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从提出到现在,已经七年多时间了,但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实践中究竟贯彻落实得怎么样?我们不能过于乐观。为什么这样一个好的思想,中央又如此强调,还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障碍何在。只有真正弄清楚制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障碍所在,才能有的放矢,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概括来说,有三个方面的障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思想障碍,不知实践科学发展观
人的思想看不见摸不着,但人的思想也是最从容、最顽强的。一种观念在头脑里面确立起来以后,要想把这种观念给改掉,还是很不容易的。三十多年来,过去的发展模式、发展观念,都已经成为党员干部理所当然的习惯和传统。什么叫习惯?习以为常,不自觉地遵守。什么叫传统?前辈、前任留下来的做法。不论习惯也好,传统也罢,都有强大的惯性。这种惯性的力量,不是一言一语就能消掉的。
有些同志不是不了解科学发展观,但总是不自觉地回到了原来那条老路上去。所以,我们首先要打破这个思想惯性。过去有一句话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现在应该把这句话改成“新的不来,旧的不去”。如果不把科学发展观灌输到党员干部头脑中去,那么过去的思想惯性就不可能消失掉。正因为如此,大家注意到,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中央把“学习”两个字放在前面,而且特别强调学习阶段要深入、认真,就是希望通过学习把新的东西学进来,把旧的东西排出去。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但这个过程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二)本领恐慌,不会实践科学发展观
什么叫本领恐慌?有同志说,科学发展观很简单,只有几十个字: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但科学发展观真的就是这么几十个字吗?绝对不是。科学发展观意味着一种全新能力的培养和全新本领的要求。
比如,我们不愿意做世界的打工阶层,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所以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只是一字之改,但这一字背后却是路途迢迢。如果没有技术储备,没有素质的培养,哪来的创造?近年来,中央提出的各项指标中,只有“节能减排”指标很多地方不能完成。一个省长说,一调查才发现,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占到全省产业比重的三分之二强,如果全关停,那么全省的经济就要崩溃,因此节能减排好是好,但实在是做不到,科学发展好是好,但真的是没有本事去做。不是省长的态度不坚决,关键是没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领。节能减排背后是技术的储备、资金的支撑。
还比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群众利益无小事。可是很多地方干部一听“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就头疼。他们说,过去做工作只要开会贯彻就行了,现在要求跟群众面对面谈话、交流、沟通,我们不会啊!我们说的话,群众听不进去;群众说的话,我们听不明白,这样怎么和谐,怎么沟通啊?这就是本领恐慌,不会实践科学发展观。
但不会实践科学发展观,可以学。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的政党,只要认真学,总能学会。
(三)利益驱使,不愿意实践科学发展观
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更值得关注、更应该给予高度警觉的障碍。说实话,过去的发展模式,在客观上让不少党员干部获得了很大的好处。过去的发展模式对于我们这些发展的推动者、参与者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描述四种经济模式。前两种模式说的恰好是我们过去的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这种模式成本很大,效益很低。因为花别人的钱,花多少都无所谓;办别人的事,办得好坏无所谓。过去的一些发展就是这种模式。花国家的钱、花银行的钱、用国家的土地、资源,给老百姓修条江堤、修条公路,经常修成豆腐渣工程,因为反正这条路又不是我用,这条江堤又不是我用。第二种模式,“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有一些党员干部也想把事情办好,因为他认为这是自己的政绩,但由于花的是别人的钱,所以花起钱来没谱。有一位市委书记曾经为了政绩,花了2500万,修了条农村的高等公路,美其名曰“为农民办事,就要舍得花大钱”。本来,2500万是可以修5条农村公路的。那么,在“给农民办事要舍得花钱”的这一冠冕堂皇理由的背后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修5条普通公路,无法引起那么大的轰动,难以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
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体现的发展方式,是另外两种方式。一种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领导干部搞发展,不但要考核GDP增长了多少,还要考核为了GDP消耗了多少资源、破坏了多少环境,花了多少钱,有没有留什么隐患、后遗症等。如果这些都过关了,就是好样的。如果哪条没有做到,对不起,还是不合格。这种方式自然有点累。另一种方式,“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党员干部要把政府机关、部门这些年来收的钱拿出来,投到民生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建设等方面。这些钱本来可以花到改善自己的办公条件,增加自己的福利待遇上。但科学发展观要求拿出来给群众,这就有点难,很多人舍不得。
所以,利益驱使让很多党员干部不愿意去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不明白,不是不会,而是他很清楚,如果那样做了,过去的好日子就没有了,过去赚大钱的地方就没有了。
利益的问题要靠利益去解决,固然我们党可以要求党员干部主动放弃过去那套不规范、不科学的利益获取模式,但是更重要一条,要努力形成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利的制度氛围与社会氛围。如果没有这条,只靠大家的觉悟去改,不是说不可能改,但比较漫长。在这里我们要铭记邓小平的一句话:“还是制度靠得住。”我们一定要构建起一整套的科学制度体系,比如科学发展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绿色GDP统计体系等等。如果能够实现,那么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这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实践。
四、直面转变发展方式的代价
随着中央政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调要求和现实中经济持续发展后继乏力态势的显现,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开始把工作重心转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重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一种好现象。但在这种好现象的背后,也伴生着一种过于乐观的情绪和过于浪漫的认识,似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件只有利而没有害、只有收益而没有代价的事情。只要一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切经济发展的难题就将迎刃而解,从此就是一派大好形势,一路高歌猛进。
果真是这样吗?我们的回答是未必尽然。确实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真正完成以后,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态势应该如此。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过程,甚至还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不会总是鲜花与凯歌,我们必须面对一些不低的成本与甚大的代价。
比如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经济增长过渡性减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肯定要关闭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而这些企业虽然成本是很高,代价是很大,是有些得不偿失,但在目前统计口径导致成本被滞后或者说被忽视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在现有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是有实实在在贡献的,它们确实拉动了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也确实做大了现有的经济总量。
旧产业关停是即时性的,当这些企业被关停之后,现有的这些经济总量和经济拉动速度当然也就随之没有了。可是,新产业的培育则是渐进性的。新的企业从孵化、培育到真正能产出是要有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在过渡期产业空白不可避免导致经济增长的减速。有的同志说,那我们能不能不淘汰这些旧产业与企业,让它们继续生产,同时培育新的产业与企业。答案毋庸置疑,这是不可能的。一个社会,在既定时期、既定区域内,经济资源及其他资源也是既定的,旧产业占用了,新产业就没有了。我国社会这些年来之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如预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抓经济的同志老舍不得放弃旧产业。但是舍得舍得,不舍哪能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