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600000005

第5章 导言(2)

经济发展与客家教育发展关系方面。王东从历史发展角度探讨客家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普及与明清以来闽赣粤客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有内在的关系,认为客家社区的社会经济变迁,是客家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周雪香则从空间发展差异的角度谈到,由于闽西南北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其扶持和资助家乡士子科举的力度也就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闽西科举发展的不平衡。

由于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内在关联,学界也注意到客家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从时间上看,客家各地教育鼎盛期的时间是不相同的,最早是赣南,其次是闽西,最迟是粤东。客家地区学校教育盛况,只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客家地区的学校教育与经济发达的其他地区相比,还是相当落后。从空间上看,由于客家分布地域广泛,客家地区的教育在同一时期内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也极为明显。

关于客家人才辈的问题。林晓平对客家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历史背景、历程、特点及意义等进行了探讨,认为清朝末年客家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为中国近代以来客家人英才辈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叶少玲从教育兴学的角度探讨了历代客家英才辈出,是重视教育的传统风气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突出的是崇文尚武的风气和令人瞩目的教育规模。

在客家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探讨方面,以两篇关于客家教育的硕士论文为代表。赖龙扬考察了客家文化与客家区域基础教育的互动关系,认为客家文化是客家区域基础教育生存与发展必须适应的文化模式,客家文化现代转型的效益直接导致教育文化生态的差异性,从而影响客家区域的教育质量。研究认为,客家的教育特别能够体现出一种客家文化的灵魂。

在已有的客家教育研究中,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是客家人的“崇文重教”问题。一般来讲,国内外学者对客家崇文重教多有推崇。如早在20世纪初客家教育引起外国传教士和学者的关注。法国传教士赖里查斯在嘉应考察时发现客家学校“按照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和它相比,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是客家教育最显著的文化本质,以致将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列入有关客家精神(或称客家意识、客家民性、客家文化特质等)中。王东先生认为,客家人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强烈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客家人对教育的特殊崇尚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客家地区教育的普及与发达。或说客家文化的最鲜明特色在于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即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或认为客家地区普遍存在尊师重教的风气,因此,在客家社会里,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陈振中、唐德海认为客家人具有深厚的教育情结,是一个十分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族群。陈振中,刘佐泉认为客家人才辈出,与其他民系相比,客家具有知识分子多的特点。

多数学者坚信客家崇文重教的同时,还对客家崇文重教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有主张世家论或血统论;或主张政绩论、政策论等观点,或主张是环境使然,也与当时政府官员重视教育不无关系。叶少玲指出,客家社会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风气和所形成的教育规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而形成的, 而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即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两大因素。或认为客家人重教原因之一是客家人强烈的宗族观念使然。

当然,也有学者对客家的“崇文重教”提出质疑。如陈支平认为,一个地区的文风兴盛与否,与这个地区的民系性格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与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对客家的“崇文重教”说提出质疑,提出要加强民系之间的比较研究。周雪香则指出,不少学者以“崇文重教”、“崇尚教育”、“尊文尚学”等词称颂客家教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客家地区的教育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存在时空差异。

前人有关客家教育的研究成果基本梳理了客家教育资料,勾画了客家区域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轮廓,初步构成了客家教育多视角、多方位的研究动态。

客家教育问题本来就是客家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且已有的客家教育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这主要表现在:

1.从研究角度看,多数研究只限于对客家教育本身的研究,就教育而谈教育,没有把客家教育放在客家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忽略了客家教育的文化基础。特别是对客家最有特色的家庭教育或家族教育研究不够。

2.在材料的运用上,已有的研究主要只是对方志、家谱等文献资料的梳理,客家民间文书等材料有待进一步挖掘;其实,客家学隶属于人类学,客家教育的研究需要实地调查,挖掘田野资料,拓宽文献资料来源的渠道,充实客家教育研究的内容。

