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时将大米(不限量)用沸水烫过,再用清水浸泡30小时后磨成米浆,装入布袋挤压成含水量50%的干浆,用沸水煮至半熟,放进粉碎机中加水磨打烂成稀浆,再装入布袋中加重压,滤出纯净米浆,去除米渣、杂质,加入少量番茨粉,搅拌后装入下端有筛眼的布袋中,慢慢压迫布袋,使米浆通过筛孔成细条状挤出,徐徐落入沸水锅中烫熟,捞起用冷水冷却后沥干,即成粉条。海南粉一般是在米粉中依次加入适量的老抽(掺有味精的红酱油)、蒜泥、用蒜头爆香过的花生油或芝麻油,煮熟的黑豆芽,用肉丝、笋丝、虾仁、生粉配制成的热芡汁,牛肉干丝、炸尤鱼丝、油炸花生米、炒芝麻仁末、脆炸面片及碎香菜。最后用筷子夹着粉条搅拌调匀后便可进食。
甜酸粉
三亚的粉类小食很多,凉拌类的却不多,其中甜酸粉是常见的一种。滑滑的粉丝是地瓜粉做的,几块白白软软的米糕和它构成了甜酸粉的主料,黄色的菠萝块和红色的胡萝卜丝相映生辉,当然,吃起来菠萝的酸和胡萝卜独有的甜更是融合到绝妙。炒熟的花生、腌黄瓜丝、萝卜干作为辅料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让甜酸粉更加香甜可口。凉拌的腌料是红糖水和米醋混合而成的,在炎热的夏季喝上一口,像冰水一样直透心底。
椰丝糯米粑
这是一种以椰子叶做“衣服”,糯米做皮,椰肉丝、花生末、芝麻、白糖配成馅,以野菠萝叶包裹而制成5厘米左右大小的圆粑。是海南常见的风味小吃,蒸熟趁热吃。此粑糍而不腻,清甜可口,风味独具。
§§§第二十节云南风味云南十八怪
所谓“云南十八怪”,就是在云南有18件怪事,其中就有几件怪事就与吃有关。第一件怪事是“鲜花当菜卖”。顾名思义,在云南,鲜花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菜。花瓣、花芯、花蕊样样能做菜。比如石榴花,花瓣非常的厚实,炒出来之后,吃到嘴里清脆、清香、清淡。第二件怪事是“草帽当锅盖”。这种草帽是特制的小草帽,吃竹筒蒸蛋,在竹筒上就盖了一个小草帽,非常的小巧、精致。吃毒药做的菜,也是云南的特色。最惊心动魄的经历。根据《本草纲目》上记载,“草乌”生性有剧毒。可是,用草乌炖的鸡,非常的滋补,吃完后可以一年内不会得感冒。做这道菜时,为了去掉草乌的毒性要炖几个小时的时间,草乌的药性与鸡的味道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牦牛火锅
到丽江往往让人忽略了它的美食,因为有太多的景致。其实单单牦牛火锅,就足以让你彻底爱上丽江的。牦牛生活在无污染的高原,食草而生、肉质细嫩,是藏家的最爱。除了牦牛火锅,汉族人现在还没有其他途径一品牦牛肉的鲜美。
大救驾
所谓大救驾即炒饵块,这典故无非是说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昆明,明朝永历皇帝的小朝廷一路奔逃至腾冲,饥饿难忍时,当地人炒了一盘饵块送上。皇帝就连赞:“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炒饵块由此改名。腾冲产的饵块细糯、色白、有筋,切成菱形片,加鲜猪肉片、火腿片、酸菜、葱段、菠菜段、番茄丁、糟辣子、鸡蛋等炒香,又加入少量肉汤焖软,再用酱料调味,最后还配一碗酸汤,就上了桌。
鸡杂炒干巴菌
菌类一向以味道鲜美著称,野生菌类的鲜美自然更甚一筹。眼下,吃腻了大鱼大肉的昆明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昆明人,一贯以与自然和谐共处闻名的昆明人又条件便利的迷上了野生菌类。一道鸡杂炒干巴菌看上去也许有点儿其貌不扬,但那种美味异香让但凡吃过的人都终生难忘,“鲜得恨不能连舌头吞下去”。
