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6900000014

第14章 尊重孩子的权利(1)

1.孩子的权利应得到尊重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它在本质上除了知识传递、道德培养之外,还应该尊重对孩子的权利。不明白这一点的话,教育就是失败的。

上帝赐予所有人幸福, 但这种幸福必须依靠人的爱心和在现实中的能力才能得到。 于是上帝又赋予了每个人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权利,这是属于每个人的,包括儿童。

也许“儿童的权利”这个说法对许多父母来说十分陌生,他们认为这几乎接近于荒唐,但“陌生”并不意味着不合理。试想一下,在封建时代,普通人能有什么权利可言?恐怕那时候“权利”一词也是无人敢于问津的。然而现在不但法律赋予了人们权利,而且人们也把拥有权利视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孩子就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呢?

我认为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它在本质上除了知识传递、道德培养之外,还应该尊重对孩子的权利。不明白这一点的话,教育就是失败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能力。拥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呢?除了必需的技能、知识以外,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判断能力、独立意识也是不可缺少的。和其他能力一样,这种高度的自制能力只能通过练习才能得到发展,而教育就是不断深入地进行这种练习的过程。看一看每个时代的成功楷模我们就会知道:假如一个孩子将来要面对的生活是一个专制君主统治的生活,那么,教育孩子多一点顺从,少一些自制能力、独立判断,这无疑是一种实惠的办法;但假如他将来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竞争的、富有创造力的时代,如果我们再让他只是盲目地服从,那结果对孩子是极为有害的。

英国现在的许多教育观念正是如此。一方面,时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需要大量有创造力和有公平、公正精神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学校等教育机构却仍按照中世纪的方式在进行强制教育。一方面,社会需要有自由创造力的航海家、资本家、科学家;而另一方面,教育却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个聪明的奴仆。对于种种无视儿童权利的教育观念,我不得不说,它们是封建时代的残留物。英国虽然在社会制度上早已进入了现代文明的阶段,但在教育上未必清醒地完成了这种转变。这个转变的最大标志,是在教育中对未来的人才,也就是现在的孩子们权利的尊重。

保证孩子受教育、不被虐待以及受抚养的权利是法律的职责,而孩子在精神、心智上的权利则属于教育的范畴。想用野蛮的办法培养出一个文明的绅士,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同样,想用强制的方法培养一个开明的人也是痴人说梦。试想一下,一个权利从来没有受到过尊重的人,一旦拥有了自己说话的舞台,他会怎样来对待其他人?一个很少得到爱的人,一旦拥有了可怕的力量,他将怎样对待其他人?

让我们的教育从尊重孩子开始吧。至于应该尊重孩子的哪些权利,只要我们扪心自问,看自己需要别人尊重哪些权利,就可以得到答案了。除了“政治”权利以外的所有权利都应该受到尊重,这是促使孩子们逐渐形成自我教育,增强自制能力和责任心的重要条件。

2.孩子也有发言的权利

孩子的权利受到尊重后,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也会随之增强,相应地,他还会注意别人的权利是否也被自己尊重,从而自制能力得到增强。

每一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这种权利,特别是孩子。当孩子在受到批评、指责时,他们的解释常常被大人们这样打断:“你不要辩解了”“闭上你的嘴”“你又开始撒谎”等等。这些话在很多家庭和学校里都可以听到,人们对此亦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是,我们有没有反问过自己,当一个人受到批评和责骂时,他为什么不能为自己辩解呢?这从道德和法律上都说不过去。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都会本能地产生受委屈的感觉,进而感到伤心、怨恨。如果这是在课堂上发生的,那这堂课基本上已经与他无关了;如果是发生在家里,那他会把这种委屈发泄到其他对象上,或者去想各种好玩的事情来摆脱这种情绪。苦了就会去找甜的东西,这连动物都会。如果是一个陌生人这样对待孩子,他当时会很愤怒,但很快就不把这当回事了;可如果是他尊敬又有好感的人这样对他,他会加倍伤心,并渐渐变得不自信。

难道老师或父母们真的希望孩子变成这样吗?绝对不。相反,如果孩子要对某件事进行辩解,而时机又不合适时,明智的老师或父母会说“你有辩解的权利,我会在下课后单独听的”,或是“现在我很忙,但我一定会听你的解释”。想想吧,这对孩子来说该是多大的安慰,他不但不委屈、不怨恨,反而会信心大增,并会想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地方的确做得不妥。受委屈的人很少去反省自己的过错,因为愤怒和不平占据了他的心灵;而被感动的人常常反省,因为感动增加了他内心的勇气。从现实方面讲,难道有哪位老师或父母真的希望孩子长大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而不辩解吗?不,那时他的母亲一定会尖叫着说:“你为什么不辩解?!”

