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100000012

第12章 东北这盘棋(3)

在调动军队的同时,中央很清楚,为了发动群众,开辟和建设根据地,还需要大批干部。所以,中央先是派遣延安的干部,然后派遣其他根据地的干部。林枫和陶铸带去了第一批,李富春带去了第二批。按中央的要求,要在各地调派出100个团的干部架子。1945年11月1日,毛泽东在给彭真的电报中说:

十月底止已到东北之干部,计有:山东二千,林枫一千九百,晋察冀五百,太行、太岳六百,冀鲁豫三百五十,黄永胜一千五百,万毅八十,共计六千九百三十。张启龙、倪志亮、伍晋南等批还不在内,是否均已到达?

到1945年11月底,中央向东北调去的干部已有两万多人,其中包括20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占总数的三分之一),4名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高岗、陈云、张闻天)。如此规模地调动军队和干部,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既是空前的,迄今为止,也可谓是绝后的。

五、毛泽东点将林彪

东北解放战争我军的统帅是林彪。

抗战结束之后,林彪准备上前线,他要去的战场是山东,因为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东,师长的职务还一直由政委罗荣桓兼任,中央决定他仍然去当一一五师师长和山东军区司令员。当时,在延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一大批高级将领都需要尽快赶回前方去。于是,毛泽东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举动,要当时担任第十八集团军(即人们常称的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去向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做工作,借他们的飞机把一大批干部送到前方去,因为美军观察组在延安机场正停着一架道格拉斯运输机。经过叶剑英的努力,这一要求被美军观察组所接受。1945年8月25日,在延安的这架美军飞机便决定飞往我太行军区司令部所在地的山西黎城县。当天搭乘这架飞机到前线去的我军领导人有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陈赓、薄一波、滕代远、邓华、杨得志、李天佑、江华、聂鹤亭、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张际春、宋时轮、傅秋涛、邓克明等20余人,其中还有林彪和准备去当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的萧劲光。由于必须与美军机组人员有所联系,可这些领导人中没一个人会说英语,所以黄华主动要求同机前往,担任翻译。一架普通运输机竟然运送了中共军队这样多的领导人,这在历史上绝对是空前绝后的。可幸的是,飞机安全到达了黎城长凝镇的简易机场。林彪和萧劲光在从太行军区前往山东的途中,9月23日到达濮阳。这时突然得到中共中央的命令,要他们二人改道北上,前往冀东,中央决定林彪出任新组建的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林彪这时未带任何部队,立即改道北上,走了20多天,终于到了冀热辽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玉田。当林彪和萧劲光还未到达玉田时,中央又连发了两封电报,要他们立即赶往沈阳,电报中把原因讲得很明白:

现美蒋军急于在营口、葫芦岛登陆,苏军恐难以拒绝,我军必须坚决抵抗,以阻止蒋军进入东北。在此情形下,冀东战略地位已不如沈阳重要。望你们星夜赶去沈阳,指挥作战。

很明显,这是一次重要的任命,林彪将出任东北战场的主帅。

当中央在最初决定东北局的人选时,东北还无仗可打,最急迫的任务是发动群众,开辟根据地,所以东北局的五位成员中,彭真、陈云、程子华、林枫都是开辟和建设根据地、应付各种复杂局面的高手,而伍修权则是党内长期负责和共产国际、苏联打交道,负责对外联络的专家,精通俄语。在这五位领导人中,还没有考虑军事统帅型的人物。但在9月17日延安的中共中央书记处给重庆的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报(这个电报全面分析了东北局势和我党对东北工作的方针)中,已经有这样的话:“为了加强冀热辽地区的工作,应即成立冀热辽中央局,派高岗、富春、康生等去工作,并须组织强有力的军事指挥机关,以陈毅或林彪或徐向前去担任。”也就是说,当时考虑了三位军事统帅人选:陈毅、林彪、徐向前。两天以后,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中,就已确定林彪去当司令员,而罗荣桓也去东北(原来中共中央要山东军区进军东北,是点名由萧华带队的)。很明显,为了准备打大仗,毛泽东决心将当年叱咤风云的老八路、一一五师的领导核心林彪和罗荣桓放到东北去指挥作战,而领兵统帅,则选定了林彪。

林彪赶到沈阳时,已是10月29日。中央要他担起东北部队的统帅,可是这支部队此时还没有名称。这是因为,中共中央在部署各路大军进东北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摩擦,规定一律不用八路军、新四军的名义,当时也来不及给各部队以恰当的名称,就这样进了东北。还是驻沈阳的苏军第六集团军司令克拉钦科上将提议,将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都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

