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300000004

第4章 以爱的微笑,呵护孩子(1)

家,是我们每个人歇息的港湾,可以轻松地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而父母,则是孩子永远的港湾,能够容纳孩子的成功与微笑,也能容纳孩子的过失和眼泪。即使全世界都不欢迎我们的孩子,我们也要向孩子张开我们的怀抱。

做孩子永远的港湾

家,是我们每个人歇息的港湾,可以轻松地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而父母,则是孩子永远的港湾,能够容纳孩子的成功与微笑,也能容纳孩子的过失和眼泪。即使全世界都不欢迎我们的孩子,我们也要向孩子张开我们的怀抱。

做孩子永远的港湾,首先要给予孩子完整的爱。

现在很多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照顾或者将孩子交给长辈来抚养。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关怀,还需要父母的关心与拥抱。孩子们期望能像小的时候一样,扑到父母怀里撒娇、哭泣,甚至在犯了错误的时候需要父母的批评和教导。这种心理的安抚,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母。

明华是一个漂亮的高一女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只有爷爷在家照顾她。不管明华的成绩如何,或者遇到了什么麻烦,父母总是心不在焉地说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很忙。”年少女生的心事,也没有办法告诉年长的爷爷。慢慢地,明华也放弃了对自己的要求。她的成绩一落千丈,开始抽烟、喝酒、打架,与一些社会青年混在一起。老师感到十分吃惊与惋惜,不敢相信这就是以前乖巧听话的明华。当父母开始想到关心明华的时候,她已经因为参与聚众斗殴而进入看守所。

我们听说过许多父母疏于照顾的孩子走上歧途的故事。孩子需要的很简单,他们可能是想通过离经叛道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关注,呼唤父母的归来。而父母却以“工作是为了孩子”为借口,将照顾孩子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认为孩子不懂事,不理解自己的苦衷。其实,父母又理解孩子多少呢?

爱孩子就要给孩子无条件、完整的爱,要接纳他们,花时间照料、陪伴他们,要和孩子紧密接触。从孩子出生到他们长大,对他的爱抚、亲吻、拥抱都会使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感得到充分的满足。一个依恋感没有被满足、情感和精神上处于饥饿状态的孩子,也无法独立。父母和孩子进行多少交流、形成什么样的关系对孩子的精神发育、智力开发以及个性形成都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做孩子永远的港湾,还要尊重和理解孩子。

我们在与外界交流的时候,都会根据不同时间、场合与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为我们内心认为我们与外界是平等的,必须付出尊重与理解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对于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在于孩子谈话时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度,进行说教和批评,往往会遭到孩子的拒绝与反抗,使孩子产生距离甚至怨恨。

萌萌放学回家的时候十分气愤,他跟妈妈说:“我们老师太过分了。”妈妈正愁于制作这季度的工作报表,心不在焉地问:“怎么了?”萌萌说:“今天王明跟同学打闹,把教室玻璃打破了。我帮他去买了玻璃,还帮他把玻璃装好。因为王明有事先回家了,老师看到我在装玻璃,竟然说是我把玻璃打破的。我怎么解释他都不听……”说到这时,萌萌发现妈妈并没有什么反应,便问:“妈妈,你听到我在说什么吗?”妈妈“嗯”了一声。萌萌忽然十分愤怒地扔下书包,走进自己的房间,并且“砰”地关上了自己的房门。当妈妈反应过来的时候,无论如何敲门,萌萌也不愿意搭理妈妈了。

尊重和理解孩子,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孩子处于强烈情绪之中时,往往无法接受批评与意见,甚至是安慰。这时,如果家长能够理解孩子的心情,同情孩子的感受,孩子会感到自己受到关怀,有人了解,自然也会平静心情,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担心、失望和无助,帮助他应付所碰到的难题和困难,相信孩子一定会振奋精神,集中精力面对一切麻烦与困境。

做孩子永远的港湾,就要给予孩子坚实可靠的安全感。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孩子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起对世界的基本信任,这也是安全感的奠基石。而孩子的安全感则来源于养育者和对自己的基本信任。

具有安全感的孩子不随意冒险,不在马路上乱跑,每到一个陌生之处也不会一下子闯进去,而是沉稳地观察环境,慢慢地融入。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依恋式独立,他们很自信,不怕犯错和失败,乐于分享与合作,不以竞争获胜或物质占有定义自身的价值,不怕不同意见,不刻意逢迎。

