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00000010

第10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7)

1993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必须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而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进入“十五”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内的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初步建立。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促使中国市场体系在市场规则、运行机制、法律制度等方面与国际市场接轨步伐加快,中国市场体系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要素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迅猛,发挥着服务、沟通、公证和监督的作用。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的程度,作者看到的是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其显示, 2003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为73.8%,而2001年为69%。这项研究在测算市场化程度的指标设置中,既借鉴了欧美反倾销中市场经济标准,又参考了国际上经济自由度指数,具有较强的国际可比性。主持这项研究的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认为,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已超过市场经济临界水平(60%),毫无疑问地属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经济自由度指数已超过许多被欧美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的转型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研究的数据表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贸易环境更加公平,金融业更加开放。2003年,中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占出让总面积的比重由2001年的7.3%增加到28%,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种类从26种减少到8种。2001年至2003年间,资本项目中完全可兑换和基本可兑换的项目增长58%,严格管制项目减少60%。

传统公有制的困境,使中国共产党在1997年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强调,制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对于发展非公有经济,中共十七大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对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股份制就是私有化的言论,中共十七大也反对,明确指出,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在中国共产党确立社会主义社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保持了迅猛的增长态势,全国个体私营经济领域注册资本金总额(即: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数额)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1223.92亿元,比上年增加18726.63亿元,涨幅高达22.7%。私营企业仍为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其注册资金达93873.14亿元,占总量的92.74%,个体工商户的资金数额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增长较快,与上年相比增幅达13.64%。2007年中国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内实有经济主体户数3292.84万户,比上年增加199.16万户,同比增长6.44%。其中,私营企业增加了53.23万户,达到551.31万户,比上年增长了10.69%;个体工商户增加了145.92万户,达到2741.53万户,比上年增长了5.62%。

个体私营经济在解决就业问题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就业人员继续增加,全年新增就业人员1003.31万人,同比增长8.54%,实现就业总人数12749.28万人。从内部分布来看,私营企业虽然只占个体私营经济领域总户数的16.74%,却占据了就业量的56.89%。而且,从动态增长的角度来看,私营企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高于个体工商户,达到10.12%,后者只有6.52%。

从行业分布来看,个体私营经济在中国第三产业继续保持绝对优势,总户数达2806.26万户,占总量的85.22%。其中,私营企业有358.32万户,占中国私营企业总量的近2/3;个体工商户有2447.93万户,占中国个体工商户总量的89.29%。统计显示,个体私营经济最集中的行业,首先是批发和零售业,有私营企业188.61万户,个体工商户1639.92万户;其次为制造业,有私营企业149.5万户,个体工商户251.98万户;排在第三位的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有私营企业19.08万户,个体工商户275.57万户。仅此三个行业中,个体私营经济主体数量就占据了总量的76.67%。

从个体私营经济的区域分布来看,总体上仍以东部发达,中部、西部、东北部落后为主要特征,但东部与其他区域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种现象在个体工商户中体现得更为明显。2007年,东部十省有个体工商户1158.37万户,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量的42.25%。西部12省与中部6省分布较为均匀,分别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量的26.55%和21.88%。私营企业的分布则仍然集中在东部十省,达344.72万户,接近中国私营企业总量的2/3。江苏省的私营企业数量居中国之首,有67.55万户,从业人员1066.11万人,注册资本12684.79万元。东北地区,黑龙江省一枝独秀,私营企业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6.5%。西部地区,西藏和宁夏表现突出,前者企业户数、注册资本两项的增长幅度均列全国前5名,从业人员的增长幅度更是高达58.83%,居全国第一;后者注册资本增幅全国最高,从业人员增幅全国第二,分别达到70.99%和40.5%。

2008年,私营企业数量继续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08年9月,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643万户,较2007年底增长百分之6.67%;注册资金达到11.26万亿元人民币,较2007年底增长19.97%。2008年民营经济投资仍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08年11月,中国私营企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42万亿元,增长百分之34.9%,高于全国八点一个百分点。

