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4800000019

第19章 翼王石达开的殉难之地

在我看来,让科甲巷扬名的并不仅是科举或朱熹祠堂,而还在于这里曾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凌迟之地。

2006年11月22日,在锦华馆馆口,一座3米高、1米多宽的汉白玉碑好像天外来客,与周围浓郁的商业氛围形成了巨大反差,引得行人驻足观看。上面镌刻有清末文人高旭于1906年托石达开之名而作的五言律诗《入川题壁》:

大盗亦有道,诗书所不屑。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人头作酒杯,饮尽仇雠血。

王石达开(1830-1863)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16岁便“被访出山”,19岁统率千军万马,20岁封王,遇害时年仅33岁。当年石达开率兵入川,攻成都未成,在石棉县被清军诱俘解至成都,就关押在科甲巷的衙门里,后又在科甲巷的监狱里被秘密杀害。为了进一步打造人文与历史相结合的景观,春熙路街道办事处向几位历史学家及民俗学家求证此事后,决定打造这样一个汉白玉诗碑。

但据说,有关方面以为后两句诗有些“血腥”,命令从碑上删除,因而至今诗碑上只有前面6句。原诗可以参见王文濡编撰《太平天国野史》(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6月版,第299页)。其实想一想就该明白,如是出自石达开之手,“大盗亦有道,诗书所不屑”就是驴唇不对马嘴,石达开不可能自称为“大盗”,何况他曾“应省试,举孝廉,邃于孙吴之学”,显然是深悟学问神髓之人。关键还在于,托名之作诗格太糙,比起石达开的诗心,有云泥立判之别。比如他的“述怀联”:“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气势沉雄,被《饮冰室诗话》收录,梁启超赞不绝口,认为即使是陈琳的《讨曹操檄》、骆宾王的《讨武氏檄》都不如此联。梁启超说:“太平翼王石达开,其用兵之才人尽知之,而不知其娴于文学也。近友人传诵其诗五首,盖曾文正曾召降彼,而彼赋之以答也。”“此诗自述履历,兼述志气,所谓名山一卷,著作千秋,盖亦有所自负也。前后四章,皆不免下里巴人之诮,独第三章,即以诗论,亦不愧作者之林。”可见,诗碑不选已有定评的石达开本人作品,偏要选“伪作”,就让人百思不解了。

目前成都有四个地点,被一些学者、文人认为是石达开的遇难之地。例如周询在《芙蓉话旧录》当中记载的凌迟地点在“上莲花街督标箭道”。任乃强在《记石达开被擒就死事》里云:“六月二十二日,奉清廷谕,凌迟,行刑于北较场。”王廷焕先生在《王家坝官邸与“枕江楼”娱乐场》一文中指出:王家坝街向西与丝棉街接壤,在督院街与龙王庙相交处的一个街口称“院门口”,是指督院街口,这里也曾像北京城的菜市口是一个刑场。清朝时,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从臬台衙门的监狱里提出后被杀害于“院门口”(《华西都市报》2007年3月24日)。

其实,早年李劼人先生在风俗长卷“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里,就持“科甲巷凌迟”说。比如在《暴风雨前》第一部分《新潮和旧浪》开头,他即描绘说:“太平的成都城,老实说来,从李短褡褡、蓝大顺造反,以及石达开被土司所卖,捆绑在绿呢四人官轿中,抬到科甲巷口四大监门前杀头……”

这个“监门”在哪里?应该是在臬台大门之外。1990年代,春熙南路9号的全国饮食业50强之一的“龙抄手”所在地,乃是按察司衙门的大门。不过,由于现在东大街街面已大大拓宽,所以这大门还要朝前靠才符合当时的地理位置。

为此,我特意征询过四川省文史馆学者李殿元、张绍诚以及成都地方文化研究者郑光路、蒋维明、谢开体等人的意见,他们认为,石达开经几次提审后,即在臬台监狱大门外进行凌迟。理由在于,在骆秉璋等人心目中,石达开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要犯”。而且,义士要劫法场的市井风声已洞入衙内,那就绝对不能出半点差池。所以,较为权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成都》(罗亚蒙等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10月1版)也记载说:“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兵入川,攻成都未成,在大渡河紫打地(今四川石棉县安顺场)被清军诱俘解至成都,同治二年五月初十被杀于成都科甲巷。”

我经过反复比对和对史料的梳理,写有《与绞肉机对峙的中国身体》(刊发在《广西文学》2009年第1期),情形如下:

1863年6月12日,石达开及5岁的儿子石定忠、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一行被押解到成都,骆秉璋会同川省文武官员,提审石达开5次。到达成都当天,石达开一行被关押在科甲巷“臬台”监狱。后来转到距离科甲巷2华里的督院街,提审也在此进行。督院街是成都的古老街道之一,又是历代统治者发号施令之所。明代的巡抚都察院设于此,清代的四川总督衙门亦设于此。故后人取总督之“督”字,和都察院之“院”字,连接起来,则命名为督院街。