翠梅酸辣鱼
在大理守着洱海吃鱼,可谓得天独厚。雪山融雪汇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质又滋养了分外鲜嫩的洱海鱼。当乘鲜采摘的酸梅翠色犹在,一道以青梅入味,以辣椒为主料的“翠梅酸辣鱼”就新鲜出炉了。果酸调和了鱼腥,更好地保持了鱼肉的口感和营养,与西餐烹鱼流行加柠檬片的做法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十一节广西风味豆腐乳
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远在宋代,桂林的豆腐乳已很出名。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特产“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豆腐乳制做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选材也很讲究。制出的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又是享饪的佐料。桂林豆腐乳有辣椒豆腐乳、五香豆腐乳两大类。做乳猪、扣肉、狗肉、红烧肉、白切鸡等,均宜用白腐乳作配料,香味四溢。用以凉拌豆腐、皮蛋、椿芽、小笋等,更是风味别具,回味无穷。
南宁生榨米粉
将做米粉用的新米的4/5泡水后用石磨进行湿磨,得了米浆。再放入干净的白布袋中沥去水分,得到较干的米粉团,然后将另外1/5的新米煮成烂饭,放到干净的石臼中捣成糊状,直到完全黏成一块手感柔软的大白糕,再和米粉团拌在一起,揉到完全融合,就成为榨粉时用的粉团了。吃米粉时,随吃随榨。将弄好的粉团放在一个穿有几十个小孔的圆铁罐中,用一个削成圆形刚好能放进铁罐的木头,使劲压塞进罐中的粉团,使粉团从小孔被挤出一条条圆形的米粉线,下面放一口烧着滚开水的大锅,从小孔出来的细粉条直接掉入开水里,不一会就熟了,捞上来盛入碗内就成为生榨米粉了。生榨米粉有两种吃法:一种是把米粉放入大碗中,在粉面上铺上一层碎猪肉,加进高级酱油、盐、熟豆芽、酸菜、生葱各适量,倒入滚热的骨头汤即成,这种叫汤榨粉;另一种是干捞,不加入骨头汤,用由酱油、酸醋、盐、味精等多种调味料熬成的卤汁淋入粉内,加上叉烧肉片、豆芽、酸菜、熟韭菜一起拌匀,就成为清凉爽口、适宜夏季食用的叉烧干捞榨米粉。特点:这种小吃风味浓厚,鲜滑爽口,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是南宁的大众早餐。
桂林打油茶
“打油茶”的工具、选料、制法、喝法都非常独特。工具是一只小铁锅、一把小木棰。小铁锅类似江南苏锡饮食业使用的炒锅,但锅口很小,约同大汤碗口,且锅口旁有一小歪嘴,以利倒茶;小木棰灵巧又别致,状如大小擀面具,但前端延伸出与相垂直的一小段,以作敲打之用;选料,须选用土茶,就是未经加工过的茶叶,不然,就会失“打油茶”的风味。葱、姜、蒜头、盐是必备的。油炸山芋片、油氽花生米是佐食的佳料。沏茶需用佳泉水已为茶经之事,然“打油茶”又一特别之处是以肉骨汤代佳泉水,自然是茶味别出。制法又很独特,铁锅烧热,加少量素油,待油熬透,推入葱段、姜片、蒜头熬香,放入用清水略泡过的土茶。“打油茶”必须用木棰反复敲打,方能使风味俱出,至打透,再加入肉骨汤,加适量盐,俟烧滚,倒入小碗,加上葱花,放点油氽花生米,香味四溢,茶色似咖啡,红绿点其间,诱你一喝为快。桂林地区喝“打油茶”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杯苦,二杯夹(方言,意为涩)三杯、四杯好油茶”。这就是提醒你慢慢品尝,好好领略。“打油茶”有祛寒湿、提神、饱腹之功能。桂北地区湿度大,矿工颇多,喝“打油茶”便成为当地百姓的饮食习惯。
