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然界其他动物相比较,人类的婴儿是最需要保护和照顾的。动物的幼仔出生后不久就能够独立行走,虽然需要母亲的保护,但个体相对独立。而人类在婴儿时期几乎和母亲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婴儿出生时,和母亲血脉相连的脐带被截断,但是母亲对婴儿的各种反应的及时正确反馈,让母子之间的联系非常强韧。婴儿和母亲之间形成的这宗强韧联系就是母子依恋。良好的依恋也让婴儿在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建立了牢固的安全感。自己的生理需要通过不同强调的哭声传达给母亲,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这种无条件的爱和密切关注使得婴儿舒适地度过了最初的岁月。千百年积累的经验在人类的潜意识里留下了浅浅的线索,那种婴儿时期的主观全能感(主观上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新精神分析的一个名词)给我们带来了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然而,并不是每位母亲都那么尽职尽责,婴儿的呼唤或者哭声可能会引起母亲的反感;粗心的母亲可能对孩子的需要不是那么敏感……幼小无助的孩子会产生对产生怀疑:我的存在有意义吗?我的表达为什么没有被关注?被满足?我是不值得被爱的吗?幼小的孩子尚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疑惑,但是他的体验被压进潜意识中,这样的怀疑会追随他的一生。
拖延者的生活信念里总是有那么一句:“如果我不……,我就不值得被爱。”如果不去做某件事,就不能得到父母的爱,如果不去做某件事,就得不到上司的尊重,就不能得到友谊。总之,拖延者的心里有一杆秤,它时刻掂量着这件事换来的爱。这些思想都是当年那些潜意识里的感受在作祟。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重要的原则就是:真诚一致、积极关注和无条件的爱。而这正是人在最原初的生命状态时和母亲建立的亲密联系。如果一个母亲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她的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就会很容易建立安全感。而无条件的爱正是核心的原则。如果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给予的爱都是有条件的,那么他长大以后自然会有像第一章我们提到的那些想法:我注定不能获得无条件的爱。换句话说,所有的爱都是要靠努力换来的。如果失败,爱也将不复存在。在这样如履薄冰的情境下,宁愿不做,也不愿失败,因为失败意味着爱的疏离。而拖延着不行动就肯定不会失败,拖延可以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我只是来不及做了,如果来得及,我肯定可以做好。”这样的解释听起来有些自欺欺人,但是却能够安抚我们担忧失去爱的焦虑。
错误经验的积累
婴儿时期是安全感建立的最佳时期,而童年时期则是巩固安全感的时期。在最初的时候,父母往往都还认为自己家的孩子是最好的,最可爱,最漂亮,但是有了比较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幼儿园的表现,在小学的成绩,都成为父母评价孩子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的成绩会得到不一样的爱和关注,这样的激励机制会让孩子在追寻外在奖励,获得社会认可的成功的同时,迷失了自我。这和前面提到的毒性教条有相似之处。家长大多是按照自己的希望来培养孩子,很多优秀的孩子却并不快乐,他们走着父母已经策划好的路,按照父母的指令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拖延成了孩子争夺控制权的有效手段,他在利用自己的能力最大的对抗来自父母的命令。换种思路,也可以理解为是孩子在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这些积累的经验和感受都不会被家长准确地理解,而孩子也没有办法处理这些负面的感受,暂时的搁置将这些冲突都送进潜意识,一切都被忘得干干净净。而就是被忘记的这些东西,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恰恰是揭示答案的最好节点,因为压抑所以遗忘,因为痛苦所以压抑。压抑的体验不会消失,而是改头换面之后,以无害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现在我们的拖延问题了。我们通过拖延来回避结果的出现,回避成功或者失败,虽然要面对压力,但是起码可以保全脆弱的自尊心。
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原因正是你在拖延的泥沼中苦苦挣扎的心理根源。看清了这些心灵深处的密码,你才能打破拖延诅咒。
拖延者眼中的自己:哈哈镜里的影像
阿南朵在《对生命说是》中提到:假如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接受另一个人和他所有的缺点,而不能接受我们自己,那只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在拖延者的眼里,自己并不是被完全接受的。因为在你的眼里,总是力求完美,现实的自己总有这样那样的缺憾,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相当严苛的,总在有意无意地谴责自己,因为我们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完美目标。
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加剧了内心的沮丧,挫败感油然而生,仿佛站在哈哈镜前看自己,你发现自己的优点被缩小,自己的缺点被放大,你仿佛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怪物,而不是那个现实中匀称得体的人了。而你对镜子里的影像深信不疑,在扭曲的形象面前,感受到的无助让人心生绝望。而你忘记了,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存在本身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你追求的那些目标了。而你无限放大自己的缺点,缩略自己的优点,这样的形象在内心中变得如此卑微,如同尘埃,让人自暴自弃。
对自我存在意义的忽略,对自由选择的放弃,让你如同江河上顺流而下的落叶,失去了你的方向,只因为你忘记了自己还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选择你所要走的路,选择你的生活,选择你的未来,当然也包括选择你看自己的镜子。理性地看待你的缺点和错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理性地看待你的优点和长处,既不张扬也不隐藏,你存在,就是以你的方式接受你自己。
拖延者心中的自己是卑微的,弱小的,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骄人的成就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来获得这样的满足,弥补自己自卑的心理。在那个哈哈镜面前,努力调整自己的身形,以适应镜子的尺寸。
换个方法,你会摆脱这个问题:与其否认自己,不如换个镜子。正视自己,面对真实的自我,无论是强大还是弱小,接纳自己,无论是狂傲还是自卑,接纳自己,无论是平凡还是优秀,接纳自己。因为,你就是你。不用任何努力就可以证明。不用再靠拖延来对抗心中的自卑,直接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你会发现,阳光可以如此温暖。
混乱的时空:拖延者的心理时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空是个哲学问题,从古至今,也没有人能讨论出一个定论。时间是否永恒,没有人知道那个正确答案。但是,却可以确凿地说:“每个人的时间感觉是不同的。”
那些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按照太阳的升降为时间参照,他们喜欢说日子,由一天又一天组成了他们的生命;那些生活在两极附近的人们,看着太阳在两半球轮回运转,感受着太阳的温暖,在他们的心中,年轮里有着明和暗的分别;那些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医生心里,时间就意味着和死神赛跑,他们一秒钟的延误,一条鲜活的生命就可能从他们的身边溜走,他们的时间是以秒计的。同样的一天24小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不同的情绪状态,不同的任务情境,也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而拖延者的时间观念显然是混乱的。在拖延者的眼里,时间就像是橡皮筋,仿佛最后的那段时可以无限延伸的,最好通向没有尽头的宇宙,好让他们能够在最后期限前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前面的时间似乎是被压缩的饼干,可以一口吞下,完全忘记了自己手边的事情。
混乱的心理时间当然带来了混乱的结果。你总是在忙碌,总是在焦虑,总是在寻求解脱,但是事情总是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这样的生活毫无秩序可言。
已经是成人的你还心存幻想,在最后的关头,可以像小时候看到的动画片那样,使用魔法冻住时间,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内心的幼稚想法让你总是在时间漩涡里不断打转。而你无法看到真实的时间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