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600000021

第21章 民生情怀(4)

将“看病难、看病贵”归咎于医院及其营利动机,幻想医改方案一旦出台,能有个办法“管住”医院,从而让看病的价格迅速降下来。

医院运行机制、医疗资源布局乃至医疗定价,都是复杂的话题,此处不展开谈,不过从“新医改方案”也可以知道,“以药养医”是看病贵的主因之一,但“药品加成”是国家大幅降低投入后让公立医院自谋出路的办法,怨不得医院本身,“解铃还须系铃人”。此次《方案》只能“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而且在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还要“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如此一增一减,医改方案没有也不可能承诺医疗服务的费用会有大幅下降。

其实,只要承认医疗技术进步意义重大,就应当承认,医疗费用的上涨才是必然趋势。健康经济学表明,医疗费用的上涨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现象,其技术进步往往带来费用的增加而非节约。在西方,医疗费用的上涨超过国民收入增长是一种常态。立足中国国情更应当看到,解决看病的难与贵只能是相对的;而唯有加快推进多元办医格局,确保医疗卫生服务的充分和竞争,同步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管框架,医疗费用的合理化才是可期的。

细心人不难看出,“新医改方案”将分两步实施:至2011年,可“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至2020年,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期望改革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这意味着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缘此,我们越发主张今天的医改期待能够理性而务实。

-2009年第8期-

勿忘“住的呼唤”

城镇国有单位的住房改革恰如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必须打破单位乃至“系统”的壁垒,以社会化的方式加速完成。

至少已经有年余,曾经引起那么多冲动的中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已经不再是媒体的热点。然而,我们很难相信这是一个能够忘却或忽略的题目。一则,房改直接牵动城市中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二则,房改与中国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密切相关,其成败之于改革全局的影响必然十分重大。有道是“行百里而半九十”,既然房改仍未竟全功,房改就仍是大任务、大挑战。

观察中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可以划定多种时段。从1980年4月邓小平关于住房问题的讲话开始算是一种,从1988年国发11号文件提出住房商品化实施方案开始算是一种,从1998年前总理朱鎔基将房改列为新政府五大目标、7月国发23号文件正式确定房改方略开始算又是一种。即使按最后一种算,这项全面启动、部署周密、目标明确而且得到各方认同的改革,也已经进行了五年余。

1998年年初,国务院决策层提出的时间表,本来是1998年7月1日停止福利分房,后来推迟至当年年底,再至次年年底,最后的截止期是2000年12月31日。然而,距彼时到2003年已经近三年,福利分房似无还有,货币化分房走走停停,改革的末班车迟迟无法进站,这不能不使人深感遗憾。

住房改革在本质上是社会分配体制的产权变革。此项改革未达目标,很容易使原来国有单位福利分房时引致的社会不公平加倍扩大。在当前,多数地方各类国有单位大量存在货币化分房未兑现的情况,但直接原因却截然相反:富单位借口货币补贴标准太低、补贴不足,不予下发;而穷单位则怨货币补贴标准过高、财源有限,无力支付。如是,则富单位拿出让受益者满意的方案,无论称为准福利分房抑或特别经济适用房,其结果都是“富者更富”;而穷单位迟迟无法给职工应得补贴,无论选择集资建房还是贴息贷款都难以实施,其结果只有“穷者更穷”。

在这里,穷富之别并非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与按劳取酬的方向不一致,从市场改革的角度看,不仅不存在任何合理性而且明显有害。特别是无力兑现货币补贴的穷单位,主要是大批当年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现在处于巨大困难中的老牌国有企业,其需房、盼房的众多老职工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房改进展不顺的后果就更为严重。更不用说当年福利分房曾是不正之风的渊薮,而今天的各类“过渡性住房分配”也极易成为寻租温床了!

城镇住房改革不能尽快实现货币化目标,还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市场化发展。有统计称,中国近年来的城镇住宅投资中,房地产企业投资所占比例不过五六成,现在还有一种舆论偏差,而相应的竣工面积不过四成,足证“双轨制”存在对产业发展的严重挤压。特别是城市土地供应的不公平成为群众诟病的普遍问题,贪污腐败已经屡见不鲜,倘城市住房建设继续双轨运行,将直接影响土地市场的规范和公正,其负效应更是多重的。

中国城镇房改迟滞不前,很大程度上与最初的战略方针选择相关。当时除贵州省等少数地方以“全面改革”发端,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选择了“老房老办法、新房新办法”的渐进改革。此办法照顾了“单位所有”的现实,或许有利于在前期减少既得利益者带来的阻力,加速改革铺开。但以往福利分房时期所形成的国有单位之间苦乐不均,本来是绕不过去的矛盾,更在“渐进”过程中急速扩大,增加了后续改革的难度。若要改革前进,不应当也不可能一味让步,总要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进行突破。在这里,重新明确“货币化分房”的改革目标、坚定改革的决心、加强改革的紧迫感,都至关重要。而从根本上说,则应认识到城镇国有单位的住房改革恰如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必须打破单位乃至“系统”的壁垒,以社会化的方式加速完成。这才是考虑大多数人利益的政策方向。

2002年《财经》记者在采访贵州省省会贵阳市房改时,曾面对市房改办办公室墙上“住的呼唤”四个大字伫立良久。记者还发现,越是走进基层,越是可以真切地听到这种声音,越是期望造福于大多数人、适应市场体制的城镇住房新制度早日建立。于今反思中国房改五年来的得失成败,其实还可以想得更多更远,而民众“住的呼唤”犹在久久回旋,是挥之不去的。

-2003年第23期-

也看“房地产新政”

在房地产市场上,经过多年的改革,明确政府与市场定位时机已经成熟。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的越位与缺位并存,不能保障房地产业的平稳发展。

