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0900000010

第10章 另一种钻探者

这个小家伙叫什么?它的名字我不敢标在文章的标题中?它叫铜赤色短尾小蜂,看看再读出来 :铜—赤—色—短—尾—小—蜂。您会张大嘴巴,还以为是史前动物呢!当人们读到这个词时,就会联想起像柱牙象、猛犸和大懒兽等古生代巨兽。实际上,专业术语误导了我们,它只不过是一种不起眼的、比库蚊还小的昆虫。

在科学领域用响亮的字词是一些人的爱好,即使命名一种小飞虫,也想把你吓倒。给动物取名的人是那些受人崇敬的学者们,命名时音节繁褥,坚涩生僻是常事,但我还是心甘情愿地引用,不敢加以改动。

但知识应该面向公众,我希望就像平常人说话那样,让所有人都听得懂,我相信,科学并不是必须由独眼巨人①的行话来描述的。于是,我会尽量避开生僻的专业词语,尤其是那些在书写时,一写就要写上一大串的。因而,铜赤色短尾小蜂这个名字我只好放弃。

这是一种很柔弱的虫子,就像我们在阳光下看到的小飞虫那样。

它身着铜赤色的外衣,鼓着一对红红的眼睛 ;它身后佩带一把宝剑,那是它产卵管上的鞘翅。宝剑在小腹末梢稍微斜立起来,而不像褶翅小蜂的那样横卧在背部的槽沟里。剑鞘的里面是产卵管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在它的体内,一直延伸到腹腔。简而言之,它的产卵工具和褶翅小蜂一样,不同的是,后半部分像剑一样立了起来。

这种小剑客也喜欢骚扰石蜂,石蜂很害怕它。它会和褶翅小蜂同时征讨石蜂的城池。它们在一起,用触角尖一点儿一点儿地开拓着地盘,勇敢地将短剑插入凝灰岩中。它比后者的工作更加投入,或者更加不畏艰险。即使有人过来看,它也毫不在意 ;褶翅小蜂溜了,它却一动不动。它毫不畏惧地直接闯入我的书房,占领我准备用来观察蜂群繁殖情况的蜂巢。它在我的放大镜和镊子尖旁活动着。它有什么好怕的?

这样的小不点儿,人们能把它怎么样?它自认为很安全,即使我把蜂巢拿起来、放下、再拿起来,小虫也总不为所动,继续着它的安家工作。

一个胆大者闯入了高墙石蜂的蜂巢。里面的蜂房被一种叫挤蜂的寄生虫茧占据了大部分。我好奇地把蜂房剖开了一半,于是,蜂房里的一切暴露无遗了。小家伙很高兴,连续四天,从一个蜂房钻到另一个蜂房,选择一个合适的虫茧,再用一种优美的姿势把它的产卵管深插进去。我知道,观察对于科学探究是不可缺少的,但不能决定探究的运气。小虫子勘探的不是石蜂蜂巢的石质外壳,而是虫茧的丝状表层。勘探者以及它的同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工作。它没有味觉,视觉也起不了作用,我猜想,它可能有一种特殊的感官,虽然各种虫茧的外表不相同,但能感受到虫茧的保护层内有自己喜欢的猎物。

在钻探蟒蜂的虫茧时,我知道它整个家族对食物的特性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这般放肆没有让我感到惊讶。我在条蜂、壁蜂、石蜂和黄斑蜂等各种不同的蜂房里都见到过它,我桌上的暗蜂只是它的又一个猎物,仅此而已。我的兴趣不在此,而在于我能在最好的条件下观察虫子的活动。

在它的触角里,还长着一种器官,这种器官能够探测到眼睛所不能看见的、嗅觉所不能闻到的、耳朵所不能听到的。在探测虫茧时,触角就像一根木棒断成两截儿,夹角约为直角,它是用触角的顶端探测着虫茧。到了合适的地点,虫子把腿部伸直,在身子的下部留下充足的活动空间。然后,将小腹末端向前伸,把整个的产卵管伸到四条后腿形成的四边形中部,垂直地插进虫茧,采取这样的方式是为了获得最佳的产卵效果。

