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700000017

第17章 戏曲(2)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十分丰富,而用法又十分严格。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更严,对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打击乐器有板、板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有程长庚、谭鑫培、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等;小生有徐小香、姜妙香、叶盛兰等;武生有杨小楼、盖叫天、厉慧良等;旦角有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张君秋等;净角有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有刘赶三、萧长华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京剧演员相互合作,共同进行整理修改,其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这类剧目有200余出,主要有《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金玉奴》、《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同时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剧目,如《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二、豫剧

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叫河南讴、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等,建国后才统一称豫剧。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豫剧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戏。

辛亥革命以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当时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梆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等,因而活跃一时。此后,郑州、洛阳、商丘等城市相继出现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在农村,每逢迎神赛会则必演河南梆子。

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永乐、永民、同乐四个河南梆子剧场,许多着名艺人云集于开封。1935年初,以樊粹庭为首成立了豫声戏剧学社,改永乐舞台为豫声剧院;陈素真所在的杞县戏班和赵义庭所在的山东曹县戏班均参加了该学社。豫声戏剧学社革除了旧戏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对表演和舞台美术等进行革新,并演出由樊粹庭创作的《义烈风》、《霄壤恨》、《涂血》等剧目。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取“醒狮怒”之意,改学社为狮吼剧团。

常香玉在1936年随周海水班社到开封,演出于醒豫舞台。1937年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镇南编写的《六部西厢》、《哭长城》等古装戏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现代戏《打土地》。《打土地》是豫剧编演现代戏的开始。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后,狮吼剧团、周海水的泰乙班等班社,以及常香玉等演员先后到西安,并以西安为中心,在西北城乡演出,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和流行地区。

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唱腔分为慢板、二八板、流水板和飞板。唱腔吐字清晰、行腔酣畅、节奏鲜明,加之极具口语化的唱词,深为观众喜闻乐见。其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后以板胡代替二弦。武场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手镲、梆子、手板等。

豫剧的角色行当为“四生四旦四花脸”。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戏生)、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豫剧流派分祥福调、豫东调、豫西调和沙河调等四派。其中,豫东调和豫西调占主导地位。豫东调多用假嗓,声音高亢欢快,兼之多夹花腔,故它以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见长。豫西调则多用真嗓,悲壮低缓,又多夹哭腔,故长于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

豫剧常演的剧目,生行有《斩子》、《骂阎》、《渭水河》、《哭头》、《跑坡》、《临潼山》等;旦行的豫东有《打金枝》、《骂金殿》、《曹庄杀妻》、《牧羊圈》;黑脸有《铡郭槐》、《铡包勉》、《铡美案》;花脸有《黑下山》、《红下山》等;丑角(三花脸)有《借妻》、《阎王乐》、《挂门牌》等。此外,还有一些语言朴实风趣,乡土气息浓郁的小戏,如《王金豆借粮》、《老于婆劝架》、《借缸》、《推磨》、《卖苗郎》等。创作或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等。

§§§第四节牌板混合体戏曲剧种

粤剧、潮剧、晋北道情、(山西)朔县道情、(黄岩)乱弹、(湖南)祁剧等属于牌板混合体戏曲剧种。

一、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溶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而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清雍正年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躲避清廷的追捕,化装易服逃到广东,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佛山遂被称为粤剧的故乡。其时佛山多迎神赛会,逢神诞必要上演粤剧。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描写这一盛况:“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年,万人围住看琼花”。

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

建国以前的三十年间,粤剧基本上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或称“落乡班”)两大派系。李文茂原为粤剧艺人,后来成为农民起义领袖。首任粤剧“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是着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马师曾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不仅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

早期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箫笛、三弦和锣钹鼓板,声调比较简单。进入成熟期以后,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多达四十几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及敲击乐器。弹拨乐器包括古筝、琵琶和蝴蝶琴;锣鼓则包括双皮鼓、梆鼓、钹、京锣、勾锣、战鼓、大木鱼、小木鱼、大锣及钹、大堂鼓等。粤剧改革后,更接纳了萨克斯管、小提琴等多种西洋乐器,使音乐效果更臻完善。

粤剧的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类、曲牌类和诗赞类三种。粤剧唱腔音乐的基本特色是板腔类,即梆子和二黄,俗称“梆黄”,也即是和京剧的“皮黄”同类,所以粤剧也属于南北路的戏曲,即有南路“二黄”唱腔和北路“梆子”唱腔。粤剧的板腔原是由外省传入,是由诗赞类的齐言滚唱方式发展出来,后来节以鼓板,由不同板式引发唱腔的变化,故称“板式变化体”。其实这都和戏曲及粤剧的发展相关。诗赞类一般又称为说唱类。板腔体和诗赞体戏曲唱腔没有固定的乐调旋律,旋律由曲词的语音决定,所以即使同是“慢板”或“中板”,可以因为曲词不同,有不同的音乐旋律。曲牌体戏曲唱腔却是先有乐调旋律,再填曲词,其中骨干音更不可修改,所以无论千百首同曲牌的曲,即使曲词不同,但其分布之声调必然相同。

粤剧剧目思想和艺术质量较高、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移植改编的剧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

当代着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人,出生于1927年。1939年开始跟随舅母何芙莲学习粤剧,艺名小燕红,15岁加入马师曾剧团,在两广地区崭露头角。1947年至1956年她一边演粤剧,一边拍电影,主演了七十多部故事片,塑造了众多不同个性的人物。她于1952年组织真善美剧团。1955年自香港到广州,加入广东省粤剧团。1991年创建了广州红豆粤剧团。1993年9月在多伦多创办国际粤剧艺术协会并兼任会长。