3.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的文化类型,教育特征呈现不同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客家区的教育表现出不同的模式或特点。在明清时期赣闽粤边客家移民的离心式迁移过程中,由于迁入区域的土著社会和文化体系的差异,移民在进入不同的区域之后,为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曾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正因为如此,所谓客家教育,并非一个固定的模式,在不同的区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组织形式。但是已有的客家教育研究,其研究区域主要涉及闽、粤、赣边区,即限于传统的客家大本营地区,对四川、台湾等其他客家地区教育的研究较少涉及,各地客家的区域教育尚待加强研究。

4.比较研究方法运用不够。尽管已有的研究也注意到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也指出了客家教育的特色,但学术界对客家教育的研究仍存在主观化色彩和一般化倾向,对客家教育的特色的探讨缺乏比较研究。学术界对客家研究带主观化和感情化的研究多有批评。由于没有与其他族群相比较,往往是就客家而研究客家,加上研究者自身多为客家人,在客家教育研究中表现出浓厚的情感色彩和主观臆断,给人以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感觉。正如陈支平先生指出,从客家人单方面的族谱资料出发,就很容易得出客家文化教育科举如何发达的结论。但是如果参阅了其他民系的族谱和其他文献,便可发现原来其他民系同样如此。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出合符事实的结论。否则,一味地哄抬标榜,反而有损于客家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学术的严肃性。

5.客家教育特色的分析。教育基于文化的不同类型而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客家文化是移民文化,当客家人移民到福建、台湾等地区后,客家文化与当地本土文化产生交流与碰撞;为求生存、图发展,客家人不得不适应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在顽强地保留自己文化传统同时,又主动吸收、适应当地文化,从而在各地形成独特的教育模式和特色。因此,从族群的角度切入,分析客家教育的区域特色和族群特点才显得有意义。其实,客家作为文化概念上的客家,其族群特色应该是很鲜明的。但是,从已有的客家教育研究,忽略了对客家教育特色的探讨。尽管谢敏华等也谈到客家传统家教特点,谢敏华、郑镇峰论述了汀州客家的教育特色,由于缺乏族群间的比较研究,已论述的特色其实并不是客家独有的特色,从而影响客家教育研究的客观性。

6. 客家人的“崇文重教”问题值得探讨。客家的“崇文重教”看来是颇有争议,不但客家人与非客家人对此问题看法不一,不同客家地区的人对此问题也颇有异议。这是因为教育存在区域差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客家人的“崇文重教”也会存在差异。因此,从区域教育的差异性看,客家人的“崇文重教”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客家教育研究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必须加强客家教育的研究;而客家研究的存在的许多不足说明客家教育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深化其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以四川客家“崇文重教”为考察中心,研究历史上的四川客家教育,希望从区域的角度,对此问题做具体的探讨。不过,在进行四川客家教育研究之前,有必要对四川客家的研究历程作简单回顾。

四川客家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40年代。1932年罗香林先生《客家源流考》提到四川有13个“非纯客住县”,成为客家研究领域率先著录四川客家的第一人。钟禄元先生1941年在《文史教学》上发表的《蜀北客族风光》,首次介绍成都近郊的客家风俗,成为四川客家研究的开山之作。1947年语言学家董同龢先生撰写《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是研究四川客家话的代表作。

20世纪80年代国内客家研究热潮出现后,学术界从语言、客家历史文化、民俗等角度,对四川客家进行研究。其中主要代表成果有: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客家学者黄雪贞撰成《成都市郊龙潭寺的客家话》一文,是继董同龢之后又一研究四川客家话的优秀成果。崔荣昌教授《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对四川客家方言作了创造性的探索,并从文化上扩大对四川客家的研究领域。而刘正刚的专著《闽粤客家人在四川》第一次对四川客家的主体——闽粤客家人做专门研究;孙晓芬的《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全面开拓了四川客家的研究领域。尽管如此,由于四川客家研究起步较晚,即直到20世纪90年代,四川的客家人研究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1999年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四川客家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四川客家研究开始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在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组织下编辑出版《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四川客家民俗文化》、《四川客家历史与现状调查》等资料。尤其是2005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成都召开,掀起了四川客家研究的热潮,推动了四川客家研究的深入发展。在此前后相继出版了《四川客家》、《成都沙河客家的变迁》、《成都东山客家太平村》、《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重庆江津的移民与客家》及系列会议论文集。这些研究成果在总结半个多世纪四川客家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了四川客家的研究领域。