10月31日,也就是林彪到达沈阳后的第二天,东北局得到了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命令,决定我军在东北的正式名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任命林彪为总司令,吕正操、李运昌、萧劲光为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彭真为第一政委,罗荣桓为第二政委,程子华为副政委,萧劲光兼参谋长。两天后,又补充任命周保中为第四副司令,伍修权为第二参谋长(在此之前,为了统一指挥东北的战事,中共中央决定组织一个临时性的军事指挥机关,叫东北军区司令部,由程子华任司令员,彭真任政委,伍修权任参谋长。东北人民自治军组成后,这个临时指挥机关自行撤销)。

与此同时,中央还决定,再调高岗、张闻天、李富春到东北局工作。为了开辟后方根据地,11月2日,中央根据东北局的意见,决定成立东北局北满(东北在当时又称满洲,北满、南满等是当时对东北一部分地区的习惯称呼)分局,以陈云为书记,林枫为副书记。其任务是控制北满,组织军队,建立政权,发动民众,镇压反动,巩固后方。根据中央的精神,东北局决定建立北满军区,由高岗任司令员,陈云任政委。同时成立西满分局,由李富春任书记;成立西满军区,由吕正操任司令员。11月20日,中共中央为了改进对西满工作的领导,决定加强西满分局,由李富春任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黄克诚为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军区司令员由林彪兼任,吕正操、李运昌为军区副司令员。

在11月的一个月之内,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陆续将整个东北划分成若干军区。先后成立的有:锦热军区、嫩江军区、吉林军区(又称东满军区)、北安军区、松江军区、三江军区(又称合江军区)、辽东军区、辽宁军区、辽北军区。其中,军事力量较强的是以下几个军区:

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萧华;辽宁军区,司令员张学思,政委白坚;辽北军区,司令员倪志亮,政委郭述申;吉林军区,司令员周保中,副司令员万毅,政委张启龙;北安军区,司令员叶长庚,政委王鹤寿;松江军区,司令员卢冬生(卢牺牲后为聂鹤亭),政委张秀山。

11月底,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总部由沈阳移到本溪。

这样,东北的党政军领导班子和各级指挥机构大体就绪。

六、蒋介石点将杜聿明

我军在紧锣密鼓,全力开进。蒋介石也没有睡大觉。

蒋介石在日寇投降之后,当然也把向日军收复失地、接收敌伪财产作为首要任务。不过,他首先要保证的是各大城市,如南京、上海的政治、金融市场。由于交通系统已基本瘫痪,他在西南的军队向前方开进的速度很慢。为了保证我军和我各个解放区的利益,阻止国民党军前进,在各地通向解放区的铁路区段,我军组织了破路行动。所以国民党军要想开赴华北和东北,就相当困难。对于东北的重要,蒋介石也不是不懂,可是军队就是一时去不了。他要运兵去东北,只有用飞机空运,或通过海运。而这些手段既不可能很快就绪,又不可能形成很大的规模。所以,他就只有发挥他的优势,先搞合法的外交活动,因为这时的国民党政府在法律上还是中国的合法政府。这种合法的外交活动,就是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的,利用已经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尽可能地阻碍和遏制我进入东北的部队在东北的发展。

蒋介石还有一个麻烦,就是选不出一个适合去东北接管、主持全局的人才。这个人应当熟悉东北情况,在东北有号召力、有声望,能和苏联打交道,当然还有一点最重要,就是对他蒋介石必须忠心耿耿,便于控制。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接管东北最合适的人选非名闻天下的东北少帅张学良莫属。张学良哪一条都属上乘,可就因为不符合最后这一条,蒋介石当然不予考虑。实在无奈,蒋介石选中了政学系的老牌政客熊式辉,再派出太子蒋经国一道,算是蒋介石心中较为放心的人选。同时他听了熊式辉的一个烂招,为了对付今后管理东北时可能出现的麻烦,免得有人今后可能在东北与他较劲,在他还未能全面管理东北时,就宣布把有名的东三省划为东九省,即由原来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划为辽宁、辽北、安东、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九省,另设哈尔滨和大连两个特别市。把东北来一个分而治之,既便于安排东北的各种地方势力当省主席和市长,笼络人心,又可让熊式辉便于控制,还可防止今后尾大不掉。所以,早在国民党政府还未能派出一个正式人员到东北的8月30日,也就是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第二天,蒋介石宣布了对熊式辉的任命。9月5日,熊式辉在重庆任命了东北九个省的省主席。

1945年10月12日,国民党政府派出的东北行营(后来改名为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外交特派员蒋经国等人乘飞机到达沈阳。他们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根据,与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进行了会谈,要接收,要建立政权,要从大连港运兵,要空运部队到各大城市。马林诺夫斯基让他们吃了软钉子,答复说,苏军占领区中一切日军所使用过的物资都是苏军的战利品,不存在什么接收;要建立政权,随便,可是大连港不准用,空运军队要由两国政府协商以后再定。总之,既不能接收物资,又无法让国民党军队进东北。没有军队,你建立什么政权?