2008年的民营工业也相对快速增长。到2008年11月,中国私营工业企业同比增长百分之20.8%,高于全国七点一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也持续增加。到2008年10月,中国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完成3743.6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33.5%,高于全国九点一个百分点。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在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是经济增长方面。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力量,目前国有控股经济之外的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6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45%,中国的经济发展的70%-80%来源于民营经济。二是在就业方面,民营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的渠道,其就业量占全国非农就业的80%左右,至2007年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亿多,实际的从业人员接近2亿人。三是在自主创业方面,近几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的70%,国内发明专利的65%和新产品的80%来自于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85%以上是民营经济。在53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民营企业占70%以上。四是税收方面,民营经济逐步的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的来源,2007年私营企业税收总额4775亿元,增长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为9.56%,个体工商户税收总额1484.2亿元。在对外贸易方面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生力军。2007年全国私营企业为对外贸易额为3476亿元,高于全国平均增长45.8%的水平,占全国进出口比重的15.8%,其中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的27.6%。

四、增长动力的经济体制转型来源

如果从增长的贡献分析,中国这些经济改革,从那些方面形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呢?也许这些分析的结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再简单不过的,或者在今天来看,也很容易明白。但这里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从改变的过程,从综合的几个方面,再现改革对增长的推动。

(一)明晰产权基础上的经济人趋利行为

中国1978年以来30年的高速增长,除了承认工作者的物质利益,使工作行为受多工作多得的刺激外,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产权逐步地得到了明确,而产权明晰,使出资人关心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使管理者受到出资人的激励和监管,使员工也受到管理者的激励和监管,从而使传统国有和集体企业及社队时的出资人实际缺位,管理者没有积极性和不受约束,员工出工不出力,甚至大家拿企业和社队的财物,转变为企业和农户的每一人都为其成本、利润、市场和竞争力工作,以获得各自最大的收益。

我们先是在理论上提出了企业本位论,在1979年开始,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厂长负责负责制,使厂长初步有了一定的决策权力,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经营的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按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理论,通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企业的经营在利润、成本、产量、质量等方面进行承包。因多产出可以多得,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承包者的积极性,但是,也出现了鞭打快牛、企业不提折旧、拼设备拼消耗、忽视技术进步等等问题。从90年代以来,理论又探索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逐步使其资本来源多元化,后来对国有银行也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而对小型国有企业,通过拍卖、兼并、破产、收购、重组等等,到20世纪末基本上都退出了国有经济领域;本着有进有退的原则,国有经济在战略布局上也进行了调整,退出了一些竞争性的行业,国有和国有控股占国民经济的比率在逐步地下降;而20世纪80年代对产权较为明晰的个体私营经济,从允许但限制存在,到逐步放宽限制,再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如果从全国劳动者工作的比例来看,包括农村的家庭承包经营,在个体私营经济中工作的劳动者已经达到了90%。而且2007年通过物权法,是中国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和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其作用就是构建完善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依法保护私有财产和私有利益,激励投资者、经营者、技术人员、员工等等通过投资和工作创造财富和获得财富,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认为,产权制度的逐步改革,最后使自然人生产单位(如农户)和法人经营单位(如企业)明晰了自己的财产所有、使用、处置、利益分配等权力,才使社会以不同要素参与创造财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确的财产和收益利益,才成为真正有计算投入、成本、利益动机,进而追求利益最大化,进行经济决策行为的经济人。对物质利益的承认,到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对传统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对集体企业进行改革,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的最基础性的生产力的解放。可以说,没有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格局。

(二)市场机制与竞争效率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生产车间,集体企业国家也下生产计划,农村公社和生产队的生产也在国家计划的控制之下,如何生产、生产多少,由于价格计划确定,生产数量由国家下达,生产结果的分配与企业和社队的利益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系不密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计划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社队与社队之间,没有产量、质量、成本、利润等方面的竞争。这样一种体制下,劳动者、管理者、技术人员都感觉不到竞争的压力,企业和社队的生产失去了竞争机制下的效率。

