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000000020

第20章 从政之道(4)

我们丝毫不怀疑王安石为国为民的品格,也不能否定他的才干。但是,他在掌握权力之后,不能够与周围的同僚们同心协力,只依靠一个皇帝,就想推行涉及面极大的改革,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当遭到周围人的反对的时候,他提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虽然对于变法的决心和勇气表露无遗,却失去了更多的支持,他自己也被称为"拗相公"。到了这个地步,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盈"--过于自满了。

"盈"怎么讲?用我们今天的话说,盈就是满,在这里指的是一种极端的状态。对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不要自满,二是不要走极端。领导干部掌握着权力,如果不是时刻警醒自己,往往会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个时候,如果加上外界的因素,就很容易做出错误的事情来。还有的人自以为掌握权力,"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听不进别人的忠告,也听不得不同的声音,在工作中走入极端,也往往带来损失。

小事积累成就所得

【老子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第64章)

意译:合抱粗的的树木,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高的楼台,开始于第一捧泥土。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自己脚下的第一步。

【解读】

老子看到,一棵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耸立的高台就是用一层层的累积起来的,千里的路程也是在一步步走出来的,正是从一点点的小事积累,才成就了后来的辉煌。由此,老子深知了做事从小事积累的重要性,为此说出了众口相传的名言。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需要我们去这样做,古今中外凡是大有成就者,大多如此。

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早就熟知了,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愚公,他的家门口有两座山,一座叫太行山,另一座叫王屋山,可是两座山正好挡在了家门口,愚公每天进出家门都要绕很远的路,十分不方便。

有一天晚上,愚公就对全家人说:"我们一家人一块把挡在门口的两座大山移开,让门口的路都可以直接通到外面的大路,你们看怎么样呢?"儿孙们都一直表示赞同。可是愚公的妻子却一直摇头说:"这太不可能了!你们连搬动土丘的力气都没有,又怎么能搬动大山呢?就算你们能搬得动,那么这些挖出来的泥土石块扔到哪里呢?"愚公与儿孙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们就把它们搬到海里面去吧!"

第二天开始,愚公就与儿孙们开始扛着锄头挑着扁担在山边开始挖。愚公的举动也吸引了邻居京城氏以及她的儿子,他们也兴致勃勃的帮着愚公一起做起了依山的工作。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叫智叟的人,嘲笑他们说:"愚公呀!你真是太糊涂了,你这么老了,还要去移什么山?就算到你临死的那一天,也移不开呀!"愚公听后哈哈大笑,说:"你才糊涂呢!我虽然是老了,可是还有我的儿子呢,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再生儿子,我们子子孙孙一直搬下去,只要是我们搬掉山一块,山就少一块, 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两座山搬走的,天底下哪里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智叟听了哑口无言,只得走开了。

后来,山神与海神知道这件事情后,害怕愚公这一家人永不停止的搬,会把山搬光,把海填满,就把这件事情报告了天神,天神一听:"愚公真是有恒心呀!"于是立刻派了两个神仙去把太行山与王屋山背走了,放在了远处,再也不挡愚公门口的路了。

愚公正因为能够移山,首先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毅力与决心,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又怎么能够达到实现这样的目的呢?同样苏联著名的昆虫家柳比歇夫他一生博学多才,成果累累,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写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的专述和论文,内容涉及科学史、昆虫学、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和哲学等。为什么他能作出这么多的贡献呢? 柳比歇夫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科学家,因此,他懂得时间的价值。他说过,作为一个科学家,如果不是短时期,而是成年累月地没有时间进行思索,那将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倘若不改变表面上看来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那他最好放弃科学。柳比歇夫还懂得,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首先要成为一个善于运筹时间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养成了自己花费时间的方法。他详细地记下了自己时间的支出,掌握了支配时间的主动权,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利用时间的"下脚料" 在实地考察各种害虫工作时的空闲里,他搜集了一万三千多只、三百多种地蚤标本,比当时动物研究所的标本还多出五倍。正是这个对时间"斤斤计较"的人,在一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柳比歇夫的实践告诉我们:伟大的成就正是在分分秒秒的时间里,在一点一滴的辛勤劳动中获得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巴甫洛夫曾要求青年科学工作者要学习做科学上的琐碎工作,应当"研究、对比,积累事实",以便有朝一日使理论张开"翅膀""飞翔"。而"事实"的"积累""需要科学家以谨慎耐心的态度不懈地观察,专心致志,反复地实验和研究"。柳比歇夫如果不是抓紧零星时间学习研究,科学工作者如果不是一次次地探求,一个个地积累数据,那么众多的学术论文,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又从何而来?

