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4800000009

第9章 “五老七贤”与拆迁风波

拟订马路修建计划之后,杨森任命得力师长之一王缵绪兼任市场建设督办。决定先把东大街拓宽成马路,下令商家住户自行锯去屋檐,缩进门面。这自然无人理睬,杨森便派出大批士兵将衙门和沿街店铺强行拆除,难免伤筋动骨,声势巨大,上下震动。成都著名的“五老七贤”尹昌龄、宋育仁、曾鉴、徐迥、陈钟信(五老),方旭、赵熙、胡峻、曾培、文龙、颜楷、刘咸荣(七贤),均为颇具社会声望的贤达,他们多次出面成功调停过军阀混战、殃及黎民百姓的时局。他们从根本上认为,督理拆牌坊、锯屋檐、修马路,那样一搞,变更了列祖列宗的老样,成都就会“失范”,他们觉得鹅卵石镶边的石板路才符合成都的安步当车。这次应本地商会以及百姓之请,顺水推舟,他们出面呼吁杨森缓建新马路,不料却吃了闭门羹。

气急败坏的杨森丢下一句狠话:“这是我实行的新政,谁也不准阻拦,谁阻拦杀谁的头。未必五老七贤的脑壳是铜铸的!”杨森杀人不眨眼,谁都知道,对于自己的妻妾、部属他也是毫不留情的。由于这次意外之灾,成都商会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春节庆祝活动也被迫停止了。

其实,强拆是最后的结果。修马路,拆棚子,退街房,毁城墙,杨森开始要求市民自拆自建,不予补偿,自然闹得相当一部分市民流离失所,怨声载道了。杨森一肚子怒气正找不到发泄之处,这时,一个与修路无关的事情,像一把软刀子,彻底激发了他的怒气。

一个住在拆迁巷子里的女人,估计是有了相好或别的原因,竟然谋杀了亲夫!后被人发现,扭送报官。这还了得!杨森计上心头,决定杀鸡给猴看,处理这个“悖逆天理”的事情,也让反对修路者知道自己的霹雳手段。他下令就在拆除的巷子里,对那个女人进行“剐刑”,予以示众,不料这残忍的酷刑不但没有赢得民间伦理的赞同,反而激起了民众的愤怒。须知早在1905年,清政府已从法律上废止了凌迟、戮尸、枭首等残酷刑罚。杨森此举,虽然也起到了一些效果,但被中外人士斥责为:“这在20世纪的四川是闻所未闻的。”(见[美]罗伯特A·柯白著《四川军阀与国民政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听说“五老七贤”都在杨森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又听说在巷子里对一个女人进行公开“剐刑”,巷道中的拆除进度在士兵们推墙倒屋的“战役”里进展神速,但倚老卖老的尹昌衡并不以为然。尹昌衡身材高大魁梧,异于常人,被川人亲热地称之为“尹长子”。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尹时任大汉四川军政府部长,后为四川军政府都督,1912年加入同盟会后仍任四川都督。尹昌衡最凌厉的手段体现在1911年12月22日,将镇压四川保路运动的赵尔丰于皇城坝(现天府广场四川省科技馆)处决。尹昌衡刀头舔血,三头六臂,什么阵仗没见过?省军政府成立时,经费无着,川剧名旦杨素兰慨然捐田60亩助军,当时的袁世凯政府曾颁发勋章(嘉乐章)以示奖励。杨素兰受勋之日在贵州馆演出《游园》,尹都督“喝高”了,目迷五色,竟然将杨拉下台来,追其伴酒,成都市井上下一片哗然。后被“铁面”警察总督杨维认定尹昌衡失仪,扣他一个月的薪俸作为处罚。由此可见尹昌衡的果决与“率性而为”。

王家坝官邸靠近铜井巷的公馆,于1911年卖给了尹昌衡作为官邸。尹昌衡在成都居住后,其官邸那时均派兵守护。1920年,尹昌衡解甲归田后,其部下刘成勋任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不忘旧情,拨了14万大洋作为补发的薪饷,尹昌衡便用这笔钱在忠烈祠南街买了一块地,修了个新居,取名“止园”,表示他不问世事,心如止水。但尹昌衡在那条必须拆除的小巷子里还有房产,他认为,谁也不至于让他过分难堪。眼看越拆越近了,灰尘漫天,尹昌衡坐镇在家,企图当一回“钉子户”。杨森知道后,不以为意,他在重庆推行“新建设”时遇到过类似事情很多了。他来了个先礼后兵,放出话来:“拆一点房子,你们就闹。早知这样,我带兵进城时一把火烧光,省得现在麻烦!”杨森下令拆除继续,决不手软。威吓果然收效,“过气都督”尹昌衡也就只好知趣地离开了。

这等拆除阵势,成都人从未领教过。怨声载道,呼天不应,成都人实在无法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与来自重庆的军队抗衡。数百米长的民房很快拆尽,路面迅速荡平。逼得不少人家流离失所,风餐露宿。适逢成都雨季,自然是遍地泥泞,“床头屋漏无干处”,老百姓受尽了苦难的熬煎!