有时,为了获得合适的地点,它把整个的产卵管贴在虫茧上,用宝剑的尖端搜寻着、摸索着。等找到合适的地点,它就像一位剑客,迅速把宝剑从剑鞘中拔出,剑鞘随之后收,而宝剑则努力地向内刺入。

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即使有的虫子前后坚持不懈地试了 20 来次,仍然无法穿透蟒蜂那厚厚的外壳。如果钻探无法进行,宝剑收回剑鞘里,虫子则要重新用触角一点儿一点儿地进行探测。如此反复,直至成功。

它的卵是一个像象牙那样白亮的纺锤体,很小,长度约 3.2 毫米。

它的卵不像褶翅小蜂的那样,长着长长弯弯的肉柄,在虫茧顶部悬挂起来,而是无序地绕着食物堆积着。总之,在一个蜂房里,一位母亲都会产出数量众多的卵。而褶翅小蜂由于身材的高大,在一个蜂房里只产下一个卵,这是因为里面的食物只够一个子女享用。如果它在一个蜂房里产了几个卵,那肯定是弄错了,因为事先就不是这样打算的。石蜂的一只幼虫,就可以为它的二十几个后代提供食物。它们生活在一起,美美地享用着只够一个石蜂幼虫吃的食物。这种以钻探为乐的小家伙,过着有福同享的大家庭式的生活,当然,这些美食也仅够一家人吃而已。

一个家庭到底能有多少成员?母亲是否能估计食物的多少,并据此按比例进行产卵?我做个这样的清点,在我的记录本上,清楚地记住。

在一个面具条蜂的蜂房里,有过 45只幼虫的例子。这个数字太大了,可能是两位母亲同时在这里繁育了后代。

在高墙石蜂的巢里,我挨个地数,幼虫的数目在 4 ~ 26 之间不等;在檐石蜂的蜂房里,数目是 5 ~ 36 个;在三叉壁蜂蜂房里,数目是 7 ~ 25个,这是提供给我的最翔实的资料 ;而蓝壁蜂的蜂房里,数目有 5 ~ 6个 ;在蟒蜂的蜂房里,数目为 4 ~ 12 个。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产卵的数量和食物的多少是成正比的。

面对条蜂的胖幼虫,食物充足,它会产下 50 个卵,而遇上挤蜂和蓝壁蜂的瘦身材,在食物有限的情况下,它就只产下 5 ~ 6 个。

根据食物供给状况来确定产卵的数目,对它来说,真是一件伟大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在遇到房子的时候,房子里到底有什么,有多少,这是不容易判断的。因为房子的屋顶挡住了,里面什么也看不见,这只能通过观察外部获得需要的信息,更何况每一种蜂的蜂房是不一样的。因此,它可能有它特殊的区分方式,这种区分方式是根据居所的大小来确定的。

从三叉壁蜂和两种石蜂那儿得到的信息来看,我是不愿做出这种假设的,这倒不是直觉上的原因,关键是在这三种蜂的居所里,需要食物充饥的幼虫的数目变化很大,以致让人必须放弃任何关于比例的想法。

母亲只管随心所欲地在蜂房里产卵,产卵的数目或许根据产卵期卵巢内成熟卵子的多少来决定,它不担心食物充不充足,如果食物充足,一大家子好好享用,每个成员都长得壮壮实实的 ;如果食物不足,幼虫就会挨饿,但也不会死去,只会长得瘦小一些。事实就是如此,我经常发现,群居的成虫或幼虫因为密度不同,造成身材方面出现了两倍的差距。

幼虫的体色是白的,身体像梭子,分成几节,在整个身子的表面竖着长了一层纤细的绒毛。绒毛很细小,需借助放大镜才能分辨出。头显得很小,像一个小小的圆扣,扣在身体的前端。借助显微镜,可以看到上颏上,在一个无色的大块上面长着两个红褐色的尖突。没有牙齿,这两个凸起的作用是将食物固定一下。嘴只是一个简单的吸盘,不能切碎食物,所以它是通过皮肤间的渗透来消化食物的。这让我回忆起在卵蜂和褶翅小蜂那里看到的情形 :它们在对待一个牺牲品时,根本不杀死它,而是使它一步步衰亡。

