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00000001

第1章 我们都是傻子(1)

(一)我们都是傻子——仿维克多·雨果

我们都是瞎子

吝惜的人是瞎子,他只看见闪光的金子,看不见真正的财富;

挥霍的人是瞎子,他只看到开端,看不到结局;

卖弄风情的女人是瞎子,她看不到自己的皱纹;

有点学问的人是瞎子,他看不到自己的无知;

老实巴交的人是瞎子,他看不见坏蛋;

坏蛋是瞎子,他看不见上帝;

上帝是瞎子,他在创造世界的时候,没有看到魔鬼也跟着混了进来;

——我也是瞎子,我只知道说啊说啊,没有看到你们全是聋子。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

不问青红皂白,一窝蜂学英语的人是傻子。他只看到自己认得了一些ABC,就误以为自己“知识化”了,没看到身为中国人,对于中文所承载的浩如烟海的文化科技知识,连沧海一粟都没吸取。更没看到在中国,就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的最大用处只能是在中国人之间以“考试拿证”的方式自愚自乐、自欺欺人;

他只看到自己拿到所谓的“等级证书”,没看到这些证书正好暴露他的英语“又聋又哑是残疾”,更没看到自己因而付出的青春时光、机会成本,错失更实际、更急需的其他学习机会;

他只看到学习英语是中国社会的潮流,没看到这种潮流其实是不切实际的盲流,更没看到这种盲流的背后,是个体和集体在时间、精力和财力上天文数字的挥霍浪费;

他只看到学习英语是一个亮点,没看到这些所谓的亮点,绝大多数是在中国漫无目的、漫天飞舞的肥皂泡——亿万个疯学英语的肥皂泡。更没看到这种为学而学、为考而学、只学不用、无处可用的英语,最终必然沦为蹩脚的英语、残缺不全的英语、一塌糊涂的英语、“你哄我来我哄你”的英语。

勤奋备考的人是傻子,他只知道自己塞进了一些“知识”,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知识”正是鲁迅笔下所嘲讽的“‘茴香豆’的‘茴’”;

他只知道记啊背啊,不知道头脑已被塞满垃圾,更不知道死记硬背100年,还不如一个廉价的电脑U盘。最可笑者,必须背诵得滚瓜烂熟且只有背诵得滚瓜烂熟,才能得其精髓、才能真正掌握的优雅古文、曼妙英文,他突然又不背诵或不那么老老实实地背诵了,而是改用所谓的“科学方法”,大肆“解剖”、“分析”,大肆卖弄“ABCD四选一”,结果“分析”得“浅入深出”、“分崩离析”;

他只知道勤奋啊刻苦啊,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所谓“知识”的垃圾堆上当苦力、干搬运、做无用功。他只知道“命题专家”们所编的题目“很难”、“很技巧”、“很学问”,却不知道那些奇形怪状题目的本质——故弄玄虚、忸怩作态、牵强附会,更不知道自己的生机活力、潜力后劲被悄无声息地消磨殆尽。

低劣呆板的高考、考研是傻子,他最热衷把玩“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最擅长在试题中设置“骑个猴”与“七个猴”之类的无聊陷阱而自以为能事。他自封为“伯乐”,也“自我感觉良好”,却浑然不知自身的浅陋、寒碜、贫瘠,更不知“千里马”的众多要素是决不可能用苍白单调的纸和笔考出来的;他把用死学死考的“题海战术”换来的“考试高分”误认为是“才华”,又把确有灵气的青年才俊消磨个半死;如今就连中国的“花朵幼苗”也不放过,他将考试分数高高地举过头顶,虚张声势地恫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人是傻子,他鼠目寸光,整天提心吊胆,庸人自扰。他不知道“少时了了,大未必佳”,也不知道“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更不知道“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顺其自然,然其自顺。

读死书的人是傻子,他像一只井底之蛙,只看到书里的知识,看不到书外的学问,更不知道人生天地间,“留心处处皆学问”;

