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4700000008

第8章 心怀仁爱便无敌

慈悲为怀,仁者无敌。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行为是正直的,合乎礼法的,就不必去计较别人的毁誉,而应该把完成自己的目标放在首位,一定要持之以恒去追求。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特别喜好打坐参禅,还曾跟随佛光禅师学禅。后来兄弟三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悟境,一起相约出外行脚云游。

有一天,在日落时三人借宿于一个村庄,恰巧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刚去世不久,妇人带了七个子女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第二天一早,到了三兄弟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突然对两位哥哥说:“两位哥哥继续参学去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

两位哥哥对弟弟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于是他们劝也懒得劝,拂袖而去。这位寡妇要独自抚育七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看到这位行者自愿留下来帮助她,当然求之不得。看到三师弟一表人才,妇人表示愿以身相许。三师弟没有直言拒绝,只是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妇人一听,对三师弟更加敬重。

三年以后妇人再次提出结婚的要求,三师弟又道:“如果现在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妇人觉得三师弟说得在理,就没有强求。

三年后,妇人又提出要结婚,三师弟再度婉拒道:“为了我们将来更加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如此三年、三年,再三年,岁月如梭,一晃九年就过去了,这一家的小儿小女都已长大成人。三师弟看到他助人的心愿已完成,就向妇人说明自己矢志求佛的决心和当年留下来的初衷,然后与这一家人道别,独自踏上了继续求道的漫漫长路。

智源和尚落到了一伙强盗手中,他们把他的衣服剥光,并在凛冽的寒风中把他抛在道路上。

一个过路人乘车走到他身旁,智源和尚向他申诉自己的遭遇并且恳求帮助。过路人同情地回答:“我可怜你,我也情愿把我所有的一切都给你。不过请你不要请求别的效劳,因为你的样子使我难过。你看,那里来了人,请把这只钱袋给他们,他们会帮助你的。”

智源和尚答道:“谢谢,不过,如果人道的义务需要这种苦难,那应该也有力量正视苦难。你的整个钱袋让我感受不到一点儿想要帮助我的意愿。”

第二个过路人出现了,智源和尚又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对这第二个人来说他的钱是很珍贵的,但他仍然想要履行人道的义务。他说:“如果为你浪费时间,我就错过了赚钱的机会。如果你支付我所失掉的那些钱,那我就背你到离这里一小时步行路程的修道院去。”

智源和尚反驳道:“这是个理性的决定,但是应该说,你的甘愿效力使你花费不大。你看,那里来了一个骑马的人,他会给我帮助,你却为钱出卖这种帮助。”

第三个人停下来了,智源和尚对他重述了自己的厄运。听完叙说以后,那人沉思一会儿,自我斗争了一番。最后他说:“我很难离开外套,它是我硕大身躯的唯一保护,我也很难给你留下我的马,因为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义务命令我帮助你。就坐在我的马上,裹在我的外套里吧——我会把你送到给你帮助的地方去。”

智源和尚回答:“善良的人,谢谢你的好心,但是你自己也境遇窘迫,不应该为了我再吃苦。你看,那里走来了两个强壮的人,他们会给我帮助,你太为难了。”

这时两个过路人走到智源和尚跟前,并且开始询问他的不幸。智源和尚刚刚开口,他们两人就惊讶地叫起来:“这是他!这正是我们搜寻的那个家伙。”而他也认出了他们,并且惊讶而愤怒起来。

他明白,他们认出他是他们恳求过的仇人,还是造成他们不幸的罪人,他们追赶他是为了向他讨还血债。他说:“让你们的愤恨和报复如愿以偿吧,我只能从你们那里指望得到死。”“不,”其中有一个人答道,“为了让你知道我们是谁和你是谁,把这件长衫拿去穿上吧。我们两人一起架着你,把你带到能帮助你的地方去。”

智源和尚深受感动,不禁感叹起来:“啊,宽宏大量的仇人,你使我感到羞愧,你解除了我的怨恨!请让我拥抱你,并且以真诚的宽恕完成善行吧!”

那人冷漠地回答:“安静些,朋友,不是因为我想给你帮助,宽恕你,而是因为你遭到了不幸。”

“那请你把自己的衣服拿回去,”智源和尚高声说着,从自己身上脱下了衣服,“听天由命吧;死了,总比成为接受傲慢仇人救命之恩的人好些。”

他站起来并想出发赶路,然而这时第五个过路人走到他跟前,这个人肩上挑着沉重的担子。

智源和尚想:“我已经这么多次受骗了,而这个人不像是那种想帮助我的人,就让他从旁边过去吧。”

过路人发现智源和尚后,立刻放下自己的担子。他冲动地说:“你看,你受伤了,也没有气力。最近的村庄也很远,在勉强走到村庄以前,你会因为流血过多而衰竭。趴在我的背上吧,我会把你带到村庄的。”

“你的担子怎么办呢?这样一来,你不得不把担子丢在路上。”