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要么过度怯懦,要么胆大妄为,不顾自身安全。他们过度粘人,或者过度独立。他们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他人的帮助;他们迷恋物品,渴求物质满足;他们不敢参与竞争,或者不能接受失败;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而是要求大家必须跟他意见统一。

磊磊的爸爸忽然接到班主任打来的电话。从班主任那里,爸爸得知磊磊跟班里的同学打架,并且把别人打伤了,老师责怪他的时候他不仅不认错,而且还跟老师顶撞。爸爸告诉老师:“磊磊一直是个好孩子,他这么做一定会有原因。”然后,爸爸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学校。见到磊磊的时候,爸爸没有像老师预料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把磊磊抱在怀里,轻声问:“告诉爸爸发生了什么事情?”磊磊把经过告诉爸爸,原来同学跟磊磊恶作剧,弄坏了爸爸送给他的手表,并且口出脏话侮辱磊磊。班主任也不听磊磊解释,一味责怪他。磊磊当着爸爸的面向同学道歉,并且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同学和老师都感到十分尴尬。

父母对于孩子的需求必须做出及时、可靠并且始终如一的反应,这样孩子才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靠并且善良的,同时也在自我规范当中建立对自己的基本信任。给予孩子安全感,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生命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可爱并受到保护的,从而建立起生命的意志力。

坚实可靠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有了安全感,才有生存的勇气与毅力。就像一座建筑的地基一样,如果地基坚实可靠,建筑也会矗立良久,不怕风吹雨打。反之,建筑则会摇摇欲坠。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感就是对世界、对社会及他人的基本信任。孩子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

安全感充足的孩子能够不受或者较少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不会在困难的压力下轻易放弃努力,能够确认自身在世界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好地发展自己。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总是感觉到世界是有危险的、父母是不爱自己的,觉得会被抛弃。他总是在想办法证明:父母会照料我、不会抛弃我。

我们在上节曾经提到,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养育者和对自己的基本信任。那么,父母如何带给孩子安全感?

满足依恋

满足孩子对亲情的依恋是建立安全感的首要前提。依恋是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一种亲密持久地情感关系,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安全型依恋。这种依恋表现为只要父母在身边,孩子就感到安心。即使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父母离开时,孩子明显表现出苦恼和不安,想找寻父母回来;当父母回来时,孩子又很容易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

第二种是焦虑—抗拒型依恋。每当父母离开时,孩子通常会大喊大叫,并做出一定的反抗行为。但当父母回来时,孩子对于父母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父母的安抚,又拒绝父母的接触,并不时地朝父母这里看。

第三种是焦虑—回避型依恋。不管父母离开或回来,孩子都觉得无所谓。实际上这类孩子没有与父母建立起明显的亲子依恋关系。

在三种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高质量,积极的依恋,而另外两种则是消极的、低质量的依恋。当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时,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关心和信任,产生满意、安全、舒适、温暖、愉快的心理感受;如果父母对孩子冷漠、粗鲁、不耐烦,孩子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忽视与排斥,就会产生不满意、不愉快、孤独和恐慌的感觉,导致亲子依恋关系不能正常稳定的建立,造成孩子情感冷漠,性格孤僻,对外部事物和人缺乏信任,影响他的社会情感发育。

爱与温暖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妈妈尽心地照料孩子,孩子就能获取一种信任和乐观的态度,这种态度将会伴随他一生。反之,如果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这种满足经常被拖延,他会由于自身的无能为力而哭泣并发怒,长大后变成一个悲观而缺乏信任的成人。尽管其症状可能很久以后才显现出来,但这样的经历对孩子今后的生活来说至关重要。

得不到父母亲吻、拥抱的孩子会产生皮肤饥渴,会变得焦虑、封闭、愤怒、冷漠,或者富有攻击性和冒险性,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和心理问题。他们内心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他们无法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往往一辈子感到自卑、抑郁和愤怒。他们缺乏爱的能力,不能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无论是亲情、友情和爱情。他们感觉不到世界是安全的,而是经常处于一种惶恐不安的状态,既不能信任自己,也不能信任他人。

爱是我们给孩子安全感的最重要的途径,爱让我们的孩子感到温暖和安慰,爱让我们的孩子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带给孩子爱与温暖,就是要给孩子最温暖的怀抱,与孩子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也建立起他对世界最基本的信任。

