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行,谓此种心所,到处可以相应,故名遍行。而此相应之义。例如眼见花,乃眼识分别此花之境,若彼时因见花而欢喜,即知有随眼识所起之喜受心所。此遍行心所,又分五种,今略依看花为例解之。
(一)触……眼识初接触花
(二)作意……接触即起看见的意
(三)受……作意见了即有感受
(四)想……感受苦乐后则想象
(五)思……想象了则思维造作
任何心王起现行,此五种心所皆能与之和合而助其作用,是谓“遍行”。
二、别境,此亦有五类。
(一)欲……缘所乐之境而发欲求
(二)胜解……缘决定境能了解
(三)念……怀念以前之境界
(四)定……缘所观察境令心得定
(五)慧……缘所亲境而能简择
三、善十一。
(一)信……正信佛法
(二)惭……对己有惭
(三)愧……对人生愧
(四)无贪……不贪名利等
(五)无嗔……遇若不怒
(六)无痴……明了事理又名三善根
(七)勤……精进修行
(八)轻安……吾人身心轻快安适
(九)不放逸……约束自己不敢放弃
(十)行舍……行而能舍不起执著
(十一)不害……不损害众生
四、根本烦恼六。
(一)贪
(二)嗔
(三)痴与善心所中三善根相反
(四)慢……我慢等
(五)疑……狐疑不决
(六)恶见……或再分为身见边见等五种
五、随烦恼,分为小中大,共二十种。
十小随
忿……忿怒
恨……怀恨不忘
覆……覆藏罪过
恼……对逆境热恼
嫉……嫉人荣利
悭……匿财不舍
诳……假诳于人
谄……谄媚他人
害……损害有情
……傲
二中随
无惭……于己不知羞惭
无愧……对人不知愧耻
八大随
掉举……暴躁
昏沉……昏昧沉下不任作事
不信……与信相反
懈怠……与勤相反
放逸……与不放逸相反
失念……与念相反
散乱……与定相反
不正知……谬解事理
六、不定共有四种,其性不定为善,亦不定是恶等。
四不定
(一)悔……如悔不赌博是恶,悔不读书是善。
(二)眠……休养精神为善,失时过多属恶。
(三)寻……将谋一事,心中寻求
(四)伺……此即寻求较细者。
大概以前所讲为“心王”及“心所”,吾辈听讲之后,应思索一下,何谓心王?何谓心所?心王者即八种识,八识何由而起?是皆由藏识中种子发生一切现行,则前七识皆依第八识为根本也。七八两识非吾人所能见者,而表现于外之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皆由此根本识传出而起作用,设若此藏识不存在,则外六识亦失其效用,即《中庸》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等是也。由此可知前五识如五窗户,因各窗形相不同,则所出之作用亦异,然其发源于藏识则一也。亦如此电灯,虽可各处发光,而实出于一总电池。简言之,则一心而有八种不同之作用,即名八识。又讲唯识即是吾辈考查心之作用,共有若干,然究竟除此八种识之外,尚有别作用否?须知不止此数,盖八识心王,不过为主要之作用耳。其余之心所,则为心王之眷属,所谓附属作用,完全随心王而起者也。昨讲五十一种心所,实则心所尚不止此,如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破除八万四千烦恼,当知此亦不过简单言之,使人易知耳。
柒 识之四分
凡识或心所,皆各有四分。
识
一、见分……例眼识能分别事物,此为“能分别”者,与镜之能鉴各物形象无异。
二、相分……是即“所分别”者。例眼所见之物,即名相分,亦如镜中所现之影是。
三、自证分……如镜之本体,光及影皆由影起者是。
四、证自证分……此如镜背,为镜体所依者。
