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800000037

第37章 丙辰清明天安门运动前前后后(1)

一月的哀思和愤怒

1975年9月7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这是周总理最后一次接见国际友人。

周恩来的第一句话使在场的人都震颤了。周恩来说:“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总理在讲话中,还欣慰地告诉罗共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罗共书记维尔德茨,“现在,我们的副总理已经全面负起责任来了。”周恩来所说的副总理,指的就是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

在这次接见完毕,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人员向总理提出请求,要和总理在一起照像留影。周总理与工作人员合影后,意味深长地说:“希望你们以后别在我脸上打叉。”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15分,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去世了。9日零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这一噩耗,讣告、哀乐在零下10℃的茫茫冬夜中传遍了神州大地。在次日清晨,北京、上海及许许多多城市的电汽车上,挤满了赶去上班的人群,但是往日的嘈杂消失了,整座城市静得出奇。人们在寒风中沉默不语,面容严峻,一些妇女、少年的眼睛是红红的。一股巨大的思想情感的浪涛正在所有中国人心底奔涌、澎湃,席卷整个中国。

向周总理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医院后院的一间停尸房举行。这里的面积不足一百平米,狭窄的柏油道两旁摆满了花圈,拥挤的人流缓缓地在狭小空间涌动。告别的人数本来计划是六千人,被减到四千人。前来向总理遗体告别的人流排成了长队,一直伸延出北京医院后门,蜿蜒到东单公园的西侧马路。

《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的作者陈明远在朋友帮助下,取得了四千人之中的一个资格,加入了向周总理遗体告别的行列。当时他作为“专政对象”公然参加这一活动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但他下了决心,不惜一切,要去向敬爱的周总理致最后的敬礼!在从北京医院回家的路上,悲怆的诗句开始在他胸中萌动。在l月阴云密布、星光黯淡的日子里,他写下了《满江红·悼总理》9章,和《七律·总理魂》8首。

《满江红》(之一)天未明时闻讣告

雷击苍生,夜难晓,彤霞渗血。天何忍?未亡腐恶,先亡俊杰!我辈青春随逝去,同伦白首堪言诀?梦魇惊,心碎猛捶胸,狂风冽!

谁无泪?眶枯竭;谁无语?喉哽咽。汇声涛泪痕,欲掀天阕!赤县山崩擎柱铁,黄钟玉毁扶轮月。民族魂,大地不能埋,海难灭!

与此同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作家在他的家中也写下了悲愤的诗句。他就是在“文革”中饱受创伤的红学家周汝昌。有感于周总理临终遗言将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江河,他写下这首《七律》:

何处

何处祠堂翠柏森?鹂音草色最难吟。

当时讵敢悲深语,此日宁偿愤极心!

独有灵灰铺赤县,宁无骏骨铸黄金?

批周便是亡中国,一诵遗言泪满襟。

这首诗是从杜甫吟诵诸葛亮的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诗化来,周汝昌把周总理比拟诸葛孔明这样的千古名相,虽然没留下“鹂音草色”加以祭奠的场所,但是他唤起亿万人心灵中正义崇高的精神。

l月11日下午,从北京医院至八宝山,首都百万人伫立在长安街两侧,等候周恩来的灵车驶过。这是群众自发送行的队伍。在寒风中,人们扶老携幼,臂佩黑袖、胸戴白花含泪等待……天地昏暗,北风呜咽,山河震动。

三天后,1月14日,《人民日报》刊出文章:《大辩论带来大变化》,称“近来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着清华大学关于教育革命的辩论……”一日之间有300个电话打往人民日报编辑部表示抗议,有读者将报纸撕碎寄往报社。

此时,在河南林县的招待所,二楼一间不见阳光的屋子,桌上放着一瓶速可眠,郭小川支撑着哭肿、失眠的眼睛写下了《痛悼亲爱的周总理》一诗:

这是一个--

使人难以承受的

严峻的冬季!

蓝蓝的晴空,

突然间,

降下了倾盆大雨;

纷飞的泪水,

敲打着

太行山的悬崖绝壁。

由此可以想见--

整个中国的广阔的苍天和大地,

千巅万壑,

平野高原,

势必也被雨水冲激。

在1月13日郭小川把诗念给儿子郭小林、女儿小惠,小惠的两个插队的知青朋友,她们提出,将诗中“……泪水,敲打着太行山的悬崖绝壁”改为“锤打着”。16-18日郭小川将此诗又改了二稿。

郭小川对郭小林、郭小惠和知青朋友说,“如果江青一伙儿上了台,我就上太行山打游击,在过去革命战争牺牲了多少同志,我是一个幸存者,还怕什么?”

