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0800000006

第6章 用宽恕打破命运的诅咒

人只会收到他所给出的一切。因为生活就像是在投掷回旋镖,人所想的、所做的、所说的,都会在一定的时候准确地反馈在他的身上。

这就是因果报应的法则,也就是梵文所说的“羯磨”。所谓“种瓜得瓜”,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举个例子。我朋友对我说过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就清楚地反映了这一法则。她说:“在我阿姨的身上,我尝到了因果报应。我跟我阿姨说的话,在某一天别人也对我说了同样的话。我在家里属于很不耐烦的那种。一天吃饭的时候,我阿姨想跟我说话,我不耐烦地跟她说:‘别说了,我只想安静地吃顿饭。’”

“第二天,我和一位女士一起吃午饭,我想给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就主动寻找话题,但是她却跟我说:‘别说了,我只想安静地吃顿饭。’”

我朋友的意识比较强烈,因此因果报应也来得比别人快。

也就是说,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的责任就越大。清楚精神法则的人,如果他不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法则,他所承受的后果就越严重。“对主(即法则)的畏惧是智慧的开始。”如果我们能够清楚主或法则这个词,我们对圣经就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圣经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施展报应的是法则,而不是上帝。在上帝的眼中,每一个人都是完美的,都是“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的”,因而他们拥有支配的力量。

这就是完美理想中的人,是神的思想构建而成的,它在现实中的实现需要人的认知;因为人只能成为他所预见的人,也只能获得他所预见的东西。

有一句老话:“没有观众,什么都不会发生。”

我们所看到的成功或失败、喜悦或悲伤,其实都是来自他自己想象的场景。那些认为孩子会生病的母亲,或者认为丈夫会成功的妻子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耶稣基督说过:“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自由(即远离所有不愉快的情景获得自在快活)是来自知识,而所谓知识,即认识我们不知晓的法则,并遵从它。

遵从总是先于权威,遵从法则之人必将获得法则的降福。譬如像电的法则,人们只有遵从它它才能为我们服务。如果只是无知的控制它,它就只能是人的死敌。思想的法则同样如此!

举个例子。有一位个人意志很强的女士,很想拥有一所房子,而房子的主人正好是她认识的人。她经常幻想自己住在那所房子里的场景。后来,房子的主人过世了,那位女士也就搬了进去。又过了许多年,她知道了精神的法则,于是来找我:“你觉得我与房主的死有关吗?”我回答她说:“当然,你的欲望是那么强烈,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实现你的欲望而铺路,但是你得到了因果循环的报应。你深爱的丈夫不久之后就去世了,那所房子后来在你手上只是累赘罢了。”

但是,如果她能积极地对待真相,那个原来的主人,以及她的丈夫就不会因她的想法而死,他们都不过是因果报应法则的受害者而已。那位女士本来完全可以这样祈祷的:“全能的神,请赐予我一所根据神的权力属于我的房子,就像那所房子一样迷人。”

那样,神的选择就会在对所有人都好的情况下圆满完成她的愿望。确实,只有神的模式才是唯一安全的模式。

欲望有着强大的力量,我们应当用正确的途径来指引它,否则必将引发骚乱。

在这一切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第一步,也就是正当地要求。

人们应该要求那些根据神的权力属于他们的东西。

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案例中。如果那位女士采取另外一种态度:“如果我想要的那所房子是属于我的,我就不会错过它;但是,如果它不属于我,请赐予我一套差不多的房子吧。”这样,房子原来的主人或许就会决定搬出来。这是一种和谐的解决之道。或者她会找到另外一套满意的房子。任何通过个人意志强迫实现的东西,都是“错误的”,都是“坏的成功”。

耶稣告诫人们:“我的愿望而不是你的愿望将实现。”但是,不可思议的是,人们总是在他打算放弃个人意志时,欲望得以满足。其实,这不过是全能的神通过他来展示其力量罢了。

“要惧怕,只管站住,看主(法则)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

举个例子。有一位女士很沮丧地找到我,因为她的女儿打算参加一场很危险的旅行,她害怕极了,又不知道怎么办。

她说她跟她女儿吵过很多次,也警告了她将遇到的危险,甚至禁止她去,但是她的女儿却并没有妥协,反而更为坚定和叛逆。我对她说:“你是在将个人的意志强加在你女儿的身上,你并没有权力这么做。你对这场旅行的恐惧只会遭致灾难的降临,因为人们总是能够吸引他所害怕的东西。”我接着说道:“让她去吧,你应该放手;让上帝的手指引你的女儿,你只要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将这一状况交给无穷的爱与智慧;如果这次旅行是神的计划,我愿为其祈祷,不再阻扰;但是如果它并非神的计划,我忠诚地希望旅行终止。’”一两天之后,她的女儿对她说:“妈妈,我放弃旅行了。”