漓江鱼头酸笋汤
鲢或草鱼头洗净,劈开,挖出牙根,洗净去味。锅中放入猪油,爆姜葱,放入鱼头煎香,当即冲入适量冷水,大火烧开,加入酸笋丝。改文火熬一会儿,见鱼汤变白,调入盐味,淋小磨香油即可食用。特点:酸鲜开胃,解暑消渴,夏日美味。
玉林牛巴
玉林是我国南方重镇,位于广西东南边陲。“玉林牛巴”是玉林传统风味名吃,它是用黄牛臀部肉(俗称打棒肉)为主料,肉质细而有嚼劲,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制法:选用黄牛臀部肉用刀片成薄片,放在盆内,加白酒、精盐、酱油、白糖、味精、姜汁、蒜白、葱白、小苏打、硝水,混合拌匀后腌渍1—2小时。将腌制好的牛肉片一块块地摊开,放在太阳下晒至七成干。将清油少许烧至八成熟,加进八角、草果、沙姜、桂皮、丁香、桂花、桔皮、花椒、茅根、姜块、蒜白、浸发冬菇,爆香,然后投入晒好的肉干用中火炒,待肉干回软,锅中无汁时,加入清油翻炒,盖上锅盖,改用文火慢慢煨制1—2小时。牛巴煨好后,拣去姜、蒜及香料,控去油汁晾凉,即可上桌,色泽暗亮,气味醇香,肉质细而耐嚼,入口生香,令人回味。
爆炒乌鸡
在别处多半用来炖汤的乌鸡到了桂林就因地制宜地改为了爆炒。的确,桂林人一向喜欢酸辣为主的浓重口味,一道桂林米粉由此横扫天下。但“药补不如食补”的风潮也挂到了桂林,清淡的乌鸡汤乏人问津,本地菜馆就自创以火红的干辣椒和果菜丁爆炒的乌鸡块儿,大受欢迎。
啤酒鱼
阳朔啤酒鱼,是桂菜近年来受粤、川风味影响的大成,当地人所称的绝招却只有两条:一要在阳朔煮,二要新鲜漓江活鲤鱼(一种身居山明水秀之地的自得尽显于此)。活鲤鱼开膛破肚但不刮鳞,平剖两半,每半边又横砍几刀以入味儿,再撒上姜丝等作料,投入油锅猛煎,直煎得鱼鳞变黄卷起,才淋上酱油,撒上红辣椒,倒入半瓶啤酒,盖上黄焖。再揭盖,顿时浓香四溢,你再就能品出啤酒鱼皮脆肉嫩,滑爽溢香的味道。
§§§第二十二节贵州风味德江土家族麻饼
把炒米、麻糖融合在一起搅匀,然后舀进长宽各70厘米、高5厘米左右的木箱里,用木块和擀面杖压实,冷却,再切成薄片就成了。如果您想长久保存,只需在麻饼上覆盖一层炒米,用塑料袋装好即成。特点:麻饼的品种很多,有元香米麻饼、芝麻麻饼、花生麻饼、核桃麻饼等。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圆形、长方形等等。不管放多长时间,麻饼仍然脆香、酥甜、可口。
遵义豆花面
遵义豆花面创制于20世纪初,迄今已近百年之久。制法:“宽刀面”选用上等面粉掺和新鲜鸡蛋,加少量芡粉和碱水制作而成。成品面条比普通面条宽一些,稍长一些。“豆花”选用黄豆磨浆点酸水而成水豆腐,然后再用豆浆煮熟,其特点是细嫩软绵。“佐料”有肉末、麻油、熟菜油、细辣椒油、猪油、鱼香菜、姜丝、香椒末、葱花、油炸花生米、油炸豆腐丁等,有的还加上碎细的鱿鱼、鸡丁和猪蹄筋等。食用时将煮熟的面条盛装在1碗内,盖上煮熟的豆花,盛上豆浆。用1小碟拌匀的佐料。用筷子将面条和豆花挑进小碟内,边蘸佐料边吃。特点:趁热蘸食,鲜香嫩滑,食欲顿开。
苗家金球糯粑
“金球糯粑”又叫“马打滚”和“糯粑洗澡”,是苗家最为普遍的风味小吃。将七成糯米加三成粘米用水泡胀(粘米先泡水1小时后再泡糯米),磨成水浆后用布袋兜着将水挤出。将含部分水的米粉浆搓成鸭蛋大小的团子,放在沸水中煮熟。团子煮熟后,倒在滚粉之中(滚粉用熟黄豆粉、芝麻粉、五香粉加白糖或红砂糖制成),或用盆、或用手缓缓摇动,将团子滚成球形,粘满粉末即成。这种打滚、粘粉的做法,群众称之为“马打滚”、“糯米洗澡”。又因团子是白色,粉末为金黄色,故又称“金球糯粑”。特点是香甜可口,柔软细腻,别具苗家风味。
镇宁布依族狗肉飧
