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500000017

第17章 城市发展的基础理论(3)

2.消极型城市化。往往是在区域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之际,由于政策失误或其他因素,城市化发展出现失控状态,导致城市化进程与地区工业、第三产业及科技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相脱节,造成城市人口增加与就业机会之间、农村人口减少与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之间不相协调,从而延缓、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各种“城市病”也随之产生,如人口膨胀、住房紧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失业率与犯罪率增加等。这种消极型城市化,主要是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结果。

(五)从城市化发展阶段来划分,大体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

1.集中型城市化。其实质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这种城市化在统计中表现为小城镇体系的发展,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增加。

2.分散型城市化。它意味着大城市城郊及其周围非城市地域的迅速发展。而这些地区的繁荣是由于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工业、住宅或者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机构向外扩展引起的。分散型城市化的起因是城市功能的向外扩散,由此带动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域逐渐城市化。

由集中型城市化到分散型城市化,突出地表现了现代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两个阶段。从19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直到20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以集中型城市化占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使得城市中心的人口和经济单位向城郊地区大量移动,由此带来了城市功能的扩散。

分清城市化的类型,对于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选择城市化道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分类是动态的,有时是相互交错的,不是凝固不变的。

三、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过程是复杂的,其发展水平和性质取决于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历史上所形成的居住体系和自然地理等各方面的条件。世界城市化最初发生在欧洲,起源于英国,而后扩展到西欧、北美。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扩展到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其历史进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城市化兴起阶段(1760—1850年)

城市化兴起于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以及在此基础上以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场制度的经济变革,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揭开了城市化序幕。英国的城市化开始是以乡村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后来相当一部分工业村庄演化为城镇。然而,英国的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这同后来美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不一样。

从历史发展看,世界城市人口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经历了1700多年,才达到2930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3.2%。而工业革命后不到100年,即到185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就增加为6.4%。同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50%的国家。伦敦、巴黎、维也纳、莫斯科、圣彼得堡、加尔各答、东京、芝加哥、费城、纽约等10个城市的人口均超过100万。但世界早期城市化进程还是比较慢的。

(二)欧洲、北美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阶段(1851—1950年)

1850年,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约有4000万人,到1950年增加到4.49亿人。在这百年间的急剧城市化过程中,有4亿多人从农村转入城市。英国工业革命时,美国正处于独立战争之中。直到1920年代,美国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城市人口不到300万,最大的城市纽约也只有3.3万人。到1860年,总人口达3100万,城市人口上升到10%以上,人口超过2.5万的城市有26座。到1900年,由于国外移民大量涌入,美国总人口增至7600万,城市化速度加快,大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到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由1850年的14.8%上升到64%。德国从1870到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由36%上升到71%;法国从1880到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由34.8%上升到52.9%。同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也有了一定发展,城市人口有所增加。185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只有4000万人,到1950年增加到2.68亿人。这样,整个世界的城市人口在1850—1950年的100年间,由8000万人增加到7.71亿人,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29.80%。19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850年的50%上升为77.9%,进入高度发达的城市化阶段。

(三)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1951年至今)

这个时期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城市化阶段。世界城市人口由乡村越来越向城镇集中,人口的这种再分配过程是与第二、三次产业迅速发展及其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相伴随的。到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上升为41%,1990年上升为46%,1998年为47%,2000年已超过50%。主要工业国家都实现了高度的城市化。例如,198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美国为75%,英国为89%,法国为74%,德国为86%,日本为77%,加拿大为77%,荷兰为89%。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度也在加速。亚洲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从1950年的31%提高到1980年的40%,到2000年达到51%。1980年亚洲的城市人口比1950年的世界城市总人口还要多。

在世界城市人口中,欧洲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4.5%增加到1980年的7.5%,20世纪末超过11%;拉丁美洲的比重由1950年的9.1%上升至1980年的13.1%,2000年增加到13.6%;北美洲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14.5%下降至1980年的10.4%,到2000年下降至8%。前苏联的比重由1950年的9.7%下降至1980年的9.2%。

从城市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世界主体的城市化进程在逐渐加快。1800—1900年的100年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了10.6%,1900—1950年的50年内上升了15%,1950—2000年的50年上升了21.2%。在这三个不同阶段,出现了相应的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即从英国、西欧转向北美,再转向亚太地区,并分别形成了伦敦、纽约、东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城市。

在世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却很不一致,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在城市化推进中的差距甚大。

四、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

(一)体系化战略

中国的城市化是在人多、地少、底子薄的特殊国情下逐步推进的。中国农业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脆弱,城市化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大,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当今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要有正确的战略指导和寻求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新概括,这种战略也可称之为体系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即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以及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结构有序、优势互补、功能配合、共生共进、和谐高效的城市化体系。体系化战略有利于吸纳更多的非城市人口,有利于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不同人群的需求及其对城市的自我选择,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过去,中国曾长时期强调“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甚至中等城市的发展也受制约。这实际上是控制农村人口走向城市,亦使一些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造成城市化在一定时期相对滞后。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农村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小城镇在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作用得到关注,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在强调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重要途径”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化发展战略。根据世界经验,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是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大城市、特大城市是现代化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精华所在,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支撑力量。当前,中国大城市的发展还有一定的空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缺少足够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以,适当增加大城市的个数及其比重是必要的,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不能过度发展,城市规模并非越大越好,盲目扩张会带来许多负效应,如房价高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恶性循环等多种“城市病”。

