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800000020

第20章 移民世界今日观察

清初外省移民进入四川,形成“五方杂处”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现实以后,经过时间的荡涤,一些文化和族群意义上的隔阂被逐渐消除掉,省籍的界限也随之被打破,一个多族群融合的大时代随之来临了。

移民初期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就拿婚姻来说,也往往是“自为婚姻,不杂他族”,省籍或族群意识很浓厚。这里,同样举《成都民间文学集成》中的一个例子。为什么我一再引用这本以口述材料为基础的书?因为我觉得口述材料是一个特定人群的集体记忆,它的真实性往往不可置疑——有许多民族史诗就是通过口头和说唱形式保留下来的,比如著名的《格萨尔王传》。而由个人编写的文字材料倒显得真伪难辨,比如记述明末清初张献忠剿四川的书,就让人感到矛盾很多,疑窦丛生。

湖广(湖南、湖北)、广东的人被“押解”到四川盆地后,总督叫他们各自用竹桩或芭茅去圈占地盘。这样一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圈占平坝和良田,争得冤冤不解。湖广人长得高高大大,就要打那些长得比较矮小的广东人。一个老年客家阿公赶紧出来拦阻,他跟客家人说:“你们不要跟他们争,我们早先住在海边上,未必还没有被水淹够?让他们住平坝坝,淹死他们。我们去圈高地,大家住在一起,又不会遭水淹,也不怕他们肇事。”

这样,客家人就都住到山上或坡地上了。

这种各自为政或同一省份移民集体群居的情况,在移民初期十分普遍。它一方面有利于政府的安插管理,另一方面对新移民“怕生”的心理也是一种安顿,因为文化上的认同感往往能够带给他们一种身体上的安全感。

四川移民出现大规模的文化或族群融合应当是近一百多年来的事,其动因跟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以及媒体信息等现代传媒手段的迅速渗透有关。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移民们的省籍观、家乡观已荡然无存,文化上的认同使他们认为自己都是这儿的主人,没有主客之分,没有新老之分,更不会产生地域歧视。就拿成都来说,凡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自报家门时都会说“我是成都人”,而不会说“我是湖广人”或“我是湖广移民的后代”。这说明移民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发现,有一些比较僻远的地方的移民社会形态居然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

2000年冬天,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李星星对位于西昌市境内的“黄联关”社区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那儿的移民社会形态保持得非常完好。

按照黄联关当地百姓的说法,除了周围的彝族和回族以外,黄联关共有三种人:一是“广东人”,二是“保十三”,三是“世外人”。所谓“世外人”,是指后来临时迁居进入黄联关社区的,因为人数甚少,且没有清初从外省移民的背景,可以忽略不计。剩下的“广东人”和“保十三”构成了黄联关社区移民社会的基本形态。

黄联关位于西昌市西南约30公里的螺髻山下,西面濒临安宁河。全镇人口总数约为11300人,“广东人”总数为5395人,约占全镇人口的二分之一,是当地人口数量最大的移民群体。

“广东人”是一个比较好理解的概念,即清代从广东移民入川的人(也称客家人——据一些资料显示,广东省的客家人被政府有意识地移往四川,是出于客家人居地狭窄并容易同土籍冲突的原因)。黄联关的“广东人”,据调查是于乾隆中后期从广东迁到四川最西部的一批移民。当时“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已接近尾声,所以,这些“广东人”入川以后在平原和土地肥沃地区已找不到合适的居地,不得不辗转定居于僻远的河谷山地。

从当地人留下的族谱等材料看,这批移民的祖籍多为广东省龙川县和长乐县。

黄姓主要来源于“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老虎石狮子口”和“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犁头约上下黄村”;

刘姓来源于“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

张姓来源于“广东省长乐县大堰塘犁铧嘴”;

谢姓来源于“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东坑之祠”;

林姓来源于“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西林坝(大坟堆)竹子市犁铧嘴林家堡”;

骆姓来源于“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犁头嘴”;

