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400000001

第1章 逼上梁山(1)

●她痛苦地:“列宁死了,孙中山死了,革命还有什么希望呢?”

●郭永怀好奇地:“美国在哪里?”

●英雄姐妹:一个要到美国学火箭,一个要造潜水艇。

●科学与迷信的纷争,农民与地主的搏斗。

●一场闹剧,令人哭笑不得;一场悲剧,亲兄弟反目成仇。

●妻子劝丈夫:“要想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伤口还在流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享年59岁。

北京中央公园公祭,各界人士和外国友人在灵前默哀。孙中山遗体移往香山碧云寺时,途中三十万人送灵,两万多人从西直门步行到香山。

北京,宣武门外铁匠铺,小院内,一片哭声。

只有张东海、贾彦站在院子里,遥望天上的北斗星,默默地叹息。

室内,人们边擦眼泪,边交谈。

大梅痛苦地:“列宁死了,孙中山死了,革命还有什么希望呢?”

龙大宝:“有希望,大有希望!这些年,你在美国学科学,我在中国干革命,跟着孙中山,跟着***,从长辛店到武汉,沿着这条路,不知走了多少遍,成千上万的工人,一次次起来罢工!”

大梅:“你参加了共产党?”

龙大宝:“当然,你三妹也参加了。”

三梅:“我一边在家里带孩子,一边在外面做点工作。二姐,你呢?”

二梅:“我刚刚加入。”

大梅:“贾彦他参加共产党了?”

二梅:“没有。在德国,加入同盟会,他就不同意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现在,还是不同意!”

龙大宝:“因为他是地主?”

二梅:“是的,贾家三代都是大地主。”

龙大宝:“马克思说:‘存在决定意识’。这句话很有道理。”

二梅:“可我相信,他会变的。”

龙大宝:“怎么变?”

二梅:“这些年,他一直住在青岛,专心研究水雷,一次也没有回乡下去。我倒是到他老家去过几次,每一次都看到农民的状况惨不忍睹。回来我跟他说,可他硬是不信,有什么办法?”

龙大宝:“下次,你就逼着他跟你一起去!”

大梅:“你不用逼,自然有人会逼。”

二梅:“谁?”

大梅:“农民呀。当年,义和团是逼上梁山。现在,农民也一样,要起来造反。‘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呀!”

二梅:“大姐,这些年,你在美国学科学,也关心革命的事?”

大梅:“那还用说!十月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中国留学生都知道,俄国有个列宁。他真伟大!可惜,也像孙中山一样,死得太早了。”

二梅:“大姐,你也参加共产党了?”

大梅摇头:“没有。”

二梅:“东海哥呢?”

大梅:“也没有。”

二梅:“那为什么?”

大梅:“恐怕是时候未到。”

二梅:“不会吧?我看,东海哥准是参加共产党了,只是没有对你说。”

大梅:“不可能。我回国大半年了,他总是跟着孙先生和夫人,走南到北,寸步不离。在广州,我们家客人很多,可没有一个是共产党,连依万诺夫那么多年的朋友,也没有到我们家来过。”

二梅:“你问过他吗?”

大梅:“问过。”

二梅:“他怎么说?”

大梅:“守口如瓶,什么也不说。”

二梅:“那么,他的观点呢?”

大梅:“三民主义,那还用说!”

二梅:“谁经常和他来往?”

大梅:“蒋介石经常来。”

二梅:“蒋介石是谁?”

大梅:“你不知道蒋介石?大元帅府参谋长、黄埔军官学校校长,是孙中山最信任、最重用的人。”

二梅:“东海哥也是孙中山最信任的人,可为什么不受重用呢?”

大梅:“东海日日夜夜跟随在孙中山身边,这还不受重用?难道非要当个大官才算受重用吗?”

龙大宝:“大姐说得对!可现在孙中山死了,东海哥又要跟在谁的身边呢?”

二梅:“当然要跟在蒋介石的身边了。”

大梅:“那倒不一定。”

隔壁,突然传来三梅的叫声:“娘!娘!你怎么啦?”

人们一齐奔来,喊着:“娘!娘!”