但总的看来,四川客家研究只是刚起步而已,这些成果大都是“动态性的报导,间有客家文化事象的文章,也多是表象描述的多,这与四川客家文化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有关”。表现在四川客家教育的研究则更是如此,连涉及四川客家教育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民国时期钟禄元先生注意到客人子弟很少中途辍学的现象,并指出客家族田在客家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的成功可能性,较一般人为强。尽管客家人居住的地理环境较平地的其他汉族差,但客家教育毫不逊色。张杰研究了外来移民与四川科举家族的关系。其中的外来移民就包括四川客家人。刘世旭先生对四川客家人的“耕读为本”作了初步的探讨。总之,在已公开发表的成果中,还无专文论述四川客家教育,即四川客家教育仍处于学术空白状态。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文化与教育存在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从客家移民文化与四川客家教育之间的关系入手,审视四川客家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探讨客家文化变迁和四川客家教育之间的关联,即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客家文化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客家是如何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研究300年来四川客家在融入主流社会同时又传承自身文化的过程中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客家传统文化在四川的传承和变迁中客家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也表现出客家教育的特色。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四川客家文化的特色,探讨四川移民文化的类型和核心,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正如前文所述,尽管学术界对客家“崇文重教”多有探讨,但至今仍存在不少分歧,研究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是对“崇文重教”的理解存在误区,二是只注重从族群性角度分析,忽视了“崇文重教”的地域性。为此,本研究以“崇文重教”为主线,从族群性和地域性两方面对四川客家教育进行考察,探讨客家人在迁居四川后的社会化过程中如何培养、教育子女的问题,如何传承族群文化、强化文化认同。

当然,四川客家教育的研究多年来之所以成为研究的薄弱环境,是因为研究本身存在一些困境。

1.文献资料的缺乏且零星分散

与闽粤赣客家相比,四川客家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殊性,即在演进阶段、族群关系、文化表现形式和客家身份等有很大的不同。四川客家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四川客家研究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单就客家身份而言,在闽粤赣地区,客家与土著相对应,二者界限清楚,泾渭分明,为客家研究提供资料的文献,往往也以“客籍”标明他们的身份,相对较易识别。而在四川, 由于不存在纯客家区,客家人与湖广人杂居一起。加上历史上四川客家缺乏“客家”意识,四川有关客家的文献资料,一般都不出现“客籍”的字样,仅载录其原来的省籍。而单凭其省籍还不足以判断其客家人的身份。这种客家与移民身份的难以辨识, 致使在资料的征引与鉴别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也给四川的客家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即使四川客家身份明确,客家教育的文献研究资料也同样稀缺。正如王东所言,历史上的客家教育基本上都是在家塾或族学中进行,客家教育的资料主要集中于有关家族谱牒中,要通过零星而又分散的谱牒资料来勾勒各个历史时期客家教育的整体面貌,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复原历史时期四川客家教育,并非一件易事。

2.四川客家教育特色的分析

同类推荐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热门推荐
  • 破解五小姨死亡之谜

    破解五小姨死亡之谜

    被誉为“五朵金花”之一的五小姨齐祖昆在“文革”期间不明不白的离奇死亡,她的死成为整个家族讳莫如深的禁区。作为70后出生学医的“我”,对五小姨的死充满了疑惑与好奇,在长达多年的走访与调查后,“我”一层层揭开了五小姨死亡的谜团,结果谜底却令家人们难以置信……
  • 俏少爷遇上恶丫头