他只看到书里那拥挤的羊肠小路,看不到书外那四通八达的康庄大道,更不知道如今信息社会,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捕捉、筛选和取舍;

他只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却不知道世界是先有人,然后再有知识,是人创造了知识,而不是知识创造了人。更不知道人以及人本身的生机活力永远比死知识宝贵得多、重要得多,人以及人本身的生机活力永远是创造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他只知道“开卷有益”,却不知道乱读书、读烂书是“有不如无”,更不知道在印刷机飞速运转的今天,“剪刀糨糊们”也粉墨登场,“披法服,戴儒冠”,滥竽充数,“毁”人不倦;

他只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却不知道就在他呆在书里做准备的时候,眼疾手快的人已经抢占先机。

言必称“要读大学才有出路”、“要读研究生才有出路”的人是傻子,他只看到李开复这样的高学历者事业有成,没看到李想这样的无学历者事业辉煌。他既没看到大大小小的“李想”们如生龙活虎,在事业上各得其所,也没看到大学生早已与农民工合流,基本上跟大白菜一个价。

他迷信于大门大楼的大学、迷恋于盖着钢印的大学、迷失于照本宣科的大学,他哪里有福气领略到大师的大学、真正的大学?

誓言“非清华北大不上”者是傻子,而褒奖模仿这种傻子,焉能不傻;

他只看到为考上清华北大而反复退学、反复“复读”、反复高考的所谓“决心”和“志气”,没看到这拼命跟名校“攀亲戚”的背后其实是心虚气短、江郎才尽,更没看到,真有志气、真有才华,到哪都一样不同凡响:身上的才气傲气藏都藏不住,哪里还需要引什么“名校”为傲!

文凭迷是傻子,他假心假意“求学”,一心一意“求证”;

他看到很多人“一手拿文凭,一手拿酒瓶,家里放醋瓶,外面养花瓶”就心里“犯痒痒”而蠢蠢欲动,没看到现实中更多的是“博士街上走,学士像条狗”;

他本打算拿张文凭虚张声势地去唬人,却不料“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中华文凭大国,个个文凭在握,谁怕谁呢?

文凭本身是傻子,他只知道年复一年不断地装扮自己的外表,不知道精美花哨的外表下,内容因被注水而变得越来越浮肿虚胖;

他只看到今天有人因为其形花哨而神魂颠倒,看不到明天人们因为其实别无长物而不再愿意投怀送抱;

他傻乎乎地被人捧着,看得见自己今天的招摇过市,看不见自己明天的原形毕露。

对知识食而不化、一知半解的人是傻子,他偏执于“梅花香自苦寒来”,却忘了问问,在人世间这个最大的百花园里,自己是那傲雪怒放的梅花否?他哪里知道,世间花朵,大多不必苦寒,照样可以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各有千秋,各得其所。他更不会追问,夏天开放的茉莉、栀子、百合,其香又从何来;

他执迷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却不知道“绣花针”有“绣花针”的轻巧,“铁杵”自有“铁杵”的敦厚,更不知道很多本是“木杵”的人,最终将自己磨成了“牙签”而非“绣花针”;

他只知道“早起的鸟儿好吃虫”,却不知道“人多的地方别寻宝”,更不知道“猎物多,豹子也多”;

他只知道英国的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却不知道中国的物理大师黄昆说过“知识决不是越多越好”,更不知道“股神”巴菲特说过“在经过头脑整理之前,所有的知识都叫‘垃圾’”。

言必称“科学”的人是傻子,他只知道人云亦云地颂扬科学,却不知道“科学只是一颗星,它不是整个文明”,更不知道“科学和人世间的其他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有缺陷的、不完满的”(两句皆为“现代科学之父”乔治·萨顿George·Sarton语);

他只知道要“相信科学”,哪怕这种所谓的“科学”只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

他只知道要“相信科学”,自身却全无应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他只知道要“相信科学”,闻“科学”二字即起舞,直到把“科学”变为另一种迷信而供上神坛;

