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400000039

第39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

●杨秀峰和郭沫若为争人才吵架,毛泽东忍不住笑道:“你们两个聋子别吵了!”周恩来、聂荣臻为“二龙(聋)戏珠”开会画了“三八线”。

●陈赓在沈阳兵工厂偶然发现火箭人才谢光选,向他伸出手:“北京再见!”

●赫鲁晓夫:“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中国同志在政治上的支持……”毛泽东盛夏在杭州“避暑”,对米高扬说:“感谢苏联政府愿意在国防新技术方面帮助我们……”

●钱学森没有军衔不能去苏联谈判,周恩来说:美国40年代就给钱学森一个上校当当,十几年过去了,“钱学森也应该是个中将了吧”?

●邓小平开口了:“可以放心,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信得过的。”

●李政道和杨振宁获诺贝尔奖,周恩来决定派张文裕前往祝贺。

●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1957年1月。台湾。士林官邸。蒋介石又在看许孝炎交给他的中共中央的信,闭上眼睛陷入沉思。

蒋经国领着许孝炎走来,站在一旁等候。

蒋介石睁开了眼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想派人到北平,了解一下中共的真正意图。此人不能从台湾出,要在海外选择。孝炎,你看谁合适?”

许孝炎:“我反复考虑,宋宜山最为合适!”

蒋经国:“宋希濂将军是他的胞弟,对外可以说去大陆探亲。”

蒋介石连连点头。

许孝炎上车,离开士林官邸,驶往飞机场。

许孝炎和宋宜山在香港密谈。

北京饭店。东兴楼。

周恩来笑道:“宋先生,你是受蒋先生之托,来探听一下虚实,是不是?”

宋宜山:“不瞒您说,校长派我来,就是要了解贵党关于和谈的意向。”

周恩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我们都是一家人嘛。重庆谈判时,蒋先生就说,大革命时代,国共两党的同志们在一个屋里开会,共一口大锅吃饭。宋先生,您曾经是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对国共合作的历史,想必也很清楚。”

宋宜山点头:“是的,是的!”

周恩来:“你弟弟宋希濂是抗日名将,在滇西一仗重创日军,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今年是他五十岁生日,你去看看他吧!”

宋宜山感动地:“谢谢!谢谢!”

1957年2月21日。中南海西花厅。会议室。

周恩来:“我这次在国外走了十多个国家,到处证明和平共处可以推广,战争推迟了,我们有时间和平建设。当然,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帝国主义也并未放松侵略,战争危险是存在的。所以需要我们加强力量。和平解放台湾也好,防止战争也好,条件是力量,加强国防力量。”

李富春:“力量是综合的,而经济是基础,基础不打牢靠,国防尖端也上不去。”

聂荣臻:“反过来,国防尖端上去了,自然带动了一般,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经济基础也就更加牢靠了。”

周恩来:“尖端和一般,相辅相成,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中心环节是科技。科技上不去,尖端当然上不去,经济也同样上不去。而科技要上去,前提还是一个人才问题。”

聂荣臻:“恩来呀,今天我们来找你,就是为了这个人才问题。也许你还不知道,科学院和高教部为争人才闹起了矛盾!”

周恩来:“像当年竺可桢和马叙伦为争吴有训那样?”

李富春:“那时候只为吴有训一个人,现在可是为一大批人啊!”

聂荣臻:“教育部长杨秀峰是个聋子,科学院长郭沫若也是个聋子,两个人争来吵去,互相都听不见,所以有人说是‘二龙(聋)戏珠’!”

三个人哈哈大笑。

李秘书送来电报。

周恩来:“哈哈,蒋介石又派人来摸底了。不管谁来,只要爱国,我们都欢迎!”

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办公室。

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去年以来,高等院校的教授们,纷纷打报告,要求调到中国科学院。据说,工业部门的专家也是如此。大家都说科学院是火车头。”

郭沫若一听“火车头”三个字,便说:“这是周总理去年一月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说的。”

张劲夫念起报告:“周总理说,要用极大的力量来加强中国科学院,使它成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

杨秀峰霍地站了起来,因为激动,耳塞掉了下来,大声嚷嚷:“这话一点不错!可你们知道,火车头是什么意思?”

