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800000002

第2章 一万里的逃避(2)

就这样,我们两人在相互涮对方的过程中度过了一个下午,但这绝对是到现在为止最让我难忘的一个下午。

傍晚,我们回到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因为身上没钱,路上充电、饮水等问题都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充电,我们一般都是寻找游客服务中心、派出所等类似的地方。

我们正无聊地在等着充电,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桶泡面。

“嘿,你们出来多久啦?”大概是因为我的大背包吸引了他,他走到我身边坐下。

我们开始聊了起来,越聊越投机,竟然忘了时间。

“嘿,大哥,你的泡面快泡坏了。”我将目光停在了他的泡面上,说道。

“噢!对啊……”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泡面还躺在办公桌上。

我们相视大笑。

晚上,我们邀请他一起去找宿营地。

宿营地是一个篮球场,这里一面是山体,一面是斜坡,四周被茂密的树林掩盖着,只有一条不算太宽的马路能够通往这里,空荡荡的场地中间只有两个破旧的篮球架立在那里。

多多去山下的河里打水,我领着他在四周树林里拾柴火,晚上点堆篝火,能增添一些气氛,也能照个明。显然,他还不太适应,可能是从来没有这样干过。

多多打水回来后,简单地煮了锅面条,三个人分着吃,足以填饱肚子了。吃完后他从背包里拿出了咖啡。

“你这日子过得还挺享受呀。”我笑着说。

“这哪是什么享受,只是一个人走得久了,早已变成了一种习惯。”他很淡然地答道。

那晚,我们聊了很多。我越来越感受到,一个长时间在路上的人,身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旁人没有的,比如越发坚强、感恩和孤独。至少你可以听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行走。

那是一颗执着于在路上行走的心,没有迷茫,也没有退却。一个人在路上的日子,无论是身体还是处身现实的心,那些被我们认定是人生痛苦根源的东西,对他而言,只是一种从容。

而此时我却依旧在迷茫之中。当初因为逃避而走上这条路,以至于现在的行走依旧只是单纯地、毫无目的地盲目前行。这也许是一种很肤浅的旅行,自然没有更深刻、更透彻的参悟。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那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会想起那晚与他的谈话。那些话,在很多似乎快要明白的时候突然从脑海里一闪而过,让我无法清醒地抓住。

旅行是自由的,然而也有很折磨人的时候。你能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当彼此的感情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建立起来后,又不得不面临分别。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如高度白酒般浓烈,又如红酒般回味无穷。也许,这就是在路上的魅力吧。

第二天早上,我们便分开了,并无过多告别的话。我们都知道,所有该相遇的,会以另一种方式重聚。

我和多多从罗平返回了昆明,又从昆明到玉溪,最后搭上一辆车稀里糊涂地到了蒙自。那原本并不在我们的计划之中,我们计划是去元阳的,那里的梯田很漂亮。出门就是这样,在路上总会有始料不及的变化,而你必须学会修得一种随遇而安的心境。

搭载我们的大哥复姓欧阳,因为在路上和我们聊得挺投机,到达蒙自的时候要请我们吃个便饭。那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我们说明了自己的难处,此时最重要的是要寻找晚上的宿营地。他听了之后,立刻告诉我们,晚上可以在他们单位的楼顶层睡觉。这自然再好不过了。

我们被领到了红河州艺术学院旁一个大排档集中的地方。

因为大学生这一庞大消费群体的存在,使得这个偏僻简陋、类似农贸市场的地方非常有人气。

我们吃的是本地特色烧烤。

在我们到来之前,桌上已经坐了一对情侣,我们被安排围坐在了一块儿。桌子中间摆着一个烧烤炉,老板拿着筷子夹着食物来回翻动。这里的豆腐在全国都很出名,一块小小的豆腐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出来,不仅仅是制作过程讲究,吃法亦是如此。

