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100000002

第2章 都江堰与水井坊对视千年(2)

由此可以看出,李冰是想将都江堰这一传世工程得以极大的完善和升华。要知道,在科技和工艺都远远落后于今天的两千五百多年前,要实施这一工程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李冰这位先贤,在他的眼里,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仅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位于都江堰市的那些景点,而是一整套与之密切联系的系统工程。因为如果仅仅有了都江堰一处水利工程,而没有其他配套工程的话,也远远不能发挥都江堰水利工程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都江堰之“道”的偶然与必然

叹服之余,我们不得不从人文方面去考量李冰的信仰背景,因为虽然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项对技术要求极高的工程,但同时也展现出更高境界和更高要求的人文素养。可贵的是,对国学有着极深研究的史幼波先生从清人刘沅所撰之《李公父子治水记碑》中,读懂了李冰父子治理蜀水的另一种新意。那就是都江堰作为举世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以“深淘滩,低作堰”为宗旨,深得黄老之道“道法自然”的精髓。如同太极之四两拨千斤,李冰用至简至易的手段,完成了居功至伟的业绩,从而实现了中国古人面对大自然所高倡的“天人合一”的瑰丽梦想。

刘沅在《李公父子治水记碑》中有着似乎惊人的发现,他称秦朝蜀郡太守李冰本是“蜀地土著的犹龙族人”,并“与中国历史上那位神龙不见首尾的神仙高人——鬼谷子素有交游”。并大胆地认为,李冰早年隐居于岷峨一带,逍遥自在于蜀山云水之间,颇似一位修道有成的人物。据说当时秦相张仪与大将军司马错率秦军灭蜀之后,张仪筑秦城不就,尤其头疼于蜀中的水涝之灾,于是在秦王面前强力推荐岷峨高士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正是这个原因,李冰才飘然出山,在蜀土上“营郡治,致神龟,立星桥,通地脉……因其治蜀治水,益州始为天府。”

这样一个超凡的想象,完全颠覆了我们传统思维中的李冰形象,因为刘沅在碑记中完全视李冰为一位修炼得道、与天意相通相合的高人。他说李冰治水,乃是天生非常之人,以示仁爱天下苍生的结果。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李冰成功治水之因之果。有一点是可以言之成理的,那就是,李冰的治水之道几乎就是道家之道,如果李冰对道家没有彻骨的研究,是不会那么出神入化地完成这项工程的。也难怪刘沅在碑记中最后如是总结道:“道者,天理而已。天理全备于人,故得道者即与天通,而神化不测,自圣功罕诣。学者不知人之所以合天,又安知神之所以为神。”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国道教正是创立于蜀中;道家学问的鼻祖老子,传说曾在成都青羊宫附近显真;道教之源鹤鸣山和道教仙山青城山,从地理脉络上看,与古蜀治水之集大成者——李冰所筑之都江堰水利工程,两者相距仅十几公里,几乎是唇齿相依……

寻着刘沅告诉我们的历史事实和逻辑,我们只能这样理解:李冰是要通过都江堰水利工程,实践道家所弘扬的“道”之真谛。两千多年前的事实告诉我们,他成功了。李冰用他的成功给世间留下了中国道家几千年来最好的鲜活的物证,这一经典的浩大的造福人类的工程,是任何文字上的鸿篇巨制都无法比拟的。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道教的精髓,也是李冰的治水之“道”。大凡读过老子的《道德经》的人,都知道其中“上善若水”的道理。比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等等。可以这么说,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说教,构成了一整套有关“水”的中国哲学。我们把《道德经》中这许多关于“水”的启示,结合道教在蜀中的深厚渊源来看,那么道家学问跟古蜀治水的关系,便显得非同一般了。

两千多年以来,道教作为中国人的本土宗教,与后来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一起,构成了中国人宗教信仰的两大主流。同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又共同构成了华夏文明绵延千古的两大基石。老子的《道德经》作为中国人的最高智慧之书,数千年来受到无比的尊崇,被后世道教奉为无上道宝,老子也因此被尊为“太上老君”,成为道教鼻祖。由此可见,华夏文明“上善若水”的古老智慧,跟古蜀人代代相传的治水实践是相生相伴密不可分的。

$都江堰上溯的岷江源起……

就古蜀的地理环境来看,四川盆地在遥远的石炭纪曾是一个巨大的内陆海,后来经过沧海桑田般的地质变化,内陆海中的积水由三峡之口东泄入海,内陆海于是渐渐变成了水草丰饶,适合人类生息繁衍的成都平原。然而,由于成都平原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松茂峡谷中汹涌而下的浩荡岷江,一到涨水季节,总是顺着地势冲入盆地,四下漫流泛滥,往往给成都平原上的居民带来可怕的洪涝灾难。

蜀之先民离不开逐水而居,历代治蜀之人,更莫不以治水为头等大事。如果说秦朝李冰修筑都江堰是蜀人治水的巅峰之作的话,那么,从上古大禹王“兴于西羌”、“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为发端,到丛帝鳖灵“凿玉山,开金堂县峡,疏导宣泄”,建立开明王朝为初成,则可以称得上是古蜀人治水的奠基之作。

我不止一次驾车从成都出发,沿着岷江逆流,向着岷山的高处一路西行。我知道,那里有我们祖先的足迹,那里是我们古蜀文明的“下山路径”,那里有人文和地理最美的风景……当幽深而旷远的岷江大峡谷张开了双臂,将我们纳入它深情的怀抱之际,我甚至有些陶醉了。