但后台硬的仍是不买账。杨森本打算将春熙路修成直线,但当时的总府街“馥记药房”老板郑少馥是法国领事馆的翻译,仗恃洋人势力,拒不拆迁,估计他对风水深信不疑,扬言不能动他“馥记药房”的一木一瓦一砖一石,一动生意、祖业就会发生“挪移”。鉴于洋人撑腰,杨森怕弄出更多事端,不得已只能妥协。所以在中山广场处,建成的春熙东路和春熙西路、春熙南路和春熙北路都相互错开了。这也让初到春熙路的外地人感到纳闷:为什么南段和北段没有对直拉伸呢?而是在南北相接处像榫头斗错了位一样!原因就在于此。

看来,当成了“钉子户”的郑少馥,竟然以砥柱之势让历史在自己身边拐了一个弯,不能不说是一个奇事。而在这历史的夹角里,肯定还藏有鲜为人知的故事。

郑少馥的“馥记药房”拒不拆除,事情很快被邻居“凤祥银楼”的老板俞凤岗得知。俞凤岗是浙江杭州人,1916年来到成都,出任上海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的“司账”(即会计)。商场的磨砺,使他练就了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敏头脑。在商务印书馆里,利用书馆的书款购买公债,就让他大发横财。知道要修路了,他考虑了一种变不利为有利的策略,因势利导,获得了双赢。他于一个夜晚去面见杨森,声明愿将自己的“凤祥银楼”拆为路口。杨森一听,不禁大喜,便许诺新街修成后将补偿其损失并允其优先购置房地产。

不久,在杨森的斡旋下,俞凤岗就“顺理成章”当选为成都商会会长。1925年新街基本完成后,俞凤岗一口气买下春熙北段四分之三的地皮,不外乎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哈同梦”理想。那个时代,来自巴格达的享有“上海地皮大王”之称的犹太人欧爱司·哈同,在中国商界简直如同天神。

哈同1849年出生于巴格达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是设在巴格达的沙逊洋行的一个小职员,全家生活并不宽裕。5岁时哈同随父亲迁居印度孟买,6岁时其父去世,生活更为艰辛。哈同于1874年由香港辗转来上海谋生。初到上海,哈同身无分文,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靠着洋人的身份在英国洋行谋到了一个门卫的差使。当哈同开始小有资本时,便开始瞄准那些有更高获利的行业,他开始积极参与买卖土地和放高利贷业务。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上海市面有些混乱,一些洋商纷纷迁往海外发展,人去楼空,房地产价格猛跌。看准这个机会,哈同倾囊而出,以低价购进今南京东路一带大量房产,

而当时的洋人买地也是首选外滩一带的地皮,可见哈同的胆量颇大。不久中法战争结束,这些房产价格大增,哈同在上海的地位陡升。哈同真正发家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当时由于“小刀会”起义,在上海的洋人拿不准形势纷纷出逃,他趁机贱价购买了大量地产。

哈同在中国发的最大一笔财是开发经营上海南京路,他曾占有南京路地产的44%。1916年,他将南京路浙江路口的一块以1.8万两银子买进的地皮,租给永安公司建造百货大楼,年租金5万两,租期30年。按规定,到租期满时,哈同可以获得150万两的巨款,外加一幢大楼。1901年至1930年间,他在南京路一带,置地建房,成为当之无愧的“地皮大王”。

俞凤岗甚至想像哈同一样,也有一条自己的“俞凤岗路”。他采取各种手腕,以4万银元的代价,将政府拨给青年会一些可建铺面的地皮买下,修建单、双间铺面一共96间,然后出租。后又购置南段两亩地皮,于1925年修建了名扬成都的三层楼高的“春熙大戏院”,其内部构造全部仿造上海“天蟾舞台”的设计,在成都堪称一流。他自己营造的“凤祥银楼”为两楼一底,高出整个北段,屹立在总府街和春熙路交界处,占尽了天时地利。

凤祥银楼新址在春熙路落成揭幕时,财大气粗的俞凤岗为了进一步凸显自己的势力,准备了九成金戒指50枚,对凡来祝贺的同业,每人赠送一枚戒指,礼物不可谓不重,更利用戒指展示了凤祥银楼的工艺水平,赢得同行的交口称赞。

可见,在历史的夹缝里,“变”与“不变”,结果真是云泥立判!