他只知道要“相信科学”,却连“科学”的定义都不清楚,更不知道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科学家是如何强烈质疑科学本身的;

他只看到科学昌明,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温暖人间,却看不到科学也同阳光一样,总是带着阴影,照亮一些的同时,也遮蔽了另一些。更看不到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谓的“科学”,只不过是用暂时看不见的代价和危险,来换取眼下看得见的利益和方便。

一感冒生病就用抗生素“打点滴”的人是傻子,他只看到医生是“白衣天使”,而忘了“股神”巴菲特的告诫——“不要问剃头匠需不需要剃头”,更不明白台湾作家柏杨“感冒怕什么,让人体练练兵”的话里所洋溢出的生命的豪迈和智慧;

他只知道抗生素可以消灭病菌,不知道抗生素在人体内也滥杀无辜,更不知道滥用抗生素,表面上病好得越快,其实人之生命透支越多,留下隐患越大;

他总以为感冒生病就必定是坏事无疑,无法明白偶尔感冒生病或许就是生命存在、生命律动、生命调节的一种形式,大可不必小题大做“打点滴”;

他习惯性地视病为敌,只知生硬抗拒地“治”,不知欣然领受地“养”,更不知静静等待、“无为而治”之后,“雨过天更晴”的妙处;

他不明白贾平凹“生病是一种哲学”的深意,也不知道柳宗元“精壮暴死,久病延年”的名句,更不理解老子“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的教诲。

鼓噪“废除中医”的人是傻子,他看到中医的短处,看不到中医的长处、妙处;

他看到西医的动刀动剪,没看到中医的曲径通幽;

他看到西医的立竿见影,没看到中医的“志在高远”;

他看到西医的立竿见影就误以为“快等于好”、“速度等于疗效”,没看到这“快”与这“速度”背后的透支和隐患;

他看到西医正在兢兢业业地“寻找生命迷宫的下一个出口”而没完没了,没看到智慧而伟大的中医早已“跳出迷宫看迷宫”而对“生命迷宫”了然于心,神闲气定。

……

上死学、读死书、考死试的愚蠢的中国人是傻子,他只看得见小范围内的“快”,却看不见大范围上的“慢”;

他只看得见眼前的“利”,却看不见长远的“害”;

他只看得见局部的“得”,却看不见整体的“失”;

他只看得见“补习培优”和“加班加点”所拼来的考试分数上的“喜”,却看不见竭泽而渔和透支生命所埋下的潜力后劲上的“忧”……

我也是傻子,上述种种傻事,很多我也曾犯过;

我也是傻子,今天眼见同学们不停地犯傻时,忍不住在这里叫出声来:停一停吧,愚蠢的中国人;

我也是傻子,就这样口干舌燥地说啊叫啊,但愿你们不全是聋子!

注:

本节出现“愚蠢的中国人”一词,也即“傻子”,在本书中是专指这种人:原本聪明的中国人今天却因“上死学、读死书、考死试”而变蠢了,进而走火入魔,更加痴迷“上死学、读死书、考死试”而不能自拔。

跟已故台湾作家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之泛指不同,本书“愚蠢的中国人”专指如上,逾则用词不当,切勿滥用。

(二)上大学花了八万多:一毕业就变成了“大白菜”

多年以前,家境平平的表弟考上了大学。而接到他父母报喜的电话,我却一点也喜不起来:“防火防盗防招生,当心进了大学什么都学不到,当心毕业之后长期失业、长期跟农民工抢饭碗。”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先生就说,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素质低。什么是素质低?不就是身上没多少有用的东西吗!当然,我说话是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并不是人云亦云。

不管怎么说,人家是来报喜的,我却泼了一瓢冷水!不是我不通人情,他是我表弟,我能忍心不说实话吗?

听到我这样说,家乡的亲戚们很是诧异:“老师们说我娃儿考的还是重点大学呀,前程蛮远大的,没想到你却这样说,不晓得到底听哪个的!唉,读总比不读好吧?不上大学去干什么呢?”

