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2100000011

第11章 辛亥风暴中的搏击(6)

12月9日,清军由井径出发,到了蔡庄,即安置炮位,欲攻乏驴岭,岭上民军望见,即有数十人跑下来夺炮,两军逼近数十步,开枪互击,激战甚烈,清军极力反抗,民军未能将炮夺取。民军受伤者数人,均被清军杀害。但清军也被民军击毙7人,击伤18人。其中还打死1个管带。12月10日,清军见乏驴岭兵势甚厚,遂由岭北绕道而进,但在雪花山遭到民军伏击,两军交锋,自早上5点战至午后1点,民军大败,被俘20余人,清统制曹锟、统领卢永祥,各用腰刀亲杀10余人,清军又返回战场,将受伤未之死民军首级割下,到营前献功。数日来以此役为最烈,民军死者500余人。清兵死伤约百余人。12月11日,有平定州及娘子关绅民,推举代表2人,到清军营前,要求停战议和,而曹锟却认为他们是民军奸细,即于营外正法。第二天,清军占据乏驴岭后,便架起大炮,直向娘子关连击7炮,民军见寡不敌众,遂弃关退走,至阳泉驻扎。清军占领娘子关后,将民军大炮4尊、子弹数百箱、稻米800袋,全部夺走,其余民间财物,也被官兵劫掠一空。当天,段芝贵奉袁世凯令,到井径宣布停战,以利南北议和,但曹锟推说两军正在酣战,万难制止,于是,12日攻娘子关后,才停止战斗。之后不久,三镇兵即向太原进发。

娘子关终于失守了。对于娘子关的失守,当时景梅九曾认为是因姚以价“退兵过速”。然而从他从娘子关返回太原曾密对阎锡山所说的“娘子关终不可守”(景梅九:《罪案》第236页),并让阎锡山预作考虑的这个情况来看,原因并不在此。娘子关虽然形势险要,但民军缺乏炮兵,“虽有可守之地,而无可守之器”,加之兵力有限,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并且袁世凯决心消灭山西民军,以图在即将举行的南北和谈中争取到更多的筹码,因此,娘子关失守只是时间上迟早的问题,不过,若能再坚守些时日,阎锡山也许会对以后的事情安排得较为周密一些,而不至于那样仓促。

娘子关于12月12日失陷后,16日,阎锡山、姚以价撤返太原。鉴于三镇兵将大举进攻太原,而民军已无力抵抗的现实,阎锡山曾与温寿泉、赵戴文、黄国梁等多次集议,其中有人主张不一定坚守省城,往南往北都行。多数人主张由太原暂时退出后,到陕西与张凤翙靠拢,联络起来,以图再举。温寿泉则力主阎锡山应留在太原,以稳定民心。由于各执其词,意见不得统一,而形势又相当紧迫,因此,再未继续商讨,便按原来的“分兵南北”之议,阎锡山与赵戴文、张树帜等率部分义军离开太原,向北进发;温寿泉、景梅九、杨彭龄等率部分义军南下而去,姚以价则乘火车辗转去了汉口,黄国梁与王嗣昌等先往阳曲县青龙镇,后来也转到天津。

民军撤离太原后,原来的清政府官员即活跃起来,由于当初太原起义后,阎锡山对清廷官员采取劝降任用办法,只要投降就不加罪,所以,大都存活并委以重任,而今他们见民军撤离,无不弹冠相庆。原省咨议局局长梁善济与提法使李盛铎(起义后推举为军政府民政长)同谋为清军内应,并乘机大肆搜刮,自缢未死的原布政使王庆平,在张锡銮来到任前,暂行护理省政。12月12日王调离后,布政使由李盛铎接替,并护理巡抚。1912年1月5日,卢永祥带步兵第一标、骑兵3队,山炮、工辎各两队到太原。10日张锡銮也抵太原赴任。旧时官员,纷纷出来任事。不久,张锡銮调东北,李盛铎执行巡抚事。卢永祥进驻太原后,即派兵分别向忻州、平阳进攻,所到之处,大肆搜刮抢掠杀戮,其中,以赵城受祸最惨。反革命的复辟,给山西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南下的温寿泉一路,他们计划南下后,光复河东,然后出兵河南,以图大举。这一路民军,由李鸣凤收留的从娘子关退回的一部分士兵为先头部队,景梅九带领学生军和辎重殿后。经徐沟、平遥、介休、灵石、霍县,抵达赵城后,经过整顿,推举杨彭龄为行军都督。义军进至洪洞,鉴于平阳城清军力量雄厚,遂决定暂不攻平阳,而绕道至河津,与陕军取得联系后,先下运城,再去平阳。按照这一决定,义军一路向前,冲破重重阻拦,最终抵达河津县。在这里,决定温寿泉、景梅九偕同陕军派来的联络人员王一山,赴陕与陕军联络。此时,从北京绕道回到河东的王用宾、刘锦川、尚德、陈衡光等,已在运城召集各县士绅开会,组织了“河东绅商议事公所”,并成立了有团兵数千人的“蒲解两属民团”,被释放出来的张士秀则自愿赴陕请求陕军援晋。王用宾等还分别潜赴河津等县调集兵力,准备待陕军过河后协同进攻运城。陈树藩、井易幕、井月秀等率领陕军东渡后,先到虞乡,尚德向陕军介绍了运城内外的地形和兵力情况,1911年12月28日,陕军进抵距运城十里的解州属赵村,29日拂晓,与前来进攻的盐捕营交战,盐捕营因与王用宾等有过联系,所以未进行激烈战斗,即行撤走,接着,陕军便向运城进攻,下午光复了晋南重镇—运城。