我们应该学会“站住”,尽管对于人们而言那很难。

我还想举一个“种瓜得瓜”的例子,这个例子看起来更加让人不可思议。

有一位女士来找我,她在银行收了二十美元的假钞。她觉得生气极了,因为在她看来:“银行的人是不会承认他们的错误的。”

我回答她说:“那让我们分析一下情况,看看你为什么会遇到这种情况。”她想了一会儿惊呼道:“我知道了,我给一个朋友寄去了很多假币,但是那只是开开玩笑啊。”就这样,法则也给她寄来一些假币——法则可是不懂幽默的。

我说道:“那就由宽恕的法则来解决这一情况吧。”

其实,基督教的创立就是基于宽恕的法则——基督从因果报应法则的诅咒中拯救我们,而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基督,他拯救我们,将我们从所有不和谐的状况之中拯救出来。

于是,我说道:“全能的神,我们呼唤宽恕法则的降临,请恩赐于她,不受法则的控制,根据神的权力,她不应该破财,那二十美元是属于她的。”

“现在,”我对她说,“你到银行去,勇敢地告诉他们,他们给你的钱是假的。”

她去了银行,出乎意料的是,银行的人很友好地对待她——不仅给了她钱,还向她道了歉。

因此,如果我们清楚法则的知识,就拥有了“清楚他的错误”的力量。人们不能够强迫外部世界变成完全陌生的模样。

如果他想变得富有,在意识中他就必须先成为富人。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位女士问我成功的秘诀。她并不喜欢做家务,她的家里也是乱七八糟的。

我对她说:“如果你想变得富有,你首先应该有条理一些。所有大富翁都是有条理的人——条理是天堂的第一法则。”

她是个幽默感很强的人,很快,她就把房子收拾好了。她重新摆放了家具,又把五斗柜的抽屉收拾好,并清洗了毛毯。不久之后,她就收到了一大笔钱——那是她亲戚留给她的礼物。她对于财富的预期,对外部的注意,以及对上帝的信仰,赐予了她所期望的一切。

许多人都会忽视这一事实——礼物和置业都是属于投资,单纯的储蓄只会带来贫困。

“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

举个例子。我认识的一位男士想买一件毛皮衬里的外套。他和他的妻子去了很多商铺,却找不到他想要的。他说那些看起来太劣质了。最后,他找到了一件,售货员告诉他要一千美元,但经理说五百美元卖给他,因为那件衣服已经过季了。

他兜里大概有七百美元。理智告诉他:“你不能买这件衣服,那几乎是你全部的钱。”但是,他向来都很感情用事,很难理性起来。

于是,他对妻子说:“如果我买这件外套的话,我会赚更多钱的!”听到他这样说,他的妻子也只能表示同意。

一个月过后,他接到了一个价值一万的代理。那件外套让他觉得自己很富有,也就很奇妙地将他与成功、财富联系在一起;没有这件外套,他可能根本就接不到那个代理。这项投资为他带来了大额的红利!

如果人们忽视这种投资的方式的话,那同样的钱或许会花在其他一切更没有意义的方面。

有位女士在感恩节那天告诉我,她已经通知了家里的人,他们没钱付感恩节午餐了。其实在那之前她还是有钱的,但是她却决定将钱存起来。

几天之后,她家却遭了小偷,正好偷走了那笔钱。

只有懂得花销的智慧的人,敢于花钱的人才会赢得法则的支持。

我的一个学生与她的小侄子一起购物,小侄子特别想买一个玩具,但是她却告诉他买不起。

突然之间,她意识到,她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寻找贫困,而忽视了上帝能够赐予她一切!