在中国的改革历史上,恐怕还没有哪个行业能如房地产业这样受到中央政府政策层面的“垂青”。从3月初,《政府工作报告》将“调控房价”列为政府工作重点,至5月11日,建设部、发改委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出台,中央各部委一系列政策措施频频出手,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近来作为“风向标”的上海房价出现显著下降,就是重要标志。

颇有舆论对房价的下行趋势感到欣喜,“房地产新政”好评如潮。但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业的现实要复杂得多。直面房地产泡沫、采取政策手段化解风险是必要的,但此次出台的措施中仍伴有行政性指令,甚至明确规定地方政府领导人要对当地房价上涨负责,使人对“新政”的长期效应感到不安。事实上,在房地产领域,恰如在其他经济领域,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纠正因错位导致的经济损害,才是产业健康成长的治本之道。

在这里,格外应当强调推进房地产业的市场化。房产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一方面,它是人们生存之所必需;另外一方面,它又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部分。因此,政府应明确自己在市场环境中的角色,一方面通过对低收入群体的购房补贴、兴建廉租房等措施,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另一方面放开房地产商品市场,不与民争利。此外,由于土地供给的有限性,房地产价格很容易炒高并进一步带来金融风险,这时政府就需要采取调节需求、增加供给等措施,抑制市场风险,稳定经济。这又决定了政府不宜成为土地市场上的“运动员”。

实践证明,这样“有限”和“有效”的政府,才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2005年来上海等城市房价高企的现象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与识者的焦虑,而政府政策频繁出手,多在需求一方做文章,“打击投机”为目标之一。其实,房地产市场出现的畸形现象有着更具根本性的原因,其中心就是政府在供给方的过度参与和角色错位。在房地产利润丰厚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地方政府或主控其中,或热情参与,获取了土地出让和房价上涨的双重收益;而全国的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近年来持续下降,2004年甚至降到了4.61%,恰显示政府远未能履行应尽之责。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求政府在房地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恰如学者们所建言,政府在二级市场上应当放弃其“运动员”的角色,做好市场的“裁判员”,执行保障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稳定经济的职能;在一级市场上,则首先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土地市场,将目前三种土地交易方式统一为“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简称“招拍挂”),并对现行的土地制度作出调整,建立农用地进入非农用地市场的交易渠道,进而通过开征物业税等办法,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一次性转让收入的扭曲激励,鼓励土地的供给。

土地交易收益的分配不当,事实上是造成政府行为失当的激励因素。《财经》最近在浙江省的调查即显示,政府以土地收入“经营城市”,最终可能带来种种弊端。事实上,改革走到今天,已经到了对土地交易收益重新进行规范的时候。识者已经提出,土地出让收益应当首先用于弥补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的缺位,作为增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基本居住条件的补贴支出,而不宜作为不纳入地方政府预算的财政收入,致使政府在房价-地价的联动中患得患失,成为一种不当激励

同类推荐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 趣味管理学

    趣味管理学

    本书将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管理知识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包括:什么是管理、管理者、规划、组织、决策、经营等内容。
  •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工作中我们处处与经济打交道,生活中时时刻刻与经济发生着联系。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学常识并善于使用一些经济学原理,让工作更加井井有条,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如果你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主动、步步为营,那么请翻开这本书,在经济学的指引下获得更完美的工作和生活。
  • 矿业权交易操作实务

    矿业权交易操作实务

    本书从矿业权出让、转让的现场交易和网上交易两方面叙述了整个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交易过程。详细列出了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文本式样。可使初始接触矿业权的人士尽快了解矿业权交易操作,也可供经常接触矿业权的人士参考。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枪舞天下

    网游之枪舞天下

    平凡大学生偶入游戏世界,凭借精准的计算能力获得隐藏门派天策府的垂青,在任务世界中力抗剧情强者,终获刺日大枪,风云突变帮会云集,六大美女挨个投怀送抱。家族战、帮会战,城战、宋金大战将逐渐上演。看天策少年如何凭一杆长枪纵横游戏世界,啸傲宋金战场。本书有些类似无限流,内容情节紧密相扣,特别是技能装备和召唤兽的设定已经完美的超越老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意外得个老婆

    意外得个老婆

    第一天上班因为走错门,她从设计师助理变成了当红偶像团体的助理。“白清言,你这辈子都休想甩掉我们!”明明三个性格迥异的人,却对她说了同一句话。更可悲的是,她遇到了那个恶魔般的男人。他逼迫,设计,逼着她一步步跌入他的圈套。逼着她和自己心爱的男友越走越远,甚至在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狠狠的贯穿了她的身子。从此……她再也无法摆脱他。“白清言,我说过的,你终究……逃不掉的!”逃不掉么?是呵……一直以来,她总是从一个圈里逃到另一个圈里。即便是五年后,她依旧没法逃得过那些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老茶馆笑话

    老茶馆笑话

    这是一本中国当代的笑话作品集,收集了笑话故事200余篇,分为《少城笑话》、《都市笑话》、《白领笑话》、《老板笑话》、《江湖笑话》、《夫妻笑话》……
  • 任正非管理日志

    任正非管理日志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CEO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为华为2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本书第一次以“管理日志”的形式,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以国际视野对任正非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评述,回顾了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所发表的观点及背景,探索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并针对其他企业给出了具有实战意义的“行动指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职场美文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职场美文

    影响无数人一生的名人轶事,指引无数人成功的职场智慧。一篇篇美文如同职场里吹过的一阵清风,为你带来清新、振奋的空气,为你消解工作中的困惑,让你明了工作的真正内涵,彰显真正的价值。一个梦想、一种热爱、一种坚持、一种淡然……优秀之花、优秀之叶在夜以继日的滋润中开出绚烂的果实,金灿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