郭沫若也冲动地站了起来,不知怎么把耳塞往桌上一放,大声嚷嚷:“火车头就是火车头!”

杨秀峰看见他嚷嚷,因耳朵听不见对方说什么,又一次吼了起来:“要顾全大局!”

郭沫若看见他嚷嚷,因耳朵听不见对方在说什么,也自顾自地一口气说下去:“苏联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什么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基本原因就是集中了大批科学家,依靠集体的智慧攻关。”

杨秀峰把桌子一拍:“本位主义要不得嘛!”

看见两个聋子在争吵,互相都听不见,毛泽东忍不住笑道:“请坐下,坐下!你们两个聋子别吵了!我看,画个‘三八线’吧!”

郭沫若和杨秀峰几乎同时问:“什么?”

张劲夫贴着郭沫若的耳朵,聂荣臻贴着杨秀峰的耳朵,同时说:“主席讲,画个‘三八线’!”

一天晚上。中南海西花厅会议室。坐满了一屋子人。但是,会场沉默,谁也不说话。周恩来只好说:“聂老总,还是你先讲吧。”

聂荣臻:“好吧,我先说。中国科学院这个‘火车头’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应该加强。但是要再调很多科学家进来,现在看来不大可能,只能逐步加强。工业部门和教育部门也不应该挖科学院的墙脚。大家都不要有本位主义,现在总的说是人才太少,国防尖端人才奇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们还是应该强调互相协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此时。钱学森办公室。陆士嘉苦苦央求:“学森,当年希特勒搞火箭导弹,我就在普兰德特身边学了不少。我给你当个助手,你还不要?”

钱学森:“我求之不得!可北京航空学院不放人。”

陆士嘉:“你去找聂帅、找总理嘛!”

钱学森:“我去找过、说过,可北航一直闹到高教部,杨秀峰部长说:不行!他还说……”

陆士嘉追问:“说什么?”

钱学森不好意思地:“杨部长说……”

陆士嘉紧追不放:“说什么嘛?你快说呀!老同学,你还瞒着我?杨部长到底说我什么啦?”

钱学森只好说:“他说,把陆士嘉当老母鸡,留在北航生蛋!”

陆士嘉哈哈大笑。钱学森却心事重重,笑不出来。

此时。中南海西花厅。会议室内也是一片笑声。

周恩来:“教授也好,科学家也好,都是老母鸡,都要生蛋、孵小鸡。聂老总说得很好,科学研究工作要有适当的分工,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强调协作。这也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嘛!”

陈赓大步走进沈阳兵工厂,八个警卫员跟在后面。他向为首的班长瞪了一眼,班长立即做了手势,警卫员们站在原地不动了,看着他独自往车间走去。

陈赓参观打坦克的穿甲弹。

助理工程师谢光选向他讲解。看见不远处有四个警卫员在抽烟,他立即上前制止:“不许抽烟!”警卫员们不理不睬,谢光选生气地:“失火了,你们也跑不了!”

陈赓大吼一声:“缴械!”警卫员们把香烟、火柴交了出来。

陈赓把手一挥:“出去!”看见警卫员们走了,他这才内疚地:“同志,实在对不起!”

谢光选又领着他参观。

陈赓问:“在朝鲜战场上,你这个火箭弹打坦克很带劲,请问:它能打穿多厚的钢板?”

谢光选默不作声。

陈赓以为他没有听见,又问了一遍:“能打穿多厚的钢板?”

谢光选:“保密。”

陈赓:“你对我还保密?”

谢光选:“这是纪律,任何人也不例外!”

厂党委书记在打电话:“你知道他是谁?是陈赓大将,管我们的!他问什么,你答什么!”

谢光选在电话里责备地:“你怎么不事先给我打个招呼?光说哈军工一位领导……”

“好,我马上来!”厂党委书记放下电话。

车间里,陈赓坐在机器旁一个小木箱上,和工人们一样吃着盒饭,边吃边问:“你在哪里上的学?”

谢光选:“重庆兵工学校。”

陈赓:“什么时候来沈阳兵工厂的?”

谢光选:“1947年。”

陈赓:“解放后,受过什么奖励?”

谢光选:“沈阳市劳动模范。”

陈赓:“受过什么处分?”