一上桌,老板就会递给你一个小瓷碗,那是用来计算你消费的。烧烤炉上的东西,都是随自己喜好任意夹着吃的,每吃一个,便往碗里放一颗豆子,最后结账的时候以豆子数量计算。当老板不在或是比较忙的时候,客人们都是自己动手放豆子。人都有贪小便宜的心理,但是在这里你看不到,那是一种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我在其中看到了当地人的一种朴素,这在其他地方是很难看到的。

我们喝着酒,围炉夜话,像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大家畅快地干杯,席间谁喝醉了,谁说错了话,谁表错了情,谁唱歌跑了调,已全然不重要。

第二天早上,我们又被欧阳大哥领去参观了红河州政府,这个州政府曾经因为建得太豪华而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

最后,我们还吃了当地的过桥米线,这过桥米线也让我大开了眼界。蒙自本就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惠勤劳的娘子常常做了他爱吃的米线给他送去,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犹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用肥鸡、筒子骨等煮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吃起来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这叫作“过桥米线”。

有趣的是,当地用来盛米线的碗俨然就是一个小号的盆。

蒙自给我的感觉是神奇的,神奇的豆腐制作过程以及吃法,神奇的过桥米线与那迷人的故事,还有神奇的州政府,规模宏大,堪比皇宫。而这所有的一切,若不出门,断然是一辈子也无法体会的。

他们勤劳善良,朴实热情,他们世代创造出一片宛如艺术琉璃的土地。——小记

离开蒙自之后,我们顺道去了中越边境第一县河口县,然后又拐道经红河州到世界锡都个旧市,最后到达元阳县。

红河州的个旧市,因产锡矿而使这座城市非常富有,也正是偏远地区的富有造成了此地的治安混乱。

在此路段搭车基本没人会理你,当时我还和多多纳闷为什么这里都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我们,甚至没有人多看我们一眼。我们也没有在意,就顺着路一直走着,这一走,就走到了深夜。在路旁,我们靠着过往车辆的路灯照明前行,走了很久,车越来越少,于是我们又拿出手电筒照明。夜间十点钟的时候,我们看到远处有一团灯光,估计着前面应该是一个村镇,于是决定到那亮灯的地方睡觉。等走到亮灯的地方,我们才发现这一切都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我们根本就不该赶夜路的,我自己倒没什么,可是多多毕竟是个女孩子,承受能力是不能和男孩子相比的。

走进村子,没有一户人家是开着门的。不太明亮的路灯稀稀拉拉地立在各自门前。往前没走多久,有一个像是茶馆的地方,里面坐着一大群光着膀子的男人,看到我们后纷纷走了过来。我将多多拉到自己身后,笑着询问附近有没有派出所,然后解释道,我们是出来徒步旅行的,没钱住店了,想找个派出所睡觉。回答是没有,然后又问村委会、学校等,回答全部是没有。当时我就有种莫名的警惕感,道过谢后,赶紧拉着多多离开。就在离开的时候,一群青年骑着摩托车从一条小路冲出来,每人手里拿着把长50厘米左右的砍刀,往黑暗角落驶去。最后一辆摩托车停了下来,看了一下我和多多,然后又走了。多多在我后面,她只知道有几辆摩托车行驶过去,其他的并没有看得太清楚。我赶紧拉着她向前走,并加快了步伐。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跟在后面。走了好久,感觉离之前的村庄稍微远了一点儿,离开了公路,我将手电筒关闭。多多很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关闭手电筒。我没有回答,就在黑暗中靠着微弱的过路车辆灯光行进。又继续走了半个小时,多多没有再说啥,我知道,她一直在强撑着,我自己都感觉累了,别说一个女孩子了,于是我开始寻找适合扎营的地方。在公路栅栏外的一块地里,我也不敢开灯,就摸黑扎好帐篷,度过了惊心的一晚。