蒋姓来源于“广东省长乐县一、三甲”。

看起来,这批于乾隆中后期移入四川的广东移民,当时或许是一支移民小分队。因为从祖籍上来看,他们大多属于广东省的一两个县份,因此他们当时结伴前来的可能性很大。调查报告说,黄联关的这批“广东人”在语言的使用情况上是这样的:对内说客家话,对外说四川官话,而且跟当地少数民族的交往相对不多。

作为清代客家人的移民后裔,黄联关的“广东人”至今保存着许多客家人的民俗习惯。比如他们的建筑风格就跟岭南客家人聚居区的建筑风格十分相似,多为整个家族聚居的复合式大宅院,天井可多达12个、16个、24个、72个不等,跟岭南客家人的围屋、五凤楼几乎一样。现在这些古老的大宅院虽然多数已经被毁坏,但通过老人的回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大致的端倪。

72岁的客籍老人黄世光坐在老屋门前的石墩上回忆说:“我家现在的旧房子是父亲那个时候修建的,清理地基时,在3尺多深的地下挖出许多烧焦的谷子和大量的青砖废瓦(废瓦近2尺厚)。后来清出来更早时候的屋基,发觉原先的老屋有12个天井,三合土地坪,还有烧制的3尺多长的阴沟砖。听老人说被毁的老房子是我祖父的祖父修建的。后来,长毛来犯,黄大脚板堵长毛,在码头失利。长毛先锋杀入,先在黄家门槛上砍三刀,后续队伍到后,见门槛有刀痕者,就放火烧毁。”

黄世光现在的居宅,位于黄联关老街子北口西侧,是一座火砖墙梁架木结构的房子,推测可能是清末“长毛”来犯后,在废墟上重新建造的。

黄联关“广东人”目前尚存的旧式民居,多为晚清或民国建筑,其格局多为四合一天井或二进二厅的砖木或土木结构建筑。通常一个天井带有5间住房,两个天井带有12间住房(正房5间、下房5间、2间侧房)。前厅后厅没有枕楼式的附加建筑,而在正房和侧房旁边添加枕楼,并在楼上设置储藏室、暗室、碉楼。整个楼廊可以像走廊那样相通。这样的民居建筑,俗称“走马转角楼”。

当地“广东人”在风俗习惯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岭南客家人的传统。堂屋神龛不供天、不供地,只供祖先牌位。每年清明上坟的时候,也习惯用树枝在坟头上插“坟飘纸”;每年腊月三十晚祭家神,献牲一般是一只雄鸡、一尾鱼和三个刀头,同时在神龛上放八只酒杯、八双筷子。

每逢春节,当地“广东人”照例是要“耍龙灯”的,“从初二起开始耍龙灯,在堡子里或寨子里挨家挨户走,三五天以后才结束。龙灯队一般十几个人。一人在前开路,先进主人家,把讨喜钱的红包放在神龛上,好让主人家放喜钱在里面。然后从主人家端出一盆水放在门外。龙灯队进入,龙首在前,以红布代表后躯,舞一阵,便将龙胡须在盆子里浸湿,再进堂屋内舞,然后以龙尾为首退出”。客家人舞龙的习俗似乎遍布整个客家人聚居区域,因为在文化传统和民系根脉上,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华夏传人”“龙之传人”。

除此之外,黄联关“广东人”还喜欢做自己的传统风味食品“坛子肉”,这种饮食习俗历经二百年而不变。

以上是广东移民在黄联关的生活发展情况。

当地的另一个族群“保十三”又是怎么回事?他们跟“广东人”保持着怎样一种关系?当初移民社会的形态经过时间的打磨,其现实情况如何?

根据当地居民的口述材料来看,“保十三”似乎是当地的土著人群。

传说明朝末年张献忠剿四川的时候,有一天大军行进到黄联关。张献忠骑着一匹枣红色的战马冲锋在前,见人杀人,见村庄烧村庄。忽然,他看见一个妇女从路边的草丛中钻出来,狼奔豕突地向着山谷中逃命,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手里还牵着一个孩子。张献忠纵马上前拦住她的去路,睁着一双暴凸的眼睛瞧了瞧,发现妇女背上的孩子年纪较大,而被牵在手里跌跌撞撞奔跑的孩子,年龄很小。

张献忠觉得奇怪,就厉声质问:你这个臭婆娘!为何把大孩子背在背上,让他享福;而把小孩子牵在手里,让他吃苦?妇女估计性命难保,就实话实说道,我背上的孩子是我叔叔的骨血,因为叔叔一家死于战乱,所以我有责任为他留下一脉香火;而我手里的这个孩子虽然年龄尚幼,但却是我的亲生骨肉,丢了死了又有什么关系?