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合理地扩大规模,发展成为适度的更优城市也是必要的。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要求的开放运动系统,所以,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划下得到合理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对中小城市放宽户籍限制,加快推进城市化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化战略最重要的纬度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利益的“共赢”。这虽然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但又必须是坚定不移地执行。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要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化之路,既不能直接和变相地剥夺农民利益,大搞“圈地运动”,实现城市化的“原始积累”,也不能听凭“城市病”蔓延,牺牲城市生活质量,更不能步入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的陷阱。所谓“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脱节。如果条件不成熟,过度地让人口聚集到城市,那不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城市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动力机制何在?城市化根本的动力机制表现为农业的推动和工业、第三产业的拉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发展离不开工业化,没有新型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在新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将成为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力量。但是中国当今和未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不仅仅是靠工业化,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要建成制造业中心,而是同时需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虽然仍是以新型工业化作为主要推动力量,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时,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将会起到主导作用,成为城市化深入发展的后续动力。因此,只有通过服务业拉动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提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就业与消费,才有可能加速城市化。同时还要与基础设施的布局、水资源的分布、人口和资金流动的方向等相协调。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作好规划,处理好城市发展容量与土地利用、新老城区建设的关系,创造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总之,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转移、要素流动、制度创新、政府调控与引导共同组成城市化的动力系统。

中国当今的城市化不能单纯以数量扩张为主,而要十分注重质量。但是,提高城市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三)着力推进城市圈、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圈,又称都市圈、组团式城市群或都市连绵带等,其内涵的实质是相同的。城市圈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与若干相关的周边城市组成,是在空间上密切联系、在功能上有机合理分工并相互依存、逐渐融合的城市群体。有的按空间尺度和作用强度划分的理论,如“一小时城市圈”,即从核心城市到周边城市的单向车行时间在一小时左右。大都市圈半径有的范围更大,可达三四百公里,甚至是更宽阔的空间。

按空间形态和结构划分,城市圈又可分为单核心城市圈和多核心城市圈。它的形成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双向流动的结果。城市圈是分层次的,有国际级的、洲际级的、国家级的和地区级的。城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有一定条件的,所以不能跟风盲目发展。

城市圈的本质是经济文化圈,当今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圈都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是工业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分工、合作和竞争的激烈化过程。

城市的集聚规模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典型的大城市圈就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三大都市圈的崛起和发展。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集中了近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3%,日本近80%的工业生产总量及各类人才也大都集中在这些地区。在世界的大城市圈中,有的成为全球经济的枢纽,如亚太地区的香港、新加坡等;有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枢纽,如上海、北京、孟买等。这些大城市圈,实际上就是所在国家的经济命脉、文化中心,并且对世界的经济、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城市圈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区域发展的新战略。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要据点是在大城市圈、大城市群,当今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单体发展向群体发展转变。

同类推荐
  • 教你打门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门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心理游戏大测试(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心理游戏大测试(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钢琴入门100问

    钢琴入门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演艺技巧方向。
  • 让生命开出绚烂花(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让生命开出绚烂花(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高端武器:世界先进兵器大博览

    高端武器:世界先进兵器大博览

    尽览古今中外武器宝库,揭开全球经典武器秘史!遴选人类武器制造史上的王者利器与经典之作,以权威数据和珍贵图文资料进行专业解读!本书分为古代武器、轻武器、火炮、舰艇、导弹等章节,全面清晰地展示了各类武器的传奇历史、发展脉络、性能特点以及神奇威力等,以海量的美图向你展现武器的无穷魅力。还等什么,赶快跟随本书进入博大的武器家族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神推理心理学

    神推理心理学

    如何仅仅通过笔迹就推理出老板变化多端的性格?如何巧用心理博弈推掉上司扔过来的烫手山芋?如何使用心理暗示说服同事你是自己人?如何仅凭微妙的表情就能洞察同事掩饰的秘密?如何赢得大家好感而又避免锋芒毕露?如何运用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判断周边人的行为方式?如何不动声色地提问以获得更多对方不愿透露的信息?国内首部完整分析推理能力的心理学读物,世界上最难最神奇心理学教你拥有最强大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2-3岁)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2-3岁)

    本书介绍了2~3岁幼儿智商潜能开发的方法,包括:EQ分析、智慧训练宝、快乐天地、智育百科、营养小叮咛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英雄大穿越时代

    英雄大穿越时代

    地球,中国,某省,某市正在玩目前最火热网游之一【英雄联盟】的五位青年被不知不觉的魂穿他们遇见了一位“神灵”并最终穿越到了一个位置的星球之上在那一颗未知星球之上他们会发生什么?他们会遇见什么人或者事情呢?一切都将在——英雄大穿越时代【因为精力不够,所以本书的更新一般为一周,一更或者两更!】
  •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历来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都地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无污染的偏僻地区。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的江苏如皋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唯一地处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长寿现象独具魅力,当地百岁老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名列世界前茅。环境稀松平常,却养育了众多百岁人瑞,这一长寿现象背后到底蕴藏什么奥秘?世界长寿之乡的人们在饮食、生活起居、运动以及日常养生、养性方面有着怎样的智慧?长寿神话真的是可以复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