1925年春熙路筑路工程初具规模,北段店面由俞凤岗和其亲信张济舟、王伯谋专门筹建的“树业公司”承建。房屋基本上为穿斗结构一楼一底的中式店铺,根据有关记载,其造价为:单间

300元,双间500元。1925年至1935年之间,铺面出租的价格是:单间押金

300元、每月房租30元;双间押金500元,每月房租50元。以当时的物价,可谓寸土寸金。其他三段的店铺建造,限于财力,都没有超过北段的气势。

但发财的并不只是俞凤岗一人。混乱的人心在一个混乱的时代就像罂粟一样妖艳。当时有好事者还写了一段顺口溜:市镇人缘何太忙,因修马路拆民房。既开通俗教育馆,又辟公共体育场。五老七贤来请求,蛮横督理不买账。无端报馆遭封禁,“威古龙丸”兴味长。

前三联都好理解,唯独尾联有点莫名其妙。所谓“威古龙丸”,乃是当时成都市面上出名的一味大补药,当时就有一段奇妙的广告词,把“爱国”与“补血”予以了强行结合:“敬告热血男儿,血不热则志不奋,血不足则热不能久,能爱国者须求热血之充分,则热血者须求补血之妙药。威古龙丸补血之第一灵丹也,爱国志士,盍一试之。”这体现了成都人戏谑的天性,这段广告词应了英国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的名言:“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避难所!”但这为何让杨森恼羞成怒呢?

说到“封报馆”,则要谈到大名鼎鼎的作家李劼人。杨森手下有个红人叫黎纯一,为人两肋插刀,某日跑到报馆替朋友喻正衡登了一则“替男友征女友”的启事。刚从法国勤工俭学回来的李劼人看他不顺眼,便在自己主笔的《川报》上也登了一则“为女友征求男友”启事,予以对峙,还特意注明对方要“常服威古龙丸有耐性者”。这本是文人之间的笔墨仗,但杨森十分敏感——他可是听见小孩子叫“羊子会(杨森表字子惠)被狗咬死”,就能在防区内到处打狗的。他认为这是讽刺他“壮阳”云云,一怒之下,于1924年11月11日查封了《川报》报馆。

《川报》创刊于1918年,李劼人任社长兼总编辑。李劼人于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曾一度将社务交卢作孚。1924年,李劼人回国后继任总编辑。该报在北京、上海、日本分别派驻记者,以反对军阀专制统治,传播和倡导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王光祈根据北京《新青年》《每周评论》《晨钟报》等报刊的最新内容,为《川报》撰写了大量文章和电讯稿,李劼人也亲自撰写时评、杂文和小品。

同类推荐
  • 医统江山

    医统江山

    前世过劳而死的医生转世大康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上辈子太累,这辈子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九品芝麻官如何凭借医术权术,玩弄江湖庙堂,且看我医手遮天,一统山河!章鱼威信公众号Stonesquid欢迎加入
  •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本书讲述了战国七雄,各国兵争舌战,风云际会,政客过招。奇招、绝招、阴招、险招令人眼花缭乱,大战、小仗、明争、暗夺令人目不暇接……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中国又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段。袁腾飞以其独到的“史话体”,为我们轻松解读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
  •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他是张居正的得意门徒!他向戚继光学兵法……和俞大猷学剑法,天下无敌!在他手中,有更辉煌的万历四大征!白手起家,掌握天下,笑谈之间,成就最强悍无敌的事业!在大明万历年间,张惟功以枭雄手段掌握国政,于大航海开时之时,开创属于中国人的大明时代!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在文化史上,《资治通鉴》不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共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以与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媲美。重现著名战役的金戈铁马,本书由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也有对著名历史人物精彩的点评。本书精选《资治通鉴》中著名篇章,展现了历代朝代的兴衰更替,为使情节更完整、故事更生动,在合理翻译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了适当的加工,其内容多为军事政治方面的史实,能帮助读者更了解我国的历史,获得阅读上的快感
热门推荐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
  • 煤炭企业工会维权实践研究

    煤炭企业工会维权实践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工会组织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随着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职工就业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随之产生的侵犯职工权益的事情越来越多;二是职工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维权工作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面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把突出维权当作工会工作职能的重点已成为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一项迫切任务。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食色满园

    食色满园

    现代厨师陈然意外重生古代农村,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既不懂得如何种田,也不了解如何养殖,且看陈然如何扬长避短,利用一技之长带领一穷二白的陈家致富奔小康。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 重生之至尊嫡女

    重生之至尊嫡女

    重生成为最不受宠而且惨遭退婚的相府三小姐的身上,母亲的早去,让她这个嫡女过得比丫鬟还要惨。但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不仅变成了大美女,吸引诸多男子的注意,而且还凭着自身的才学,成为第一位入朝为官的女子,更是拥有了诸多生意。喂喂喂,那个逍遥王,你能不能不要老跟着我?信阳王,我真心对你没兴趣,可不可以不要这么自恋?前未婚夫,你闪一边去!皇上,得女人容易,可是得人才难,您可要慎重考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巧写在线交友信息