于是,她决定把那个玩具买下来。在回家的路上,她竟然拾到了一笔钱,正好是她买玩具所花的那么多。

因此,只要充分地相信它,人们就会获得他们所想要的,但是在那之前,需要的是真正的信仰。“照着你们的信仰给你们成全了吧。”“信仰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因为信仰带来了稳定的前景,它使一切不好的图景消失。”“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只要我们没有昏厥,我们必将获得成果。”

耶稣基督给我们带来福音——在因果报应法则之上有一个更高的法则,这一法则凌驾于因果报应法则之上,它就是恩赐的法则,或者说是宽恕的法则。它将人们从因果链的规律中解脱出来。也就是我们说的“处于恩赐之下,而不受法则的掌控”。

根据这一法则,即使并未播种,我们仍然收获;上帝的礼物倾注于他。“王国的一切都将属于他”,而这种极乐的状态将一直延续,它属于那些克服了种族(或世界)观念的人。

在世界的观念中,充斥着苦难,但是耶稣基督说过:“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世界的观念是一种罪的观念、病痛的观念、死亡的观念。但是,那都是不现实的,正如耶稣所言,所有的疾病和悲伤都将过去,即使我们最后的敌人——死亡,也将被打败。

现在,即使是从科学的观点,我们也了解到,如果在我们的潜意识思想中铭刻对长生不老的信念,我们将不再经历死亡。

潜意识是一种缺乏引导的简单力量,它能够毫不质疑地执行命令。

只要在超意识(人内心深处的基督或上帝)的指引下,“人类的复活”是指日可待的。

人类将不再因为死亡而离开自己的身体,它将转化成为华尔特·华特曼所说的“身体电流”,因为基督的创立就是基于对罪恶以及“空墓”的宽恕。

同类推荐
  • 卓越员工素质修炼

    卓越员工素质修炼

    平凡的员工安于现状,却因为放弃努力,不得不过平凡的生活。而卓越的员工不安于现状,他们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卓越的员工。超越平凡,选择卓越。这是一句值得每一个企业员工一生追求的格言。郑一群编著的《卓越员工素质修炼》从员工的角度出发,着重从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做一个善于思考的员工;行动是通往成功的桥梁;懂得感恩,营造和谐环境;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勤奋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等九个方面详尽展开。通过《卓越员工素质修炼》,你将发现,只要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你也可以从平凡的员工步入到卓越员工的行列中。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在本书中,我们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说理,采用故事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帮助你循序渐进地养成做事的好习惯。当你认同我们的观点时,你心里可能就会想要有一些改变,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按照书中说的方式做,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 囧境突围:轻松化解尴尬的66个急智锦囊

    囧境突围:轻松化解尴尬的66个急智锦囊

    在两个相互看着不顺眼,凡事对着干的上司之间受夹板气,无论听从哪一个都落得里外不是人;原本以为能商量出解决办法的会议却演变成了互相指责、推卸责任的口水战;求人办事请人吃饭,结账时才发现没带钱包;应邀到好友家做客,却失手把他最心爱的纪念品弄坏打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王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类似的突发状况,人生处处充满意外,也处处充满尴尬的陷阱。没有人喜欢尴尬,谁都期望自己在事情突发的一瞬间就能做出最妥当的处理,但面对突发状况,能真正冷静对待、妥善处理的又有几人?陷于尴尬境地的我们,要如何为自己的过失、他人的旁观窃笑“埋单”?如何运用智慧和应变能力化解尴尬于无形?
  • 你是第1位的

    你是第1位的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普遍的现实。说好的一面,它能让你自己受益,也许同时能让某个人或更多人受益;说不好的一面,它只能让你自己受益,但不会干扰其他人。即使不好,它其实也对别人有益,因为它让地球上减少了一个潜在的负担,而多了一个幸福的人。〈br〉 在本书中,作者以非正统的思想和令人惊异的方式,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法。作者不迷信传统,也不简单说教,而是告诉读者自身的经历和实在有效的方法,从而让大家过上快乐多、烦恼少的幸福生活。
  •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弱点虽然不是错误,但却是错误的根源。错误是一种既成的结果,而弱点却是让我们不断产生错误结果的源头。但是,弱点并不是什么打不开的心结、转不过的弯,也不是什么看不见的障碍、越不过的坎,当然也更不是什么消解不掉的愁绪。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弱点,勇于正视弱点,所有的弱点都可以克服。当我们阅读中外名人传记、听取成功人士故事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也跟我们一样平凡和普通,身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弱点。他们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把自身的弱点都一点点、一个个地加以克服,最终到达了人生成功的顶点。
热门推荐
  • 二三十岁要懂的心理学诡计

    二三十岁要懂的心理学诡计

    本书用它生动流畅的语言,古今相和的经典事例,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将使你在轻松愉悦之中领悟人生的真谛,让你变得更加聪明的同时实现做人做事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圆融练达。本书还会鼓舞你在漫漫人生路上,披荆斩棘,勇敢走过人生的风雨历程,从而使自己光彩四射、叱咤风云!
  •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强烈推荐;不甘平庸、追求卓越者的修炼宝典。你现在是如老黄牛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还是如蚂蚁般,终日忙忙碌碌,无暇看路;还是如罗宾汉般离群索居,我行我素……无论是哪一种,都请翻开本书吧,阅读此书将让你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迅速走向成功。
  • 吉祥起名一本通