同样的道理,老子针对春秋末年那些侯王、君主说让他们要积累自己的德政,千万不能松懈,要成为有才能的君主。《韩非子·喻老》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倘若不能从小的地方考虑着手,终将会酿成大的祸患,不能在小的地方注意,也将会损害自己的品德。为防止"涓流不止"引出"溪壑成灾",就必须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小节上抓起。不少人从这里发展到见酒则醉,见财则贪,见色则淫。可是,小节和大节是紧密相连的,小节影响着大节,量变会引发质变,小节非小事,小节不拘,则大节难保。小节不立,非变质不可;小事放纵,就会逐步走向堕落。因此,为政者在好的方面已经积累发扬,在错误的、危害的方面则是应该慎重杜绝。越是隐藏的东西越能看出人的品质,越是细微的情节越能显示出人的灵魂。小事小节中更要体现党性、体现原则、体现人格。

小事积累多了就能做成大事,平反的事情做的多了,就会变成不平反的人。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后,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看了,大为赞叹,把这部著作的思想归结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并推荐别人阅读。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的敌后抗战也是分不开的,正是人民军队在敌后展开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等看似很小的战斗,才拖住了日军,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烹饪中的治国道理

【老子说】

治大国若亨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得交归。(第60章)

意译:治理大国的道理,就好像煎小鱼一样,不要总是翻来翻去。用"道"治理天下,那些鬼怪就不会闹事。不是它们不闹事,是因为它们闹事也伤害不了人。不但鬼怪不伤人,"圣人"也不伤人。鬼怪和"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天下太平。

【解读】

老子在从炒菜做饭中都能悟出治国的道理,他将治理国家比喻为烹饪小鱼,佐料要齐全、适度,火候要掌握好,每一步都要按照煎鱼的程序进行,不能总是翻来翻去,那样鱼也就碎了;领导者如果总是扰乱人民,人民也就乱了,国家就动荡不安了。老子的这句话影响深远,甚至引起了当代美国前总统里根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里根在华演讲的时候就引述了老子的这句话,回到美国后,里根在各种场合常常重复这句话。1987年,里根在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再一次引用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来阐明施政纲领。在美国,很是掀起一阵老子热。由此,可见老子这句话的深刻政治涵义。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自饱尝人间艰辛,对人民的疾苦深有体会,因此史书上就称赞他非常爱民,尤其是怜惜贫困老弱的民众,每每提到农事的艰辛,经常忍不住留下眼泪。后来即使他贵为皇帝了,也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出身,没有忘记早年的生活。他曾经说,自己曾经是一介草民的时候,当时兵荒马乱,灾害不断,每天只能靠吃野菜充饥,它不仅自己这样时刻进给,还教育子孙后代都要体恤民情,让他们时刻了解民众的实际生活情况。就在朱元璋称帝的前一年,他派两个儿子到老家扫墓,并叮嘱他们在路上要观察人民的生活状况,让他们了解民众生活的艰难。当年,他到南郊视察的时候,世子朱标同行,朱元璋特意让人带着朱标走访农户,仔细的观察农家的饮食住行,随后他语重心长的对朱标说:"你知道农家的辛苦么?农民一年四季辛劳耕作,一直在田地里躬耕,手一直不离锄头和犁,一年到头得不到休息。可是他们住的不过是茅屋草床,穿的是粗布衣裳,吃的是粗粮,可是国家的经费都是从他们身上出呀。因为凡是日常所用都要体恤农民的辛劳,用之有度、有节,使人民不能受冻挨饿,这样才能尽了自己的职责。如果横征暴敛,老百姓也会受不了的,所以一定要体恤民情呀!"

