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100000011

第11章 千年老窖吐出的芳香(3)

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开明九世的臣民们,身披兽皮、麻片,赶着牛羊,在乘坐牛车的蜀王带领下,“呜呀、呜呀”吹响苍凉的牛号角,把都城从广都樊安(即今双流中兴镇一带)迁到成都。对此,《华阳国志·蜀志》中有段十分重要的记载:“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意思是说,从古蜀国的开明帝始,把酒称为“醴”,用于宗庙祭祀;把音乐称为“荆”(荆泛指楚,因丛帝鳖灵开明氏,原为楚人);蜀人崇尚红色,九世开明称蜀王……

醴,本义为甜酒。《周礼·酒正》中有注释:“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酒矣。”即“酒醪”,大致类似今天汁渣混合的醪糟类水酒。

当时中国把用于祭祀的酒,专称为“醴”,以祈祷丰年。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醴”同“禮”(礼之繁体字)。《诗经》中的《周颂》,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周颂》中有首《丰年》唱道:“丰年多黍(同秫,即高粱类粮谷)多稌(读涂音,即稻谷)……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成都平原耕地众多,水土肥沃,蜀人剩有余粮,因此酿酒业尤为兴盛。由于文字的缺失和时代的久远,三星堆人钟爱哪种酒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开明王朝时期的古蜀人则嗜好一种“醴”酒。两晋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载了蜀人的一些流俗:“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所谓醴,是古代一种仅发酵一夜的酒,因酿造时间极短,故味道清淡,饮用时也是“汁滓相将”,连吃带喝。在中原,这种酒常常被用在宗庙中祭祀神灵、祖先。成都平原与中原的饮酒流俗截然不同。

看来,这个时候的酿酒技术甚为初期,在我们今天看来,一般都是酒和酒糟一起食用,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在这个时候只是吃到了有酒味的食品,即使这样,他们都兴奋不已,因为人类已经碾过一个漫长文明的历程,进入到另一个层次的文明。

当蜀人和夏人、殷人还在连滓带酒饮用醪、醴时,三峡一带的巴人已经娴熟地掌握了清酒的酿造方法。历史上,巴族勇士被称为“虎贲”,血腥的搏杀和死亡的荣耀往往贯穿于他们的一生。而烈酒,正是勇士们最好的催化剂。

因为“那个时候”的交通和通信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落后,人类的智商在某种程度上讲,差异不大。经过漫长的岁月,甘洌醇香的酒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创造性劳作中,漫漫现形。

《华阳国志》中开明王“以酒为醴”的记载,说明当时蜀国并非“无礼乐”,而且已同中原地区的周王朝一样,进入到“礼乐之邦”的文明状态了。这时期的酒,不只让古蜀先民满足了口腹之乐,而且明显融汇到古蜀先民的政治、礼仪、民俗生活中。

$作为一种精神产物,人们对酒的崇拜不亚于对神的崇拜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白酒的整个酿造过程,十分虔诚地看做一个隆重的祭祀历程。或许我们的祖先最初酿酒时,本身并不是为了肉体的需要,而是在一次偶然的图腾之后,代代相承,延续至今。只是到了后来,精神作用下的酒为人们的肉体所崇拜,慢慢地达到身心合一。有了这样的积淀,你便不会将酒窖里那些一道一具漠然置之,有了这样的精神准备,你就会对流出的股股蒸馏酒顶礼膜拜。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以农耕为根基的民族,对于我们那些成天与土地亲吻的祖先而言,一个极其重要的祭祀内容,便是庆丰收,拜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祈求上苍再给他们以丰收。而祭祀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道具,便是酒。随着酒的诞生,它便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角登堂入室。

在这里,粮食和水是酒的躯体,酒是粮食和水之灵魂。酒取之于粮食,粮食生长于土地,土地靠人劳作而结晶。因此,农耕文明诞生之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一种链条关系。

我们可以遥想,自从酒诞生始,就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比如由酒衍生出来的酒器,继之而来的各种文化活动……

就古人而言,美酒带给他们的是一种虚无的快感;而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美酒同样可以让他们集体达到高潮。

