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6300000002

第2章 高山仰止(2)

但凡上帝的创造,都会有晶莹的一面。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智。而如海子这般大智大勇大才之人,不耽于力,不止于心,不持于技,在洗碗水般的生活中,疯狂地思索、疯狂地写作的人绝无仅有。

时间之门慢慢合上,我的心好沉重,又觉得好缥缈。海子是一个诗歌英雄,一个神话。从春说到冬,从黄说到绿。他漂泊而短暂的一生,绘着一幅永不褪色的赤子之图!他是一朵真正的百合,一朵叫“海子”的百合,他改变了世界的颜色,时间为之芬芳,世界为之芬芳!

2008年5月6日

)第六节 天地一根骨——太史公

一直以来对你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因你的存在让历史有血有肉而不再苍白,因你的存在让历史变得如此清晰而有了生的活力,也仅仅局限在欣赏你秉性的坚强。今天再读《报任安书》,渐觉得人间的所有正气和真气,所有的大气和骨气都聚集于此,令天地为之炫目。

此书信思路纵横开阔,气势跌宕起伏,言辞真切感人,后人评说:“慷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又直与《离骚》对垒。”这是好友任安要执行腰斩之际,而你自己受腐刑之后所写的血泪之书。

“姜尚五百年后有孔子,孔子五百年后至今无一人。”这就是你的抱负,你要做一个真正的史官,要做一个让历史复活的史官,这就是你的理想。你秉承父志,拿起了泰山般的史笔,用透彻的视角来书写历史,你用客观的史学家的观点来替李陵解释,而此时你的理想尚未实现,在历史长河中搏风击浪的你站在高处俯瞰历史,你忘记了家天下而刚愎自用的汉武帝的存在,你被打入死牢。

死寂而阴冷的监狱没有风,长发遮盖了你的眼神。“刑不上士大夫”这是你最熟悉的,你想效屈原而去,成就士大夫的英明。你站起来手扶铁槛,深邃的眼神让黑暗划出一道光亮,顿时电闪雷鸣,黑夜给了你一双黑色的眼睛,你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你想到了“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你一甩长发,坚定的眼神在燃烧着整个黑暗的天空。你毅然选择了苟活,选择了“就极刑而无愠色”的豪放。

向晚,当四周灰,白天已经远去,一切都无望地陷于黑暗的包围之中,一道惊雷闪烁,天空燃起了火烧云。你毅然执笔,惊天骇地。

被后人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诞生了,这部巨著成为历史的天空永远的一根骨。先生,你的正气你的真气,你的大气你的骨气,让历史的天空燃起了永久的火烧云,它孤独,然而超绝。像是对历史的一个微笑,也像是对历史的一个问候,既有理性的哲思,又有感性的情思,它使人性最美好的意义得以象征性的呈现,由是永远令人神往——

白云苍狗。当许许多多事在眼前幻变着经过,我心里也不禁说道:“是的,一朵火烧云就是一分火种,历史有此已足够!”

2009年10月12日

)第七节 敏感的庄子

庄子,一个天才卓绝而敏感聪明的智者,你压根就没想到要当什么哲学家、思想家甚至文学家。没有,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经世报国之志,你也不例外,只是在窃国者诸侯,窃钩者诛的春秋无义战的时代,你彻底地失望了。你无奈,你也彷徨,你也矛盾。敏感的你有了无端崖之辞,有了满纸荒唐之言。你的大鹏、你的蟪蛄、你的鼹鼠、你的螳臂、你的河伯、你的大大的栎树、大大的葫芦——在这些或大或小的世界里,你寄托着你的情思。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你用你持竿不顾的思想,鼓盆而歌的生死观讲述着一个个荒谬的故事,讲述着你的辛酸。别人都说你在避世,都说你提倡的是无为,那是他们没有读懂你啊,庄子!你的死就是生,你的鲲的沉潜化而为鹏的高飞,和儒家的“不知生焉知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何其相似!

是的,我敬重孔子,我却更喜欢你,喜欢你追求心灵自由的崇高境界,喜欢你用这样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假若说儒家是官府哄抬高的,那么庄子,你却凭着自己的魅力幽幽独放异彩。你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响彻寰宇。我深深知道,你并不是说不要树立功业,不要弘扬名声,而是说,我们要为做事而做事,不要为出名而做事;要为苍生而工作,不要为求官而工作。这又与儒家的“实至名归”一脉相承啊!

