案子办为纵火,想牺牲掉两个下岗工人的生命,以保护手下的一批腐败干部。叶子菁拍案而起,在市人大主任陈汉杰的支持下,与腐败势力和犯罪分子进行殊死较量,最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