我们已经见识过卵蜂的那一幕古怪的场景 :二三十个饿鬼,每一个的嘴巴都像吸盘一样吸在胖虫的身体两侧,就这样,胖虫一天一天地瘦弱下去,直至成为干枯的僵尸,但是,胖虫的身体上并没有明显的损伤,直到死亡,它的虫茧还保持着新鲜。如果我不经意打扰了正在进食的小家伙们,它们会突然全部停下来,绕着食物没头没脑地乱跑。过一会儿,它们又同样敏捷地重新开始了。

在这里,我做一点儿没意思的补充。无论你怎么仔细观察,幼虫在丢弃食物或是重新进食时,没有任何液体渗出。这种情况我已经在讲述卵蜂时描写了,在这里不再赘述。

夏初时分,它在侵占的住宅里住了一年左右后,成虫终于出现了。

在一个房间里有这么多的同伴,出来时应当是很有趣的。一个个虫子都渴望得到自由,在阳光下欢舞着。它们会齐心协力地挖破屋顶,还是靠个人的力量呢?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得出答案。

我事先用玻璃管代替了原先的蜂房,把每一窝蜂都转移到短玻璃管里。这些玻璃管用一个1厘米长的木塞当大门,用来阻碍虫子们出来。

玻璃管里的一窝瘦鬼,并没有匆忙或者慌乱地一窝蜂地耗费力气来挖大门。它们是有秩序地进行挖掘工作,开始时,只有一个虫子进行挖掘,用它的上颚尖细心地挖着,想要挖开一个可以容身的通道。可是,巷子太窄,无法转身,挖掘工只能倒退着回头运送垃圾。对于这些身体瘦小的家伙们来说,这活儿简直太辛苦了,进展也很缓慢,光挖一个小通道就要花费几个小时。

如果干活干累了,就休息一会儿,挖掘者便离开工地,回到大伙儿中间。最靠近它的那个同伴会立即顶上去,继续挖掘,直到第三个工人顶上去,第二个工人才休息。就这样,它们进行车轮大战,一个接着一个,既保证挖掘工作不停止,又能够保证工地有足够的空间,让工人在那里发挥自己的能力。其他的成员则在一旁安静、耐心地等待。它们对冲出牢笼一点儿也不担心,因为它们信心十足,只要继续努力,成功终究属于它们。

在闲着无聊的时候,它们如何打发时间呢?有的把足放在嘴里吮吮,有的用后腿蹭蹭翅膀,有的则跳跳舞来消除烦恼;还有几个在做爱,不论是老是少,这是打发时间最惬意的方式。

想用做爱来打发时间,拥有这样机会的幸运儿是屈指可数的。别的虫子会无动于衷吗?不是的,没有办法,只是因为缺少伴侣。在这样的居所,雌雄比例严重失调,雄性是宝贵的少数民族,有时甚至一个都没有。

这种雄性的缺乏,以前的研究者也注意到了。“雄性似乎不为人所知。”这是布鲁莱在文章中写到的,他是在我隐居时唯一能给我启示的人。对我来说,雄性的作用我是知道的,但它们的数量是如此少,以致我怀疑在这个比例失调的宫殿里,它们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下面的数据也同样印证了我的担心。

在我收集的 22 个三叉壁蜂的虫茧里,共住着 345 只入侵者,其中,47 只雄性,307 只雌性。因此,每只虫茧里平均有 16 只雌性,雌雄的比例是 6∶1。不论它们侵占的是何种膜翅目昆虫的茧子,大致都保持这样一种比例不平衡的状态。在棚檐石蜂的虫茧里,我发现还维持雌雄比 6∶1 ;在高墙石蜂的虫茧里,雌雄比为 15∶1。

这样的数据很多,我没有罗列完全,但这已经够了,已经足以令人怀疑了。如此弱小的雄性,是否像其他虫子一样,一次性交就大伤元气?