赵大娘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地:“娘不行了,可娘有件事,总没有跟你们说……”

大梅扑倒在妈妈床边:“娘!你说吧!”

赵大娘:“你知道,你还有个小小妹,生下来不到一百天,我就把她放到城里一个大户人家门口,走了。你几次问我,小小在哪儿?我说,她滚到河里,淹死了。”

大梅:“记得。”

二梅:“妈,我也问过你,小小怎么不见了?”

赵大娘:“……那些年,你爹在北洋海军当水手,我一个人种地,带五个闺女,交租子……送给人,是条活路……这么多年,小小要还在的话,也有二十好几岁了!……娘对不起她,对不起她呀!……”

二梅:“娘,你别难过,我明天就回山东,一定把她找到!可她……是什么样子?”

赵大娘:“她左耳朵后边,有一块胎记……”

院内,张东海和贾彦在小声交谈。

张东海:“山东也有共产党?”

贾彦:“有呀,二梅就是一个。”

张东海:“你没有参加?”

贾彦:“没有。”

张东海:“为什么?还是那个‘平均地权’想不通?”

贾彦:“想不通。我对国民党早已绝望了,对共产党还得看一看。”

二梅:“天都快亮了,明天一早还得赶路。东海哥,你和大姐一起去青岛吗?”

贾彦:“去,只能住三天。”

二梅:“多住几天不行吗?”

张东海:“孙先生去世了,形势变得更加复杂,要我赶快回广东。”

二梅:“谁要你去广东?”

张东海:“蒋介石一天一个电报。”

二梅:“蒋介石这个人怎么样?”

张东海:“正如贾彦所说,‘还得看一看’嘛!”

贾彦:“明天先到青岛看一看吧!”

贾彦一行乘船到了青岛。

张东海、大梅站在山上,望着大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像从来没有这么自由地呼吸过。

大梅拉着张东海的手,温柔地:“我们要是永远生活在这青山绿水之间,那该多好!”

张东海:“我想,总会有这么一天的。”

大梅:“可这一天,什么时候才会有呢?”

张东海:“不知道,反正会有的!”

大梅:“你忍心让我一个人到美国去?”

张东海:“不是你一个人,三个孩子都跟你一起去!”

大梅:“可我不忍心让你一个人……”

张东海深情地:“大梅,我也不忍心让你走,不忍心让三个孩子走,可我别无选择!”

大梅:“或者我留下,或者你跟我一起走。”

张东海:“不,都不行。我们已经争论好几天了。”

大梅:“孙先生去世了……”

张东海:“正因为他去世了,我才不能离开。你献身科学,我献身革命……”

大梅:“我献身科学,也是为了革命嘛!”

张东海:“我献身革命,也是为了科学嘛!”

两人相对笑了起来。在海边玩耍的儿女和两个儿子也在笑着。这身处人间天堂一般的笑声,在大海和高山上空回响。

这笑声传向四面八方。

正在山上写生的郭永怀,放下画笔,四下张望:“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他的三叔郭文秀说:“永怀,听到笑声,看不到人,真怪呀!”

正说着,张东海和大梅从树丛中走出,手拉着手,看见有人,不好意思,把手分开了。

大梅:“小朋友,你画得不错嘛!”

张东海:“嗯,不错,这大海波涛汹涌,很有气势!”

大梅:“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不爱说话的郭永怀望着她,郭文秀赶紧回答:“他叫郭永怀,是我的侄儿。”

大梅:“是青岛人?”

郭文秀:“不是,是荣城郭家村的。”

大梅:“看样子,他很爱学习。”

郭文秀:“最爱读书了!”

大梅:“在哪个学校?”

郭文秀:“大姐,不瞒你说,我念过十几年书,多次赶考,没有考上,于是在村里办了个初小,让穷苦人家的孩子能上学。”

张东海:“那好呀!”

郭文秀:“永怀这孩子,十岁才开始念书,可他宁可干活,放牛、拾柴、垫猪圈,样样都行,就是贪玩。不过,他特别好奇,喜欢花鸟虫鱼,到石岛上高小,又多了一项美术爱好。一有空,就到海边来画画!”

