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400000007

第7章 老街(1)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来,总会时常想起那条饱经沧桑、古香古色、热闹繁华的老街。夜深人静欲睡未睡之时,茶余饭后悠然闲坐之际,旅居他乡独自散步之机,它便悄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有时候,或者在读书,或者在工作,或者在吃饭,或者在神情专注地做某件事情,它也会冷不丁地冒出来。每当此时,我便会猛然愣神,甚至吓一大跳——是海市蜃楼?是梦境再现?不过,我会瞬间明白过来,那既不是梦,也不是幻境,而是真实的、客观的具体所在,那便是深深珍藏在我心底的那条老街。

我的童年和少年已经永远地留在那里。

(一)

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老街路面从古镇中间穿过。这是古镇惟一的一条大街。岁月的足迹早已将街面上的青石板打磨得光滑可鉴,时光的车轮早已将青石板碾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于是,青石板街面有的地方便凹下去,有的地方便凸出来,坑坑洼洼。沉重的日子又将一层层生活的灰尘泼撒下来,一日日一年年过去,坑坑洼洼的路面也便铺上了一层泥土,于是,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便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青石板老街两旁是一幢幢十分考究的青砖砌成平房、瓦房,一幢挨着一幢,摆满整条老街。许是年代久远之故,青砖早已让风雨剥蚀得疮痍满目,里出外进,且变得灰黑,房子山墙上和院内影壁上的一方方砖雕,也早已看不出原有的模样,但就整栋建筑来看,其古香古色依旧。

这些青砖砌成的房子,差不多半数以上都是店铺。临街是一个很宽的板搭门,一块块门板卸下来,便是一个开放的铺面。卖百货的,卖副食品的,卖土产的,卖肉的,卖药的,开饭店的,打铁的,修车的,应有尽有。

个个店铺门口都高高悬挂着自己的招牌,有用木头做的,有用布做的,有长方形的,有三角形的,有的写着字,有的画一瑞兽,高粱红的,翡翠绿的,杏黄色的。高低有序,错落有致。远远望去,五颜六色,摇摇摆摆,煞是好看。

老街上的这些店铺生意很红火,即便不是集日,也是人来人往,如果到了集日,更是热闹非凡。许多店铺还将自己的东西搬到老街上摆摊来卖,再加上满大街山民们卖自家山货所摆的地摊,赶集的山民熙熙攘攘,接踵擦肩,大街上便只见人头,不见店铺了。

也有一些房子是学校、医院、机关和民居。这些房子的建筑风格几乎都一样,院墙高高的,迎街的大门都是高门楼,高台阶,高门槛儿。有的门前路边靠墙还留有上马石,拴马桩什么的。这些似乎都昭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

老街不宽,也不长,最长也只有三四里地的样子,从南到北,东拐西拐,贯穿古镇,宛如一条青丝绸带,将街道两旁座座低矮的但十分考究的建筑串联起来,便像串起一颗颗青黛的宝石。

那时我还小,跟随在那里工作的父母亲一起生活,曾经在好几颗“宝石”里居住过。

(二)

老街上来来往往的多半是大山里的山民。古镇坐落在大山的山口之处,一群巍峨雄伟的大山到了这里突然低下了头,一道道山路像一条条粗大的树根,深深扎到大山深处。古镇像一棵大树的根部,曲曲弯弯的粗大树根呈三角形,由西面和北面向这棵大树的根部汇总而来。古镇往东南渐次平坦,一条较为宽阔的沙石路与古镇相连,沿这条大路向下一直走去,总有一天会到达遥远的省城。

逢集日,山民们一大早便沿着那一条条“粗大树根”朝老街赶来。进了老街,选一块如意的地方将自己带来的山货平摆在地上,到对面大锅饸饹摊那儿来碗饸饹,“唏溜唏溜”吃下去,尔后就等着顾主冲他走来。旁边的油饼摊香味四溢,直熏得他不住地朝那边看,可他不买油饼吃,嫌贵。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老街上人头攒动,各家的买卖早已开张,买卖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唱歌似的灌满整条老街。

