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200000007

第7章 算盘与权利

当仁不让师

世人动不动就说,《论语》缺乏权利思想,还有人认为没有权利思想的东西,就无法施行文明国的完整教育。我认为这些论者的主张必然是谬见和错想。

孔子与一开始就以宗教家面目出现的基督和释迦不同,孔子并不是以宗教面对世人,特别是孔子那时代的中国风俗,正带有一切以义务为先、权利居后的倾向。所以在两千年后的今天,把他拿来和思想全然不同的基督相比,这种主张一开始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所以,其比较结果也必然产生差异。那么,孔子之教是否全然缺乏权利思想呢?以下就我所看到的稍加披露。

《论语》主义的教旨在于律己。教人这样那样,或者应该这样那样,全是用消极的方式来说明“人道”。如果我们真能将这种主张推广,那么最终结果一定可以让人立足于天下。虽然孔子从一开始就好像没有想过要为宗教而立其学说以教人,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下定结论说孔子完全没有教育观念。假如孔子有机会掌握政权,那么他必然会采取施行善政、富国安民、推行王道等等措施了。

与此相反,基督教完全以权利思想的充实来立教。本来犹太与埃及等国的风俗就是信预言家所说的话,所以当时他们的社会出现了许多这样的预言者。从基督的祖先亚伯拉罕至基督的近两千年中,就出现过几位像摩西、约翰的预言者,他们或预言圣王即将出来治世,或说将有国王一般的神来率领世人立于世。就在此时,基督诞生了,只因国王相信预言者的话,以为将有取代自己的统治者出世,这可是大事。惶恐之余,命令兵士将附近的所有孩子都杀害了。由于基督的母亲玛丽亚带着基督逃往他处,所以幸免于难。实际上,耶稣教其实就像这样,产生在这种错误梦想的时代,因此教义的命令性较强,权利思想也很强烈。

然而,有人认为,基督教所谈的“爱”与《论语》所教的“仁”,几乎是一致的,只是有着主动与被动的差别。比如说,基督教教人“凡吾所欲,应施于人”,孔子则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乍一看,孔子似乎仅管义务而无权利概念,但正如所谓两极相通一样,二者的最后目的是一致的。

.但我认为,以宗教或以经文来说,耶稣教比较好;以人们所应操守之道而言,孔子之说较好。或许有人并不赞同我这一观点,可在我看来,孔子的思想不谈奇迹是人们对孔子抱有较高信赖度的原因吧!不管是基督,还是释迦,都有很多奇迹。如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又复活了,这不显然是个奇迹吗?不过,因为这奇迹出在最优秀的人身上,因此我们就无法断言绝无此事。

但我不得不指出,这些奇迹,是凡人的智慧所不能及的,如果完全相信,那岂不迷信到了极点?一旦我们同意这些事迹为事实,人们的智力就完全暗淡无光了,那么所说的一点水竟有神药的功效和沙锅上烧的艾草也能具有医疗效果等等,长此以往,最终会造成很大的祸害。

日本虽然已被人们肯定为文明之国,但仍然存在着像冬寒季节白衣朝拜、不动之神撒豆驱邪等习俗,则被讥为迷信之国也无可奈何。而孔子对此令人讨厌的奇迹与迷信一件也不谈,这就是我深信他的原因,这也是产生真正信仰的答案。

很明显,《论语》也含有权利思想的观念,如其中的一句话“当仁不让于师”足已证明了。只要道理正确,就该坚持自己的主张,勇往直前。老师固然应该尊敬,但是,只要仁之所在,也可以不必礼让老师,这句话难道没包含着很生动的权利观念吗?其实,不只是这一句话而已,只要你能广泛猎取《论语》各章,便可发现很多类似的语句。

唯有仁义

我认为,像社会问题和劳动问题,是不能单靠法律的方法来解决的。例如:在一个家族中,父子、兄弟,乃至亲族之间,如果每个人都各自主张他的权利,一切都要仰仗法律裁决的话,那么,人情自然趋于淡薄,人与人之间也会树立着一道无形的墙,最后只能演变成彼此针锋相对,犄角互撞,全家团圆和乐相处的希望也因此破灭。我以为,贫富之间的关系与此差不多。

