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制定短小计划我们以时间为维度,按照时间的分段进行任务的划分,完成任务的数量也以时间计算,比如前面伊凡的例子,十万字的书稿,他分成了50个工作小时,每个小时又分为两个半小时的工作制,这样他就要完成一百个工作单元。这样划分的好处就是可以合理有效的分布自己的工作时间,对自己的任务完成也会起到时间监督作用。这样做也有它的缺陷,缺陷就是以时间为标定点,很多时候就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我耗到五个小时就可以休息了,至于我到底完成了多少工作量,也没有人检查,最后怎么样再说”“我今天状态不好,不能按照每个工作单元要求的基本任务完成额度来做了,我今天需要放慢速度”“这一段工作和基本进度要求的简单程度不一样,这一段比较难,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和其他部分相同的任务量”……类似的问题就会出现。
什么是可操作目标
为了克服这个任务难度造成的问题,我们需要选定一个可以操作的目标。可以操作的目标就是把大的,抽象的任务划分为小的,可以具体执行的任务,描述方式也会发生改变。
最明显的例子:
◆我需要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流派的内容。
●我需要知道心理学主要划分为哪几个流派,每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我需要完成对某个企业的调查报告
●我需要完成对某个企业的调查报告,那么我现在就是要搜集这个企业的主要经营项目,企业的经营理念,这个企业的运作模式,这个企业的盈亏状况和在当地的影响。而我调查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从网络上搜集资料,也可以从当地的一些企业介绍中寻找资料。还可以获得其他人的帮助。
◆我需要完成一部畅销书的书稿。
●我需要完成一部畅销书的书稿,我就要先确定这个书的题目,框架和主要内容,我会搜集跟主题有关的书籍和资料,看看其他人对这个主题的看法,也会思考这本书籍的受众,考虑他们的阅读特点。然后确定每个章节的题目,每个小节的主要内容。最后才是分章节的完成书稿。
◆我需要阅读关于经济学的一百本书。
●我需要阅读关于经济学的一百本书籍,首先确定关于经济学的几个主要方面,既要有理论阐释也要有实践介绍,既要有宏观经济学论著,也要有微观经济学……每个方面选出一定数目的书籍,然后规划时间,分批次阅读不同角度论述的经济学知识,最后完成阅读一百本经济学的书籍的目标。
可以操作的目标可以指导你具体该做什么,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无从下手了,有了这样具体可行的小目标之后你就可以按照我们随时随地展开行动的指导立刻开展工作了。这样的决断和执行能力会让你的生活从混乱中解脱出来,让你感受到自己身上蕴藏的强大力量。你的拖延也会随之减弱,你可以享受高效工作带来的高质量生活。
在详细而且具体的目标指导下,你可以轻松地工作,我们粗枝大叶的感受任务的时候就会无限放大它所包含的内容,现在通过这些小目标,小计划,已经把它成功分解开之后,事情就变得清晰和明朗。
各个击破
庞大的任务变成每个可以操作的小目标之后,你就可以轻松地各个击破了。比如你今天要打扫房间。你每次想起打扫房间来都感到很头疼,那么多东西,怎么收拾呀?于是,就从这周末推到了下周末,然后推到了下个月,你的房间也越来越乱,越来越脏。现在你可以把打扫房间分为几个具体的步骤(我们以单人的卧室为例)。房间里主要有以下几个需要清洁的地方:窗户上的玻璃比较脏;床单脏了;书桌很乱;地板很脏。也就是四个部分需要你做清洁。床单、书桌、地板和玻璃。
如果你依然觉得这个目标还是太大,比如你书桌上可能堆放着各种东西,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让你看起来就心烦。你的窗子很大,玻璃占据了半面墙的位置。总之,看起来还是需要很多功夫才能完成,你还是想下个周日再打扫。现在,我们再细致的划分你的任务。玻璃一共是三块,每块都很大,现在每块都分成两个部分。你可以三分钟完成一块玻璃的二分之一,然后休息一分钟作为奖励继续完成这块玻璃的剩下部分,然后再休息一分钟。擦完一块玻璃之后可以做个简短的中间休息,然后继续第二块玻璃,第三块。加上休息时间可能半个小时也足够你擦完这些玻璃了,这半个小时的劳动,其实你已经拖延了一个月了。或许你会说,擦玻璃谁都会,这没有什么技术难度,而且性质也单一只要擦干净了所有的玻璃就算是完成任务了。拖地板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么现在你最让你头疼的可能就是整理书桌了。我们在书桌上堆放了最多的东西,那里面很可能埋藏着你拖延已久没有处理的事情。我们来整理书桌。