谢光选:“1955年,靠记忆把技术通知单写错了,内部通报批评。”

陈赓:“你对火箭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讲得非常清楚。想不想调动一下工作?”

谢光选:“不想。”

厂党委书记向他直瞪眼,然后问:“去哈军工?”

陈赓:“不,去北京。”

谢光选:“干什么?”

陈赓向他伸出手:“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好,北京再见!”

台北。士林官邸。

蒋介石:“反攻大陆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美国军队不必介入,只是后勤与技术支持。”

美国女记者麦瑞:“听说您,总统阁下,去年曾先后向杜勒斯、尼克松提出,希望美国给您原子弹和导弹。”

蒋介石哈哈大笑。麦瑞莫明其妙,望着宋美龄。宋美龄也感到困惑不解,望着蒋介石。

蒋介石:“杜勒斯听说我要原子弹和导弹,吓得呆若木鸡,面如土色。殊不知,我是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记者小姐,你说美国能把原子弹和导弹给我吗?”

麦瑞不知如何回答,只是耸一耸肩,然后问道:“请问,总统先生,您对周恩来去年12月在印度发表的谈话有何评论?”

蒋介石又一次哈哈大笑,麦瑞和宋美龄互相望了一眼,不知所措。

蒋介石突然走到麦瑞面前:“向周恩来提问题的那位记者是不是你?”

麦瑞点了点头:“是我。”

蒋介石眼看就要冒火,宋美龄赶紧打圆场:“该吃晚饭了。边吃边谈好吗?”

蒋介石只好背着手向门口走去。

麦瑞:“我不明白,夫人,难道我做错了什么?”

“不,麦瑞,你不要误会!”宋美龄拉着她的手从客厅走到餐厅,边走边说:“是周恩来的话刺伤了他的心。”

麦瑞:“为什么?”

宋美龄:“周恩来怎么说的?”

麦瑞:“他说:如果台湾回归祖国,蒋介石就有了贡献,而他就可以根据他的愿望留在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

宋美龄:“那么,你又是怎么问周恩来的?”

麦瑞:“我问:是否给蒋介石一个部长的职位?周恩来答:部长职位太低了。”

宋美龄:“麦瑞,你不知道,周恩来当年是蒋先生的老部下。”

麦瑞:“啊……我很抱歉!”

宋美龄:“没有关系。我们是老朋友了,不是吗?”

麦瑞:“是的,是的!。”

蒋介石走进餐厅,张博士和张小姐跟在后边。麦瑞一见张小姐差点没叫出声来,睁大眼睛望着她。

宋美龄:“啊,麦瑞,你不认识张小姐吗?她可是我们的东方美人呀!”

“认识,我们在美国就是朋友。”麦瑞拉着张小姐的手,好奇地望着张小姐。这时,她才断定张小姐和陆小铃是一对孪生姐妹。

人们入席,就餐,谁也不说话,空气十分沉闷。又是宋美龄打破僵局:“麦瑞小姐,你对波兰、匈牙利发生的事件有何感想?”

麦瑞笑道:“这正是我要向总统先生提出的问题之一。”

蒋介石闷声不响。

宋美龄只好又问:“据说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发生了分歧,是吗?”

麦瑞:“对这个问题,总统阁下,您有什么看法?”

蒋介石终于开口了:“苏联要霸占我们中国。我看,总有一天,毛泽东和赫鲁晓夫要闹翻的。”

1957年初夏。

飞机上。伏罗希洛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闭着眼睛在回想——

北京,成千上万的群众向他欢呼;

他和毛泽东热烈拥抱;

他在杭州龙井茶乡梅家坞参观,和周恩来一起种下了一棵友谊树……

在苏共中央全会上,伏罗希洛夫在发言:“我刚从国外回来。听说这么多关于阴谋集团、反革命集团……”

米高扬:“没有人说过‘反革命集团’!”