而后我们赶往元阳县。

元阳整个县城不大,因为老县城是依山而建,地势上不能扩大。之后县城搬迁了,所以这个老县城里剩下的人也就不多了。

当天,我们得知之前在罗平遇见的石大哥也正好在赶往元阳的路上,于是相互约好一起去看美丽的梯田。

在县城的中心广场坐下等待,有一些中年妇女与老人随着音乐跳着健身舞。

“走,黑哥,我们去跳舞。”多多兴奋地拉着我的衣角说道。

“我的姑奶奶哟,你还真能想,这事你去干就得了呗,干吗还非得带上一帅哥?我可先说好,就是你打死我,我也不会跟你一块儿去的,我能做的最多就是在这里坐着看你出洋相。”我大笑。

“好吧,不跳就不跳嘛,老娘才不会让你看我那优美的舞姿呢,哼!”她撇着嘴故作高傲地说道。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打趣中度过时光,现在回想起来,原来那是最快乐的时候。

石大哥一到,便领着我们走进一个川菜馆子,他爽朗地笑道:“今晚一定要好好喝一顿。”我也乐呵着叫好。

“黑娃,黑娃——”有人叫我的名字。

“咦,这么巧?哈哈,你怎么在这儿啊?”我下意识地回头望去,然后大笑。

是网名叫涛哥哥的。圈子里都叫网名,没有人去问谁真名,也不会去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更不会去打听你的隐私,在这里可以隐藏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也可以呈现最真实的自己。

有一次,我在四川带队登四姑娘山,他就是其中的一个队友。因为在撤退过程中,涛哥哥将帐篷扔掉,还发誓再也不来自虐了,所以我对他印象比较深。

大家互相介绍了一下,感觉很好。我给他讲了一些此次旅途的经历。他祝我好运,然后一口气开了好几瓶啤酒,依次递给我们,碰下酒瓶,只道一句:“来,喝酒。”

次日,我们和石大哥到达元阳梯田景区,这是滇南地区的哈尼族领地。

4月,明媚的阳光下,山风吹拂,波光粼粼。哈尼的梯田层层铺散开来,形状各异,错落有致,又互相沟通。它们一层层、一条条、一块块,在阳光下闪动着琉璃般的光彩,简直就是一幅变化奇巧、简朴秀美的水墨画,一幅壮观的大地艺术品。

你只有站在这里才能深刻体会到,你脚下的这片绝美土地,是来自哈尼族人世世代代持久不懈辛勤劳作的成果,他们用勤劳和汗水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我觉得自己爱上了这片土地。这片陌生的土地带给我一种不曾感受到的亲切,这也许就是路上的美丽相遇吧。

一看时间,十点多了,我们已经徒步了大约六个小时。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摆弄着锅和炉,准备做饭。一群旅客好奇地围着我们看,并且不断地对我们提出各种问题。

此时,在最边上的一个中年男子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他沉默寡言,但嘴角一直挂着笑容。我上前与他搭讪,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后来才得知他是当地的管理员,并且是哈尼族的。中午他下班的时候,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我们二话没说,屁颠屁颠地跟了过去。

走进哈尼族寨子,这里极其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扑面而来。

妇女们穿着绚丽多彩、斑斓夺目的哈尼族服饰,衣服以黑色、蓝色为主,头上戴着用红、黄、蓝、白各色毛线扎就的头饰。男人穿的则是跟我们相似的现代服饰,他们传统的男人服饰没有得到保留。

管理员李哥看起来很高兴,领着我们边走边聊。穿过羊肠小道走进大门,看得出他家在寨子里算是比较富有的,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前有两个穿着藏蓝色小褂、头扎朴素方巾的妇女在织布,一束束细长的黑麻线吱呀着穿过简单的木质织布机。她们抬头看到我们,显得很惊讶。李哥走过去一一为我们介绍:这是他的妻子和母亲。我们被引进正屋,还很周到地被安排了地方洗脸、刷牙。一路上已经很久没打理过自己了,“风尘仆仆”一词也不足以形容我们一身的邋遢模样。