张献忠听完这一席大义凛然的话,钢铁般坚硬的心突然柔软起来,发话道,你这婆娘还真是贤良!今晚我军要烧杀前面的村子,你回去以后,可在门楣上插上柳枝,我军见柳枝,则放过烧杀屠戮,快去吧!妇女慌慌张张回到村里,先是在自家门楣上插上柳枝,后来又念及乡邻们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痛苦,于心不忍,便把这消息又告诉了附近的十二户人家。

结果,这个村子有十三户人家保存下了性命。因为这个缘故,村落中幸存的居民便被称作“保十三”。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么“保十三”就是当地土著,属于明末清初幸存下来的黄联关土著居民,他们跟“广东人”的关系,就应当是主客关系,也即四川土著和外省移民的关系。

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却发现很多疑点。一是当地曾经有南华宫(广东会馆)、禹王宫(湖广会馆)、五省庙(据说由五省移民联合出资修建)、万寿宫(江西会馆)等移民会馆同时存在。按照四川其他移民区域会馆的性质判断,黄联关当时应当是各省移民杂居会聚之地,不单单只有“广东人”迁徙至此。再按照“察各庙之大小而知人民之盛衰”的规律来看,南华宫的规模最大,建筑最为雄伟,说明黄联关广东移民的数量最多。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怀疑或者排斥其他省份移民曾经在此安居乐业的事实。二是张献忠的起义军是否真的到过偏僻的黄联关山地河谷。三是“保十三”的故事并非只在黄联关流传,江西、福建等省的客家人内部也有雷同的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角不是张献忠,而是唐朝末年的黄巢军起义;门楣上的记号不是柳枝,而是葛藤罢了。而且,这个故事使客家历史中凸现出一个叫“葛藤坑”的圣地(不仅仅只是保住十三家人的性命)。从故事流传的广泛程度来说,葛藤坑的故事几乎在客家人中家喻户晓。

那么,“保十三”是否应当是江西、福建等省的客家移民呢?不像。因为作为外省移民来说,他们几乎都有一种“移民记忆”,即便这种记忆因时间的流逝而模糊,但至少还有保存完备的族谱做参考。而且如若是福建和江西的客家移民,那么至少在语言上他们能够与当地“广东人”沟通,而且在风俗习惯上有相似处。

可是事实上,“保十三”和“广东人”在习俗上差异很大。比如“保十三”清明节上坟时,在坟头上插“马鞭梢”,而不是“坟飘纸”;每天吃饭只吃两餐,饮食习惯上喜火腿,而非广东人的“坛子肉”。后来通过对“保十三”后裔们的走访,发现他们并非真是四川土著,而是地地道道的外省移民。比如,鹿马村七组的李宗寿就说:“我们李家原籍在福建省青石桥第十三甲。”当地原有江西会馆一座,据说也为“保十三”中一个肖姓人家所有。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判断:“保十三”是与“广东人”相对应的另一个移民群体,这个群体由于人数少、省份复杂,所以最终凝结成了一个貌似土著的团体,以此与人数多势力强的“广东人”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相抗衡、相协作。

黄联关这个保持移民社会原始形态较好的村落,为重现当时四川的移民情况、定居情况以及各省移民相互融合的情况提供了一个标本。最重要的一点是,各省移民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点,是四川日后重现繁荣和鼎盛的一个重要原因。黄联关自然条件恶劣的河谷地带,原来只是一片杂草乱石,可是移民们陆续来此定居以后,土地得到了开发,河滩得到了整治,新的物种也被移民从原住地带入,农业经济很快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

原先黄联关的集市没有形成规模,连像样的“街子”也没有,但自从各省移民相继到来以后,于嘉庆年间设立了商贸繁华、人气旺盛的“街子”。这个过程让我想起洛带的情景,每逢集市,整条街上飘荡着浓浓的乡音。人们在贸易的同时,也操办和谈论着婚丧嫁娶、柴米油盐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事琐事,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忙碌。