“不管干什么也不能上学!你们可以把积攒的几万学费拿去做生意啊,——生意再不好做,摆个肉摊卖猪肉总可以吧,千万别读完了名校再出来卖肉、再出来卖冰糖葫芦、再出来抢殡仪馆或公共厕所里掏粪的饭碗。”我说的事情有根有据,全是报纸上公开报道了的。

大概是我这瓢冷水泼得太突然,亲戚们在电话里说被我搞晕了,要再找个“文化人”当面商议商议再说。

当天晚上,那个报喜的电话号码又打过来了,原来是一个远亲的声音,他老人家是家乡重点高中的“名师”:“你怎么退步了?‘知识就是力量’你懂不懂?读书人叫人不读书,岂有此理!你真是愚昧无知,误人子弟!”

我觉得冤枉,正是因为坚信“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我才怕表弟学不到知识啊。但还没来得及解释,电话那头就拍板定调了:“道理明摆着啊,‘知识就是力量’,小学生都知道的,要上大学才有出路。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你还不如我班上的中学生!今天我就做这个主了,绝对不会错,错了我负责。这是时代要求、历史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个人,没什么知识如一张白纸,天性澄明,你其实不难让他明白事理;有很多知识如什么呢——不好意思,就说本人碰巧接触过的科学院院士吧,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是,他确实更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

我这位做高中“名师”的远亲,有点知识,又没多大个知识,欲说服之,料非“级别”很高、威势赫赫的“知识”不可。我自知没有,于是在电话里选择了沉默。

但我不忍心沉默下去,于是专门回家一趟,想当面说服表弟。

大概知道我的来意,也可能是我电话里的那瓢冷水泼得不舒服,表弟父亲一见面就封了我的嘴:“谢谢你的好意,你不用说了,人家好多有知识的人都这样说,要上大学才有出路,我们是重点大学有好出路,难道别人的文化都不如你吗?”

“我儿是拼了命才考上重点大学的,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学!”表弟母亲是文盲,说话却似乎很有“知识含量”,掷地有声,有种斩钉截铁的力量。那力量,当即令我倒吸凉气,后退三步,然而搜索枯肠,却也无言以对:天啊,这究竟是知识的力量,还是无知的力量?中国人一窝蜂往所谓的大学里钻挤,到底是想去“求学”还是想去“求证”?

表弟最后也开口了:“是的,要上大学才有出路,何况我是重点大学,别人想都想不到手,怎么能不读呢!”

至此,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要上大学才有出路、重点大学有好出路”早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这妇孺皆知,是不辩自明的真理,对任何质疑的声音,可以不审直斩。是我不识时务,活该被斩!

我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窝着火来,憋着气回吧。

我是善于自我安慰的人: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自学都有成才的,上大学当然也有学出名堂来的,没准我表弟就是其中一个呢?——但愿如此!

上了车,不知怎么搞的,表弟说的那句话——“是的,要上大学才有出路”,却还在我耳畔回响:这句话好像在哪里听到过呀?好耳熟啊?

——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是赵本山和范伟合演的小品节目《卖拐》里的一句台词——“对,要拄拐!”

这两句话何其神似,我在车上自己对自己笑了起来。《卖拐》想一想都能给人带来快乐,而生活中其实到处都有赵范二人的身影,却又让人叹息不已。

车轮飞滚,把一切不快都抛在脑后吧,也许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

但是很不幸,“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上重点大学有好出路”的表弟大学毕业已有多年,今天却终于自称“没有了出路”,不得已才找到我的公司里来。

可据他父母说,表弟大学毕业后一直都是很有出路的,八万多元的学费生活费花得值。他倒并没有学北大的毕业生去卖肉,也没有学清华的毕业生去卖冰糖葫芦,更没有失过业。他母亲说他干的都是比较体面的工作,如就职过大型房地产公司、提着公文包出差开过会、还穿过制服呢。