    俏少爷遇上恶丫头

    她,是一个淘气又可爱又不服气的小丫头,因为在一场意外,她成了他的贴身女佣。他,是一个腹黑又霸道的小少爷,家有钱有势,因为一场没必要的竞争,他决定他的女佣成为他的女朋友。因为他家的恩怨,把她陷入一场斗争之中。因为这一场斗争,她与他分开五年,五年后的她回来了,还带着她们的孩子。可是,恩怨未了,不幸的她又再次被卷入,使他们无数次地分分合合,在这场痛苦挣扎中,他们是怎样携手坚持到最后?情节:林浩走到江雪儿面前说:“雪儿,你跟我走,我要你做我女朋友,我会好好对待你的。”林浩拉江雪儿的手要走时,江雪儿另外一只手被冉凌枫拉住了。冉凌枫打掉林浩的手,说:“她是我的女友,拿开你的脏手,不许你碰她。该死的,才出去一天就去招花引蝶,招来的不是别人,却是这家伙,我还以为这家伙怎么一大早就来,原来是来找你的。”江雪儿生气地说:“喂,谁是你女朋友,自恋狂。”江雪儿低估着:什么嘛,都没有追过我,就随便说我是你女朋友,长得帅也不能不讲道理啊。冉凌枫提醒道:“你可别忘记上次在楼梯口那里,忘记了我可以帮回忆一下。
  •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谁说品学兼优的软妹子驾驭不了高冷霸道的校草?!谁说幼齿白兔丫头就得为外籍千金让路节节败退?!谁说冷艳校草不会柔情似水死心塌地?!庄晓蝶却让沈彦尘收起了桀骜不驯,甘愿委曲求全只求共进一顿晚餐!!果然,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傲娇了近二十年的沈彦尘,最终还是在软妹子庄晓蝶面前败下阵来!他以为她心生感激言听计从,然而,却事与愿违……当爱情战胜了傲娇,醋意迸发的冷面校草终于失去了控制……
  • 天才草包嫡女:逆天小狂后

    天才草包嫡女:逆天小狂后

    不能习武,就是草包?不能聚气,便是废柴?他们可知道,她本是天才?!一朝穿越,紫家见血就晕的草包废物华丽转身,一把银针,一座神鼎,一对透视灵眸,看轻天下苍生。神器、神兽、神丹……世间之物在紫瞳眼中只有两种,她喜欢的尽收囊中,她讨厌的尽情毁灭。某男霸道拥着她的纤腰:那你是喜欢我呢,喜欢我呢,还是喜欢我呢?!穿越玄幻?对!霸道女强?是!腹黑搞笑?没错!霸道宠溺?绝对!绝色美男霸道女主,大杀四方缠绵悱恻,虐渣女贱男,揽奇珍异宝……你能想到的全有,你想不到的也有!
  • 麦少的爱情三十六计

    麦少的爱情三十六计

    亲眼目睹男友背叛,她愤怒中陷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她赌气嫁了他,他笑了三天。要知道他用尽阴谋阳谋为的只是把这个小女人绑在身边。婚前婚后他发挥一惯作风,把她身边的花花草草全部斩杀。他以为可以这样宠她一辈子,可是当那些花边新闻出现时他才发现自己对她的爱还不够,于是禁门谢客好好教训……直到她的腹中有了他的孩子。在他大宴宾客的时候她却意外得知这个男人设计了自己整整十年。当甜蜜的爱情变成了算计,她拿着一份医院的诊断书甩在了他的身上,“亲爱的,你不行呀,医生误诊了,我没有怀孕,要不我换个男人试试。”“你敢换试试?”他二话不说丢下满室宾客把这个女人打包扛走……
  • 让你感动一生的小故事

    让你感动一生的小故事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需要很多让我们感动和令我们深省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可以给我们以启迪与感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经商百诫

    经商百诫

    商人所置身的社会和周遭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商人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改进自己,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商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商人的行列中新的冒险者的不断涌现,而且也得益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后者是当今社会庞大的企业规模和庞大的市场的必然产物,它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商人成为对社会有着独特贡献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一些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下海“捞”一把,他们只看到了利益,没有意识到商场中的危险。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