这样的高潮通常出现在祭祀仪式中,而酒便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世界上有不少民族都选择在祭祀仪式中通过狂饮达到高潮:北美帕帕戈人用仙人掌酿酒,每当酿酒季节到来,部落必定举行一系列庆典,所有人喝得酩酊大醉,巫师则在半醉半醒中举行祈雨仪式;印度康代人用棕榈树酿酒,每当棕榈树开花,全部落除了饮酒之外什么也不干,真是一个无节制的狂欢的节日;热带一些原始部落则往往将棕榈树砍倒,斜支在大火中烤炙,直到有液体从中流出,巫师大醉后作法,部落则全体狂欢。

高潮和狂欢都需要酒的帮助,这便是酒在祭祀仪式中的作用。过量饮酒可以引起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据考证,远古人类饮用的多是现场制成的酒,有的酒竟然由大火烤炙而成——其中的毒素使人眩晕,进而演变成整个部落的疯狂。这种疯狂,其实是另一种程度上的中毒。纵观整个过程,酒无不承担着极其主要的角色。

这样的疯狂可以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一个特殊人群——巫师身上体现出来。中国西南许多祭祀仪式中,巫师也被称为萨满。他们是一群格外需要酒的人,他们饮酒后的疯狂跟他们一生的神圣和荣耀都联系在一起;另一些巫师则固执地相信,美酒可以帮助他们贿赂神灵和魔鬼,赐予他们无边的魔法。

成都平原上的古蜀国巫师自然也少不了这样的伎俩。低度的醴酒似乎并不至于使他们疯狂,于是他们饮酒、供奉酒更多便具有贿赂的色彩。考古学家猜测,三星堆祭祀坑或许曾是古蜀人的祭祀场所,而一些酒器便是在祭祀坑中发现的。由此看来,酒曾经出现在这里的祭祀仪式中,酒同样给三星堆人带来过快感。

那么有一个问题被提了出来,谁又是这些酒的享用者?是巨大的纵目面具,还是那一个个戴着黄金面具的高贵青铜人?抑或是渴望得到法力的巫师?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隆重而热烈的祭祀活动,可以从古蜀消失的地上宗庙显示出来。我们还可以根据我们今天的习惯,想象出那个盛大而神圣的场面——

一条通向宗庙的宽大神道,两边排列着肃穆的石龟、辟邪、石人,宗庙高大巍峨,里面陈列着开明王朝历代先王的画像,大殿中的香炉带着醇厚的酒香,终日烟雾缭绕,廊壁上的铜钟不时发出沉闷的声响。这里终日有卫兵把守,除了蜀国王侯外,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而一旦到了祭祀的日子,这里便终日热闹不已。

这便是考古学家想象商业街船棺上方的宗庙盛况。在此前的发掘中,商业街船棺周围出土了一些残留的泥土基槽和木制基柱,这些基槽大概圈住了长十米,宽七点五米的一块地,而木制基柱则说明这里曾经有过木制建筑,而且是规模很宏大的建筑。或许在开明王朝时期,这些船棺的上方,很可能便是开明王朝的宗庙。故而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以酒为中心的祭祀殿堂上,农耕文明的固定祭祀仪式该是怎样的辉煌?那些装饰各异的酒器和酒具里,该散发出来怎样的芳香?

商周时期的王室普遍有建造宗庙的习惯,商王、周王在建,大大小小的诸侯王也在建,据说三千年前殷都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雄伟的宫殿和巍峨的宗庙,成都平原上的古蜀王大抵也不会例外。这有点像古埃及的神庙,只不过其规模远没有埃及神庙那么高大雄伟。专家们推测,可能到汉代的时候,船棺上方的宗庙还残存着。汉代有一伙窃贼,注意到了上面的宗庙,并顺藤摸瓜,挖到了宗庙下的船棺和精美的酒器,他们打不开船棺上厚重的棺盖,便在棺盖上凿了一个又一个洞,钻进去探囊取物,他们甚至还运了一部分船棺出去。或许在那个时候,众多的酒器也随之而散失。