贵州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布依族同胞,嗜食狗肉,宰狗待客是上等的款待。逢年过节,布依村寨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宰狗1只。把现宰的狗烫洗干净,将皮烧烤呈嫩黄色,肉皮焦裂而有烟味;火候不到家,肉软绵不香。狗灌肠技术更讲究,先把肠子洗干净,剔下狗身上的软骨剁碎,再把脑髓、血肺、糯米、狗肉、香料等拌在一起,灌在肠里煮熟,味道极其鲜美。加工狗爪用火钳烧烙,洗净烹熟,就餐时先夹来敬长者,然后敬客人。布依族认为狗爪最有营养,把它誉为“熊掌”。特点是香软开胃,不腻不柴,补中益气,温肾壮阳。
折耳根炒腊肉
中药里赫赫有名的鱼腥草到了贵州就取了嫩嫩的那段根茎来吃,惟其爽脆故名“折耳根”,折耳根是属于全体贵州人的标识,据说要看一人是否地道贵州人,进了菜馆二话不说连点两盘折耳根的就是了。在遵义,“折耳根炒腊肉”自然也是每席必有、百吃不厌的一道菜,折耳根冲鼻的生鱼腥气与腊肉、辣椒的香气形成了奇特的混合。
花江狗肉
在贵阳餐饮街上有一奇景,满街一字排开的狗屁股,狗尾巴还高高跷起,据说这就是本家有做正宗花江狗肉的象征了。花江原产1岁半的幼龄土狗被剥了皮、剔了骨,狗形犹存地端上了桌,接下来它就被剐成一片一片的,下进了预先炖过的狗骨头沙锅,肉嫩汤鲜,异香扑鼻。
二块粑炒火腿
在安顺和兴义当地人都会向你推荐“二块粑”,自古以来农家每年就挑最好的梗米和糯米,淘洗浸泡后蒸熟,先舂捣如泥,再趁热揉成长方、椭圆、扁圆的形状,凉后即为二块粑。两种米质巧妙混合而来的二块粑,爽口而有弹性,切片之后也是晶莹润泽的一片片。如果说原先的二块粑还像一道小吃,现在它就已然被潮流发扬光大为一道特色菜了,和着火腿炒,香而不腻。
酸汤鱼
贵州菜的奇倔首推它的酸,对于经常食欲不振的现代人来说,种种开胃的酸听着就是诱惑。凯里酸汤鱼的酸是大有讲究的,一般是先加入特产槽辣椒和本地许多有营养价值的中草药,借番茄酸烹出自然酸汤,然后将清洗的活鱼下锅。一个数据表明,凯里本地居民长寿人口居全国之首,酸汤鱼的营养价值得到了绝佳印证。
§§§第二十三节新疆风味新疆抓饭烧麦
将黄萝卜刀切成筷子粗的条,肥瘦羊肉全部切成约1厘米见方丁。将高压锅坐火上,加入油烧至七成热时倒入羊肉丁,炒至上色时倒入黄萝卜和洋葱,加盐与孜然粉,再加少许清水焖约10—15分钟。将泡好的大米捞出倒入锅内,扒平(不要翻动,使黄萝卜在米下面),盖上锅盖焖约10—15分钟,将米翻均。特点:馅心羊脂香味浓,甜咸适中,即可作点心,又可为主食。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的鲜美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因为“用手抓”,而是因为新疆当地的羊、当地的水还有当地的烹饪方法。整只羊去皮去内脏,放大锅中,以天山雪水煮之。待要起锅时抓大把盐撒入锅中,或者直接以出锅羊肉蘸盐巴,便可食用。
马肉
伊犁马闻名天下,伊犁马肉不由分说胜过天下马肉。以调料熟煮马肉之后,大刀片之,码于盘中,立时可食,其肉质贵在香而不腻,经久耐嚼。然马肉毕竟还属于“昂贵”食品,即便是在伊犁,吃马肉也只能是偶一为之的“大餐”。
馕坑肉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到了喀什不吃馕坑肉只能算白跑一趟。维族人家家门口都有一个用来做馕的土坑,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把抹上佐料的整只羊封闭在馕坑内,暗火慢烤。烤到一定时辰,打开馕坑,香气四溢,用香飘“十里”形容不为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