由观此四分之变,可知山河大地,微尘细物,皆是识所变现。如演戏无异,吾人皆在此戏场中,然一面看戏,一面又在其中唱戏,以故始终迷而不悟,常执此心识为是实我,而又执世间万物是为实法,于是乎完全谬误,其道已左矣。以执实我故,遂生贪求,贪求不得,则生嗔恨,而烦恼随之,是名烦恼障。又如有人学习外道,执著不舍,自以所知者为障,再不肯学其他善法,是名所知障。因有此二障,故本性迷焉。佛为悲愍众生,故乃说唯识,先破我法二执。
捌 四缘
今问识究竟云何变成我法乎?则曰:是皆由有种子而发生,此种子之作用,本遍法界,而藏于识,须待他缘助之,及至成熟,方起现行。如有人宿世已有佛法种子,在小儿时无人为之启发,亦与常人无异。苟来此听经,则一闻其心必欢喜信受,故知虽有种子之因,亦必待有缘为之助焉。缘可约分为四:
四缘
一、因缘…………种子为因,发芽为缘。
二、所缘…………见所取之相为缘。
三、等无间缘……生灭之缘,刹那相续,平等无间。
四、增上缘
顺…如人学佛,因缘具足,有人助成之。
逆…如人学佛,有人阻碍之,更促其精进。
四缘之中,有二缘最为紧要。一曰因缘,如吾人之学佛,依经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则知吾人皆有此佛性之因,以为成佛之缘也。二曰增上缘,如虽有成佛之因,尚需得善知识引导之缘,乃能达此成佛之目的也。
玖 三量
既知识缘,再明识量。量者如以尺量物,然何谓识量?即识之能缘见分是也。盖四分中之见分,依种子而起现行时,能缘诸境界者。其量有三:现量、比量、非量。
一、现量 即依现前能见之物,或能闻之声,有眼耳识之见分,能直接缘取,不假计度等分别,是谓“现量”。如案上有杯,眼能见之,此眼识缘杯时之最初刹那,实不知为杯,并不知此名何物。离开“名言”“种类”等之计度分别,是名“现量”。盖此最初之时,仅由眼见非经意识分别,若至第二刹那,经意识分别为何物、何名时,则非现量矣。
二、比量 如既见物,然后以意识计度之,或以他物相比较而量得者,则谓之比量。
三、非量 即前之现、比二量,有错讹时,皆名非量。除此三量之外,复有所谓“圣言量”者,是佛亲证,凡夫虔诚信受之。加佛能知四空天有无身之众生,此界常人既不能知,更非现量能证,比量能得,唯依佛圣者亲证,转示众生之言为最宜。故吾人学佛,最重要者,即在信圣言量。盖吾人有用现比量不能得时,非用圣言量无从下手。
拾 三境
说三量已,再讲所缘之三境。
三境
独影境
带质境
性境
一、独影境独影者,不过是境界之影像。非前五识之所缘,全系意识之所造。如所云龟毛兔角等,并无是物,眼等不能见,而意识皆能想象及之,是谓无质独影境。又若真如之不生不灭,吾人当未能亲证,仅依意识想象时,亦非实在真如,不过是真如之影子,此可云有质独影境。但彼质不生,亦非实质。
二、带质境此境分二,一曰“真带质”,是以心缘心。如末那识缘阿赖耶识为我时,两皆属心法,其所执之我相,是由托赖耶之质而变起,故名“真带质”也。
二曰“似带质”,是以心缘色。如由眼识见分,带物之本质而自变其相分以缘之,以色是假法,故名“似带质”。
三、性境如前五识,缘色、声等五尘所成之物时,既有实体,复能得其实用,故名“性境”。性即实也。
拾壹 三自性
复有三种自性,次析言之。
三自性
一遍计所执自性
二依他起自性
三圆成实自性
今先讲第二种名“依他起自性”,即谓世间之诸有为法,均依他众缘而生起。如阿赖耶识等心法,草木等色法,皆非能自起,只是凭依众缘,变现而有,是谓“依他起自性”。若人妄执有为是实,如末那识之计阿赖耶执之为我而不舍者,是谓“遍计所执自性”。若如末那识不执阿赖耶识为我,或智人悟世间皆虚等,则名“圆成实自性”,谓此性乃圆满成就而真实者也。再以例证,如戏是依他起自性,若看戏者执为实物实事,此即是依依他起自性而生遍计所执自性也,如能了知此戏非真,皆是假相不执为实,即圆成实自性。
三自性
依他……戏