中国对于企业和农户的市场机制建立内容包括,首先,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商品,非生产性劳动也创造价值。将工厂的生产物,从产品逐步认识和改革到看成是商品,要进行成本核算;将商业等认为不创造价值的产业,逐步认识和改革到服务业也创造价值。其次,从改革的步骤和方式来看,逐步地理顺价格体系。包括原料、能源、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等等的价格体系,使其反映成本、利润,包括供需状况;用了价格双轨制的办法,逐步缩小国有经济和计划经济调节的部分,扩大向市场生产,以及由市场定价的产品的部分,最后计划生产、调拨和定价的范围逐步地缩小,最后统一为全部由市场决定生产、决定价格、决定成本和利润;另外,在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上,将企业完全上交利润,改为上交税收。这样,价格反映市场供求信号,由这样的机制,调节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再次,企业和农户所用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是有价值的,也是一种商品,并由供求决定其价格。劳动逐步地从固定工资工资制改革为岗位和绩效工资制,员工与单位的劳动关系逐步从终身制改变为合同制,并且也逐步在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企业所需要的流动和固定资金从财政拨款,到拨款改变为贷款,资金的基准利率也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过去企业所用的土地是无偿划拨的,后来土地也作为有价格的生产要素进入企业,将其改革为有偿出让制,并通过挂牌、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给企业,使土地价格反映土地的供求;而技术、专利、商标、品牌等等,也逐步地从过去不认为是商品,不认为有价值,到承认其是商品,承认其有价值,并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参与企业的投资、经营和利益的分配。

市场机制的供给与需求,价格涨落,调节着企业为谁生产和生产多少;而成本、利润、税收,包括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要素价格机制,调节企业怎样生产。市场机制下的竞争,使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注意服务等等,从而优胜劣汰,保持国民经济有持续发展的效率。并且,市场机制使资源优化地配置到最有效利用资源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及服务上,使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因此,除了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和调整,市场机制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中国国民经济30年高速增长的另一重要基础。也可以说,没有市场经济,也就没有中国30年高速发展的奇迹。

(三)二元结构转型的增长效应

同类推荐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绝天下:修罗女皇

    倾绝天下:修罗女皇

    【本故事纯属虚构】【本文已完结,请收藏】蓬莱岛作品】女强文她是修罗中的女皇,在三阴河里洗过澡,血海中踏过浪。跟阎王是铁哥们,跟凯撒是好兄弟。揍过牛头马面,黑白无常,调戏过十二翼坠落天使!而在这之前,她却也仅仅只是一个平凡女……
  • 永远的驿站

    永远的驿站

    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两大类。其一为人文景观、遗迹,如《崇武古城》、《封闭与开放的土楼》、《走进四堡》等,作者凭藉这些历史遗存表达了加强国力、走向开放及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热切愿望。其二为历史人物,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世纪侨魂》、《睁眼向洋看世界》等,书中共收录这方面的文章15篇,通过郑成功、陈嘉庚、林则徐等人物的风云际会,尽情讴歌了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道义精神及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此生与君绝

    此生与君绝

    我许你整十年的青春年华,你赐我全家火海命丧黄泉;重生之后,午夜的噩梦惊魂,撕心裂肺的疼痛,时时刻刻缠绕着我,提醒着我与你的不共戴天之仇;你欠我的,我终究会一一讨回来。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虹

    这部长篇小说以家族历史的方式展开。第一代以汤姆·布兰文为代表。汤姆被雄心勃勃的母亲送到语法学校受教育,唤醒了他对奇怪而又神秘的事物的好奇心。他爱上了波兰爱国者的遗孀莉迪亚,并终于结合。
  • 无尽神器

    无尽神器

    太古仙神破空而去,唯有神器道韵铭刻在天地之间,这是一个神器的世界。通过感悟天地法理,获得神器的名称形状,铸造方法,神通妙用,进而描绘成神器谱。通过沟通神器谱,可以将自身法力凝炼成相应的神器,具备莫测威能。周承,携带着一卷金色神器谱来到这样的世界,上面记载的是无尽华夏传说中的神器!青龙偃月刀,倚天剑,赤霄红莲,紫青双剑,定海神珠,诛仙四剑,太极图,开天神斧,造化玉碟!无尽神器,威压万界!——————————————ps:书友普通群:99147558,任何喜欢无尽神器的书友都可以加~全订阅群:188340854,要全订阅才能加,进群验证,欢迎来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