孩子的权利受到尊重后,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也会随之增强,相应地,他还会注意别人的权利是否也被自己尊重,从而自制能力得到增强。看一看成人社会,我们就更能明白,仇视的结果只有仇视,暴力只会产生暴力。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这样规定:“受到惩罚的人无权申辩。”那它很快就会面临危机,愤怒的民众将会把制定这项法律的人包围起来。同理,虽然“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这一点并未被列入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但它却写进了每一位具有文明精神的人的心灵之中。正如法律没有规定一个人必须去爱另一个人,而道德的律令却让这种爱产生。

反对这种观点的人,他们唯一的理由可能是:他们只是一个孩子。 而赞同这个观点的人们会说:孩子是未来的成人。难道教育的目的不正是要使受教育者去适应未来的生活,成为为未来作出贡献的成人吗?

我认为,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应该把“你有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变成一句亲切、美妙、动人的话语,就像很多时候对自己说的一样。这之后你就会看到孩子身上出现的令人鼓舞的变化,不管这个孩子是成绩差的,还是成绩好的,是听话的、温柔的,还是顽皮的、捣蛋的。而对于那些没有教养的孩子,当你这样说给他听时,教育就开始了。

3.孩子比成人更渴望公正

孩子比成人更渴望公正,原因在于他幼小身心生长和发育的力量,决定了他们非常重视在生活中的公正,并希望得到它。

小斯宾塞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我问他和班上的同学最想得到的是什么。他给我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孩子们最想得到的竟然是教室门的钥匙!“难道进教室很困难吗?”我问小斯宾塞。“不是,”他说,“因为教室门的钥匙一直挂在班长的脖子上,早晨他和我们一起去学校时,所有的同学都对那串钥匙羡慕不已。”小斯宾塞还告诉我,他甚至有一次梦见自己终于挂上了一串教室门的钥匙。一年以后,当我再问起这串钥匙的事时,小斯宾塞说:“同学们现在很讨厌这串钥匙了,因为总也得不到。”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其实,许多孩子所面临的,远不止“钥匙佩挂权”这么简单:一个孩子打了另一个孩子,可能打人的孩子因为父母有钱有势而被免除应得的批评;两个一起犯了错误的孩子,可能一个因为成绩好而免受责罚,而另一个成绩差的则承担全部后果;两个孩子因为某件事同时受到怀疑,成绩好的可能首先被排除,成绩差的则无可争议地成为怀疑对象;两个都没有回答上老师问题的孩子,老师可能会对一个孩子说“你这段时间学习太累了”,而对另一个孩子却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答不上来”;有多个孩子的家庭,母亲可能经常会对其中一个孩子尖叫、责骂,而对另一个孩子温柔、关怀,她总是去发现一个孩子的优点,也总能找出另一个孩子的缺点……

这样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尽管每一件事的起因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孩子不受歧视的权利从小就面临被剥夺的现实。这既产生在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孩子之间,也产生在富有人家和贫穷人家的子女之间,官宦之家和百姓之家的子女之间,温顺的孩子和顽皮的孩子之间,甚至还可能是长相俊美的孩子与长相丑陋的孩子之间!

难道孩子们因为年龄小,就不需要这种权利,并且对被剥夺这种权利没有感受吗?不,绝对不是!只要有人愿意与孩子们谈一谈,他们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不平。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具有公平、公正的德行。公平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给予每个人同等的机会、同等的尊重和价值的肯定。但在孩子的世界里,为什么要让他更多地感受到不公正、不公平呢? 我们要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是可怕的。 一部分孩子因为得不到而无奈地放弃,另一部分孩子则从小就因为得不到而反叛。消极的阴影在孩子心中诞生,失望、不快乐的情绪在孩子心中增长,他们有些人对学习没有了兴趣,有些人对学校和老师没有了信任感。

也许,这些父母和老师原本的想法,只是为了用一种方式来鞭策、刺激那些成绩差、 顽劣的孩子,但效果常常适得其反,只要看一看成人社会,这一点就一目了然了。绝大多数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报复,而不是奉献和示好。一个个体不受尊重的社会群体,它所产生的智慧和创造力都要远远低于每个人都受到尊重的社会群体。更何况,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消除和排解这种阴影的能力要差很多。

同类推荐
  •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生子、为人父母,这几乎是人人必经的一段最美好而神秘又最重要的人生历程。虽然它伴随着新奇与不安,但这个阶段使每个人从心理到生理真正地走向成熟,也更能够真切地领悟到人生的瑰丽和生命的伟大与神奇!生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宝宝,是普天下所有想为人父母的心愿,也是所有准父母的心声,谁都希望自己能够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不仅对我国人民有优生优育的要求,就是在全世界的人民也有此要求。所以,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大到国家民族的希望,小到家庭父母亲人这一代的希望。
  • 哈佛教子全书