遍计……执戏为实
圆成……了知是戏
世间万事,是一台大戏,吾人自演亦自观看,惜乎演得高兴时,皆忘其是戏。可云举世皆遍计所执之性,唯学佛人,正求了解是戏,即有得圆成实自性之希望。
拾贰 三无性
复有三无性,是佛恐人仍执三自性是实法,而成法执,因依彼三自性,而建立此三无性,如下表。
三无性
一、相无自性性…………依遍计立
二、生无自性性…………依依他立
三、胜义无自性性………依圆成立
一、依“遍计所执自性”而建立“相无自性性”,盖“遍计所执自性”,只有名相,本无自性,是谓“相无自性性”也。
二、依“依他起自性”而建立“生无自性性”,盖依他之性,是依众缘而生,亦无自性,是谓“生无自性性”也。
三、依“圆成实自性”而建立胜义无自性,性虽圆满成就真实,是最上胜义,而实即无“遍计所执自性”,故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也。
此三无性是诸佛秘密言说,何以故?以诸法不完全是空,此空法虽说空无一切法,只是对治执有之病。若人不知密意执为全空,则将以为善恶因果,皆属乌有,虽造恶业无忌惮。以是义故,须知空是秘密说,为对治着有者而发。因此亦可悟密宗专门持咒,能即身成佛者,亦不可泥执为实法矣。盖佛恐世人着有,以空药对治,或复有人执著以一切为空,恣意造恶,拨无因果,佛大医王,悲此恶取之空,乃又下治空之药,而说唯识。此唯识之学,即于三自性中,以依他起为重要,而扩充其义,不着于有,亦不着空,所谓非有非空,是为中道第一义谛也。
拾叁 经论
唯识之教,究依何经论而建立耶?凡此一宗,所根据之经论,有六经十一论。
拾肆历史及结论
唯识一宗,创自何人?固然所有诸经,皆释迦牟尼佛所说,惟专倡此学而能成宗者,相传乃是弥勒菩萨。弥勒义为慈氏,故本宗亦名慈宗。盖昔印度有一无著菩萨,证初地后,即得神通,升兜率天宫,请弥勒菩萨降于中印度,说五部论(《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经论》、《金刚般若经论》)。无著菩萨更造《显扬圣教论》等,为之阐扬。其弟世亲菩萨,时习小乘,每毁谤大乘,由无著菩萨,劝发信心,令注解《摄大乘论》等,乃由小入大,转而赞扬大乘。世亲之后,复有护法菩萨等,解释世亲菩萨所作之《唯识三十颂》。护法之后,戒贤继之,是时玄奘法师至印度,依戒贤学,及归国后,更集诸师之论,释《三十颂》合成一部,名《成唯识论》,如是震旦有唯识宗。在印度尚无此宗名目,只有空,有二宗。当时主空者有智光大师,主有者有戒贤大师,戒贤为护法弟子,与智光同住那烂陀寺。玄奘亦至该寺就学,如是自弥勒数至玄奘,共为六传。玄奘之弟子窥基,更为弘扬,作《成唯识论述记》,先后制论疏约有百部之多。后因禅宗自夸不立文字,致令一般人遂轻视法相,而此宗渐衰,书籍亦失落殆尽,在中国几成绝学。迄今各国交通,科学昌明,惟此唯识之学,足以对付之。愿诸君即了知唯识之境,再起观行,而无上佛果,乃得成就矣。
佛法恒说夙根,唯识明有种子,历验不爽。余此次在汉口佛教会讲拙作《唯识三字经》,以听众多初心,不敢奢望,虽有研究者,或嫌名浅而不经心,故讲时但求显出以畅言,不敢深入而晦意。不意讲毕约一星期后,竟有预听周文澜居士录稿见示,乃能将讲室直畅本怀,一切兴到之谈,皆和盘托出,文既清爽,复少谬误,不啻若自余口出,余乃叹为希有矣。盖吾往在宁、沪、京、湘各处讲唯识,或听众竟未能记,虽有记亦挂一漏万,且多矫揉造作,送稿就正者,非大加删削不可。今此稿并非多费余心,即公然可观,亦可云余讲唯识来未有之胜缘也。阅毕记兹因缘,用劝周居士从此精进,尤望同听或未听而随喜者,更多于此学发心焉。民国十七年又二月,大圆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