二、潮剧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潮剧的形成和发展,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潮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首本戏,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角色行当中以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戏《扫窗会》被誉为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剧丑角分为十类,其中项衫丑的扇子功蜚声南北,为世人所称。老丑戏《柴房会》中,丑角的溜梯功为潮剧所独有,在戏曲界享有盛誉。

潮剧伴奏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断发展丰富。20世纪20年代以前,乐器只有竹弦、唢呐、椰胡和月琴,以竹弦为领奏乐器。30年代,竹弦被二弦取代;月琴为扬琴取代,还增加了大笛和小笛。40年代开始,又增加二胡、琵琶和大胡。根据乐器的不同组合,传统的剧目又分为大锣戏、小锣戏、苏锣戏;大锣戏最具特色也最为古老,善于表现低沉气氛、悲怨情绪,小锣轻巧,苏锣气氛庄严。伴乐部分,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又不断吸收了潮州大锣鼓乐、庙堂音乐、民间小调乐曲等,音乐曲调优美动听,管弦乐和打击乐配合和谐,善于表现感情的变化。

潮剧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唱南北曲,声腔曲调优美,轻俏婉转,善于抒情。潮剧中有传统曲牌二百多支,乐曲一千多首,是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的重要资料。清代中叶以后,它又吸收板腔体音乐,板式多变,常用二板、二板慢、三板慢等板式。

潮剧的语言并非一开始就使用潮州方言。从明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当时的潮剧主要用潮州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场次的唱腔和道白,标明用“正音”(即“官腔”)演唱,这说明潮剧从南戏演化的过程中,开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后才逐渐减少“官腔”的分量,而最终完全地方化。

潮剧的声腔在明代称为“潮腔”,也称“潮调”。潮剧演唱用真声,主要受外地传入的弋阳腔、昆腔的影响,与京剧、粤剧等的假声唱腔有很大区别,唱念用古谱“二四谱”,韵味浓郁。唱腔至今仍保留着一唱众合(帮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风格独特,表现力很强。早期潮剧的“帮声”,即登台演员唱至最精彩片段时后台众声“齐唱”相和的现象,在其他戏曲中甚为少见,是潮剧的特点之一。

潮剧传统剧目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来自宋元南戏与元明清传奇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破窑记》、《玉簪记》、《拜月记》、《珍珠记》、《蕉帕记》、《渔家乐》等等,一是取材于地方民间传说或地方实事编撰的剧目,如《荔枝记》、《苏六娘》、《金花女》、《龙井渡头》等。潮剧也能结合时代需要,编演一些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剧目,如抗日战争期间,反映抗战时事的剧目大批出现,着名的有《卢沟桥纪实》、《韩复榘伏法记》等。

§§§第五节傀儡戏曲剧种

傀儡戏,即演员在幕后操作皮影人或木偶人并亲自伴奏、演唱的剧种。傀儡戏包括皮影戏和木偶戏。

一、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许多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

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伴奏,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热门推荐
  • 王牌甜心指令

    王牌甜心指令

    “想知道你的身世,那就来这里。”一张莫名的邀请函使对甜点毫无经验,仅凭借着超常的嗅觉的菜鸟新手夜允珂来到了传说中皇室的贵族甜点学院。仅为了在四年一届的“卡斯兰帝皇家甜点”大赛中取得冠军并且找到父母,没想到刚入学就麻烦接踵而至!本来身为初级部菜鸟的她莫名其妙的被分配到了高级甜点部!更倒霉的是第一天就华丽丽的在校门口摔倒,被中级部学姐的挑衅!奈何四位高级部的精英恶魔殿下对她偏偏特别照顾。梦幻终会破碎,这特别的照顾竟然隐含着令人震撼的阴谋……!当她在朋友和导师的帮助下从一场场一赛中脱颖而出…从菜鸟进化成大神…当她站在这个甜点界的巅峰时。才发现她的身份竟然是……!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而非学术性传记,这是一部文学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 游牧部族

    游牧部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女大学生蜕变记

    女大学生蜕变记

    都市贫民出生的我,大学刚毕业时,我的想法很单纯,只想找个能赚点钱保住自己生活费的工作,和自己心爱的人相伴一生。可是由于职场生活的残酷和无奈,让我在短短半年内经历了工作和感情的双重失败。从此,我改变了自己的追求目标。在妈妈的千方百计争取下,我终于有了一个认识“富二代”机会。我就借着这个机遇,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职场和商场上的规则,来实现自己的各个愿望,最终步入高端生活行列中。在这里,你可亲身体会普通大学生找工作的艰辛路;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职场里所有的勾心斗角;在这里,你可以明白打工者们削尖脑袋赚外快的行为。而所有这一切的起源都是因为“钱”。
  •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 绝宠之公子的恶妻

    绝宠之公子的恶妻

    长山绿水间,一座庄园坐落在其中。宅邸恢弘错落有致,精雅中透着不凡,一看便不是普通人家。庄园内,丫鬟小厮敛声静语,行走之时亦是极其小心,尽力的不发出任何声音,规矩的很。一长廊尽头,一个白色的小身影靠在栏杆上,上半身处在房檐的阴凉里,下半身却徜徉在阳光之下。小人儿是个女孩儿,白色的裙子布料算不上高档,不过因着那张粉雕玉琢的脸蛋也使得无人会注意那裙子的质地。……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通过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小故事,来阐述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感悟,每一个故事,都能为读者带来一次心灵的洗礼。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异界龙魂神尊

    异界龙魂神尊

    人有三魂,分别为魔、武、兽。三魂之力受神之封印而沉睡,三股魂力觉醒之时,可以为人体带来毁天灭地的力量。濮阳羽,一个同时具备三种魂力的超级变态,将以自己强大的实力征服一个个敌人,赢得诸多佳丽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