鼓励探索

当孩子得到了爱与依恋感的满足,他就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之旅。这是他发现自己存在意义的过程,也是他对世界建立起信任的过程。尤其是小孩子的认知能力特别强烈,表现为好奇好问,乐于探究。家长一方面要为他们创造安全的活动环境,另一方面还应允许和鼓励他们对一定危险情境的探究,通过对危险情境的适应来培养其冒险精神,增强其安全感。如果仅仅因为怕出危险,就过多地限制他们的探究行为,那是得不偿失的,势必会压抑他们的探究倾向,并可能形成退缩的性格。

比如,孩子在学习走路的时候,由于好奇会到处跑到处摸。这个时候不要担心他会摔倒,而是要鼓励他去认识这个世界。当他学会控制自己不会摔倒、学会小心走路,他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以掌控的。

建立规则

给孩子安全感不仅要给予他们恰当的爱,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规则。不同年龄的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常常偏差很大。比如,1岁孩子抢小朋友的玩具,那是因为他认为凡是他看到的、碰到的、感觉到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2岁孩子不肯让别的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那是因为他不懂得分享;3岁的孩子“不”字当头,是因为他要自己“当家做主”。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给他建立的规则也是不一样的。规则让孩子不会在这个世界上盲目的横冲直撞,让孩子知道界限,知道怎样是安全的。

即使在孩子没有遵守规则的时候,也不要和孩子说“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这样会让孩子感到非常不安全。父母和孩子分开的时候,他们有时候可能会大哭大闹,这是正常的事情。你要告诉孩子你会回来,而且一定要按照你们的约定按时回来。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自己悄悄地离开,当孩子突然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又找不到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他会有多害怕!

同类推荐
  • 诺未门

    诺未门

    在本书中,我们用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教育故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向家长揭示犹太教育的神秘面纱,让世界上通用的优秀教育方式的本质浮出水面。我们将和家长一起分享犹太人的创意家教理念和家教方式,包括犹太人的生存教育、美德教育、自立教育、财富教育等诸多方面创意家教方法。
  •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帮助家长解读孩子心理的权威读本,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实用指导计划。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孩子走出心理误区,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本书为家长提出了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有助于家长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独生男孩怎么养

    独生男孩怎么养

    俗话说:“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话不无道理。然而如果家有男孩,仅仅是“穷着养”,就一定能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孩吗?未必。独生男孩与有兄弟姐妹的男孩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独生男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出一个了不起的男孩。 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男孩的成长特点,分别从生活习惯、独立个性、基本能力、身心健康、优良人格、情商教育、性教育,美德教育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从本书中,您一定能找到养育独生男孩的有效方法。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等问题。
  •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出发,在深入研究哈佛大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全面展示哈佛大学的育人哲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成年人的修身指南,更是一本教育孩子的精彩教程,能够帮助家长和青少年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领悟哈佛大学的教育真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人生智慧。
热门推荐
  • 金牌当家菜

    金牌当家菜

    本书中收录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家常菜的制作方法及菜谱。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吞噬盛夜

    吞噬盛夜

    一个来自地球的废柴,身附稀有的吞噬至灵,在中等灵气的修真星球上崛起得毫无悬念!
  • 成功社交72法则

    成功社交72法则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依赖于外力的,要想倍受瞩目,要想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必须得注重内在人格的修炼。正所谓:肚中有货,不骄不躁,不怕没有伯乐寻不着千里马,气宇轩昂,平易谦逊,不愁身边不环绕仰慕的群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将保健进行到底

    将保健进行到底

    健康就掩藏在生活的细节之中,每个懂得保健的人,都会懂得维持自己的好心情,以心神来促进养生,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好方法。但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呢?不要着急,下面小编就会跟你一起去发掘,那些我们可以轻松达成的,对身体有所注意的小事情,包括吃糖果、吃你喜欢的巧克力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细节决定成交

    细节决定成交

    这本书意在提示企业乃至社会各界: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名人的处世学问

    名人的处世学问

    想成功,先学会处世。学会处世,我们可以在商海官场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对自如。本书汇集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事例,对现代社会的处世哲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诠释。细心体会书中的妙文智语,将名人们的处世学问融进我们的一言一行,助我们走向成功。向名人学处世,像名人一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