大梅:“小朋友,我给你拍张照片,好吗?”

郭永怀惊奇地望着她,还是一言不发。

大梅拍了照,郭永怀的眼睛一直盯着照相机,看了又看。大梅把照相机给他,教他看镜头。

沉默寡言的郭永怀终于开口了:“这机器是怎么造的?”

大梅被他问住了:“哎呀,我也不知道。”

郭文秀:“大姐,你是留洋回来的吧?”

大梅:“是的,我在美国读书。”

郭永怀:“美国?美国在哪儿?”

大梅指着大海:“在大海那边。”

郭永怀:“离这儿有多远?”

大梅又被问住了:“我也不知道,恐怕总有一万里吧?”

张东海:“小朋友,好好学习,将来你也去美国留学,好吗?”

郭永怀点了点头。

贾彦、龙小宝匆匆赶来。

贾彦:“东海!你们在海边流连忘返……”

郭文秀:“哎,贾先生,你们……”

贾彦:“啊,郭校长,你怎么也在这儿?”

郭文秀指了指郭永怀的画板。

贾彦:“东海,郭永怀这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左一个为什么,右一个为什么,问得我不知如何回答。”

郭文秀:“你们是一家人?”

贾彦:“是呀,他是我大姐夫!”

郭文秀:“也在美国留学的?”

贾彦:“不,他过去在日本、英国留学,后来跟随孙中山……”

张东海打断他,问迎面走来的龙小宝:“小宝,你从德国带回的化肥,在哪里做试验呢?”

郭文秀抢着回答:“我们郭家村就有一块地,上了德国化肥,庄稼长得可好了!”

贾彦:“东海,明天我陪你去看看!”

郭永怀越听越兴奋,惊奇地望着他们。

青岛,海洋研究所。

贾彦指着鱼雷的模型:“这几年,我一直在琢磨,鱼雷能不能按照人的指令,追踪并击中敌人的军舰……”

张东海:“哈哈,你挂的是‘海洋研究所’的牌子,实际是……”

贾彦:“哎,鱼雷是属于海洋的嘛!”

张东海:“不,鱼雷也属于天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英国都从飞机上投下鱼雷,击中敌方的军舰。”

贾彦:“那就不能叫鱼雷。鱼是在水里游的嘛。”

张东海:“不叫鱼雷叫什么?”

贾彦:“叫……想不出……”

大梅:“不是想不出,而是没有造出来。”

张东海:“对了,孙先生想出了,要造一门大炮,射到千里之外……”

大梅:“这是他在广西亲口对我讲的。十几年来,我一直想把这种大炮发明出来……”

张东海:“人家早就发明出来了!”

大梅:“什么?你说什么?”

张东海:“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英国、法国发明了一种大炮,有十几米长,最远能射一百二十公里。”

大梅:“我知道,可这种炮很笨重,又不准,经常偏离目标。”

张东海:“不管怎么说,远程大炮,人家还是发明出来了。”

大梅:“但是,这还不是孙先生想的那种大炮……”

张东海:“射到千里之外的,不能叫大炮,叫火箭。”

贾彦:“火箭?什么火箭?”

张东海:“在德国留学这么多年,你没听说过火箭?”

贾彦:“我是研究鱼雷的嘛。”

张东海:“鱼雷也是一种火箭吧?”

贾彦:“那么,火箭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发明出来了吗?”

张东海:“一千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火箭,并且用于战争。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是火箭的故乡。”

贾彦:“可这种火箭能射多远?”

张东海:“当然射不了多远。”

贾彦:“嘿,我们说的,是能射到千里之外的火箭嘛。”

大梅:“俄国有个聋子科学家叫齐奥尔科夫斯基,早已开始研究这种火箭,听说美国也在加紧研究。”

张东海:“所以,我坚决主张你回美国去。”

大梅:“可美国能让中国人参加吗?恐怕连边也沾不上。”

张东海:“能参加最好,不能参加,沾点边也好嘛!”

贾彦:“要是美国不让,那就干脆到苏俄去!那个科学家……”

大梅:“叫齐奥尔科夫斯基……”

贾彦:“他还在世吗?”