    巧写在线交友信息

    如果你还单身,在线交友绝对是必修课。当然啦,在线交友不可能是、也不应该变成你“脱光”的唯一手段,但要是你没有好好利用在线平台,肯定是一大损失,因 为单身人士都在线上!201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2005到2012年间结婚的夫妇中,有1/3都是网上认识的,美国的成年男女中,1/10会每天在交友 网站上流连一个多小时。茫茫人海中,怎样让别人注意到你?这正是本书要解答的问题。30个实用小技巧教你博关注,内容包括:如何写出最佳交友信息?怎样与 陌生人建立联系?怎样仅仅更换一个词,就把回复率提高31%?
  • 青梅闹,竹马跳

    青梅闹,竹马跳

    【推荐】(系列文)《关于我爱你这件事》http://m.pgsk.com/a/541194/(完结)《花好月圆》http://m.pgsk.com/a/547672/m.pgsk.com(完结)《凹凸Man打小怪兽》:http://m.pgsk.com/a/306738/--从等待到遗忘,历经多少风霜?从不爱到习惯,碾过多少曲折?他是不婚主义,她是享乐主义,青梅竹马,男腹黑,女毒舌,双贱合璧。父母逼婚,押送相亲,行,咱俩狼狈为奸一把,现场上演情侣失散多年的戏码。两人紧拥,他笑:丫头,外面那不是你旧爱么。她也笑:你后面那位咋那么像你前女友呢。亲戚欢呼,小两口挺恩爱呢!他看着满屋鸡飞狗跳,说:丫头,如果她再不回来,我俩凑合着过吧。她一身潇洒没心没肺,说:大哥,我别了旧爱,新欢还有一车呢,何况,无爱的婚姻再凑合,都是泡沫。◆◇爱是你许诺的一生一世,是我等候的笃定不移。她说:你不曾许诺,我何来理由不走?他问:非要我主动?她笑:哪天被你抛弃了,我也能说,是你先追我的,你只是先爱了,也先走了而已。◇◇
  • 花心总裁冷血妻

    花心总裁冷血妻

    因为家族利益,将他们拉到一起。结婚三年,他依旧是大众眼中的黄金单身汉,钻石王老五。他花心,他无情,游走在万花丛中。她逐步成长为大众心中气质与形象极佳的人气主播,。对她来说,这场婚姻只是她摆脱家族的契机,是谁都无所谓。他们不过是有着一张结婚证的陌生人而已,仅此而已。没有爱,就没有恨!片段一绝望的爱,誓死的纠缠。他虐的是她的身体,而她虐的却是他的心。他说:“我死了,也要你陪着我一起下地狱。”她冷笑:“下地狱的只有你,我可是要上天堂,所以了,我们是不会有交集的。”片段二为难小三不是她的风格,不是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么?可是这小三要自动找上门来,就不管她的事了。因为对敌人仁慈就最自己残忍,她这个人别的不会,就是对自己最好。“你根本就配不上他,守着一个不爱你的丈夫,你不觉得很可悲吗?我们才是彼此心意相通,我们才是最完美的一对。”小三炫耀似地对着她说道,眼里无不有着深深地恨意和得意,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她轻笑着,然后说道:“沈小姐,我是配不上他,可是我是顾太太。他就算爱的是你,你也最多是个上不了台面的情人。不过我告诉你,我这个人最恨做的事就是成全别人。所以了,不要在我这寻找优越感,不然我都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事来。”说完潇洒的挎着包离开,这年头坐正室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与小三斗。其乐无穷嘛!片段三“他是谁?”他失控的抓着手中的照片,猩红的眸子阴狠的问着她。“能是谁?反正不是你。”她漠然的看着他,嘴角的笑意越发的清明。他捏着手中的照片,面部表情越发的狰狞。他怎么会不知道他,只是他想不到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竟然会这样做!“你想离婚和他在一起,休想!夏彤,只要我没死,你永远都别想。”他将手中的照片撕得粉碎,狠狠的扔在地上。她不怒反笑,连眼睛里都是笑意。“没关系,就算不离婚,你也拦不住我。”她反问,带着一抹莫可言说的志在必得。片段四“你放过我吧,那么多女人,为什么偏偏缠着我呢?”她一刻也忍受不了再呆在他的身边。“放过你,谁来放过我?”就算没有心,人他也要留在身边。“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她一阵冷笑,轻言慢语,看着眼前的人,可眼里好像根本没有他。洗净铅华,繁华落尽,他们能否找回彼此的心?高干文,第一次写高干文,各位多多的支持啊!推荐其他成员的作品:谷主,风谷音鸽【溺宠娇宝贝】娜主,陈小娜【冷王宠妃】【霸王宠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