山民们的山货都是自己家里出产的。大红枣,山核桃,栗子,柿子,黑枣。一口袋挨一口袋地摆在那儿。山民们没有秤,卖东西论个儿,一毛钱几个。或者论捧,两手一捧一毛钱,不管手大手小。用荆条柳条编的篮子和筐,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卖篮筐的大嫂围着自己的物件紧忙活。卖农具的老汉摆了一地的镰刀、铁锨、簸箕、木杈,自己弄个小马扎坐在一堆农具里撕块报纸卷烟抽。

我家门口摆有两个摊位。北侧是一个剃头的挑子,南侧紧挨剃头的是一个卖炒花生米、炒葵花籽的,俩人几乎每个集日都在这儿摆摊。剃头的不吆喝,来客坐下,剃头师傅按住就剃,似乎都是老主顾,没有多余的话。卖花生瓜子的不同,一个劲儿喊叫:“大花生米唻!又香又脆。大瓜子唻!又脆又香。半斤高高的唻,两毛五唻,找七毛五唻”。那吆喝声从不间断,一吆喝便是一整天,弄得人中午想睡会儿觉都难。

剃头的师傅闲着的时候,便招呼我们过去理发,不收钱。午饭做好了,父亲便招呼他进家来吃饭,他也不含糊,端起碗来便吃。卖花生米的有一个绰号:洋盘子。不知道是夸他精明还是夸他太会做买卖。有人说他秤盘上有鬼,耍得圆,少给了你,你也看不出来。不知此话真假,但我记得,我们家好像从没买过他的东西,也没让他进家吃过一次饭。

有一回,我家门口多了一个卖水果的小地摊。一块破麻袋片铺在地上,上面垒起几座小小的尖尖的“宝塔”,一个“宝塔”是梨,一个“宝塔”是柿子,这些我认识,可另外一个“宝塔”是什么我不知道,只觉得它很好看,很谗人。似核桃,却比核桃大得多。似梨,却比梨生得圆。有的还咧开了嘴,露出红红的牙来。我远远地站在那里看了好半天,到底没弄清那是什么宝贝。有一天,父母亲说要给我过生日,那是我长那么大第一次过生日,老人问我想要什么,突然想起那种东西来,我调动了我那个年龄最强最活跃的思维能力,仔细地将它精彩地描绘了一下,却将父母一下子难住了,猜了一宿竟没能猜出来,过生日也只好吃碗面条作罢。

(三)

老街的早晨也是热闹的。天刚擦亮,老街上便响起一声接一声的叫卖声,躺在床上的人们便思忖安排自己的早饭。

这些做食品买卖的,至少半夜三更便要起身烧火做饭,打点他的营生,磨豆腐费时费力,也许起得更早,估计一夜不眠。天刚亮,晨雾蒙蒙之中,寂静温馨的老街青石板路上,远远地走来这些起早贪黑做小买卖的人,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挑着担子,不约而同地从古镇附近的山村,或者从老街上的哪条胡同里陆陆续续走来,一声美妙的叫卖声的吆喝,打破了老街的寂静,便宣告老街人们一天生活的开始。

人们都说,老北京做买卖的吆喝声好听。其实,老街上山民们的吆喝声也相当好听,有时我想,侯宝林大师一定没听到过老街上的吆喝声,假如他听见了,一定非要来这条老街上住些日子不可呢!