想通过外交途径顺利进入东北的美梦破灭了,蒋介石只能用武力了。这一点,蒋介石是早已有所准备的。熊式辉虽然也有上将军衔,但是不能统兵作战,何况很可能要打大仗。那么,派谁去东北领军统帅呢?蒋介石早已做了准备,而且早已听取了熊式辉的意见,他决定派杜聿明。

杜聿明到沈阳后,与马林诺夫斯基进行会谈。马林诺夫斯基表示欢迎国民党政府派军队到东北接收政权,如果从海上来,可以在营口登陆。可是,当杜聿明会同美军到营口联络时,才发现营口的苏军已经离去,营口已被先到东北的八路军(是刚从海上到营口的我胶东军区吴克华部)接收。国民党要想从苏军手中和平接收东北已成泡影,要想进入东北,只有一条路,就是用武力从先期进入东北的共产党手中抢,在东北打内战。何况,杜聿明心中也很清楚,如果东北可以和平解决,熊式辉就行了;如果东北需要的是外交,蒋经国也行。蒋介石要他来东北,就是来打内战的。

11月5日,杜聿明到重庆向蒋介石做了汇报,要求派出10个军在东北强行登陆。可是蒋介石不可能运10个军到东北,暂且给了他两个军,这就是已经由美军从海上运到秦皇岛的十三军(十三军是被最早运去参加东北内战的部队,他们的第一支部队是在9月30日在秦皇岛登陆的)和正在抢运的五十二军。蒋介石要他用这两个军从秦皇岛通过山海关,打进东北去。

11月8日,杜聿明到达秦皇岛。东北的内战,就此打响。

同类推荐
  •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该书以发生在663年的白江口海战为切入点,以边缘史料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梳理中日海战史,并着重介绍了白江口海战爆发前朝鲜半岛三国、中国、日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渊源,文风活跃,内容有趣,知识点丰富,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历史上的中日战争关系以及朝鲜半岛历史。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每个电影单列一章,内容包括电影基本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插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场景、演员简介、经典台词等作为链接,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特种部队之德国篇

    特种部队之德国篇

    德国特种部队的组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德国希望在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安全的今天,在维护地区和平、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有所作为,为提高自身的国际政治地位增加筹码,于是着手组建及发展特种部队。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爱玻璃鞋

    独爱玻璃鞋

    一夜疯狂的缠绵后,换来一句“我们分手吧!”三年来的感情如流水,是这般的难以捉摸。怀着他的宝宝,每天默默地在他的身边做事。他的妻子设计害她,算了,她作出了最大的让步,得到的竟是失去做母亲的资格!那么,就不要怪她心狠手辣。
  •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搭讪,也不只是搭讪,它其实就是一种毛遂自荐的态度,让你对得起自己,在爱情上勇敢去认识自己心仪的异性,也在事业上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好好研读并实践《第1次搭讪就上手》中的观念和技巧后,将发现自己不仅异性缘变好,同侪关系更是左右逢源,这是一本无论如何都该赶紧入手的经典之作。想要成功,就是要跳脱给自己设定的框框,大胆地去尝试一次。不去尝试,当然不会失败,也不会有痛苦;去尝试虽然可能遭遇挫折,承受痛苦,但同样有可能一举成功,享受无法言语的喜悦。
  •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讲述了明朝(1368-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 长江传

    长江传

    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豪门甜宠:毒舌宝宝坑金爹

    豪门甜宠:毒舌宝宝坑金爹

    初次见面,他甩了她一脸钞票,而她则嚣张地还了他一巴掌;再次见面,他高深莫测地望着她,而她则卑微地跪在他脚下祈求帮助;五年之后,他一脸深情地望着宛若女王的她,单膝跪地献上专属定制钻戒,“你骂我、打我、怎么欺负我都没关系,嫁我可好?”
  • 执魔

    执魔

    师父说,上了手的女人,就要一生一世保护好。师父说,修魔很难,一入魔道永不回头。师父说,天圆地方,那圆是圆满,那方是心的棱角,是对命运的忤逆,是对天的不顺从。我的师父叫做宁凡,他不是人,是一只入了魔的蝴蝶。他在找人,没人知道他在找谁,没人知道他还要找多久…
  • 赢在感恩

    赢在感恩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感恩,就是赢在职场。感恩是员工在职场生存发展的必备品质之一。只要怀抱感恩之心,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