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在过去向来是以家族关系成立起来的,而现在突然指定了法律,要以此来处理。这种演变,从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但实施的结果,真能如当局的理想吗?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多年来的关系,已结合了一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感情,如果用立法主张彼此的权利义务,势必会把这种关系分隔,使管理者劳神费心的意义全无,也许还达不到原来的目的。因此,在这方面,有必要再深入地研究一番。

在这里,我略谈一下我的想法。我以为,法律的制定固然很好,但大家切莫因为已经制定了它,就凡事都要利用法律来裁判。如果富人与贫民能本着仁道,即按人类行为的准则来处世的话,那么,将远胜于百个法条,千个规则。换言之,只要资本家以仁道对待劳动者,劳动者也以仁道对待资本家,双方都能领悟到他们事业之成败即为他们共同之得失;或相互以同情的态度,共同努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调和。

如果劳资双方都利用法律规定的各自的权利义务的话,那么像权利和义务观念,除了在二者之间划上一道鸿沟,几乎不会造成任何的效果。前几年我曾到欧美漫游,亲眼看到德国有一家叫“克伦布”的公司,还有美国波士顿附近一家叫“奥陆萨姆”的时钟公司,他们的公司组织都完全家族化,资本家和工人两者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不禁令我赞叹起来。这正是我所谓的仁道的圆满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的法律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这个理想,不论劳动问题还是其他问题,法律成不成立都不必介意了。

然而,社会上并没有注意到这种仁道精神,有人甚至还想胡乱地将贫富悬殊的现象强制性地拉平,却不知不管是哪个世界,不论是哪一时代,都会存在着贫富差距,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当然,能使全国人民都成为富豪那是最好不过了,但人有贤与不肖之别,有能与不能之差,让他们一样富有,那是可望不可即的。因此,想把财富分配平均那是一种空想。

总之,有富必有贫,在此论旨之下,世人都排挤富人,又怎能达成富国强兵之望呢?况且,国家的富强有赖于个人的富有,如果个人无欲求富,国家之富如何可得?只有在希望国家富有,也希望个人富有的气氛下,人人才能日益勤奋,自我勉励。

如果因此而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那也是自然的趋势,只能看做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规则而加以约束,别无更好的办法。这样说来,有识之士应当觉悟到,保持双方关系的圆满和谐,这一点是一天也不可缺少的。决不可因贫富的差异是一种自然倾向,就任其自然,置之不理,如果那样,终究有一天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我深切希望,作为防患于未然的手段,人人都能专心致力于仁道的振兴。

竞争的善意与恶意

在这里我想对实业家们,特别是从事出口贸易的诸君讲讲商业道德。看起来好像只有商业才有道德可谈,其实,道德是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并不仅仅只有商业才有道德。商业的道德、武士的道德以及政治家的道德都是一样的,我们不能说商业道德是这样,而武士道德是那样。

道德不像当官的官服上的线,根据职位的不同,可以是三条也可以是四条,因为道德就是人道,是所有人都应遵守的,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就是:先由孝悌出发,逐渐扩大实践至仁义、忠恕的境界,这些统称为道德。但我要谈的并不是这种广泛的道德,而是商业竞争方面的道德,尤其是从事出口贸易的诸君要注意。我一直希望的是,要从道德出发,严格遵守协商和双方之间的约定。

社会上各行各业之间产生竞争是必然的,有竞争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社会才有进步。正所谓“竞争乃努力与进步之母”。但是,竞争也有善与恶,这里我把它分为善意竞争与恶意竞争两大类别。比方说,每天早上比别人起得早,发愤学习,在智力和上进心方面超过其他人,这就是善的竞争。但是,如果以仿冒、掠夺的方式,将别人努力所得来的劳动成果拿来当做自己的,或以旁门左道的方式来侵害他人,这就是恶的竞争。

简单地说,竞争就分善恶两种,但是由于社会上的事业种类繁多,因此竞争也可无限地去分。如果竞争的性质不善的话,虽然有时也会使自己得到很多好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竞争不仅妨害别人,而且自身也会蒙受损失,更严重的是,此弊病不只限于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还能波及到国家。也就是说,一旦其他国家的人轻蔑日本商人,认为日本商人不像话,到了这种地步,这弊害着实也太大了。

我不敢断定今天社会的各位中是否有人做过这样的事,万一有的话,还希望听从我苦口婆心的忠告。听说现在社会上这种弊害很多,尤其是杂货出口商之间经常发生恶性竞争,也就是欠缺道德的做法,既损人害己,同时也使国家的信誉遭到败坏。虽然大家想努力提高工商业者的地位,但这样的行为不正背道而驰吗?