这一点得到今天考古专家们的肯定,因为成都商业街那个船棺遗址,汉代时就被盗过墓,或许在历代盗墓贼中,他们是最早的一批。

酒不仅用于祭,用于礼,还用于史、用于政、用于艺,用于文;酒,不仅有它所连接的农时节日,人生大礼,而且有它所引起的社会风尚和文明表现。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中,到处都可体现出川酒的魅力。相传诸葛亮屯兵泸州时,正值瘟疫流行,诸葛亮使人采集百味草药,制成曲药,含龙泉之水酿制成酒,令兵民日饮一勺,即避瘟疫,自此曲药制酒便流传下来。另据姚雪垠《李自成》中载,张献忠占据泸州时,夜巡泸州,远闻酒香扑鼻,近看泉水涓涓,但因军务在身,只饮一杯,顿感口齿生香,心旷神怡,于是作“香溢泸州城,芳流十里外;献忠一杯酒,醉颜红可掬”诗一首。

作为一种精神之物,人们对酒的崇拜,不亚于对神的崇拜。很大程度上,人们把对神的崇拜,都寄托在对酒的表达上。这样的祭祀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酒是文明的产物和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不可否认的是,酒,作为一种精神的传承,对人类精神的贡献可见一斑。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积极行动、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升华的一种宝贵品格,也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由王……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昆虫记:蓑蛾的保护层(第7卷)

    昆虫记:蓑蛾的保护层(第7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七:蓑蛾的保护层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用自己客观、独特的眼光描述了象虫、叶甲、步甲、石蛾和蓑蛾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宛如一幅描绘属于昆虫秘密花园的精美画卷。对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到不安的心态,成了我们的最大痛苦,同时也显示了我们的崇高伟大。——法布尔《昆虫记第七卷:蓑蛾的保护层》
  • 性格诠释

    性格诠释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生活中的诡计

    生活中的诡计

    在古时,有时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有兵法三十六计,在现代,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狡诈的计策;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认为诡计都是阴谋诡计,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诡计,“诡计”。诡计,是和暗箱操作这些词连在一起,是见不得人的。在生活中,我们究竟是否应该纵容这个词的存在呢?其实,对于一个人的爱情、婚姻、人际交往以及工作事业等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的诡计并不单指坏事,我们也常常需要一些小的计谋去解决生活中困难的事,这就是生活中的诡计。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好的词汇,我们更需要利用适当的诡计去解决生活中无法解决的事情
  • 对不起,爱上你

    对不起,爱上你

    八岁,她被许家收养。许父为官,许母经商,少有时间在家,便嘱咐许南城好好照顾小妹妹。经过慢慢的接触,轻漾开始接受许南城,而许南城也喜欢上了轻漾,甚至不同兄妹间的那种喜欢。五年之后,他们再次相见,似乎一切都如原来一样,似乎一切又都变了样子。他还是五年前疼她的那个许南城,而她,苏轻漾,五年前却从许母那里得知自己生母曾经的往事,开始与许家越来越远。在许南城离开的五年间,轻漾认识了陈安凉,陈氏集团的少总,一个可以为她放弃一切的男人。轻漾、许南城、陈安凉、裴心莹之间,天一、裴氏、陈氏之间,开始了种种的纷乱纠葛。而轻漾与许南城,一次次靠近,又一次次远离。许南城为她默默打理好一切,陈安凉为她可以放下一切。
  • 死亡黑三角的恶魔风暴

    死亡黑三角的恶魔风暴

    飞龙小队在追踪造成系列恐怖事件的罪魁祸首时,意外陷入了死亡黑三角魔窟,恐惧、震惊、向他们猛地袭来……听说,凡是从死亡黑三角经过的船只都会神秘失踪,这是真的吗?他们在死亡黑三角里看到了什么?他们能脱险吗?本书会带你走上精彩的冒险、探案之旅。
  • 妾本庶出