你把《逍遥游》放在首篇,而你却一点点不逍遥,你在尘世有着无限的凄楚和痛苦,你有着不尽的绝望和苦闷。追求自由是你终生的理想啊,庄子,我读懂了你!

庄子,因着你的敏感,所以在黑暗而浑浊的社会,你用血和泪追寻着自由之歌;也因着你的敏感,世人总误读你与儒家相悖,不怀经世报国之志甚至不食人间烟火。其实,只有用心走进你时,才会发现你彻心彻肺的疼痛,声嘶力竭的呐喊,只是因为你爱这个世界太甚!

今天,我再次读着您,深深地爱着您——

)第八节 千古不朽祭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那是在少年时期的一个懵懂之夏,幽幽朗诵,内心泛起一丝莫名的悸痛。课上看着老师神情严肃地讲解《正气歌》,年少无知的自己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现在我已为人师,读着《指南录后序》,一个不朽的生命,穿越七百年的隧道顶立着,令我的心开始狂跳不已。

他出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当“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时,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不爱其身,毅然奔赴敌营。

在敌营的斗争,逃亡的九死一生,后在五坡岭被执,押往北营,他明白舍生取义,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笔,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这就是那首光射千古的七律《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路上他又是服毒,又是绝食,自谓“惟可死,不可生”。然而,且慢——打量历史,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

于是,他就在一种求死不得、欲逃又不能的状态下抵达元大都燕京。在元军大营中,留梦炎,就是元人打出的第一张“王牌”。天祥转过身去,只给他一个冷背。真的,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所谓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直白的是“有奶便是娘”。岂知这种“奶”里缺乏钙质,他们的骨头永远不得发育。此辈精神侏儒,哪里识得文天祥的“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哪里配闻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九岁的小皇帝赵显是元军派来劝降的第二张王牌,无效之后,接着又是忽必烈们,看看这些说辞:“整个江山都已姓元不姓宋了,你一个文天祥,还倔强个什么?”这当口,只要文天祥的膝盖稍微那么一弯,立马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奈何,奈何他的膝盖天生就不会向敌人弯曲。恼羞成怒的元人歇斯底里地狂吼:“文天祥!你一味想死,我偏不叫你就死!我要囚禁你,让你求死不能,求生不得!”

漫长的囚禁生涯就这样开始了。身陷囹圄,他受尽折磨,但始终信念不改。“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这句誓言表明了他对南宋王朝坚如磐石的忠心。虽王朝已易姓,文天祥深深痛苦而失望;但“城郭人民半已非”这份无尽绵长的心痛,永远充斥着他的心间。

公元1281年夏末的一个晚上。那天,牢房里苦热难耐,天祥无法入睡,他翻身坐起,点起案上的油灯,信手抽出几篇诗稿吟哦。渐渐地,他忘记了酷热,忘记了弥漫在周围的恶气浊气,仿佛又回到了“夜夜梦伊吕”的少年时代,又成了青年及第、雄心万丈的状元郎,又在上书直谏、痛斥奸佞,倡言改革,又在洒血攘袂,出生入死,慷慨悲歌……这时,天空中亮起了金鞭形的闪电,随后又传来了隐隐的雷声,天祥的心旌突然分外摇动起来。他一跃而起,摊开纸墨,提起笔,悬腕直书: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啊啊,古今的无穷雄文宝典,在这儿都要黯然失色。这不是寻常诗文,这是中华民族的慷慨呼啸。民族精魂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常常要推出一些人来为社会立言。有时它是借屈原之口朗吟“哀民生之多艰”,有时它是借霍去病之口朗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一次,便是借文天祥之口朗吟《正气歌》。歌之临空,则化为虹霓;歌之坠地,则凝作金石。五岳千山因了这支歌,而更增其高;北斗七星因了这支歌,而益显其明;前朝仁人因了这支歌,而大放光彩;后代志士因了这支歌,而脊梁愈挺。

他怀揣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的文字从容就义。七百年的历史,《正气歌》成为镶嵌在天空永远的文字。

天祥的字“文山”,今天也成了山冈的名字,可谓山人合一。今天再读《正气歌》,再读《指南录后序》,胸中竖起的是一座山岳,是一种激荡不已电闪雷鸣的呼啸。

文天祥以君降臣不降的信条和不肯搁置的生命擎起了一座山峰,那是一座南宋王朝许多人无法企及的精神珠峰!那也是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他竖起的一根立柱,是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2012年2月14日

)第九节 心中偏爱苏东坡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说:“喜爱哪个诗人,完全是由于哪一种癖好。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在他伟大的诗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悯人的情感方面更为伟大。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读到这儿,我不禁十万分的神往,好想和林先生击掌会心一笑。由古至今,令人崇敬赞叹的人物何其多,但让人从内心生发出喜爱亲近的人,何其之少!