那么,我们如何经营才算最妥善呢?这点,不用事实根据是难以说清的。我建议,努力从事善意的竞争,尽量避免恶意的竞争。所谓避免恶意的竞争,也就是尊重彼此间的商业道德,如果彼此之间都能牢固地坚持这种明确的观念,那么,即使努力过度也不会陷入恶意的竞争。至于如何掌握这分寸,纵然不读《圣经》,不懂《论语》,也一定会明白的。本来,道德本身并不复杂,以东方道德来说,四个文字并列起来,道德看起来就像茶道的仪式,或变成八股文章或口号,这样,讲道德的人与履行道德的人截然相分,这实在不妙。

其实,应把道德当做日常应有的事物,诸如信守约定的时间,不迟到,也是道德的表现;或者对人应该让步时就给予相当的礼让也是道德的表现;或者在别人前面予人安心的做法也是道德;临事而保持侠义之心,这也是一种道德;即使在贩卖东西的时候,其间也包含有道德。所以,道德这东西是无时不存,无处不在的。

但是,有人却将遵守道德看得很难,而把它搁到一边。叫人要遵守道德时就说,从今天起要履行道德,或这个时间是道德的时间等等,未免也太不自然了。其实,遵守道德并不是这样困难。对工商业来说,彼此之间竞争上的道德,就是我在前文反复说到的善意竞争与恶意竞争之别,如果工商业界明白用妨害别人的方法来夺取别人的利益,这就叫恶意的竞争。相反,对产品精益求精,不做侵夺他人的利益范围的事,这就是善意的竞争。

也就是说,善意与恶意竞争之间的分界能用良知去辨别并谨守,这就是商业道德了。简而言之,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应该努力深入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也应该密切注意,在追求进步的同时,牢记不要进行恶意的竞争。

合理的经营

现代企业界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有些德行不好的干部,将股东所委托的资金,看做是自己专有的东西,任意使用,谋取私利。因此,公司内部演变成了一个策划阴谋的地方,公私不分,秘密行动到处进行,这种现象实在令人痛心叹惜!

本来,商业与政治比较起来,应该是公开的、机密较少的活动,当然,银行的工作性质不同,不得不保守几分秘密,例如谁贷了多少款?他用什么做抵押?从道义上说是非保密不可的。就一般的商业买卖来说,应当是以诚实为主,当然,一种物品的进价是多少,应以什么价出售,有多少利润等,也没有必要特意地告诉别人。

要言之,只要没有什么不当的,缄默不言在道德上就不会被认为是不恰当的行为。除此外,例如把有的东西说成没有,把没有的东西说成有,这纯粹是欺骗的行为,显然是不应当的。所以,在正直、正当的买卖中,应该是没有任何秘密才是。但是,我们的现实如何呢?一些公司里不必要有的秘密却被视为秘密看待,而应该保守的秘密,职员却用来图谋私利,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断定是经理用人不当。

既然这样,只要有合适的人选来担任经理,这种祸根不就能自然消除吗?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同样,把适当的人才放在适当的场所,也并非易事。目前社会上,仍然有许多没有资格当董事或经理的人身居其位,例如,有些所谓的挂名董事把公司当成消遣的地方。他们浅薄的想法固然应该受人唾弃,但此种欲望并没有什么危害性,因此,不必担心这些人会做出什么坏事。

其次,又有一种好好先生,可惜他们并不具有经营事业的才能。让这些人位居董事的话,既不能辨识其手下能力的好坏,也没有查阅账目的眼力,于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被手下职员所蒙骗。虽然错误不是自己造成的,但最后却不得不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虽然与前者相比,罪过稍微大了点儿,但这两种董事显然都不是故意要作奸犯科。