大梅:“在。听说去年莫斯科还成立了一个星际研究会,首先是研究火箭。”

贾彦:“哎,可惜,我老了,不能再出国留学了。”

张东海:“老什么呀!人家蔡元培先生,四十岁还到德国去留学呢!你今年才四十五吧?”

贾彦:“不行了,老了,只好让下一代出国留学,去发明火箭吧!”

大梅:“听你这么一说,我还敢到美国去学造火箭吗?我还有三个孩子呢。”

贾彦:“啊,大姐,你可是个非凡的女子!你身上,义和团精神冒火花。小弟虽是七尺男子汉,又怎么能比得上大姐你呢?”

张东海:“贾彦,别再给你大姐鼓气了。”

贾彦:“怎么?”

张东海:“她的气早已鼓足了,再鼓不是就要爆炸了吗?哈哈!”

贾彦:“大姐,不是我当面奉承,你和二梅真是一对英雄姐妹!”

张东海:“你这话可讲到她心里去了!”

贾彦:“看你二妹,又要研究潜水艇,又要到青岛大学去讲课,还要带三个孩子!”

大梅:“可你当年在柏林,不准她上学,不准她工作,只让她在家里陪你,逼得她自杀!”

贾彦:“嗨,别提当年的事了。我从小受孔夫子的教育,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天生就是为男人服务的。到了德国,学西方文明,口头上拥护男女平等,骨子里还是孔夫子那一套。逼得二梅自杀,我才猛然惊醒。这些年,她早已忘了,好像没有发生过,可我经常后悔自责,总感到对不起她,也很后怕,差一点毁了她,也毁了我自己。”

大梅:“别想那么多。二梅跟我一样,也有缺点,性情刚烈,男人当然受不了。”

张东海:“可我不但受得了,而且还特别赞赏!”

大梅:“别说了!当面夸老婆……”

张东海笑道:“他夸二梅,我不能夸你吗?”

贾彦:“东海,你性情比我好,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我发现,大姐再刚,一到你面前,就像棉花一样。”

张东海:“你可说到我心里去了。你大姐和二梅一样……”

大梅:“好了,好了,别说了!”

张东海:“不,今天难得在一起,眼看你又要到美国去,我不把心里话说个痛快,憋得慌啊!”

贾彦:“这倒也是,东海内向,从不外露,偶尔露一下……”

大梅:“那就锋芒毕露,一针见血!”

贾彦:“东海,你跟随孙先生走南闯北,日夜操劳,可你还读了那么多书,天下大事无所不知,特别对科学……”

张东海:“军事科学,我始终很注意,中文、英文、法文、德文资料,凡是能收集到的,我都看。除了陆军,孙先生对空军最感兴趣。他说过不止一次,一架飞机胜过一万兵丁,有了飞机,革命将取得胜利。所以,他写了四个大字‘航空救国’。一有机会,我就把知道的讲给他听。有一次,我偶然看到意大利杜黑将军1909年写的文章,杜黑说,天空也将成为重要性不次于陆地和海洋的另一个战场。今天我们意识到掌握制海权的重要,但不久制空权将变得同等重要。果然,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了杜黑将军的理论。战争使飞机这个1903年才发明的怪物,成了敌对双方的‘杀手锏’,在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大。飞机代替了大炮,可以把炸弹投到几百里外的目标。所以,孙先生叫你发明的大炮,已经没有必要了!”

大梅:“不,孙先生的想象有科学道理。飞机必须飞到敌方上空才能投下炸弹,而这种大炮呢,却可以固定在一个地方,把炸弹射到几百里以外,甚至千里之外。这就是火箭……”

张东海:“对,要发明一种能发射火箭的炮!”

贾彦:“我看,这太难了!几乎不可能!”

张东海:“不,科学就是这么神奇,它能把许多看来可以想象而不可能的梦变成现实。我相信科学,但是,科学不能失去理想。”

贾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东海:“从广义上讲,科学家的理想,必须为自己的祖国、为人类造福,而不是相反;从狭义上讲,科学家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比如发明大炮、飞机、火箭等等。”

贾彦:“那么,大姐,你的理想就是火箭,我的理想就是鱼雷,二梅的理想……”

二梅走来:“潜水艇!东海,你的理想呢?”