初接触苏轼,是因为他的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当时就被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的豪迈所折服,心想这一定是一位满腹才情却历尽人世沧桑,阅尽人生百味的大文豪!

后来,读到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才触摸到他的心灵深处的颤动。“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尘满面,鬓如霜……”是这位才子独守的凄凉。

原来侠骨从来都不缺少柔肠,沧桑是因袭着血气方刚的悲壮!

黄州给了苏轼惊喜和震动,苏轼也让历史记住了黄州,而“乌台诗案”却为二者扯上了一根线,这线说不清是红色还是灰色,但我们却因此而领略更多苏轼的情怀,虽然这其中凸显着许多的苍凉。

他太出色、太响亮,而封建的中国不多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却保持着嫉妒贤能的惯性,所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口口相传、代代怀念;所以诸葛先生希望后主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所以唐太宗和魏征被传为千古佳话……

苏东坡因诗被舒禀、李定、李宜之和沈括等人告发而遭官府逮捕。苏东坡开始很不在意。有人偷偷告诉他,他的诗被检举揭发了,他先是一怔,后来还潇洒地说,“看来我的诗给皇帝看到是不用犯愁了”。随着事态的发展,风声越来越紧。1076年7月28日,朝廷派人到湖州州衙来逮捕苏东坡,他事先得到风声,立即不知所措。文人终究是文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从气势汹汹的样子看,估计会处死。他害怕了,躲在后屋里不敢出来。后来还是躲不过,终“被差人用绳子捆扎了”,“像驱赶鸡犬一样上路了。家人赶来,号啕大哭,湖州城的市民也在路边流泪”。

余秋雨以极其沉重、哀怜、惋惜和深爱的心情说:“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走来。苏东坡被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读到这儿,我的泪水抑制不住地涌了出来,在余秋雨书页的空白处凄然写上,“我的心在滴血滴血——”。

苏东坡曾经活得那样洒脱而快活,他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曾经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了朋友活着。而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苏轼在黄州寄出的一封封致友人的书信也没有丝毫的回音。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在黄州作了深刻的极其真诚的自我剖析,这种剖析使他大彻大悟使他更显成熟。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这是秋雨先生对成熟的理解,也是对苏轼黄州洗礼之后的一种深刻的解读和敬仰!对于成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时候我们甚至认为成熟未必是一件可喜的事儿,而我却认为在成熟的背后依然保持着一份真、一份美、一份可爱是分外令人欣慰的,而苏轼恰好就是这样的典型。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是后人给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完美总结,而一位诗人的思想是经得起任何妒忌和波折的,愈波折愈硬朗,愈沧桑愈厚重。

读苏轼,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份深刻,体会到一种思想上的坚硬和执著,读出他性情中的侠骨柔肠,读出他的血气方刚,体会他的沧桑,体会他的悲壮……姑且以三苏祠之一联作为我心中对他总的评价吧:

公本不羁才,恨当年知遇难逢,浪迹黄州惠州儋州杭州,销磨许多经济;

我生频吊古,叹此日名流空望,游心诗集文集词集赋集,越发无限激昂。

同类推荐
  • 再见,好时光

    再见,好时光

    苏善生编著的《再见好时光》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书写了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图书。爱,原来是需要爱来当参照物的,年少时的我们,少不更事,常常看不到父辈们那份深沉的爱,是因为那时我们自己根本就不会爱。长大后,我们懂了,那个这样爱了我们一生的人,却是渐行渐远。花开当珍惜,爱也要趁早。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张海君编著的《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是一本讲述自信心的文集,这些精巧富有哲理的故事能让对自己没有信心内心昏暗的人重新找回对生活还有理想的自信。成功的人,不一定多么天才,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
  •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部雅瑟编著的《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从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到字句梳理与注释解读。,我国古文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其发展壮大成熟的过程中,名家辈出,成就斐然。那些丰富的散文作品,无疑是前辈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古文观止》这一清初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选本,共辑有自先秦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选择上轻重得宜,取舍有据,并以时代为经、作家为纬分为十二卷,每卷篇目匀称。篇幅适中,将几千年间名家巨擘所著的智慧结晶悉数囊括其中,概括而精当地铺展出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重点反映了汉文及唐宋八大家文的独特风格及突出成就,可谓是中国古典散文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热门推荐
  • 侯府千金:拐个杀手来种田