在秦陇复汉军司令官陈树藩的主持下,决定由当地人士组成机构,维持地方,随即议定由从陕西归来的张士秀任河东民军总司令,总理地方军政事务;王用宾任兵马节度使并兼任民政长,尚德为交通司长,其他军务、财政、司法、总务、审判、银行、警察等部门长官也作了相应委派,各县知事均选派革命党人担任。这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它对山西革命极为重视,派特派员王北方来运城视察革命情况,他召集各军政负责人开会,讨论革命方略,为了能够统一指挥,并对南北两政府行文便利,认为亟应组织统一领导的机构,在阎锡山都督未回省的情况下,同意由副都督温寿泉立即组织河东军政分府,并以尚德为秘书长着手组织,成立了河东军政分府,同时与陈树藩等商讨组织“豫、晋、秦、陇联军”,策应潼关豫军东下,以截击南下清军之背,会议方定,陕西告急,陈树藩、井易幕即行返陕。

运城光复不久,军政分府即命李鸣凤、张士秀率部分驻于韩信岭以南至黄河以北的地区,防堵南下的三镇卢永祥部和北上的河南毅军赵倜部。李鸣凤还到平阳南的蒙城,组织了攻平阳的部队,准备一举攻下平阳。此时,得知南北议和的消息,为避免城内人民遭受损失,遂停止了攻城。共和告成后,平阳得以光复,因而晋南地方完全掌握在了以温寿泉为首的河东军政分府手中。

北上的阎锡山撤离太原后,拟去清军力量薄弱的绥远包头一带。他所以这样打算,是因为他对绥包一带的情况有所了解。清廷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地区所设的归绥道,是山西省的四道之一,驻归绥的部队为山西的后路巡防(前路、中路巡防分别归太原镇、大同镇指挥),其统领周维藩为清翰林院编修,在赴日本考察军政时,曾结识了一些同盟会员,太原起义后,周维藩在当地同盟会员杨瑞鹏的推动下,至兴和宣布起义,而包头的同盟会员在杨瑞鹏的发动下,曹富章、张林等也曾在包头附近的黄草洼宣布起义,并开进包头城(后被五原厅同知樊思庆镇压)。因此,这里有着一定的革命基础,并且经济上也比较富庶,况且相对晋北离清军之力较远。所以,阎锡山想依此作为“暂避其锋”,以“待有利时机”的落脚点。

北上的民军在阎锡山率领下,到五塞后,与朔方兴讨使孔庚等相会合。此时,从绥远撤下来的周维藩部已占领大同,并且在怀仁大败从大同撤出来的清毅军。对于阎锡山放弃太原出走,孔庚认为“是一大失策,但事已至此,难以挽回,遂建议阎锡山通电全国声明北伐,以保全山西民军荣誉。阎采纳此义,但仓促间未能发出通电”(刘存善:《山西辛亥革命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125—126页)。这时,阎锡山也感到有些后悔,曾自责有过,行至大同时,他拜让都督印与周维藩,周坚辞,又恳交孔庚,孔亦却之。阎锡山说:“我不干了,吾将去五台,削发入山,惟诸君谅我,感恩不朽”。周维藩说:“都督晋人,且首义,我三人为革命同功一体,胡可计名位。大势所趋,革命必成,省垣虽失,无损大局,且我军自怀仁一战,士气振奋,关内外尚有万人,据险而守,足以拒敌,若都督一去,示人以怯,则军心涣散,三晋之人复何恃”。孔庚对此番话深以为是,于是仍拥阎锡山为都督,孔庚为前敌总司令,兼第一师师长,李勉之为参谋长,王家驹为统带,周维藩为总参谋兼第二师师长,刘少瑜为统带(方仲纯:《辛亥塞外革命纪略》,《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5期),并且召开会议,认为清毅军虽败,其主力还在左云一带,若守大同,恐腹背受敌,而闻包头起义也失败,北进之计自不可能,因此决定“当择地暂避其锋,徐图进展”。于是,阎锡山等率部辗转至保德。12月23日,阎锡山在黄河滩上进行演说,借以激发军心,鼓舞斗志。他在历数了辛亥太原起义以来的艰难挫折后,谈“此时战争,迁延数月,于兹亦骑虎之势,得下为难,勿因败以生畏葸,勿坐观以误事机。再抖精神,重振志气,扫伪朝之余毒,复祖国之光旗,此功此责,乃山与诸同胞共之者也”(张树帜:《山西辛亥起义日记》,《山西文史资料》第19辑,第96页)。之后,阎锡山委孔庚为北路军总司令,凡北进部队,统归其节制。