郭小川将他的《痛悼敬爱的周总理》一诗(长达461行)分别寄给了毛泽东主席和邓颖超大姐。不久,郭小川接到了回信。

郭小川同志:

你给邓大姐寄来的悼念总理的诗已收到,看到你写的长诗感谢你。非常同意,你考虑不发表,而且永远不要发表。留作纪念吧!

她谢谢你对她的关心和问候,问你好。

致以

敬礼!

XX(秘书)

1月15日,周恩来总理的追悼会将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一天,北京最高气温零下2度,三至四级大风,502所二百多人的队伍,包括戴“特务”帽子的60岁的研究员、老所长也一同骑车、乘车赶到广场。下午3点追悼会开始,中午12时广场已经戒严。赶在戒严之前,已有几万人在广场集合,任寒风吹刮,默默流泪等待。10点一过,警察、民兵把人群往北压,一片“清场”的喊声。几万人被压到长安街北红墙下,不相识的人们低声议论:“他们会抓人吗?”在天津下了夜班就赶来的一名工人哭喊着:“我们是为了悼念周总理,为什么赶我们走?”三个哭喊着要见总理的女孩子,被警察架走了。一部分人硬被挤进了观礼台西侧的厕所,不准出来。更多的人要上厕所,无法上。人群被围住不许动。3点,嘈杂声静下来。红旗车一辆辆驶过……人们翘首张望、等待,饥饿的人开始啃干馒头,不相识的人相互分食点心和水。等到晚8点,警察、工人民兵撤走了,人们走向广场、走向纪念碑。广场是黑暗的,没有一盏灯亮着。

在茫茫黑暗中,人们总算自由了,眼泪可以尽情地流,想放声大哭的可以尽情地号啕。戒严寂静了一个白天的纪念碑、广场草坪、松林,突然爆发出了悲壮、深沉的歌声: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这首歌在广场黑暗的石阶、草坪、冬青树以及松林和长松道上回荡……人们分手时低声交换着三个字:清明节。

1月8日以来,上海市民冒着严寒排队买黑纱,几天内黑纱销了60万米。王洪文在周总理逝世第二天,就电话指示上海的小兄弟“化悲痛为力量,首先要批邓!”工人群众抬花圈上街,受到批评、阻止。

15日这一天,上午9时57分(1月8日周恩来心脏停止跳动的时间)上海港响起了汽笛,笛声持续37分钟。外滩、街口红灯亮着,所有汽车停驶,警察、行人全部原地肃立。

中午1时,又一批船拉响汽笛。

下午3时,北京追悼会开始的时间,汽笛群鸣,连外轮也鸣笛致哀。汽笛声在港口回荡,传遍整个大上海。

马天水三次电话到港务局斥责,派出联络员追查。

这时,工人、市民、学生、干部开始涌向市委大楼,人群和花圈拥满了大街。长航职工医院的高音喇叭对准市委大楼播放哀乐,哀乐在空中回旋,仿佛重磅炸弹投入市委大楼窗子。马天水写手令,让人去掐断广播。他们在医院大楼转了半天才找见隐蔽在小会议室里的唱机。“文工武卫”人员要求打开被乒乓球台挡住并紧锁的房门,被干部拒绝,一名团干部说:“你们可以开除我的党籍,悼念总理如果有罪,我愿坐牢!”