他们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还拿出了自家酿的醇香米酒。李大哥硬是要我们坐上位,听说这是他们接待贵客的习俗。他不过是刚刚才认识我们这三个流浪者,言谈之中却把我们当作亲密的朋友来看待。热情的一家人让我倍感亲切,我心里突然涌上一种无言的感动和感激,只有向他们敬酒来表达谢意。

饭后,坐在电视旁的座位上,我们毫不拘束地聊着天。本想和老人说一些话,可是老人们都不通汉语,唯一能够交流顺畅的就是李大哥。通过李大哥的翻译,我们简单地向老人问了个好。小孩们在争抢着象征吉祥的彩色鸡蛋,这幸福和谐的画面,至今还在我脑海中盘旋。那是家人在一起的温暖。

因为行程,下午我们便离开了。临走前,李大哥的妻子专门为我们弄了七彩糯米饭,用香蕉叶包裹着,让我们在路上吃。

我们背上包出门,多次让李大哥留步,可李大哥坚持送我们到数里外的村口。挥手告别后,我低着头继续向前走着。我是最怕这种离别场景的,让人心中莫名地酸楚。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回头看,可还是忍不住回头了。我停下脚步,望着抱着孩子往回走的李大哥的身影,心中有了一些感悟:城市里面麻木的生活、各种戒备、算计,让人与人之间最淳朴的感情早已经淡去。究竟是社会在变,还是人们的心在变?

就生命而言,人的本性是无我的、无私的,但社会中为生存而挣扎的人们,开始形成了自我与自私,从而使得那些最纯粹的感情逐渐消失不见。现在,我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即将消失或者说已经消失掉了的东西。

人生总有一段无缘无故想要飞翔的岁月,我们称之为青春。——小记

离开哈尼族村寨后,我们又朝老虎嘴景区走去。

景区停车场是一个理想的宿营地,于是我们派出了美丽而聪慧的外交家——多多,去与管理员协商。看着她回来时那动人的笑脸,我知道这儿便是我们今晚的宿营地了。

不远处,停着两辆自行车,一男一女在旁边吃着东西。那个男人满脸络腮胡,阴沉着脸。旁边的女子则很安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事情。

“你们是骑行的吗?从哪里骑来的啊,哥们儿?”我走到他们旁边向他搭讪。

“东北。” 他头也没抬地答道。

“哦,东北好啊,出来多久啦?”我又继续问道。

“一年。” 他依旧没有抬头。

“哦,好啊,你慢慢吃,我们也是出来背包旅行的,有空过来玩儿。” 我见他不太爱搭理我,也只好找个借口离开。

多多打理着锅和炉子,准备做饭,我则在一旁搭着帐篷。

“嘿,你们晚上睡这儿啊?”是刚才我过去打招呼的那两个人。

“对啊,晚上就在这儿扎营,你们呢?”我很热情地探头回答道。

“喔,我们住旁边那个农家旅舍里。刚才不好意思啊,我以为你们是一般的游客,所以没太搭理你。”络腮胡男子面露羞涩地说道。

“嗨,哪儿跟哪儿啊,你想多了,哥们儿,没事。来,坐下,待会儿我们煮咖啡喝。”我把帐篷扔在一边,大笑道。

“好啊。”

当晚,我们总共五人围在炉子四周,盘腿席地而坐。

我拿出了咖啡,那是在边境河口县城花了32元钱买来的。

同类推荐
  • 大地的阶梯

    大地的阶梯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大地的阶梯》是著名作家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文章构思独特,笔风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随意与洒脱,又有着小说的生动与感人。在他的笔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文字与景色一样气象万千。
  •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

    本书分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临近景观等四部分,全方位地描述了长江风貌,赞美了长江的壮丽景色。
  •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读梭罗克斯的书即是开始一次内容丰富的旅行,有让人喜出望外的,有喜剧的,有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有壮观惊人的。所有愉快的旅行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热门推荐
  • 必知的战车枪械