按照每个人不同的工作方式,你的摆放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一般都会有书籍摆放区域、工作区域和杂物堆放区域,让你的书桌变得杂乱不堪的通常是你的杂物堆放区域。有人喜欢在自己工作的手边堆放各种需要处理的工作,有时候是一些纸条,有些时候是报纸,杂志,是一些文件和复印资料,总之那些大小不一的纸片让你非常的头疼。现在我们就花一部分时间来收拾自己的书桌。最见成效的部分自然还是书籍摆放区,你可以轻松地整理你的书籍摆放,让它们从东倒西歪到整齐列队。剩下的就是你的工作区域和杂物堆放了,这两个区域可以合并在一起。先整理杂物,那些大大小小的纸片,将它们分门别类,已经没有用的,就请进废纸篓,还有用处的,按照它的级别和种类放在它应该存在的位置,有些小纸条上写满了待完成的事项,我们通常用那些小纸条来提醒自己还有什么工作没有完成。那么就将那些已经完成的小纸条收纳到一起,以你的方式处理掉,进入废纸篓或者进入你的历史记忆匣子都可以,不要再在书桌上占据位置了。剩下的就是那些看过的和没看过的报纸杂志和文件了,按照你的分类整理它们,并且让它们回到自己的位置。如果你的书桌上空间不算小,可以安装一个立式的文件夹,存放这些不同级别和种类的文件。这样会让你以后的整理更加轻松。现在简单回顾一下,书桌的整理可以分为书籍摆放区、杂物堆放区和工作区域三部分的整理,每部分又会按照不同的存储和摆列方式归类。这样你的书桌整理或许加上你对那些小纸条上的内容感兴趣而阅读一二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半小时就能完成。
拖地板和床单自然也就什么其他需要说明的注意事项,完成整个房间清洁大致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这是我们计算的保守时间,在这个时间里甚至包括了你在擦玻璃的时候偶然望着窗外发呆的时间,你在整理书桌的时候发现了自己以前女友的照片,怀念起大学时代美好青春而陷入沉思的时间。一个半小时足够让你的房间焕然一新了。你完全没有必要等到下周,下下周,下个月。在整理房间的时候,你还可以打开音乐播放器,听着自己熟悉的旋律,这就是生活。
跟拖延说再见吧,其实生活很有乐趣,享受你在做的每件事情。你要做的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烦!
克服困难,坚守最后期限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一旦遇到计划好的事情被打乱,而我们又满怀着战胜拖延的信心,这个时候你会认为自己是失败吗?那种失败后的羞愧会立刻爬上你的心头,让你正在进行的行动感到无力,打算放弃?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我们总是会遇到进展顺利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在进展顺利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能保持自己的信心,有时候过度的信心甚至会导致我们的狂妄自大,当然,这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重点。重点是我们遇到了困难之后,如何看待这些阻碍你继续前进的障碍物。不需要对自己愤怒,也不需要感到无奈和无助,这些不良的情绪都会让你陷于事情之外,你在事情的周遭绕圈,而不能深入到困难的核心部位。渡过难关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加倍努力,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改进自己做事的方式方法,重新挑战极限。只有这样,你才能克服困难,不断继续努力。
心理缓冲法
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就设定一个最后期限,最好是比老板或者上司给你设定的最后期限提前一部分时间,这部分提前出来的时间可以称之为心理缓冲时间。这段时间是你完成任务保险杠。比如,一个孩子的暑假作业必须在九月一号开学前完成,那么,他可以把自己的最后期限设定在规定期限的前一周,也就是八月二十三号左右。这样即使他在拖延最后期限,也是到了八月二十三号没有完成作业,剩下的一周足够他完成因为拖延不做而丢下的任务,最后九月一号开学前,如期完成左右的任务不成问题。这一周的时间就是他的心理缓冲时间。虽然在内心他会受到来自最后期限的压力,但是不会真正到了九月一号还没有完成作业。
心理缓冲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真正的最后期限带来的外在压力,这样对你的外在损失就会降低很多。你不用再为延误工期的事情而被克扣工资,被合作伙伴斥责。你可以在你的最后期限之前,拿出你的劳动成果,也可以在你的最后期限之后,拿出你的劳动成果,但是一定要保证在规定的最后期限前完成。这样你虽然也会感觉到时间压力,但是没有外在的羞辱、惩罚和否定对内心的刺激,损失已经算是减轻了一半。这像极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笨鸟先飞,多飞,早飞。”李笑来在他写的《把时间当朋友》一书中提到,很多人都在讲学习方法,最近学英语的各种方法几乎到了泛滥的地步,新东方的俞敏洪发明了词根联想记忆法,李阳的疯狂英语也让很多学生为之疯狂,更早些时候一些著名的英语大师提出来学习英语的方法几乎是相悖的,但是他们却都是精通英语的人。