    侯府千金:拐个杀手来种田

    上山采药的大妮失足跌落坡底醒来后,发现床边坐了个野人,更惊悚的是,野人的弟弟居然跟到她家提亲……百般无奈下,大妮嫁给了野人,谁知深山里的生活跟她想象的大不一样,野人丈夫的身份似乎也不简单…读者交流群:121295008欢迎大家加入。
  • 皇图

    皇图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修真界第一炼器宗师、修真界第一人刘岩苦修万载,迎来了九重天劫。若能渡劫,便可被最后一道劫雷中的无上天雷正气彻底改造灵魂,拥有问鼎无上天道的潜力。但刘岩却在最后一道劫雷中被毁坏了肉身,并在异界重生。壮烈的战场,宏大的版图,热血沸腾的万军厮杀,攻城掠地,彪悍的魔兽军团,鲜血中的兄弟情谊,尽在书中。
  • 中国小吃搜索引擎

    中国小吃搜索引擎

    夜幕降临,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都开始生火开业,扯出的电灯将路边映得一片明亮,豌豆黄、炒板栗、龙须糖、爆肚儿、羊肉汤、担担面、火烧、臭豆腐、云吞等,鲜吞四溢:临街露天地里坐着。怀揣着人在旅途的感觉,而对着当地的美食。一种怀旧的感动荡漾在杯中:呛人又亲切的炊烟在身边缭绕,异乡的吆喝此起彼伏,这次第,怎-个梦字了得!
  • 老婆,非你不可(完)

    老婆,非你不可(完)

    没有婚纱,没有婚戒,没有婚礼,她被迫代替妹妹嫁给那个传说中恶魔一般的男人。一双嗜血的眸冷冽无情:秦暖,你不过是秦家送到穆家的牺牲品,在穆家,你连一个下人的地位都没有。她默默的忍受名义上的丈夫和情敌对自己的百般羞辱,只为能够平安的将腹中的宝宝生下。心灰意冷,她拼命护住腹中胎儿,一消失就是五年五年后,她带着拖油瓶从国外归来,“暖暖,秋天到了,我们要去哪儿收获爹地啊?”一手一根超大棒棒糖,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儿一边舔一边撅着小嘴巴问道。“哪里埋的种就去哪里收!!”看着S市那座最高的建筑大厦,墨镜下的眸子突然划过一丝悲伤。宝宝VS亲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膳食革命

    膳食革命

    最经典的民族传统膳食,最实用的营养美食大全。食药同源,膳药同功,看似简单的买菜做饭,其实蕴含着养生的奥秘,掌握膳食和就餐的十大平衡,真正做到身土不二,寓医于食。阅读本书,赶紧让你的家庭来一场膳食革命吧。
  • 弘一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

    弘一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

    弘一大师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文化巨擘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这其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像珍珠一样闪光,弘一大师的智慧人生也常常能给我们启示。
  • 噬天囚地

    噬天囚地

    面对无常的命运,是废材还是妖孽,是天使还是魔鬼,是顺受还是对抗?木炷,一个天生五行缺火的少年,凭借独特的坚忍与倔强,给我们作了最好的诠释。权力、能力、实力,力力纠缠;亲情、友情、爱情,情情相煎。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决战:平津战役

    大决战:平津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情况。平津战役以1949年1月14日攻打天津的战斗作为明显的起始点,其余都是对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且围而不攻,仅发生一些小规模战斗。尤其是北平,通过我党艰苦细致地对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做工作,得到和平解放。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为标志。该次战役,与辽沈、平津战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经过多年较量之后的决战;是打倒蒋介石、成立新中国前夕的决战。不同点是战役发生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驻地西北坡周围,又以我国著名的古都和新中国未来的首都北平为中心。这一战役中,有40%的国民党军队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其统帅也不是蒋介石嫡系将领,而是当时国民党军内部非嫡系的代表人物傅作义将军。上述的相同之处,决定了这一场决战的残酷性和重要性;而上述的不同处,又决定了这场决战的灵活性和重要性,使得这场战争呈现出来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并不都是冲杀与血战,还有大量既复杂又紧张的另一条战线的斗争。而这种斗争的结果,则是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