正是因为经历了元朝的灭亡,朱元璋深刻的体会到了安民的道理,一再提醒自己的臣下要注意让民众休息。因此,就在即位之初实行安民为本的方针策略。经过元末战乱的摧残,明初社会一片萧条,就拿历史上名噪一时的扬州来说,这里被曾被各地的地主武装占据,人民惨遭劫掠,剩下仅仅几十人。徐州遭到元军的血洗,白骨露于野,千里不见人烟。曾经富庶一时的江南也是呈现出荒凉无人烟的景象,昔日熙熙攘攘的城镇更是杂草丛生,鸟兽出没。北方中原所剩人口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三,满目凄惨,放眼望去心境悲凉。朱元璋不由慨叹,平定天下并不困难,可是战争让民生凋敝,千里荒芜,老百姓生活如此艰难,这才是让人费心劳神呀!为了迅速的恢复生产,朱元璋殚精竭虑,寻找对策,他与谋臣刘基讨论怎样休养生息时,刘基认为只有实行宽厚仁慈的政策才能够让老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出身农民的朱元璋认为,不能一味的讲仁慈,一定要让老百姓切切实实的得到实惠,他分析说,一定要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他们有力量发展生产,当官的要勤俭节约,否则老百姓的财产就会被搜刮净了,还是要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否则老百姓就会精疲力竭,也要制止官员的残暴贪婪,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朱元璋还说,治理国家就是要让老百姓吃好穿好,这是统治者应尽的责任。所以,朱元璋立刻采取了一系列减轻农民复旦的措施,他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徭役,农民的负担大大降低了,同时对遭受战乱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的地区,他就会免除他们的全部赋税,还经常调拨一些生活必需品。据统计,朱元璋在位期间,曾经下令减免赋税并赈济灾民七十多次。凡是各地发生自然灾害了,他就会下令地方官员必须上报,若是有所隐瞒,一经查实,立刻严惩。据说有一年,湖广地区发生了水灾,朱元璋就命令户部的官员前去救济,可是那位官员竟然拖了好长时间才到,因此不少百姓活活饿死,朱元璋知道之后,立刻下令将其处死。后来的官员再也没有敢拖延的了。还有一次,山东青州发生了自然灾害,地方官员没有及时上报,朱元璋竟然将那些负责的官员治罪。

朱元璋还打了一个比喻告诫官员说,天下刚刚安定,老百姓十分困乏,就向刚刚会飞的小鸟,一定不要拔它的毛,刚刚种植的小树,也不能摇它的根,一定要让老百姓好好休息呀。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爱惜民力,在建造宫殿的时候,他只要求坚固,不追求华美,宫中的空地,有人建议建造亭台苑囿,朱元璋竟然让人在上面种上蔬菜,让皇宫里面的人吃。朱元璋还不让下面的人劳民伤财,规定凡是各级官府要动用民力,必须先奏请才能开工,必须兴建的工程,也要在农闲的时候进行,他的这些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朱元璋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熟读《道德经》,并问道于左右,自然也深得安民的道理。可是有的统治者就不是这样了,隋炀帝即位之后,在位十三年,劳民伤财,后人称其与商纣王、秦始皇无二,是有名的暴君。他滥用民力,大肆兴建东都洛阳,三次征伐高句丽,人民苦不堪言。他好大喜功,巡游无度人民深受其害。沉重的赋税人民不堪忍受,社会生产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在起义军的打击之下,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最后隋炀帝也在江都被部将杀死,下场实属可悲。

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老子说】

同类推荐
  • 这都不叫事儿

    这都不叫事儿

    这本半回忆半玩笑的新书主要以延参法师与弟子的对话写成,它选择了一个“卖萌”的方式展开,从最爆笑的对话,到不留情面的自黑和神补刀,口头禅、流行的人和事,到寻常的喜怒哀乐惧,大到时间、生命、轮回,都被化解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和文艺有爱的小哲理,传播着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本意。
  • 赢在高考心情

    赢在高考心情

    世界本来就是一朵微笑的花,高考也是。但是偏偏有些人就将它们视作魔鬼、梦魇。懂得欣赏,才能有所得。当你对它们微笑,才能看到它们的美好。高考原本就不是什么炼狱,而是一场风景。也许终点并不是最重要的,当你享受这场磨砺带给我们的种种给予,你就会最终走到你想到达的地方。享受现在吧,享受这本书为你带来的心灵的盛宴吧!
  • 生气不如争气全集

    生气不如争气全集

    气是由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理它时,它就会消散。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未必都来得及享受,哪里还有时间生气呢?因此,做人以消气为上策。
  • 感动:感动你一辈子的心灵礼物

    感动:感动你一辈子的心灵礼物

    我们要以感恩的心过每一天,更要用心看这个世界,用心感动自己,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视为是理所当然,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会改变,且看你如何去衡量。本书精选了78则感动人心的小故事,分类编排,以简单的小故事说明人生的大道理,适合普通大众阅读。这本《感动》的诞生源于对生命的每次理解,和每次激荡起的心中的那份涟漪。不论你身边的是怎么样的人,他们的世界里都有一个或者多个故事。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人要有心机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他不可能比你多,你也不会比他少,你唯一能胜过别人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机”。如果你缺少“心机”,就只能默默无闻、暗淡无光地走完一生。如果你不甘落寞,期待富有、高质量的生活,就一定要有“心机”。“心机”是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助你通往成功的桥梁。
热门推荐
  • 高血压自我康复全书

    高血压自我康复全书

    血压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何看透它的本质,去除根,是一门学问。据统计,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经超过了2 亿人,每10人中就有2 个高血压病患者,并且每年正以相当快的速度迅速增加。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本书就是通过对高血压进行寻根溯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科学趣味的漫画,向读者传达普通大众必须了解的高血压常识,以及简单易行的控制、改善高血压的方法,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阅读本书,你还能学到一种健康态度,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千亿豪门:家有仙妻