伏罗希洛夫:“阴谋集团未必就比反革命集团好。我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不属于任何集团,只属于唯一的一个集团,这就是我们的党、列宁的党。我的心在党内。不过,还有一个‘集团’,那就是墓地。”

场内大声喧嚷。

伏罗希洛夫:“我恳求大家,我耳朵聋,请你们怜悯一位老人,不要大声嚷嚷!我毫不隐瞒,我向不少同志,包括向赫鲁晓夫本人,讲过赫鲁晓夫同志的缺点和失误,希望他改变工作作风……”

场内又一次大声喧嚷。

伏罗希洛夫:“让我讲话嘛!你们这是不让人说话!同志们,我在中国的访问非常成功,毛泽东同志一再说团结就是力量,苏联是老大哥……”

他的话被叫嚷声打断:“你要表态!”“文件你都看过没有?”

伏罗希洛夫举起一大摞文件,大声说:“这么多文件,开会前两小时我才拿到”

赫鲁晓夫:“你说得不对!”

伏罗希洛夫:“我说的是对的!你们说,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布尔加宁、别尔乌辛、萨布洛夫,一共七个人,是反对赫鲁晓夫的‘七人帮’,要搞政变,这不是太可笑了吗?这是某些人的神经错乱!我不仅没有参加过这个集团,而且也不知道它的存在!”

场内喧哗声大作。

伏罗希洛夫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他闭着眼睛,自言自语:“这是怎么啦?鬼知道这一切都变成了什么!”

夜。毛泽东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看见周恩来匆匆走来,忙问:“怎么样?”

周恩来:“苏联出事了,坦克开进了莫斯科。这是新华社发回来的内参。”

毛泽东接过内参,大步向办公室走去……

伏罗希洛夫躺在沙发上,头上敷着冷毛巾。

赫鲁晓夫在劝说他:“克利门特·叶弗列莫维奇,我亲爱的,你愿意怎么说我都行,我只是请求你再到中国去一趟,当然是秘密地……”

伏罗希洛夫:“不,尼基塔,你自己去吧。”

赫鲁晓夫:“你去,比我去更好。我知道,中国同志对我印象不好。”

伏罗希洛夫冷笑:“谁对你印象好?艾森豪威尔,丘吉尔,蒋介石!”

赫鲁晓夫吼起来:“你太过分了!”

伏罗希洛夫扔掉头上的毛巾:“搞乱了,一切都被你搞乱了!苏共二十大,你大骂斯大林。现在,你又说我是什么反党集团!见你的鬼去吧!”

赫鲁晓夫转动着一双褐色的小眼睛,托着下巴静听着他的话,狡黠的目光里现出得意的微笑。

米高扬低着头,仿佛被伏罗希洛夫的话所打动。

赫鲁晓夫对米高扬小声说:“看来,只好你一个人到北京去了。你知道,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中国同志在政治上的支持。”

1957年7月。杭州。汪庄。

西湖边。毛泽东住的别墅。书房里。一张长条桌,一边坐着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王稼祥、杨尚昆等人,一边坐着米高扬等人。

会谈已近尾声。

米高扬:“我们衷心希望得到中国同志的理解和支持!”

虽已深夜,湖上仍有游艇荡漾,不时还传来《采茶舞曲》。

书房里,闷热异常,既无空调,也无电扇,人们只能一边擦汗,一边扇扇子。

毛泽东:“对苏共中央的决定,我们表示理解和支持。”

米高扬一听如释重负,满意极了,他一边擦汗水,一边扇扇子。

毛泽东站起来,一语双关地:“我看你热得受不了啦。散会吧,天也快亮了。”

人们纷纷离座来到西湖边乘凉。

米高扬问:“天这么热,主席同志,您怎么到杭州来避暑呢?”

毛泽东扇动扇子:“我喜欢夏天耐暑,冬天耐寒。夏天再热也不怕。冬天,穿单裤,还要去游泳呢!”说完,他仰天大笑起来。

米高扬:“您还有什么话吗,主席同志?”

毛泽东:“苏联政府愿意在国防新技术方面帮助我们,对此我表示感谢。我们决定派一个政府代表团去莫斯科进行谈判……”

米高扬:“赫鲁晓夫同志反复强调,中国方面提出的任何要求,我们都将竭尽全力予以满足。”

毛泽东开玩笑地:“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啊!”

米高扬一听,大笑起来:“不要说驷马,就是八匹马套的车也追不回来的!”