“馒——头——唻,花卷——豆包唻。刚出笼的唻——”

“爬糕——爬糕!爬糕,爬——糕。好吃不贵——,经济实惠。”

“豆——腐哩呦——,谁买几块好豆腐唻。”

“白米粥,黄米粥,大红枣豆粥,新玉米渣子粥喽——”

“荞麦面——饸饹,绿豆面——杂面,莜麦面——面鱼嘞。”

山里人不仅嗓门大,而且很懂得音律,再加上浓重的好听的本地乡音,吆喝出来的声音韵味十足,该高的地方高,该低的地方低,该粗的地方粗,该细的地方细。高嗓,洪亮高亢,气吞山河,低声,舒缓委婉,柔肠百转。

那时候还没有中央电视台的“青歌会”,也没听说过什么“原生态”,只知道他们吆喝得好听,我喜欢听,而且很着迷,就像如今的年轻人听流行歌曲一样。吆喝声把正在酣睡的我吵醒,我便趴在被窝里,静听老街上那一拨跟着一拨“歌星”们的轮流演唱。

(四)

不是集日的时候,家门前的老街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地。那时候见不到汽车,最多也只是偶尔有马车驴车驶过,更没有拐带儿童的坏人出没,孩子们尽可放心大胆地玩耍。天气暖和的时候,孩子们攒三聚五在自家门前的大街上拍皮球、踢毽子、跳绳、捉迷藏。

孩子们都回家的时候,我便跟一个叫破砖的同学一起玩。

破砖是我一年级的同班同学,跟我个子差不多高,可他已经上了三年一年级,这年是第四个年头。同学们都不跟他玩,不知道为什么。可我愿意跟他玩,也不知道为什么。

但凡见到可怜的人、受苦的人,我的心里总免不了酸酸的,虽然那时还很小,却总祈望自己能帮人家一把。听老人说,未到古镇之前,小山村有一个弱智儿,走路都不方便,没人愿意搭理他,可我经常拉着他到处游玩,有时候还把他领到家里去玩。后来我离开了小山村,听村里人说,我当兵走了好多年,他还坐在街上不住声地念叨着我的名字,直到离开人世。几年前我去了欧洲,在巴黎大街上见到卖艺的一家人,女的骨瘦如柴,男的同样骨瘦如柴,还领着一个同样骨瘦如柴的男孩,我还没有听清楚骨瘦如柴的男的吹奏的是一支什么曲子,心里便酸酸的,慌忙将口袋里仅有的几枚欧元硬币掏出来放下匆匆离开。

或许我的心灵深处生来便埋伏着一颗怜悯之心?或许我的前世便是一个受苦受难的人?到底怎么回事?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只知道,我见不得可怜的人、受苦的人,只知道,听见破砖在老街上喊我的名字,我便急忙跑出去跟他玩。

老街边上,高高院墙的墙根底下也有无限的乐趣。青石板路面的边缘,与房屋相连的高墙底下沟缝里,生长着一棵棵、一丛丛不知名的小草,矮矮的,稀稀的,但青翠欲滴,有时还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小小的花朵自由自在地开放,惬意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我们弄来清水浇灌野花,我们把不同窝里的蚂蚁装进同一个小瓶子里,两个蚂蚁便打了起来,我们便放了他们。有时也把墙根下干枯的野草拔起来,带出一堆蚂蚁蛋,小蚂蚁着了慌,急急忙忙扛起雪白的蚂蚁蛋四下乱跑,逗得我俩哈哈大笑。忽然,我心里好像突然蹦进来一种什么东西,不可言传,却只觉得心口堵得慌,急忙把拔下来的野草填回原处,又将小蚂蚁连同他扛着的雪白蚂蚁蛋轻轻地送到墙根下的一个小洞里,一屁股坐在地上。破砖直着眼看着我,半天不吭声。

后来我升到二年级,破砖仍然还念一年级。

(五)

小学校里大铜钟敲响的时候,清亮悠扬的钟声便在老街上空荡漾开来,传得老远老远,钟声带着水颤音在空中飘荡,绵远悠长,余音袅袅。

大铜钟挂在学校院子里的一棵银杏树上。

小学在我家的路对面,中间隔着老街。从家里出来,跨过高高的院门的门槛,下了高台阶,横过老街,再登上另一个高台阶,跨过另一个高高的院门的门槛,便进了校园。一进校园,一眼便看见那棵银杏树,一眼便看见银杏树上挂着的那颗大铜钟。