    必知的战车枪械

    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与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青少年若想培养自己的军事爱好,必须从多方面去了解军事知识,学习军事历史,掌握军事动态。这样才能对世界军事形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为维护和保卫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危情游戏

    危情游戏

    北方某大城市三个大学毕业生陪聊的故事。理医学系毕业的何婷婷、幼教系毕业的水莲、工程物理系毕业的程皓。这三个陪聊者,陪聊的心态悬殊,目的不一。对情感、对生活的态度迥异。现代生活最终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全面袭击了他们。陪聊生活中,真实的情感受到极端的考验,美丽的爱情被摧毁……一环一环的欺骗,一幕一幕的表演,却都是一点一滴的真实。
  • 溺爱邪王傻妃

    溺爱邪王傻妃

    一夜缠绵,他狂霸地掠夺她的身体,却不要她的心。甚至都不曾摘下那冷质面具。理由很充足:他只是在为她解媚药而已。她惨淡一笑,临行前还要说一声,“云中君,多谢。”没错,她中了媚药,解药人却不是她的夫君。☆☆☆☆☆☆☆她的夫君,燕国七皇子,天朝第一将星,战神。骄傲,霸道,贵气,玩世不恭,放浪不羁。却根本不要她。他娶她,戏她,捉弄她,却只为有趣。她冷傲一笑,把手一伸,“休书拿来,人可以滚了!”☆☆☆☆☆☆☆从此,她华丽转身,风流蹁跹成‘侠盗’。盗龙卷,渡阴山,颐毁霸道机关,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千军万马,她仗剑独行,势压三军,气冲霄汉!当她碧玉面具碎裂的那一刻,姬无夜,傻了!造化弄人,原来他弃如敝屣的女子就是他一直心心念的那个人啊……而他,早已中了她的蛊。他柔了心,动了情,心跳若狂宠溺无边地靠过去……她却傲然转身,冷冷一笑,“抱歉,回头草,不是我的菜……”—————————————————————————————————————精彩片段(一):残月谷,月不残。阴雨绵绵,深更半夜,某人敲窗探望。窗子被打开,她身着中衣,暴喝一声,“干什么?”“我的屋子漏雨了,没法睡了,想借你个地儿……”想着他那堪比天宫的精舍,她猛地把窗子一甩,“滚。”睡意朦胧,感觉身后有人正把她似若珍宝地抱着。她睁眼,精光爆射,突然一个凶厉地后肘捣。某人四两拔千斤懒洋洋抓住,“乖,听话,睡觉。”她踢腿,腿被压住;她扭腰,腰被缠住;她气急败坏,“姬无夜,你到底想干什么?”嘴瞬间被噙住。☆☆☆☆☆☆☆精彩片段(二):得一绝世佳酿,某人正抱着酒坛逍遥独饮。有人闯入,“主上,夫人把我的翼虎机关全部拆碎了。”心痛至极的声音。“笨,你就不会再重新组装起来?”某人翻白眼不屑。又有人闯入,“主上,夫人把我的灵丹妙药全偷走了,说是给姐妹们补阴。”某人嘿嘿乐,“那晚上我要更卖力一些。”又又有人闯入,“主上,夫人打扮一新跑出谷了。”“嗯?”眸光疑惑。“听说是美人先生来了……”声音很小。‘呯’地一声,酒坛碎裂,某人一股龙卷风冲出谷,身后尘土飞扬。几只手却狠狠地拍在那通报的人头上,“蠢,怎么不接住主子手上的酒?”“接个屁,主子生生把它震碎了。”
  • 一品废材妻

    一品废材妻

    (全文完)她,亲眼目睹闺蜜和男友背叛意外坠台,穿越重生为废材郡主。当青眸再次睁开,她被妖狐附体。白天她是弱懦的紫璃郡主,晚上她则是收服妖灵,群妖为之膜拜的妖后。什么?要她替长姐嫁给另一位傻王爷?好,她嫁!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认…“娘子,娘说:她要抱胖娃娃。”他狼心封动。“哦,你娘还说了什么?”她狐心灵动。
  • 血皮人