    妾本庶出

    宅斗、种田、爱情、雪冤、励志京城最大的扫帚星要娶亲,嫡母巧舌如簧,竟将她送入虎口。虽为庶女,可她又岂容人任意欺凌?此女,外表柔顺内心强悍,貌似单纯实则狡猾,前一世为名利忙忙碌碌,这一世,她想做的事情并不多,护着娘不被正房嫡妻欺凌,护着幼弟平安健康长大,偏偏一道圣旨令她嫁入公主府。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八面玲珑,舌战极品亲戚,脚踢险恶手足。只是,不论她再如何强势,却依旧改变不了丈夫面容被毁,身有残疾的事实。原本以为这一生就这般浑噩的过,却不料那冷面相公每每转身都能给自己带来无限的惊喜和错愕。——他,公主嫡子,本该是封侯拜相的天之娇子,却因为六年前一场意外,让他跌入谷底,成了皇上最避忌的人,也成了人人恐嫁的扫帚星。其实他要的不多,有她的爱,此生足矣。他求的是一个机会,一个华丽转身的机遇,亲手给她无限荣光,还有别样的完美生活……——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子,亲手将她送入他所敬佩的男人怀里,却抵不过心底的情丝蔓延。——他,恨她在自己最大的敌人身后撑起一片蓝天,到底是该将她碎尸万段,还是据为己有?◇◇◇推荐菡笑的新坑《重生之嫡女不乖》,求收藏、求包养种田、宅斗、复仇、欢喜冤家前世,她太过懦弱、太过信任他人,被心上人和至亲连手推入最难堪的境地,却原来,所有的脉脉柔情和温暖关怀,都不过是为了她不菲的财产和那个不欲人知的秘密。心碎的她,在他面前焚毁一切。自黑暗之中醒来,她竟重生到了四年前,那时,父母刚刚双亡,她刚刚踏入伯爵府,再一次,她站在了命运的转折点前。带着浓浓恨意重生的她,化身为一半佳人一半魔鬼的罂粟花,誓要向那些恣意践踏她尊严的人,索回一切……精彩抢先看:“小姐,舅夫人竟然四处诋毁您的名誉,把您说得刁蛮任性不识好歹,表小姐的缺点全放到您身上,太可气了!”忠心的丫头义愤填膺。“那又如何?”俞筱晚只是淡然浅笑,前世的她就是太过在意名声,才会处处受制于人,如今的她只想潇洒恣意地活,旁人的流言蜚语,不过是耳旁轻风。不就是怕她的巨额嫁妆流入外人田吗?她还非要将带着十里红妆,风光出嫁不可了。只不过,怎么挑来挑去,竟挑了一个跟她明显属于一类的家伙?本文复仇是必然滴,基调是温馨滴,过程是曲折滴、结局是圆满滴,男主是有爱滴,女主是表里完全不一滴,收藏了,一定不会后悔滴╰( ̄▽ ̄)╮~~~~~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圣道独尊

    圣道独尊

    问天何极,问地何寿,常人言那天意不可逆,大道不可转,若然天未开,地未成,道将何来。一个被兄弟背叛的人意外回到了混沌未开之时,得大道,证混沌,冥冥之数因他的到来而改变。人间有帝王,天界有帝君,自在天中有天尊,鸿蒙之巅,守护万方,圣道自独尊。
  • 王妃来袭,请王接驾

    王妃来袭,请王接驾

    她这种背负无尽情殇之人被上天安排重生原该偷着乐,可一睁眼就遭遇胎动,还弄不清楚孩子的父亲是何许人,便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有人称她是杀手,另有人对她三跪九拜呼王妃——原来,她腹中宝宝的父亲乃是人人避之不及的七王爷。这位准夫君诡艳如狐,妖冷如魅,出尘如仙,只端坐不动,也能招蜂引蝶,喜新厌旧更是家常便饭。她带着宝宝入王府,他自称与她素不相识。对此,她倒并无意外,意外的是,他“好心”接纳了她三岁大的宝宝,顺带着“收留”她。他又警告她不要以为自此高枕无忧。王府内的侍妾更是比皇帝妃嫔还多,且个个飞扬跋扈,对她颐指气使。也罢,宝宝需要父爱,她对花心狐狸也实在没胃口,不妨就给他管一管“后宫”。谁知道,她可爱的宝宝也被这万恶的男人教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