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企业已经发展得不错的时候,实际上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钱以外的能力,这时候体现为你对未来的看法,体现为你对社会的看法是不是准确。
——摘自冯仑文章《赚钱以外的功夫》
企业家遇到的真正艰巨的挑战并不是创业之初的“创业难”,而是取得一些成绩以后,面对未来的艰难抉择。具体说,就是要弄清楚往哪个方向投资才是正确的。冯仑认为,在这种时候,企业家正确判断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亦即判断未来的能力尤为重要。据冯仑观察,在他所接触到的成功的企业家中,除了赚钱的具体行动能力以外,他们身上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正确判断未来的能力,这种未来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可以把握的、“看得见的”未来。
作为一个企业家,冯仑在管理方面有一个著名的理论:董事长或者创业者应该做的工作,只有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算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别人不做的事情。他特别强调“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个神秘的地方,其实就是趋势和未来。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一个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上帝,他必须把自己变成先知,变成耶稣。要想做到这个层次,企业领导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体验、去观察人类社会,最后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在事情发生之前就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干净利索地出手。这要求企业家具备独到的视野、非凡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力,以及果断的行动力。
冯仑的这个观点,与李嘉诚不谋而合。李嘉诚非常重视判断力的作用,他说:“具有判断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凡事要充分了解,详细研究,掌握准确材料,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里所说的判断力,当然也包括判断未来的能力。当一个企业已经非常强大的时候,它的大方向——具体而言,就是它的投资方向——变得越发重要;而大方向是否正确,取决于企业领导对于社会趋势及未来的判断力。
1998年李嘉诚在夏威夷度假时,公司秘书给他打了一个紧急电话,告诉他当时的香港特首董建华要见他。李嘉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董建华整天事务缠身,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是不会急着找他的。于是李嘉诚停止在夏威夷的度假,与长子李泽钜一起返回香港。
在飞往维多利亚海湾的客机上,李嘉诚无意中看到一张当天在旧金山出版的英文报纸《华盛顿邮报》,上面刊载着一天前董建华发表的《1998年施政报告》。在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香港正从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危害中挣扎奋起,我们已经看到一个新香港正在摆脱阴霾带来的困境,新的经济腾飞正在酝酿着并很快就变为让世人观瞻的现实。”在董建华提到的如何让香港经济新腾飞的措施中,有这样几个字眼引起了李嘉诚特别的注意:“我们要把祖国中医药宝库的开发引入运营机制,因为它从前一直被我们香港的商界所忽略。我相信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香港肯定会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中医中药营销中心。”
李嘉诚把这段话读了又读,此时虽然他还不知道为什么董建华会在自己的施政报告中特意提及中草药,但是他隐约感到自己可能和这件事情有关。回到香港后,李嘉诚带着长子李泽钜去见董建华。在交谈中,李嘉诚得知董建华打算让李嘉诚的长实集团经营中草药。李嘉诚很早以前就接触过中草药,而且还去过北京同仁堂中药店。这使得李嘉诚对中草药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些因素让李嘉诚对经营中草药的前景充满信心。于是他在长实集团总部连夜召开一次重要会议,在会议上,他正式提出一项尽快将中草药列入能够促进香港经济增长的计划,优先考虑并尽快付诸行动。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嘉诚对中草药的发展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自2004年至2005年年底,李嘉诚麾下的和记黄埔不断向前推进,逐步占领了欧美药品市场,最后建立大小中药材零售商店多达1000家,成为世界上所有经销中成药势力最大的企业之一。
可以说,李嘉诚对于中草药的未来,作出了一个准确的判断。在这个判断的引导下,和记黄埔才能够有意识地在这个领域大规模扩张。事实上,在李嘉诚的商业生涯中,很多次成功,都是准确判断了未来的结果:最初塑料花的投产,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而塑料花业务的停止,也发生在该行业的竞争恶化之前;后来到大陆的多次投资,都是走在相关风潮开始之前。毫无疑问,李嘉诚作为一个大企业家,与其说他是一个管理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把握住了趋势和未来的战略家。
冯仑很敬佩李嘉诚,并在多个场合以及文章中提起过。像李嘉诚一样,冯仑自己也是一个重视趋势、善于把握未来的战略家。冯仑说:“聪明人总是站在高处以便看得更远,聪明企业的做法是站在未来看现在,万通也要成为这样的企业。”万通的目标,是成为最理性、最有前瞻力、最持久的公司。要想实现这一点,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勤奋,必须努力了解别人的历史以作参照,必须储备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从各个方面站到未来,通过未来的视角来安排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