同类推荐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历史真的很有料

    历史真的很有料

    是智趣历史首席讲师雾满拦江集数十年历史写作的精华之作,沿袭作者一贯的通俗易懂,幽默、智趣的风格,在历史的边角料和碎片中,剥丝抽茧,阐释权力、人性、情爱、处世、歧见、风雅、轶闻……历史在细节处,人性在细节处,988条有料而又多味儿的历史,据说每一条都能稍微改变一下你的世界观。
  •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1935年,红军经川边北上抗日,一部分红军突然迂回直扑四川省省会成都,让领教过红军厉害的“四川王”刘湘慌了手脚,不得不请求执中央权柄的蒋介石支援。蒋介石趁机插手四川:在峨眉山办军官训练团,专挖刘湘“墙脚”,同时,在重庆派驻中央参谋团。从此,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而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生死存亡一线之时,具有民族正义感的刘湘舍弃一切,毅然率数十万军出川抗战。一时,“无川不成军”,激昂慷慨悲壮。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北击匈奴》》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汉匈关系,汉武帝以后的绥抚政策,汉文化对匈奴的影响等有关内容。
  • 大锦衣

    大锦衣

    穿越过后,父母双全,欣喜交加,身体强壮。怎奈身为王爷近卫的他,匹夫一怒严惩恶少,却得罪了恶少背后锦衣卫的权势,从此亡命天涯。结识江湖好汉,快意恩仇,尽显男儿本色。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却是自己的奶兄弟,深入朝堂,入主锦衣卫,开始一场旧日江湖恩情和现实利益的纠葛,以及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偷窥无罪(上)

    偷窥无罪(上)

    一个退伍的战士为了替自己姐姐报仇,不惜以整容的代价混进了国强乳业,他凭借职业之利在公司各个部门中暗自调查,随即牵引出一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切拷问道德现实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尽在偷窥无罪!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宝贝宠你会上瘾

    宝贝宠你会上瘾

    “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我吻你,二,你吻我。如果你一个都不选,那么我就直接吃掉你。”他,是忘斯京贵族学院里最高贵的泉少,不把任何女人对他的感情放在眼里,却唯独只对她一片痴心。已经被他灌醉,并且带到床上的她,神志不清的说:随……便……你,还有,这衣服我穿的不舒服!”
  •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本书从青春期的女孩的生理变化、情感需要、逆反心理、母女间的沟通、富养、批评教育以及引导其自立自强七个方面入手,围绕母女关系这一核心,阐述了青春期教育的关键要领,翔实地讲解了构建和谐母女关系的方式方法。母女共战青春期,女儿的青春才会多姿多彩,母亲也会青春起来。
  • 暗皇宠妃

    暗皇宠妃

    她一生下来就注定是个悲哀,只因为她是女子,所以便注定了得不到家温暖,得不到爱。而当她终于得到父亲那突然的关爱,以为上帝终于眷恋了自己的时候,却突然莫名其妙的被带到了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遥远小国。
  • 大馋鬼扭曲的童年

    大馋鬼扭曲的童年

    故事发生在东北地区的靠山小镇,一个穷孩子学艺的经历。主人公大馋鬼是个热心率直、朴实无华的男孩。只是因为家里贫穷,他娘才不得已把他送到了镇上的一家小酒馆里学徒。在那里,大馋鬼和大师兄小秃子之间产生许许多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虽然大馋鬼也曾一度因忍受不了师傅的严厉管教,逃跑到皮匠铺里学徒、戏班子里学艺……但历经坎坷与磨难之后,他终于理解了“严师出高徒”的深刻内涵。于是,他带着对师傅的歉意和发奋向上的决心,重新回到了小吃铺里学徒。他更加积极乐观,勤奋好学,最终赢得了“小东北第一厨”的美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多彩的乡村

    多彩的乡村

    这是一幅九十年代中国北方农村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主人公赵国强即是当今的乡村英雄,他不畏权势,不谋私利,勇于冲破重重阻力,冲破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终于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小说现实感极强,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