在1月寒冷、悲伤而又激愤不平的日子里,为总理佩戴黑纱的人群中,有一名沉默的青年,他就是江河。

江河(1949-),原名于友泽。1968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文革”后期才有机会返城在一家工厂当工人。他自幼喜爱文学、喜欢音乐、绘画,曾与诗人多多、宫继隋有过一个三人游戏小圈子,常作彻夜谈。

“文革”10年,他经历了由单纯、幼稚到被欺骗、被扭曲;由苦闷、思考到觉醒、奋起的精神历程。在1月11日那个寒冷的冬日,首都百万群众伫立街头向总理告别的情景,仿佛是一幅悲壮而又令人战栗的油画,印刻在他的脑海中。江青一伙发表《大辩论带来大变化》这种强奸民意的批邓文章,深深刺痛了他。他想到了周恩来--一个人民英雄在历史中的地位,想到人民在“文革”蒙受的耻辱和苦难,他思考着人的尊严与地位,思考着光明的未来……他心中的泪搅拌着血,酝酿着诗行,这诗句像血滴渗下,一点一滴淌下来,逐渐汇聚成溪流,最后融汇成澎湃的波涛、洪流:

风吹动我的不安

吹动了我的民族的黑色头发

像我的夜晚一样黑暗,像我的夜晚一样不安

无数战死的灵魂在我头上萦绕

呐喊、真理、号角和枪声从历史中传来

如果血不能在身体里自由地流动

就让他流出

流遍祖国

为了黎明的诞生

又一个英雄死在夜里

把生命留给战斗的岁月

把看着未来的眼睛献给旗帜上的星星

灵车载着英雄纯朴的遗愿

像犁一样走过

冻结的土地松动了

埋藏了许多年的感情?

在潮湿的土地上翻滚

仇恨、爱、信仰,合着血

庄严地哼着挽歌

时辰到了

英雄最后一次

把自己交给火

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熊熊燃烧

--《葬礼》

这首诗没有停留在情感的层面上,诗人的思绪大胆地飞翔,穿越广阔的时空,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这是江河十年来积淀的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这种理性的清醒意识,把1月11日长安街告别灵车的画面延伸入历史的纵深。

2月13日《光明日报》头版登出“高路”(即梁效)的《孔丘之忧》,大批忧字,把悼念周总理的人民群众污蔑为“哭丧妇”。3月5日《文汇报》砍掉了周总理关于学习**的题词。25日,《文汇报》一版文章竟然出现“党内那个走资派要把被打倒的至今不肯悔改的走资派扶上台”。后者指的是邓小平同志,前者是周总理。这种公然污蔑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

在河南林县,郭小林读了2月13日的《光明日报》,看到江青一伙污蔑人民群众的哭泣是“哭丧妇”“哭哭啼啼”,他在租来的农民土屋中昏暗的油灯下,写下这样的愤怒的诗句:

人民的眼泪是封锁不住的,

一只手岂能把十六亿双眼睛尽遮!

啊!眼泪,我甚至怀疑你不是水,

--放进汽缸里就能爆炸起火;

我甚至怀疑你

并不来自眼窝--

洒在花圈上

白纸素绢全变成鲜红的花朵;

当心!它们全是熔化了的铅弹,

冲出来就能洞穿你们的心窝!

此时,在全国各地正流传着一份周总理的“遗言”,仅安徽一省就抄出“遗言”6903份,收缴30028份,可见它的流传之广,威力之强大。

所谓的“周总理遗言”

这篇“遗言”的真正作者是杭州汽轮机厂23岁的青年工人李君旭。他也没料到这篇“遗言”能够在一两个月传遍大半个中国。在追查中,李君旭被捕,许多人受到株连,其中李君旭的父亲和同学,以及同学的姐姐、父母等十余人在这一案件中被捕入狱。

现将这份周总理的“遗言”转录如下:

我自第二次手术以来,病情曾有短期稳定。从下半年开始,癌症已经广泛扩散,虽然自觉尚好,但去见马克思的日子确实不太远了。我想,有必要向主席、中央汇报一下近来的一些想法。

患病期间,主席对我亲切关怀使我十分激动。主席年龄大了,要注意身体。有主席为我们党和国家掌舵,是全国人民莫大的幸福,也是莫大的欣慰。这些日子,主席在遵义会议时和我谈话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百感交集。不能为主席分担一些工作,我十分难过。为了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前途,主席一定要保重。

……

朱德同志和剑英同志年事已高,要多锻炼身体,当好主席的参谋,具体分工是可以摆脱的。但是,你们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是一辈人,跟主席这么多年了,更要以高昂的战斗精神,保持晚节。

小平同志一年来几方面工作都很好,特别是关于贯彻主席的三项指示,抓得比较坚决,这充分证明了主席判断的正确。要保持那么一股劲,要多请示主席,多关心同志,多承担责任。今后小平同志压力更多,但只要路线正确,什么困难都会克服的。