    千亿豪门:家有仙妻

    她又多了个哥依旧不是人……本文又名《全都不是人》,混迹收藏界的邵老师,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不是个人!她嫁了高富帅,后来发现她老公也不是个人!!她生了一对双胞胎,当然不是人……
  • 死于青春

    死于青春

    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警察的悲壮故事。小说以“我”的回忆,讲述她在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后,被派往清水河劳改农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在那里她结训了陆小祥,两小萌发了炽热的初恋。由于社会不幸的不正常,陆小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情感,他的一切作为,都成了他破坏抗震救灾、同情反革命的罪证,他被关押,最终顽强于他的至亲好友的枪弹下。
  • 金枝玉叶

    金枝玉叶

    千古江山阅尽,吴钩了却前尘,回魂黯看漏雨,花错月影无痕。延绵不绝的亭台楼台之后,是寒玉生烟、胭脂生凉的寂寞宫愁,九重宫阙的水晶珠帘之后,是金枝玉叶、权柄玉座的血腥杀戮,金戈铁马的乱世末期,波澜诡谲的宫闱闺阁,一个叫苏谧的女子一生的挣扎反抗、起伏沉落。
  • 本宫代号007:王爷,有种就单挑

    本宫代号007:王爷,有种就单挑

    世上排行001的人有很多,蓝羽并不是其中之一,她的代号是007!但不管任何时空,蓝羽都绝对是独一无二第一人!一个修罗般冷硬绝情的女佣兵穿越到异时空,取代蓝家废物大小姐之后,颠覆了谁的国.......
  • 茶文化与茶艺

    茶文化与茶艺

    本书共分为基础知识、现代茶文化、技能训练三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茶叶知识、茶艺编创、茶席设计、茶文化的发展、丰富多彩的茶艺活动、茶叶的识别与储藏等。
  • 涅磐邪凤之幻师本倾城

    涅磐邪凤之幻师本倾城

    前世,她是天才催眠师,光芒万丈!姐姐的背叛,她的命运轮盘就此终止。今生,她是九天神鼎第一废柴!天启大陆,异世而生!有人说:“她是千万难遇的极品废柴,根骨低,绝无仅有!”有人说:“她天生妖冶,必祸乱天下!”还有人说:“千年之变,因她而变,此女不除,必有大难!”……殊不知,废柴也有小晴天!废柴也有翻云覆雨日!她,九天第一催眠师,催你入眠,取你性命!她,九天第一驯兽师,万物之灵,沉浮脚下!她,九天第一炼丹师,灵药仙丹,不在话下!她,九天第一升级狂人,基因突变,令人费解!鬼魅魍魉,风起云涌!改天逆命,非她莫属!试问天下,惊艳如她,魅惑如她,天才如她,传奇如她……又有几人可以比肩?九天之巅,她倾城而立,灯火阑珊,她只道:“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你,敢吗?片段一:她雄霸九天大陆,成就一代废材的惊世之名!再回首,睥睨天下,纵横四方……却发现,那人始终追随着她的脚步,不离!不弃!她笑:“你还真是贱!”他答:就是贱骨头,奈我何?”某女收敛了笑容,面无表情的看了看某男:“那你别贴着我行吗?都贴到我可爱的臀部上了。”男:“那我贴你可爱的脸?”他们也有小温馨:她斜睨着他:“听说今天武家嫡长子为出门,嗯?”他微微一笑,伸出右手把她被风吹的略微凌乱的发丝理顺,“嗯,是我。”他的气息萦绕在她的周围,“不过一点夜香散罢了。有利于清理肠道,还可以帮助武陵健身,何乐而不为呢?”她转开脸,耳垂一抹粉红,“也是,婷姐的未来夫君,得苗条一点才好。”“阿然,我可是很苗条的。”他说,指尖还残留着她的一抹清香。她没有回应,只是闭上眼睛吹风,假装没有听到,唇角觉有着明显的笑意。他看到了,也跟着轻轻的笑了起来。
  • 盘龙

    盘龙

    大小的血睛鬃毛狮,力大无穷的紫睛金毛猿,毁天灭地的九头蛇皇,携带着毁灭雷电的恐怖雷龙……这里无奇不有,这是一个广博的魔幻世界。强者可以站在黑色巨龙的头顶遨游天际,恐怖的魔法可以焚烧江河,可以毁灭城池,可以夷平山岳……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拥有‘盘龙戒指’的少年的梦幻旅程。
  •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诗经》,更直观、真切地感受《诗经》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