所以,在很多的时候,它们必须对雌性保持冷漠的状态,或者干脆拒绝做爱。可是,这样不会断子绝孙吗?对此,我很难做出回答,这是难以回答的问题!

既然菊芭的块茎是无性的,那为什么又要有性别之分呢?为什么要有两种性别,而不是只有一种?只有一种性别,事情岂不更简单了,尤其是发生蠢事的概率会小得多?在“铜赤色短尾小蜂”收尾之际,发现了这个重大的问题。铜赤色短尾小蜂,唉,这个冗长繁褥的词语,我发誓,从此永远再也不说它的正式名称了。

同类推荐
  • 可怕的科学(大全集)

    可怕的科学(大全集)

    《可怕的科学大全集》由雅瑟、洪洁编著,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喜欢和爱好追问未解之谜的朋友选取了世界上匪夷所思、极具探索价值的诸多谜团:包括人类起源、史前恐龙、要命的数学、玄妙的物理、恐怖的化学、神奇的医学、科学实验和定律、受苦受难的科学家、超能电脑、科学悲剧、预言咒语、身体绝密报告、植物世界、飞鸟王国、破案术等等,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文化、科技、生物等方面,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事实客观、公正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文化难题(走进科学)

    文化难题(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狼王洛玻

    狼王洛玻

    洛玻是狼群中的佼佼者,不仅长得高大,还非常聪明诡诈,是个卓越的首领,称霸喀伦坡山谷数年。可威风凛凛的它只有几名随从,但都很有名望。它们在喀伦坡地区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农场主们对狼群的随意破坏愤恨不已,捉拿狼王的悬赏奖金一度高到可怕的程度,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抓捕洛玻,但均以失败告终。狼群中的布兰卡不听洛玻叮嘱,肆意妄为,陷入敌人特别设置的陷阱中被猎人捕捉,洛玻为了拯救它也陷入了陷阱中……
  • 昆虫记:圆网蛛的电线报(第9卷)

    昆虫记:圆网蛛的电线报(第9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法布尔《昆虫记第九卷: 圆网蛛的电线报》
  • 爱心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爱心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爱心故事》中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热门推荐
  • 摄政王的小宠妃

    摄政王的小宠妃

    腹黑vs冰山、妖孽vs毒舌!-----------------------------------------------------------------------------------------------------------------慕凉,慕国最年轻的摄政王——圣王,先皇御赐一把“斩龙剑”上可斩昏君,下可灭佞臣,尊贵胜于当朝皇帝,俊美如神,妖冶似魔,一抹慵懒至极的笑容常挂唇畔;他狂傲不羁,但他有足够的资本去狂,年纪轻轻却修得一身登峰造极的幻术,一袭紫衣走遍天下,难有敌手;他是战场上的“杀神”,以一敌千,杀人如麻,嗜血无情,与他作对,下场只有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尊贵如他,狂傲如他,嗜血如他,却只是一个深爱着花泣雪的男人,为了她,他洗尽铅华,放下尊贵的身份,男儿血性终化绕指柔。他是慕凉,一个想把花泣雪娶回家的男人!花泣雪,茫山中的弃婴,埋于大雪,命悬一线,为无极老人所救,成为世人欣羡的无极嫡传弟子,幻术强大,鲜少有人能及;她,拥有绝色仙姿,一袭白衣飞扬,情冷似雪,淡然若云,但那心底深处依旧保留着一份火热,待人发掘。她是花泣雪,因幼时在雪中哭泣而得名,长大后却能把人气得吐血,真真是“花气血”!茫山之巅,寒池之畔,他七岁,她五岁,他抓住了她的手,两人一生的缘分由此开始。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那冷漠的面具下是怎样的毒舌,他是亲身体会到了的,但他却甘之如饴。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触及他最真实一面的人,外表再优雅高贵,也遮不住他骨子里的无耻、邪恶、妖孽,但即便她有多难动情,那颗心还是被他夺去。相爱相守,平淡一生,是他们的愿望,但当云幻大陆风云再起之时,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幻术之斗,三国之战,阴谋之后,是谁牵着谁的手,站在茫山之巅,笑看天下?神器之争,强者之路,当身份之谜揭开之后,又是谁与谁相视而笑,逍遥相随?----------------------------------------------------------------------------------------------------------------精彩对话:第一幕:慕凉(深情:花姑娘,你这一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是我的,不准逃!花泣雪(目无表情:凉凉,我有预感,除了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我都是男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藏香: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藏香: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继《川藏秘录》后,80后青年作家廖宇靖另一部藏地风情小说《藏香: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廖宇靖坦言,“这是一个让你一见倾心的爱情故事”。
  • 冒牌儿子来坑爹:王牌刁妻