银杏树不知已经活了多少年,早已老态龙钟,半边身子已经枯死,只留下另外半边树干歪歪地长着,一支粗大的树枝横向院子里,树枝上挂着那颗大铜钟。

同类推荐
  •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诗集中,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热门推荐
  • K歌技巧100问

    K歌技巧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K歌技巧方向。
  • 大牌校草专属丫头

    大牌校草专属丫头

    乔习突然转入素有贵族之称的映染高中,安静、话少的乖学生是她的新形象,然而不久后就被爆出原来的身份——枫扬高中的乔习。“你以为我们在交往?因为我吻了你?”温文尔雅的副会长微笑的看着她,“那天……是愚人节?”“乔习,你是我的!”霸道的会长一把将她搂入怀中。“跟我走。”青梅竹马的校草拉着她就走。
  • 特工萌宝明星妈

    特工萌宝明星妈

    她是当红一线明星,却在嫁入豪门之后身败名裂,生下一对双胞胎,生生被夺走一个,当阴谋算计浮出水面的时候,她决定复仇,而就在这时偶遇遇霸道腹黑男,魔鬼契约就此达成,五年后,她强势归来,母子二人红透半边天,当特工宝宝遇上首席爸爸将会上演怎样的较量,切看宝宝怎么秒杀首席爸爸。“爸爸,电视里的那个小朋友和安安长得好像。”稚嫩的声音充满了疑惑,怎么会一模一样呢?宝宝语录:“温梓臣小朋友,你知不知道许氏集团的总裁许离傲是你的爸爸?”“知道。”“那你想不想回去?”“不想。”“为什么不想?你爸爸很有钱哦。”“阿姨不觉得我也很有钱吗?”主持人顿时觉得有点接不了话。
  • 月寒

    月寒

    冷冷的明月,奇异的怪刀。一部秘籍,一位剑侠,青楼晓梦,乐舞幽歌,缠绵悱恻,伤痕累累……
  •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孩子走在马路上,有交通危机的顾虑;孩子去上学,有被大孩子欺凌的可能;现在更有被报复社会的极端人员危害的可能;孩子去游乐场游玩,也会发生无法预知的危险等等。身为家长的您,不可能每天24小时一直守护在孩子的身边保护他。即使发生意外时您在孩子身边,也有可能和孩子一样不知所措。所以,家长除了要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概念,也要跟孩子一起学习预防发生意外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急救方式。本书介绍了如何防止交通意外,在校园、游乐场、家庭等各种环境下的意外发生及预防。针对孩子已发生的几大意外作说明,让父母,老师以及孩子可以清楚了解各种意外发生的预防。这是一本让孩子了解危险,远离伤害,家长和老师们必备的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渔夫的幸福生活

    渔夫的幸福生活

    于游是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了淘金来到了大城市奋斗拼搏,高中学历的他只能从事苦力,两年来在海鲜市场做着搬运、打杂的工作。一次寻常发生在远洋渔船的抢鱼大战,让于游获得了一个“海龟壳”。 通过实践,逐渐掌握了潜海的能力,使其能和海鱼一样畅游大海,并且自主析出多余的盐分,汲取海水当中的氧气,且无惧压强、光线、海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融合了龟壳的于游,身上多了玄武图腾的印记产生了名为“鱼龙之气”的神秘力量,这种能力不仅可以进化水生物,任意潜入深海,其中还蕴涵了诸多神奇的能力。 大海是人类一直是竭力探寻的宝库,于游会如何使用利用这个契机可持续地开发海底资源?大龙虾、鲍鱼、金唇贝、金枪鱼、小黄鱼、深海鱼、诸多海底宝藏…… 且看于游如何在大都市中做一个职业渔夫,驾驶着远洋渔船,扬帆起航,过着幸福、快乐、逍遥的生活!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现代作品

    中国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破荒

    破荒

    蛮荒之中,浮生若梦,生生死死只是等闲,繁华过处不过一场镜花水月新书《模因》九月一日发布,新老读者都请多多支持啊,本书从上传至完结,未曾断更一次,我的人品,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