张东海:“共产主义!”

贾彦:“什么?共产主义?”

二梅:“你也加入了?”

张东海:“没有,暂时还没有。”

二梅:“大姐,你呢?”

大梅:“跟他一样。”

贾彦:“夫唱妇随!”

大梅:“你呢?”

贾彦:“我还没有想通。”

二梅:“那你就慢慢想吧!该睡了,明天一早还要到荣城去参观呢!”

山东,荣城。贾彦一行来到郭家庄村外,参观一块麦田。放眼望去,越冬之后,一片片麦地刚刚返青,而一小块上了化肥的地却“鹤立鸡群”。这个鲜明的对比吸引了远近的乡民,既传为佳话而引起人们的好奇,也谣言四起而引发了一场战斗。

郭文秀领着一群学生,一边参观一边说:“同学们,为什么这片麦子长得这么好呢?因为上了化肥!”

参观的人群中有人喊:“放屁!”

龙小宝:“郭校长讲得对。化肥是我从德国带回来的。”

又有人喊:“不,这块地里有妖怪!”

郭永怀坐在土坡上画画,身边围了一群同学,一边看他画,一边看着麦地。他在明德小学的高小同学贾志远赞不绝口:“画得太好了!”听到锣鼓声,他们便走向麦地。

这时,一群人化装成“土地神”,蹦蹦跳跳,敲锣打鼓,来到麦地。他们点起香烛,装神弄鬼地:“德国的妖怪把花神爷、麦神爷定在这块麦地里,让我们整片乡土颗粒无收!花神爷、麦神爷,请归位吧。”

众人跪下磕头:“花神爷、麦神爷,请归位吧!”

“土地爷”:“铲除德国来的妖怪!爷们归位吧!铲掉麦苗!”

眼看一个个拿着铁锹的人跳进麦田,准备挖苗,贾彦忍不住大吼一声:“住手!”

人们议论纷纷:“谁呀?”

“这是谁呀?”“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你不知道,他就是到德国去留学的贾二少爷!”

“这些化肥,莫不就是他从德国带回来的吧?”

“土地神”:“你是什么人?”

贾彦:“我叫贾彦。”

“土地神”:“啊,贾王庄的二少爷?”

同类推荐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宠爱

    宠爱

    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她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同时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编排,读来脉络清晰,方便查阅。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维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热门推荐
  • 妖兽时代

    妖兽时代

    妖兽时代,弱小的死灵妖兽,无人看好,一个5岁少年在意外进入一个遗迹时,拥有了一只最低等级的妖兽,而他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事必躬亲,而企业的发展还是缓慢?为什么下属只想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地拿到成果?为什么你的激励措施有很多,为什么领导已经事无巨细,可下属就是不买账?如何避免以上问题,让企业快速拿到成果,是每个企业领导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绝对有效的解决之道——研读本书,您将知晓其中的一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壁花公主的恶魔军团

    壁花公主的恶魔军团

    温和的公主,冷漠的王子,缘分让他们相遇,命运让他们分开,当公主重新遇上王子,当王子再次爱上公主,命运之轮开始转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哈佛教子课

    哈佛教子课

    本书浓缩了哈佛教育方法和理念精华,系统地介绍了每种教育法则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为天下父母提供了最完美的天才培养之路。全球已有数百万家长从这些教育方法中得到了有力的帮助,使他们的孩子的人生得到了积极的改变。聪明的父母可以从本书中发现一条完美教育的路线指南,让孩子受益一生。
  • 我的王妃是影后

    我的王妃是影后

    影视歌三栖明星袁小雅无意中穿越到了不知名的朝代。而且是穿越成了一个妾侍,居然还是疯子。她屡次三番被陷害,当然不会傻傻的坐以待毙!在不知不觉的布局与拆局当中,却渐渐的把自己的心也给奉送了出去,且让我们看袁小雅到底是选择放弃反击抱得美男归呢?还是选择一一报复狠心之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