    哈佛教子全书

    《哈佛教子全书》内容简介: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不要小看了这些细节,在这样一个细节决定命运的年代,那些看起来十分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的一生,改变着你的命运。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就要从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开始。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重视和掌握孩子的性格培养。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影响深远。父母如果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去启发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也就会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但是,如果缺少正确的指导,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会误入歧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炼优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习惯。
  •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2009年3月,我应山东卫视农业科学频道《活到九十九》栏目之邀,做了一个“让儿童远离感冒”的访谈节目,分6期播出。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应观众要……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棍棒威吓可能会起作用,但只是暂时的,不会持久。只有父母会说也会听,天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才的。父母的一句话,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让孩子的人生充满阳光和快乐;同样,父母的一句话也可以让孩子受到伤害,产生心理阴影。既然父母的态度和语言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但无数事实证明,所以作为父母,应当在孩子面前充当爱神和智者。《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超值金版)》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两个主题,结合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碰到的难题设置场景再现,并进行深度诠释
  •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利用大量生动有趣且具有哲理的小故事将你带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恨妃

    恨妃

    本文不同于影以前的小白文,大体规则是:一点点虐+一点点无奈+一点点心酸+一点点幸福,望大家喜爱。本文分三卷,为同为红颜惑情系列,可联系起来一起看,也可互相分开来当成独立的故事看。第一卷红颜惑情-恨妃(已完结),经统计,大致是34万V字,公众章节将近13万,消耗RMB最多10元两毛第一卷红颜惑情-恨妃(连载中)春花哪堪几度霜,秋月谁与共孤光。痴心如过真情意,偏偏彩蝶化红妆。她,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女孩,最大的希望是能够顺顺利利的考入大学,然后挣钱养家,即便母亲对自己从来没有付出过关爱。哪想一名相士的胡话却改变了她的一生,让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朝代,成了当朝丞相之女。遇上他,本以为此生有幸,哪想苦难才真正的开始。沉浸在幸福之中,她竟忘了相士的再三警告。若是得不到他的真心相待,从此以后便成为世间的游魂,漂流在三界之间。一直以为他对自己是真心,哪想真相揭开,却是如此的让人痛断肝肠。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真真假假,交错一生。泪已干,心已残。浮生一梦,让她感慨万万千。离开了他,原想安静度日,却依是躲不过命运可怕的梦魇…她,该何去何从…究竟,她能不能寻觅到属于她的幸福?第三节问天涯逃,仍是躲避不了,难道这就是宿命?在以为自己即将远离那一切之时,那不该出现的女人竟又再度出现!到底,她怀了怎样的鬼胎!到底,他,又是怀了怎样的心思!不想再去沾惹,只想远离,却奈何,再度回到了伤心之地……《恨妃》视频地址:(有主角的哦。由于第一次制作没数,图片很少,请见谅)******************************************************************************************************************票票!团结友爱又可爱的票票!大家多多投一下吧。当然,影有自知之明,与有些作者一周就有上千张的票数相比,影就被比到天边去了,真的是欲哭无泪,那个惨啊。所以,更要请大家多多支持影一下。不要到时候影被比得尸骨无存,那可就真的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了。投票方式:点击作品简介下面的(投票推荐)如果是会员的,就请投上票票,一天一次性可以投三票.如果还不是会员的就请先注册成会员,最好注册成中文式的会员然后,再向影砸票吧.
  • 穿越未来之第一夫人

    穿越未来之第一夫人

    星际1015年女性人类早已经灭绝,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完成了女性人类的再造。但是,女人是被保护起来的存在。地球古人类女,钱欣欣是唯一在外面乱转的女人,她此时的身份是,餐饮机器人78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梅字云笺

    梅字云笺

    梅兰竹菊,爱恨嗔痴。二十年前引起的一段段往事把沈括和李字一一点点拉入设好的圈套。梅夫人,到底是醉人的芬芳,还是杀人的利器。每次的案件总是有着梅夫人的出现,沈括和李字一一次次的遇到的案件好像有迹可循,却总是在要抓到的时候被人飘然阻止。那恍惚出现的一个个梦境,让二人陷入了深思。现实、轮回,阴谋、保护。每个人都在挣扎在命运之中……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爱国爱民(上)

    爱国爱民(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把你的情绪变成诗

    把你的情绪变成诗

    生活有时让人觉得挺乏味,但有时又有意想不到的人或事情出现。当你的想象力跟不上生活的变化时,至少说明你被生活磨灭了很多原本属于你的天性。你原本是谁?你原本是来做什么的?你曾经和谁牵手,但最后又为什么不得不放弃?透过那天边的云彩,你试图想看清点什么,但那云总是多变而美丽,引你泪下,让你对她的丰富生出无限的期待。所以沐浴她吧,让她刺激你的心灵,让你做个追梦仙子。绽放你的身体,绽放你的心灵,绽放你的眼泪,让你的生命更生动,更有灵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