……

同志们,长期以来的病假,使我有可能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程。在这段曲折的路上,我们永远不忘怀那些在我们前面倒下的先烈。我们是幸存者,一九二六年我和恽代英同志分别时,他说:“当中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我们能活着的人,一定要到死去的同志的墓前,去告慰他们,死者会听到我们的声音的。”我总想着,用什么来向他们汇报呢?……在此弥留之际,回忆先烈的遗言,对照我们人民的生活条件,我为自己未能多做一点工作而感到内疚。但是展望文化大革命后,我国人民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的宏伟前程,展望本世纪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壮丽前景,我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死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把生命交给人民的事业,而人民的事业是永存的。唯一遗憾的是我再也不能和同志们一起前进,加倍工作,为人民服务了。同志们,一定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之上,在毛主席领导下,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关于我的后事,我向中央请求:一、将我的病情发展告诉全国,以免引起不必要猜测。二、追悼会主席不要参加,会应力求简单,请小平同志致悼词。三、骨灰不要保存,撒掉。

永别了同志们!

共产主义万岁!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这份“遗言”在1976年曾使千百万人感动的掉泪,纷纷抄转,其原因在于:它代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心愿。在“遗言”中,周总理在弥留之际,还再为党和国家的命运,为了人民的利益进行思考,忠诚于革命事业,这种对人民对同志、战友的真挚情意感人至深,也确实符合周总理的精神品质。其中,“我为自己未能多做一点工作而感到内疚”一句,尤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

这篇“遗言”打动人心之处,还在于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心情:早日将国家的路线方针转向建设“四化”,以及肯定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来的巨大成绩,要邓小平承担更重的工作担子,要小平同志致悼词。这一切都是全国当时大多数人民群众和党政军干部的强烈愿望。

这份“遗言”曾引起“四人帮”的极大恐慌,他们把“遗言”作为“政治谣言”进行批判、查收。但它的精神力量是不可磨灭的。

这实际是借周总理的名义“代民立言”,是“文革”中人们所能运用的一种巧妙的表露心愿、传达思想情感的方法。所以,我们可以说“遗言”虽不是总理写的,却是人民群众写的,它属于文学创作。

“遗言”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周恩来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也是一面鼓,敲击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这是一篇出色的“散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有文学价值。“遗言”是散文式的代民立言之作,体现了民心向背。

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见闻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中国人民在“文革”浩劫中长期积压的怀疑、不满和愤恨情绪,终于在全国爆发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就是这一总爆发的炽热的“爆心”。诗词,在千百万人民手中焕发出异彩,爆发出振聋发聩的威力。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 百年老课文

    百年老课文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就是飞翔。看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逐了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起墙头来。
  •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 鬼眼邪医

    鬼眼邪医

    “没钱?不治。”“很帅?考虑一下!”她是当代异能特工队中最牛掰的医用特工。凭借一双鬼眼,四处坑钱骗色不说,还卖萌耍宝。让你把自己卖了还帮她数钱!本想如此悠哉一辈子,但却因为五十亿的奖金,接受了“神秘”任务穿越到了古代。当发现自己胸前一览无遗的平地时,叶幼怡同学真想仰天狂吼道:“尼玛,为麻穿成了一个小屁孩儿!”东方玄界,虚拟王朝,就算危机重重,也要好好活下去。穿越,咱也要穿的够范儿,走起!透视治人。鬼眼经商。炼制丹药。修炼长大。睥睨天下!她终究会发现那埋藏在鬼瞳之中惊天秘密,在这世道永放光华!——他是大周辽北边境,淮相王府的嫡亲小王爷。所有人眼中的第一美男子,却也是外人眼中的头号废物。却有谁知道,痞,不过是他的保护色。正所谓是腹黑中的极品,极品中的战斗机!骂人?一点不带脏字儿。纨绔?狐朋狗友排排站。武功?武尊只够练手劲儿。至于阴谋吗.某人勾唇,要不你和我玩下试试?就是这样一个不把任何事情放在眼里的极品王爷,却被那样一个“土肥圆”兼“矮邪穷”给拿住了——*--*--*--*【精彩影院】“是你救了我?”“还能找出第二个人吗?”“你分明是个孩子。”“看着年轻罢了。”“你到底是谁?”“医药费,针线费,手术费,一共一千两黄金。”某女娃没理他,将白皙粉嫩的小胖手摊在李轩眼前。“我没钱。”李轩神色一僵,有些尴尬地说道。叶幼怡抬眸,上下打量了李轩一番,叹了口气,摇了摇她的小胖头。一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无奈神情,道:“身穿金色铠甲有比防弹衣更靠谱的软猬甲内衫是纯版丝绸不掺任何纤维化合物脚着镶金皮靴人长的细皮嫩肉手护的纤细好看唯独掌心有长年磨损的痕迹综上所述你就算现在没钱也一定有存款我不介意跟着你反正你的什么烂秘笈也在我身上你别妄想找到它然后开溜因为我把它放在我的裤裆里。”——“王爷——!小姐,小姐她要摆擂台!”“又闹什么?”“小姐说要比武招亲,好为快过门儿的准王妃挪房。小姐真是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某王爷不以为意的吹着小曲儿继续逗着他的宝贝鹦鹉。却没人发现那一抹性感的薄唇已然上扬。丫头,又想跑?那得看你爹我的心情。你比武招亲,爹爹怎能不帮你参谋参谋?——比武招亲现场:“你哪位?”“小僧法号摩诘,我是来.”人家一句话还没说完,某女连连拍腿叫好:“和尚!我最喜欢和尚了。”
  • 凤舞九天:倾城废材太妖孽