李笑来说,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这些人都很用功。功夫到家了,什么方法反而不重要了。我们也借用这句话,只要我们比别人肯下功夫,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拖延,按时完成任务。我们把战胜拖延摆在生活的第一位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功夫还没有下够。我们还在希望自己获得更多享受,不想面对可能存在的失败风险。现在,我们采用心理缓冲的方法就是,知道自己的弱点,就采用更为严格的方式要求自己。我知道我比较喜欢不按时完成作业,我就在规定期限的前面设定一个心理上的最后期限,这个最后期限前,我需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不能达成目标,我就要接受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尽力在自己设定的期限前完成,就算是偶有拖延复发,也至少能在最后期限时交上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就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外在压力,也会让内在评价体系发生一些转变。至少没有那么多人再在你的面前奚落你,否定你,你也不必面对来自你自己的严厉惩罚。
坚守最后期限
我们会在和拖延作战的道路上遇到很多问题,那些困难随时会进入大脑的控制系统,引起我们对未来的恐惧和对后面事情的抵触。我们在前面花费了大片的篇幅来论述开始的重要性,现在就要描述一下中间过程,尤其是结束阶段的重要性了。
最后的努力总是让人觉得格外疲惫,最后关头,要么咬牙坚持,要么最后功亏一篑。选择怎样的态度就会得到怎样的结果。相信我们都是想坚持到最后关头的。就像那些简单的闯关游戏里,我们通常在最后会遇见最大的怪兽。这时,你选择集中精神,把怪兽打倒往往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心力和体能,你能否坚持?
通常到了结束阶段会有以下几种不利于我们顺利完成的心态:
◆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我前面都做出了那么多努力,现在稍微放松点前进的脚步也没有什么问题,反正也到了最后。
◆还有最后一点点了,我最好能快速完成,这样就能获得提前休息的特殊待遇,我一定要缩短工期,最后加大任务量。主动提升的任务量会直接导致你在即将完成任务的时候对事情本身产生极大的反感,反而会影响工作进度。
◆还有最后一点,我就慢慢地等到最后期限前再做,那样我就能在最后关头又一次激发我的超能量状态,我就可以再次享受那样的高压状态。
最后的时刻,我们的想法会发生变化,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十里路需要我们像对待前面的九十里一样认真,但是,距离终点线越近,我们的心态就越浮躁,最后的那十里路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现在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你还能保持到最后吗?很多年前,一个风行的看图说话作文中画了一幅漫画:一个挖井人,拿着铁锹正在挖水,他身后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坑,每个坑底都没有达到地下水的水线,他还一直四处寻找水源,觉得自己选错了地方。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也会犯同样的错误:选择了正确的开始,但是没有坚持到底,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战胜拖延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很远,我们改变自己的作息习惯,我们制定合理的计划和行动目标,我们在一路上不断坚持,即使遇到了困难也继续努力,最后关头,我们能够坚持到最后一个阶段性任务的完成?
坚守最后期限,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你无论在前面做了多少努力,一旦不能确保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交付自己的工作,剩下的就是一切不按时完成带来的严重后果了,你的机遇,对你的评价,你自己的懊悔,都将席卷你的世界。本来初见秩序的生活一下就会倒退到原来的样子。现在就是要全力保持你的一贯努力。坚守最后期限前的一点时间,并且在最后容易动摇和受到外界影响的时候,坚持自己要完成的事情。这非常不容易,不过我们必须做到善始善终。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的完成每一件事,不受外界的影响,也不要受自己的内部因素的干扰,顺利地完成每件事情。
坚定的时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