然而,尚有一种比前述两种更为严重的,则是利用公司作为谋取自己高升的跳板,或者把公司当做自己图谋私欲的机关。这种罪恶实在是不可饶恕。他们的手段很多,例如:以股价如不抬高就不太方便经营为由,做假账以显示虚伪的利益,从而进行虚伪的分红,利用一手遮天的欺瞒方式引股东上当,这种做法,明显是一种欺诈的行为。不过,这种行为尚属小巫,更有甚者,如挪用公司的款项投机,或投资自己私人的企业,这分明就是一个盗贼。这种坏事之所以会发生,还是缘于缺乏道德修养之故。如果公司的董事能诚心诚意地忠于自己的事业,这种卑劣的行为是不会出现的。

在经营事业时,我一向本着忠于职守和对国家有贡献的态度。即使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自己得不到太多的利益的事,只要做完这些事情后对国家有贡献,且经营又合理,我都非常乐意去经营。所以,我常把《论语》当做商业上的圣经,在经营时,一步也不敢超越孔子之道。而我对企业经营的理念是:一人得利不如让社会大众蒙惠。为达此目标,我就必须竭尽所能将我的事业经营得很稳固,且生意兴旺发达。记得福泽先生有一句话:“读者不多,则著书效果不大;著者应该以‘造福自己一人不如让国家社会蒙利’的观念去执笔立论。”此教训我铭记在心。

实业界所要把持的理念也与这个道理一样,对整个社会无益的事,就不能说是正当的事业。纵然事业有成,但仅仅是让自己一人成为巨富,而整个社会却因而陷入贫困,这将是如何悲惨的情景啊!再者,不管这个人多么富有,若没有其他人与其相配合,其幸福焉能持续不断呢?所以,我们的经营事业之道,应该以谋求国家多数人致富为根本。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无戏言:写给中国玩家的人生逆袭指南

    无戏言:写给中国玩家的人生逆袭指南

    本书通过讲述11位中国游戏界大佬的人生逆袭故事,向正以各种状态生存着的中国玩家们展示出另一片天地——如果你想,玩转人生并非只能online。
  • 红楼戏梦之黛玉

    红楼戏梦之黛玉

    孟恬儿,今年23岁,是戏剧学院的一名学生。平时酷爱看《红楼梦》,喜欢里面的诗词,常常为林黛玉的命运落泪。虽不是国色天香,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的那种。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这要归功与她亲爱的妈妈,从小就逼着她参加各种补习班。一头乌黑顺直的长发,一袭白色的连衣裙,也有一丝大家闺秀的味道。追求恬儿的男生也不少,可她喜欢上了科技大学一个叫林宝玉的男孩儿。这个宝玉还真是个被长辈宠坏的小白脸,身边的花花草草不在……
  • 心灵解码:心理学趣味测试与自我调节大全

    心灵解码:心理学趣味测试与自我调节大全

    本书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精心挑选了245套轻松有趣的心理测试题目,荟萃了性格、人格、学习、能力、思维、情绪、职业、社交、交友、智商、情商、心理、健康、财富、理财、恋爱、婚姻等17大部分的心理测试题目。在大多数测试的开头,配以富有启示意义、引导意义的导读以及一些小故事、小寓言;每个测试的结尾除了配以必备的测试结论以外,大部分还有精当实用的心理分析。这些分析都力求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帮助得分不尽人意的读者解决实际问题。
  • 邪魅总裁请滚开

    邪魅总裁请滚开

    一场契约的婚姻,两代人的恩怨情仇。本是黑社会老大的千金小姐,却因父亲的沦陷,遭尽白眼奚落。“待宰的羔羊?我才不要!逼婚?对不起了,请您先把那些花花草草除干净再说!”征服邪魅总裁,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她誓要纵横商界,做一个娇媚与霸气并存的女纸!
  • 未来宅居写文

    未来宅居写文

    --情节虚构。请勿模仿,穿越未来世界,宅居写文。白夜对找上门来的男人竖中指,你以为我一时喜欢你就是一世喜欢你?滚蛋吧你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