    凤舞九天:倾城废材太妖孽

    《盛宠蜜爱:宣少真给力》新文已经发布,亲爱的们多支持哦!星月大陆,以武为尊,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凤嫣然,四大家族凤家嫡女,天生废材,胆小痴傻,玄力为零,武力值为零,就这样的一个废物,竟然还是嫡亲的大小姐,占据着好的资源,被同家族的庶女妹妹给打的一命呜呼。再睁眼,从此,她不是她,而她亦是她。在这异界大陆,再看这一代倾城废材新星的冉冉生起,平常的时候,练丹药,收神兽,无聊的时候,寻父亲,救母亲,护家族,养小白脸,咳咳,介个只是顺道而己嘛!《豪门重生空间:盛宠小萌妻》新文求包求养求订求阅!!!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谁的青春仓皇结

    谁的青春仓皇结

    惶惑与不安,喜悦与明媚,共同构成了青春的双翼,因此我为此书,划分出四段旅程,淡蓝溪,橘红舟,青色果,明黄岸。每一段,都有它饱满而丰沛的色泽,当舟楫划过,抵达岸边,忧伤的少年,便完成了一生中最铭心刻骨的蝉蜕。
  • 实现卓越(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实现卓越(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本书是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著,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故事优美,语言动人,故事主线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突出反映了古代人类把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本书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
  •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一书的审美世界是由阳刚血性和阴柔温婉两条河流交汇而成的。作者对军事题材的独特的富于时代水准的崭新处理联系在一起,他是新派战争小说家中的中坚。他善于写战争,他出生红军家庭,他的父亲曾是一位红军战士,而他的母亲则是蒙族,他有一半蒙族血统,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好斗嗜血的天性。他的小说总是被一种莫名的悲壮苍凉的气息裹挟着,血性人物形象在他的小说中是一个基础性的审美元素。笔下人物的命运似乎不是操纵在历史的必然性的手中,也不是操纵在大自然的威猛之下,更不是掌握在现代理性精神和知识素养之中,而是支配在一种血性的人格之中。
  • 亲爱的陌生人

    亲爱的陌生人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力荐,风靡全球,被译为50多种文字,在英国再版75次,讲述一个西方大龄剩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华兰茜?斯特灵是一个二十九岁仍孤独一人的老姑娘。她受压制于家族枯燥的礼教和传统,现实中活得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一封阴错阳差的来信,使她得知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心绞痛。面对只剩下一年时间的生命,她绝望了。这种绝望并不是源于她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源于她在临死之前才感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的苦痛。于是,她开始反抗,拼命地爱,放肆地恨……站在人生的路口,我们也曾迷失,是否还记得年少的自己?如果一切都能回到旧时光,生命价值的天平又会向哪边倾斜?
  • 隐雪洞异能人

    隐雪洞异能人

    有那么一个终年积雪,寒冷无比的山洞,在那里大到能装下一个民族,里面住着异能人。这个山洞,它就是隐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