    血皮人

    品味人生,谈着平凡之心在神秘的世界里翱翔,以坚强笑容,驱赶心酸与耻辱,面面对未来,保持乐观……磨难过后,迎来的就是新生,凌驾于世俗之上。永恒、恒古、盘古三大神族神秘展现在在大家面前,洒脱于世,只希望追寻自由人生,修炼世界又是何等神秘?以为一切都结束了,但危险现在才降临。
  • 我的魍魉暴君

    我的魍魉暴君

    大舆历27年九月初七卯时三刻,崇武帝元魍一如往常,坐在上首龙椅,听底下臣子絮絮叨叨,脑里却在想着今天是那人生辰,自己准备的礼物不知她会不会喜欢。想着那人早上的酣睡模样,崇武帝嘴角不禁挂上一丝微笑。底下臣子见此情形,不禁冷汗淋漓:今上这位脸如鬼魅,平时没有表情就已令人生畏,此时一笑更如从地狱爬出的恶鬼。于是,各个说话愈发谨慎。突然,一女子闯入大殿,伏跪天子脚下,泣不成声:“陛下……皇贵妃娘娘崩了。”众人皆惊:这位皇贵妃娘娘独宠后宫由来已久,在民间亦有“天生妖媚、祸国殃民”之说,却真真是这位帝皇的心头肉,那位怎么说去便去了,这可怎生是好?抬头偷觑上首,却见今上嘴角弯得更加厉害,那半黑半白的面庞愈加诡异魔魅。半晌,他才缓缓道:“从今日起,每天斩一人。皇贵妃一日不起,斩人便不可中断。”.后有人查史,看到这一段,不禁心惊:逝者已逝,怎能再醒?如此苛求,难不成这位君上娶的是一位鬼妃?于是,又翻了翻这位皇帝的平生事迹,不禁感叹:原来这只不过是这位喜怒无常的暴君平生中又一桩玩笑话罢了……★★★前世,她是潜入黑道世家的卧底警察,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却在任务完成之际,一个心软,被变态家主拉着同归于尽。.今生,她是大舆皇朝宫廷中的小小浣衣女,步步维艰,百忍成钢,却在修成正果之际,一个心软,被变态皇子拉着共赴地狱。.以后很长一段日子里,金蓝每每想及这两世经历,都会遗憾得叹一声:都是心软惹的祸!
  •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例如,在《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等篇中,通过对蛇、狼、国王、朱诺的描绘,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德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残忍、伪善和昏聩。另一些篇章如《驴和狼》、《鹅》、《驴》、《幼鹿和老鹿》、《鼠》等,对于德国市侩阶层的狂妄、愚昧、驯顺和苟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再婚皇后(完)+番外

    再婚皇后(完)+番外

    王娡说起这个名字可是大有来头,那可是汉武帝刘彻生母的名字,这个女人那可是古代麻雀变凤凰的翻版,而历史的对这个女人的评价那是众说纷纭,不过这个女人还真是非同一般,她在入宫之前不但是有夫之妇,而且身为人母,可是她却单凭一个术士的信口雌黄就毅然决然的抛夫弃女,混成秀女送选,幸运入了皇太子刘启的宫中。王娡虽然是有夫之妇的二手货,但是却凭借绝世的容颜,过人的心机、无人能及的运气,加之又通晓男女之事,惹的皇太子色魔缠绕情意绵绵,宠爱有加,频频临辛最终使其在生出三女之后,又得一子,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最终她母凭子贵成了汉景帝的第二个皇后。穿越古今,扭转乾坤。再婚女子,独领风骚。未央深宫,千古一后。Q群:23437887此书的王皇后却是一个现代大大学生,且看她如何运用千年的智慧与宫里宫外的古人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