25日,见榨不出什么油水,当局决定用刑。凌迟在历代当局的程序中具有不同的刀路。一般是切八刀,先切头面,后是手足,再是胸腹,最后枭首。但实际上比八刀要多,清朝就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七刀和一百二十刀四类。据记载,实际执行时,对恶贯满盈者,则可以增加刀数。最多的是明朝作恶多端的太监刘瑾,被割了三天,共四千七百刀,但是否如此,不得而知。我觉得比较真实的是对付袁崇焕的“鱼鳞剐”,剐一万三千七百刀,分三天完成,英雄的肉还被广大百姓分而食之……周实先生在《刀俎》中,为汉语读者详细描摹了袁崇焕遭受“鱼鳞剐”的细节,可以参看。

清末文人周询的《蜀海丛谈》记载的行刑背景是——“当时天色昏暗,密云不雨。”周询描绘说:

就死之日,成都将军崇实与骆文忠同坐督署大堂,司道以次合城文武咸在。石及两王跻堂,为设三拜垫于堂下,三人者皆跏趺坐垫上,其头巾及靴褂皆黄缎为之。

惟石之头巾上,加绣五色花,两王则否,盖即章制之等威也。清制,将军位在总督之右,骆故让崇先问。崇语音低,不辨作何语。只见石昂头怒目视,崇顿气沮语塞。骆始言曰,石某今日就戮,为汝想,亦殊值得。计起事以来,蹂躏数省,我方封疆大吏,死汝手者三人。今以一死完结,抑何所恨?石笑曰,是俗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今生你杀我,安知来世我不杀汝耶?遂就绑。石下阶,步略缓,两王仍左右侍立,且曰:“仍主帅先行。”石始放步先行。是时先太守甫戳取来川,充成都保甲总局提调,所目睹也。

这里再引一段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的《记石达开被擒就死记》就够了:“石王与曾仕和对缚于十字桩上。行刑人分持利刃,先剜额头皮,上掩双目,次剜双腕。曾文弱,不胜其楚,惨呼。石徐止之曰:‘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亦已如此,可耳。’曾遂切唇无声。凡百余刀,剜全体殆遍。初流血,嗣仅淡血,最后仅滴黄水。刑终,气早绝矣。”(见西康省《康导月刊》1943年第五卷,第七、八期)

“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亦已如此,可耳。”这是石达开生前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大实话。对于凌迟,太平军是十分熟悉的。天国发生内讧的1856年,洪秀全利用韦昌辉杀害杨秀清及亲信6000余人,“醢而烹之,夷其族”。据说天朝还请高级将领分食杨秀清的肉羹。富有戏剧性的是,杨秀清被杀的那一天,后来洪秀全于天历九年颁行历书、诏旨中,钦定“七月二十七日”为“东王升天节”,不知道这是对杨秀清的追忆还是对韦昌辉的嘲讽。这两个月总共杀了文武官员2万人。当石达开指责韦昌辉兄弟相残后,韦昌辉说:“我虽不欲仇石氏,石氏亦必仇我。怨不可解矣。”他索性派兵围剿翼王府,杀石达开母妻子女等数十人(见王文濡编撰《太平天国野史》,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6月版,第326页)。后来,洪秀全又利用石达开来天京靖难,凌迟处死韦昌辉,将其尸体寸磔,割成许多块,每块皆二寸,挂在各处醒目的栅栏处,上书“北奸肉,只准看,不准取”。对异己者标的为“叛徒、内奸”,从来就是“拨乱反正”的不二法门,而最具罪与罚之中国意义的凌迟,自然会被权力发挥到极致。

以血偿血,以肉偿肉,自然是符合那个黑暗语境中的血性法则。但曾国藩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极度自负的左宗棠也承认:“石逆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所畏忌也。”显然,石达开不但是社会制度的心头大患,而且让朝廷大员们一再蒙受耻辱,一旦置之于权力的绞肉机下,也顺理成章地把一己的耻辱记忆细腻地铺排出来。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惩罚逻辑,得到了畅行无阻的配合与落实。在这个价值逻辑下,讨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幼稚,与屠夫讨论“言出必行”更是脑残。

当时四川布政使刘蓉,本乃桐城派古文大家,也曾在给曾国荃的信中称石达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临行之际,神色怡然……”

在有关石达开的各种评价中,最著名的当属美国基督教浸礼会派遣来华的医药传教士、政治观察家麦高文撰写的通讯中的一段评语:“在残存的首领中,除翼王石达开外,其余状况几乎一无所闻。这位年轻领袖,作为目前太平军的中坚人物,各种报道都把他描述成为英雄侠义——勇猛无畏,正直耿介,无可非议,可以说是太平军中的培雅德(培雅德是法国著名将领和民族英雄,他率军抵御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大军入侵,勇猛无畏地捍卫了祖国的疆土)。他的性情温和,赢得万众的爱戴,即使那位采取颇不友好态度的《金陵庶谈》的作者(作者按:指谢介鹤的《金陵癸甲庶谈》),也承认这一点。唯该作者为了抵消上述赞扬所造成的美好印象,故意贬低他的胆略。正如其他清朝官方人士以及向我们口述其经历的外国水手所声称的,翼王在太平军中的声望,驳斥了这种蓄意贬低等说法。不容置疑,他那意味深长的‘电师’的头衔,正表示他在军事上的雄才大略和性格。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敢作敢为的人,这可以从他曾经继承相当巨大的家产推想出来。在他们的集团尚未呈现出政治色彩以前,他就倾其所有,把全部家产投入紫荆山那遭受迫害的拜上帝会——这正是他献身革命时抱有的真心诚意的明证。”