    吉祥起名一本通

    本书内容包括:起名:人生事儿;人与姓名,一生相伴;姓名命理与人生福运;好名伴一生,福运益终身;起名文化与风俗演变;起名方法微言大义,各有千秋等。
  • 橡树路

    橡树路

    “行走”,始终是作者心中一个永远排遣不掉、充满了诱惑和诗意的童话。橡树路,这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租界”,是一座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古堡,主人公的这次行走是从进入古堡开始的,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最终他还是立足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的故事中,因为作者始终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本书充分书写了令人揪心的一段现实苦难,但却将最不可思议的一曲童话榫卯契合地嵌入其中,将现实中的“王子”和“仙女”与童话中的一一对应,并将二者的历史渊源神奇地探求追溯,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童话与真实的一次无缝衔接。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修仙那些年

    修仙那些年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笑凡尘三千事。饮罢一壶忘一事,不胜人间一场醉。
  •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本书用精练的文字、简洁的语言记叙了在外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名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励我们昂首阔步,努力向前!解读名人,穿越时空,遍览那一幅幅生动、精彩的人生图景!
  • 改变你一生的口才

    改变你一生的口才

    口才的魅力在于它能征服人的心灵。那些有好口才的人说出的话总是让人感觉简洁流畅,有理有据,并且滴水不漏。正是因为口才具有了这种特征,所以说口才是事业成功的有力保障和重要阶梯。本书用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为你介绍了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口才技巧。教你如何运用最巧妙的语言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并且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你进入光明的坦途,帮你开启智慧之门,让你在人生的旅途中畅通无阻!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全书前八十回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由高鹗续成。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制,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伟大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 相公栽了

    相公栽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唇枪舌剑中得窥另类夫妻相处之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看男主一点一点蚕食女主包裹着心的坚硬外壳!腹黑文、宠妻篇!【相公谋略】谁说夫纲不振?夫人超强悍,他将孟老先生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奉为圭臬!夫人再强悍,他亦不怕死、不怕难、勇往直前!他的宗旨:能耍能赖真英雄,能屈能伸大丈夫!虽说欲速则不达,但总有见好就收的时候!时候到了,他的经典告白:“……”(嘿嘿,此处省略N个字!)她是神武将军府的千金,天生神力,京城送其名号“立地太岁”,也就是说,谁都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虽说太岁头上的土动不得,但……除了他外,仍有一些吃了熊心豹子胆的,让他时刻提高警惕、各个击溃!慢慢地,他发现了她‘欺行霸市、京城首霸’的背后,隐藏的是怎样一个经世济民、风华绝代!——夫妻过招1——看着衣衫未解却惬意的躺在床上玩着二颗硕大的珍珠的新娘,新郎有丝心动的歪身床榻上,“夫人终于想通了?”“嗯!”“那为夫就睡上来了?”“嗯!”“夫人不脱衣衫么?”“嗯!”“那为夫也不脱罢?”“嗯!”“那我们可以行周公之礼么?”抛向天空的珍珠落入手中,瞬时粉碎,“看心情!”呃,好吧,她一点也不懂风情!新郎摸了摸鼻子,这样混也混不来‘嗯’一声霭!——夫妻过招2——“夫人!”见锦被中的人一动不动的,“在为夫的眼中,夫人最美。”见锦被中的人仍是一动不动的,“我宁愿梦到夫人,也不愿梦到宓妃。”还是没有动静?“夫人!”用手推了推,“为夫可以躺下来么?”“嗯!”“夫人,天气这么冷,为夫可以靠近些么?”“嗯!”再度欣喜,贴近佳人身边,“夫人,为什么要说到庄周梦蝴蝶?”“嗯?”“很让为夫暇想。”“嗯?”“周公之礼!”一道身影被踹出锦被,某人有些委屈,“夫人,拳头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锦被中的拳头‘咯咯’作响,“拳头,是用来揍人的。”呃,很经典!好吧,她一点也不温柔。他耸了耸肩:揍人也是为了解决问题!【栽了系列之东傲皇朝开国故事:相公】为了引起亲亲老婆的注意,嘿嘿,拿手的样样上!为了赖上床,嘿嘿,无不用其极,无不用其极!屡败屡战!屡败屡战!咬牙切齿、咬牙切齿中:历史证明,这个女人的话是不值得信任的……所以,有时候,得用非常手段,不得不用非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