“我不知道,也不想这件事。”挑担人说,“我只知道,你需要帮助,我有义务给你帮助。”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能够关照和帮助别人的人就不是弱者,而是强者。

有一个贫穷的沙弥。他穷得一无所有,终日以乞讨为生,但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不伤害生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有一次,这个沙弥一连三天没吃到一点儿东西,饿得头昏眼花。他路过一个人家,便跌跌撞撞地走进去讨饭。这是一个富商之家,家里富丽堂皇,陈设极其考究。女主人见他饿得可怜,便令佣人摆上丰盛的饭菜款待他。这沙弥大喜过望,独自狼吞虎咽起来。

这家的男主人,是个珠宝收集者,经常高价收购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家里收藏的名贵珍宝,应有尽有,简直成了珠宝陈列馆。

这天回家,他兴高采烈地拿回一颗珍珠,这是一颗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他兴冲冲地走进房内,只见有一个沙弥在独自吃饭,便把珠子放在桌上,转身进内室去换衣服。就在他刚刚转身离开的时候,家里养的一只鹦鹉飞了过来,一口将那颗珍珠吞到肚里。

不一会儿,男主人换好衣服和妻子一起出来了。他忽然发觉那颗宝贵的珍珠不见了,便急忙向沙弥问道:“那颗珠子哪儿去了?”

沙弥一听愣住了,随即回答道:“什么珠子?我没看见啊。”

男主人又追问道:“那么,可曾有人来过吗?”

沙弥回答:“不曾有人来过。”

于是男主人勃然大怒地说道:“我刚才明明把珠子放在桌上,而这里除你之外,再无一人,珠子转眼之间就不见了,肯定是你偷的!你这没良心的家伙,我们好心好意地布施饭菜招待你,你却恩将仇报,偷人家东西。今天你老老实实地把珠子交出来,我便饶你一命,否则就把你活活打死!

沙弥闻言并未惊慌,反而坚定地说道:“我没拿,绝非是我拿的!”

男主人听罢大怒,抄起一根木棒,劈头盖脸地向沙弥打去。沙弥被打倒在地,鲜血直流。

此时,那只吞了珠子的鹦鹉正飞过来饮血,恰好与男主人挥舞的木棒相撞,当即被击身亡。这时,沙弥说:“住手!我告诉你吧,是这只鹦鹉吞了你的珍珠。”

男主人一听,忙吩咐仆人把鹦鹉的肚子剖开,果然取出了那颗珍珠。男主人手持珍珠,奇怪地问道:“你明知是鹦鹉吞了,可你为什么不早说呢?也免得受如此皮肉之苦。”

沙弥回答道:“我持佛戒,不得杀生。本想告诉你真相,又担心鹦鹉遭剖腹之祸。现在鹦鹉已经死了,说出来也无所谓了。如果鹦鹉未死,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讲的。”

男主人听罢,内心十分惭愧,连连向沙弥赔礼道歉。而沙弥却平静得像不曾发生过此事一样,脸上毫无怒色,并给男主人讲了了缘大师小时候的一则故事。

了缘大师出家之前俗名叫了了。

有一次,小了了全家在假日里到森林中去:父亲、母亲和四岁的了了。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欢快。父母让了了看看盛开着的铃兰花的林中旷地。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

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父亲在看一本有趣的书。突然雷声大作,落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爸爸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虽然她并不怕雨淋;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了了,虽然他也并不怕雨淋。

了了问道:“妈,爸爸把自己的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那么,我为什么保护不了任何人呢?”了了问道,“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啰?”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妈妈笑着回答说。

了了朝蔷薇丛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吧,妈妈?”了了问道。

“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这样回答他。

流水下山非有意,

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

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止庵守净

同类推荐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讲述了红包里只有一元钱、走过泥泞、感激、圣诞快乐等情感故事。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内容主要讲述着一群在各个世界生活的人,他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刺激着科学家们去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 笨笨恶魔:人间恋爱实习

    笨笨恶魔:人间恋爱实习

    天地之间大略被分为神,人,鬼三界,这是一般人较为清楚的分类,但是同存在这个世界上仍有其他的界地,如精灵一族,异次元空间等等,各界互不干涉,任何一方自成一个局面,各得其所,各司其职。直到有一天,这种安详稳定的局面被人间界的一位强大的魔法师——狄也娜给施了一种奇特的魔法。狄也娜是一位充满神秘色彩且灵力极其强大的高级魔法师,可以自由来回神,人,鬼等各界,随心所欲的穿梭时空,预知未来。这次她对浩瀚宇宙中的十二星座施了魔法,导致各界流传着各种流言蜚语。封印一到施展的时刻,天下必将大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解除封印。
  • 天火

    天火

    "或轻读,或精读,方便舒适有所得亦小说,亦散文,完整人格无所失《有价值悦读:天火》是“有价值悦读”丛书之一种。汇集文坛奇人汪曾祺老先生毕生小说及散文经典作品。可谓一书在手,揽尽老先生的人生意趣、思想品格。本书的许多篇什,已被收进大中小学生教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