这样的人,用淋漓的血肉,也为成都这座温软的城市,注入了迥异的骨力。我想,这也是有心人在科甲巷特立“石达开诗碑”的原因所在吧。

如今,行走在这条时尚街道上的熙攘人流,沐浴商潮,如沐春风,显得春情荡漾,还有多少人能记得石达开的英勇与惨烈?但铭记历史,就能感知脚下土地的血性与炽热。

死刑犯之血肉,民间往往不惜花重金予以购买治病,但石达开的遗骸格外特殊,学者们推测,后被倾倒在锦江边挖坑深埋。所以,成都自然成为石达开的坟茔。这个他梦想夺取的大城市,如今却成为温软的“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在我看来,诗碑应该安放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的门口,因为那里才是距离石达开殉难较近的地方。如今,游人的目光越过诗碑,可以望见一座古老的拜占庭式建筑,这就是成都基督教青年会和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所在地。建筑中西合璧,风格如此静谧、祥和,就像一个老者,见证着科甲巷的喧哗和风云……

同类推荐
  • 战国之平手物语

    战国之平手物语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老套的穿越故事,尾张,桶狭间,上洛,天下人;一个战国爱好者的私货大放送;起点式历史文;腹黑青年成长史。QQ群:125180638,平手家本城。作者长期居住,欢迎加入围观
  •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人物封藏在字里行间,经过岁月的淘洗,历史是一场戏剧,用人和事件串联起来,生旦净末丑,轮番上场,关键时刻的风云人物总能在剧情的拐点上奏出最强音。他们振臂呼喊,竭诚尽忠,冲锋陷阵,鞠躬尽瘁。
  • 驿唐

    驿唐

    驿传系统是个好东西,不过每年都要吃掉朝廷一百多万贯才能维持运转。但李潜接手后它就变成了摇钱树。什么?馆舍一直闲置无用?太浪费!对商旅开放,收他们住宿费。驿丁闲得无聊?没关系,开通民邮,准许民间通过驿站寄送信件,造福百姓。怎么,这些钱还不够支持驿传系统运转的?没关系,当当当……大唐的国家钱庄开业喽!没错,李潜就是要依靠驿传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和强大的运输优势组建大唐国家钱庄,利用钱庄将中小商业者团结起来,抗衡门阀的商号。不仅要打击他们的商业命脉,还要改良科举,广泛选拔寒门士子加入朝堂,打击他们的政治力量。民富国强,若不整武备无异于一块肥肉!异族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与其被他们欺凌,不如奋起将他们扫平!颉利不是要入侵中原吗?灭了!吐谷浑不是不老实吗?灭了!高句丽不是不服吗?灭了!西域诸胡不是蠢蠢欲动吗?灭了!大唐铁骑所到之处,看哪个敢撄其锋!
  •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讲述了明朝(1368-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 武圣关云长

    武圣关云长

    中国五千年,被尊为圣人立庙祭祀的武将仅一人,他,便是关羽!从古至今,被广为推崇的忠义楷模也仅一人,他,仍是关羽!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惑,神威奋武、义薄云天。生能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极限突击

    极限突击

    一只深入敌后的特种作战突击队精彩绝伦的军旅生涯。作为特战突击队队员,他们都是没有名字,没有身份,没有记录的神秘军人!(内容纯属虚构。)
  • 武道圣尊

    武道圣尊

    烈炎神君被人算计,借助偶得异宝转世重生,重新崛起,踏六合,扫八荒,破九宵,凭借大毅力终于杀回龙梵界,报仇血恨,最终成为一方神王,登得武道巅峰!
  • 美人有毒

    美人有毒

    水无双从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从事导游这个行业,虽然近两年的经历不敢说资深,但是就沂蒙山区这一带的风景,她能倒背如流地说出来。“蒙山,素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七十古刹之说……又被誉为天然氧吧……”这是她今年开春以来所接的第二十四个团队,现在正是游游旺季,她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过休息天了,每天接团上山,导游讲解,下山送客,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可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听到游客们对着窗外的……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枕上晨钟

    枕上晨钟

    通俗章回小说,小说叙述明代江南镇江府丹徒县人富珩,官至御史,因误用家人刁仁夫妇,被其欺骗愚弄,竟犯下贪赂卖爵。故权奸刘瑾将其遣发陕西兰州卫充军。其婿钟倬然,亦被刁仁所害,颠沛流漓,后因平宁王宸濠之乱有功,官至巡按,为其岳丈平反,全家团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