    冒牌儿子来坑爹:王牌刁妻

    付出的爱收不回1:真爱如斯]逃婚十年她带女儿回归,小家伙女扮男装来坑爹,骗他钱财又毁他婚礼,[付爱,处处与他作对。看着那让人牙根痒的九岁小伙子,他怒:“女人,儿子是谁的?”“你猜,猜对就告诉你。”不说没关系,那就抢一搭一,他稳赚不亏!“东方先生,刚才我把你十年前的新娘介绍给南宫先生了。”小家伙得意冷笑,抢人,亲爹你还不够道行。好不容易修得团圆,他仰天长呼:“谁把我的儿子调包了?!”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倾城皇后:露沉千年君情

    倾城皇后:露沉千年君情

    一个意外误入异时空,他用尽威胁,三年后她成为他的皇后。然而他却在这时失江山,丢性命。某一个皎洁的夜晚,他奇迹出现,深情款款,"露儿,我们是夫妻,我自然要跟着你的?"可是,当他掀开她脸上的面纱时,她倾国倾城的左脸上那朵妖娆的紫罗兰,瞬间他深邃的眼里划过一丝狠戾,"你果然是陆雪宁?"她惊愕,原来......
  • 唐朝好媳妇

    唐朝好媳妇

    别人重生不是皇后贵妇,就是富家千金,凭啥俺就成了一个童养媳,而且还是农村户口?!最糟糕的是,还是一个官匪难分的年代,这让小女子咋活? 好在吾道不孤,家中有四壁,床上有病母,身旁小丈夫,下面还有一群鼻涕娃……咦?老公是指望不上了,老公公哪里去了? 算了,物比人贵,人比物重,只要有人,一切都有可能,那个……面包会有的,老公也会长大的,就这么着吧! 另外推荐青柳的完本书:《凤临异世》《新一品修真》《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创神传奇》另外推荐青柳新书:《末世涅凰》《驭香》
  • 哈佛情商提升课

    哈佛情商提升课

    无论是在一切快速膨胀、充满喧闹与张扬的时代,还是在经济退潮、繁华落尽只剩孤独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都是情商。它让你看清自己,发展自己理解他人,有益于他人,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 做人必须有的9张底牌

    做人必须有的9张底牌

    “人生百态,各有千秋。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该如何对待?本书以浅显易懂的说明文字为纲,以生动深刻的智慧故事为辅,二者彼此释义,互为表里,为读者展现诸多为人处世的诀窍和方法。阅读本书,既能领略古人的成功智慧,也能感受今人的处世风采,更能激活思维,让读者领悟到成功者的处世真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研究了无数以前的牌局,经过选矿、淘洗、熔炼等各道工序,终于形成了今天奉献到读者们案前的这块纯金,希望给正处于迷途中的读者以启发和帮助,希望给将要步入社会的读者以指引和借鉴。”
  • 恨世破天录

    恨世破天录

    自太古之始,混沌初开,天地间便生死循环不息,人类虽为万物灵长也不免其外,但世间万物都厌死贪生,于是各种长生之术应运而生,有灵之物纷纷欲寻找一窥天道之法……华夏神洲大地瀚无边际,自古求仙修道之人举不胜举,修炼法门更是多如牛毛,传闻得道成仙者亦不也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