同类推荐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甲申岁末,山西作家组团赴韩国作一周游访。作家们平日或有闲暇,不乏聚会,难得有十数同志如此多日朝夕相处,结伴共同休闲。男士离家,群雄麇集;长夜漫漫,旅途遥遥;口欲耳欲驱使,不约而有同好。故卧榻两侧、车辆上下,人人献艺,各各卖弄本事。说故事、讲笑话,侃黄色段子、来文字游戏,竟成旅途一大节目。韩国风景秀丽,所谓赏心悦目;而有“说部”相伴,同行诸君益发乐甚。
热门推荐
  •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在35岁之前取得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希望这本书能够伴随您走向成功的殿堂。
  • 仙尊在上:拐个萌徒当娘子

    仙尊在上:拐个萌徒当娘子

    前世,她是世间最古老的神,却在生命陨落时留下最后一丝魂魄守在他身边。那时,他刚修的仙身。一梦千年,温景过迁。今生,她成了世间最古老的神留下守在他身边的一丝魂魄。而他,成了众仙之首,成了最让人可望而不可急的存在。他收她为徒,只是为了弥补遗憾还是另有所图?前世遇上今生。为了唤醒最古老的神,一时的迷途,让他入了魔。当尊敬的人由仙变成了魔,最爱的人一心想杀了她。她负着天下的己任,却始终逃不过宿命的蹉跎。
  •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的代表作。作品的主人公福尔摩斯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神探,他面对曲折离奇的案件,往往能够通过对细节的精确观察,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使真相大白。这些故事大都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揭示了法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宣扬了人道主义、善恶报应以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想主义观点,并热情赞美了人间的真善美。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星帝霸图

    星帝霸图

    公元二五四零年,持续了几百年的地球联邦已经病入膏肓!纪暝,一个孤儿,因为一次荒谬的新兵分配,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智能机器人邪霸的独立崛起,至使联邦四分五裂!这是一个充满冒险,充满刺激的星际时代!人类科技的革命,身体的进化!御神族与虫族的恩怨!克隆人的悲惨命运!且看纪暝一步一步的揭开宇宙的神秘,内圣外王,成就星空大帝的王图霸业!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禁忌师

    禁忌师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禁忌的世界。出门有禁忌,洗澡有禁忌,吃饭有禁忌,睡觉有禁忌,结婚有禁忌,生孩子也有禁忌……禁忌,无处不在。触犯禁忌的后果只有一个字:死。或者,生不如死。由此便衍生了一个古老的职业:禁忌师。从有人类开始,部落中就出现了禁忌师的身影。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人们趋避灾难,远离这些禁忌,远离死亡和不幸……他们不是道士,却比道士懂得更多,他们不是驱魔师,却比驱魔师更让鬼神害怕。禁忌师是一个恐怖的存在,他们可以破除禁忌,也可以制造禁忌,他们的力量甚至被天地鬼神所嫉恨。而我,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禁忌师,我们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禁忌师的故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逆天:妖孽,叫我大师姐

    重生逆天:妖孽,叫我大师姐

    她,萧语沁,是社会上最常见到的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父亲的家庭暴力让她对自己的父亲恐惧的同时,又非常痛恨。长大之后,萧语沁为了摆脱这种家庭的束缚,她早早不到20岁就结婚生子,而就在她以为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半生的日子之时,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她重回到她两岁之际,那个时候父母还没有离异。但看透父亲本质的她,不再对他寄予厚望,带着最爱的母亲脱离苦海。然而,命运不仅让她回到了过去,并且外带金手指一枚,从此,注定重生的日子不再平凡。“你是我女儿,我是你爸爸!”某渣男怒吼道。对此,萧语沁不屑于顾,看都不看他一眼,淡然道,“不好意思,你不配!”京城四少中一少,开国司令的孙子,言哲瀚。从京城到另一座城市里的郊区低调读书,在被人‘追杀’之际,被萧语沁来了一个英雌救美,从此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萧萧...“某言宠溺而温柔的叫道。“叫我大师姐!”某萧得意的傲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