古史记载,“划天下为九州”、以治水之功而彪炳华夏千古的大禹王,就出生在岷江上游的西羌之地。扬雄在《蜀王本纪》中写道:“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在川西高原东部的汶川和北川县境,如今各有一处石纽山,人们在这两处石纽山附近,也均建有纪念大禹王的禹王宫。

大地震之后,我再一次来到汶川的禹王宫前,面前是杂乱散落的震后碎片,屋顶也被掀掉了,禹王的雕像裸露着对视着苍天。深深的峡谷里,我仿佛听到回荡着一种特殊的呻吟声,岷江水夹裹着山体的泥沙,依然在汹涌澎湃一泻向前,永不停歇……人们仍三三两两,络绎不绝地来到半山腰的这处遗址顶礼膜拜,在宫里服侍的婆婆忙着给各路人等上香,收香火钱。我虔诚地跪在蒲团上,手持点燃的三炷香,紧闭着双眼,只觉得烟雾弥漫之间,我的祈祷已经飘向遥远的天空,到达那位叫禹王的祖先面前……这无疑是我等后辈一种感恩的仪式,虽然我们知道天地无情,但大爱有声,人类可以凝结在一起,化为一种艰毅的力量,就像那缕缕青烟一样,以告慰我们心目中圣洁的先祖……

古代中国,人们一直把岷江作为长江的源头来对待。《尚书·禹贡》中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山海经·中山经》中也说:“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于海。”由此可见,岷江之水不仅哺育了古蜀之人安居乐业,其治理的好坏,对当时整个华中和华东地区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汶川县的绵虒镇位于岷江上游东岸,距都江堰不过百里之遥,在明清时曾一直作为县治之所在,知道1949年以后,县治才迁至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处的威州镇。在整个川西高原上,像绵虒镇这样人口不过百十户的小镇,可谓比比皆是。但就是这座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镇,方圆数十里内却遍布着大量与大禹王相关的名胜古迹,包括石纽山摩崖石刻、刳儿坪、禹穴、禹王庙遗址、圣母庙与圣母塔、禹王宫、禹碑岭,等等。我一直认为蜀人是十分懂得感恩的一群人,只要先祖积德,他们就都会以各种方式记住并传承后人。大禹如此,李冰父子如此,包括后来岷江上下游的各时代治水英雄和官吏都是如此......都江堰伏龙观前长长的堰功大道,都一一记载了他们的丰功伟绩。记住我们的先人,这本身也是一种感恩。

同类推荐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陌上花开为君归

    陌上花开为君归

    她爱他成痴,为了他负尽天下。却被他亲手封入冰棺,抛入大海之中。海上归来,她已换了个人。受欺负?没关系,一蛊在手,仇人脸肿。没人喜欢?没关系,反正她天生无情。为何各位绝色男主男配们都对她一见倾心,纠缠不放?场景一:“你凭什么跟我讲条件?”某女色厉内荏。巫九紫勾起一抹慵懒的笑意,一挥手,大批蛊虫瞬间出现……,“现在有条件了吗?”场景二:“宝贝,你又欠我一个人情。你要怎么还呢?”紫衣尊主笑的恣意风流。巫九紫四平八稳的回眸一笑:“那就欠着吧。”场景三:“你这么大咧咧地盯着一个女孩子的身体瞧,不觉得臊得慌么?!”巫九紫跳脚。“反正光着的不是我。”白衣祭司清雅幽寒的声音就这样流入。
  • 十二星座之星座奇缘

    十二星座之星座奇缘

    在几百年前,神秘星座家族横空出世,开启了星座的新篇章。而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星座家族已是达到鼎盛时期。十二个星座家族的二十四个预选族长,分别就读于星座学院中不同的班级。却因为一次叛乱,使原本无拘无束的他们不得不担起家族事物……而当星座轮盘转动之时,世界的某种平衡正在打乱,他们将迎来怎样的命运……又将编写出怎样的星座奇缘……又将改写出怎样的家族命运……
  • 神仙也有江湖

    神仙也有江湖

    从现代都市中跑过去淌混水的小白丁又如何?照样可以和神仙勾肩搭背,混得风生水起!师父不喜欢我?不鸟他!他老人家没了我不行,因为只有本小姐才拔得出那把要命的剑!那个什么神兽啊,法宝啊,本小姐就不客气的笑纳了!仙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 异世狂女之仙途慢慢

    异世狂女之仙途慢慢

    一个手镯,一段旅程,命运之轮轰然开启。和她比丹药?姐多得当糖豆吃!和她比符箓?对战轰得你成渣!和她比灵宠?九阶以下的不要出来丢人现眼!别问我为什么不把丹药、符箓、灵宠,气运逆天就是这么任性!千江月的穿越莫名其妙,这是命运的不可抗拒。且看她是如何挽救这外表繁华,内里风波四起的玄界!且看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绝处逢生,站在巅峰之,睥睨天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强扭的瓜也甜

    强扭的瓜也甜

    你等着吧,总有一天你会是我儿子的妈!多么霸道的一句表白。有一种爱就是霸道得高调又不失甜蜜、可爱……好好珍惜这样对你的人吧,他们只不过想偏执地爱你一个人。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 排除计算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排除计算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捉奸的两天:大街上令人恶心的自白,床底下肮脏的表演……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动画面。作家就是靠别出心裁的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