西子湖畔响起一片笑声。

同类推荐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是“新文人随笔丛书”中的一册。收录了作家凸凹大量的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一篇篇精美的随笔会使您回味无穷
  • 渡江

    渡江

    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起,至6月2日解放上海崇明岛止,历时42天,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继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之战后,第四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也是史上的奇迹。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热门推荐
  • 异界重生之少女修仙

    异界重生之少女修仙

    母亲从地球穿越到这个世界,她却因为一双黑色的眼睛备受歧视,当命运女神刚刚对她露出笑脸,一本绝世秘籍又为她引来大祸,杀父仇人竟是青梅竹马的爱人之父,仇恨与爱,何去何从?十四岁的单纯女年逐渐成长,叱咤风云......
  • 傲剑修仙传

    傲剑修仙传

    他是一个潦倒失意的穷酸秀才,偶然间被中土第一修真门派古仙派掌门指点,遂决心修道。奈何修真之路并不平坦,尔虞我诈、居心叵测之人在所多有。他得到世间奇宝鬼幽剑,拥有莫大机遇,也因此被无数人觊觎。之后他离门派、进蛮荒,叩开仙界大门,最终成为世间顶尖存在——剑神!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古穿今之瑾瑜

    古穿今之瑾瑜

    前世,出自世家大族的崔瑾瑜,依靠着自己绝世的武功,出神入化的毒术,报了崔家的灭门之仇,最后,无所牵挂、了无遗憾的离开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大宋。异世还魂,转瞬间成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十六少年,拥有相似的容貌,共同的名字,两者的相融,又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人生?
  • 糖尿病调养食谱与饮食禁忌

    糖尿病调养食谱与饮食禁忌

    《美食天下(第1辑):糖尿病调养食谱与饮食禁忌·饮食管理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首先推荐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营养食谱(从凉菜、热菜、汤煲、主食、零食5个角度进行分类,所选食谱经典美味,且对糖尿病有针对疗效),然后针对糖尿病的几种并发症状,列出40个对症食谱,图文并茂!更有糖尿病患者必知的饮食禁忌,是对抗糖尿病的有力助手!
  • 小老虎欢乐成神路

    小老虎欢乐成神路

    唔,洛水上神在在路上捡了一直巴掌大的小紫虎,连人形都尚未修成。罢了,既然她这么排斥别的仙,那就自己先养着。三百年后,洛水上神为了保护小紫虎受伤即将沉修,将小紫虎交由踏宇上神代为照看。小紫虎一惊,拼命摇着小脑袋:“我不要,我跟着你,跟着你有肉吃。”洛水上神只拍了拍她的头道:“乖,听话。”默了默,总感觉有些不妥,但是又想不起什么来,只能对踏宇上神道:“不要让人欺负她。”踏宇上神诧异了一下,挑了挑好看的眉,看着仿若冰山似的洛水上神:“我以前总感觉你最是冷漠果决,如今怎的这么婆婆妈妈,你要是不放心……”……骄傲的火凤飘然而至,小紫虎疑惑:“我和你很熟么?”某火凤暴走:“楚辞。”小紫虎恍然大悟:“原来是那只红色的小鸟啊。”某傲娇的火凤继续暴走:“什么红色的小鸟!本大爷是火凤!火凤!”叹了口气继续道:“唉,也难怪你不认得,没见过火凤吧?何况本大爷当时被暗算受了重伤,缩小了原形的……”……唔,成仙路很漫长?小紫虎小耳朵一竖,大气磅礴道:“谁说我要成仙了?我要成神!”六界首富?六界至宠?可爱女神?都是浮云!某只小老虎窝在某神温暖香香的怀抱里认真总结道:“幸福就是有肉吃,有小话本看,有架打,唔,还有……”且看一只小老虎,欢乐成神路昂。
  • 宝贝儿

    宝贝儿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天才魔妃:特工四小姐

    天才魔妃:特工四小姐

    21世纪皇牌特工北宫月冰,穿越异世,成就新一代驯兽师掌门人。一柄嗜血的宝剑,剑舞九天。弃我者,不可留;叛我者,杀无赦!谁敢嫌小女子不够强?驯兽至尊之皇,聚齐七魔龙珠,驾驭天下无敌战神魔龙,睥睨千秋,主宰风云!沉浮千年如同弹指瞬间,月皎亦明,冰寒而韧!……为了一个人,颠覆一个世界的滋味是什么?v读者QQ群:28499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