从阎锡山撤离太原后的辞职不干,甚至想要去五台山削发为僧,再到在黄河滩上演说中的慷慨陈词,不难看出,他对革命的前途有一度是曾悲观沮丧过的,在遭受“燕晋联军”失败,又不得已放弃太原等挫折后,出现这种情绪的,实际上并非阎锡山一人,只不过由于他特殊的身份地位,在有关史料中对他的记述较为详细,因而显得有些突出罢了。但是从他在黄河滩上的演说中,却也可以清楚地说明,阎锡山并未一直陷入悲观沮丧这一不良情绪之中,而是经过反思之后,又重新振作了起来。决心“再抖精神,重振志气”,再接再厉把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可以说他的这番演讲, 其实也正是他对自己“因败以生畏葸,坐观以误事机”懦夫思想的一种反思和自责,也是对革命抱定信心的豪情表白。阎锡山重新振作,对尔后民军在绥包一带的革命行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阎锡山等在河曲县十里长滩附近的古城镇时,在包头策划起义失败后的杨瑞鹏、王肯堂以及在牛镇起义亦遭失败的李德懋都来到这里。杨、王二人在包头策动起义失败,主要是在清军驻绥远将军堃岫的授意下,五原厅同知樊思庆暗中胁迫已被杨、王说服起义的清军管带王芝寿、谢有梓将有关起义密议坦白后,借宴请革命军官为名,将参加起义的革命军官佐40余人杀害。杨、王等人见到阎锡山后,告诉绥远清兵无备,劝阎即速进攻。1月4日,阎锡山率北路军从古城镇出发,10日部队到达距包头约15公里的大茅庵村时,发现清军,并拟与驻扎包头镇之清军管带谢有梓、王芝寿及五原厅同知樊思庆谈判,确定以南海为谈判地点。第二天,阎锡山派孔庚、吴信芳、李黾为代表前往,孔等刚至南海,即被清军四面包围,欲施诱杀之计,幸吴信芳与谢有梓交往甚密,孔等方得以安全返回大茅庵村。民军对樊等诱骗行为,极为愤怒,乃分兵三路进攻包头。樊思庆等见自己的阴谋未遂,而手中兵力又有限,于是率领500余人,向归绥逃遁,但也被李德懋、张树帜率兵击溃,缴获枪械马匹甚多,当天即1月12日,北路军占领包头。包头各界欢迎“都督”入城时,还出现了一个插曲,赵戴文为了阎锡山安全起见,伪装“都督”,走在前面,突然有一潜伏于大街一边的歹徒向赵戴文打了一枪,但幸未击中。占领包头后,阎锡山一方面维持地方秩序,一方面发展武装,并筹措粮饷,打造兵器。

1月15日,山西巡抚张锡銮,山西咨议局副议长杜上化派代表孔繁霨、马瑞图,到包头迎阎返省,因为自阎锡山北上后,地面不时告警,维持秩序,非都督旋省不可。而阎对张未敢遽信,况且自己已占领包头,有了栖身之地,所以,不愿急于南归,同时,由于义军占领包头后,堃岫即电请内阁,请求派兵支援,但却求援未果,遂派统领谭永发率蒙古队及旗兵巡防与步队约计2000人,进攻包头,屯兵于距包头90里的萨拉齐厅。1月15日,阎锡山领统带王家驹率步队两营、马队1营、重炮队1队、游击队1队,开往距萨拉齐30里之鄂格逊。两军在此相遇后,从上午战至下午,清军馁甚,退入萨拉齐城内,紧闭城门,拒不出战。王家驹、张培梅城下叫骂,亦不应战。民军无奈,只好退驻吴坎,此地距萨城仅1里,正当民军粮饷告乏之时,当夜张树帜由包头运来一批大米、白面和猪肉。为尽快解决战斗,民军遂以大炮轰击萨城西门。由于清军官兵多无心打仗,因此,城虽未破,已逃亡过半,支持到下午,便弃城而逃。1月20日,王家驹、张树帜等占据萨拉齐,第二天,阎锡山进入萨拉齐。

萨拉齐失陷,使堃岫大为惊慌,急忙召集士默特旗的参领们开会,商讨对策。这些蒙古族的军官虽然与满族也有矛盾,有反清思想,但他们对同盟会提出的“驱除鞑虏”也颇为反感,加上山西民军又不注意民族政策,曾提取士默特旗的税款,侵犯了蒙古族的利益,所以表示愿意支持清政府,出兵抵抗山西民军的进攻。于是城内的蒙古族步兵第二营和骑兵营,奉命于1月24日出发,25日抵达刀石村(今陶思浩车站)。26日晨,山西民军敢死队向刀石村发起进攻,但在已有准备的清军的抵抗下,敢死队受到重创,后来虽然山西民军的正规部队赶到,人数上有蒙古营3倍之多,可是,由于冒着枪林弹雨指挥的王家驹不幸中弹牺牲,使部队锐气大挫,而此时蒙古骑兵营和谭永发的巡防队又支援上来,在此情况下,山西民军不得不撤出战斗,退至拖斯和村。刀石村因距陶思浩不远,其村西南有条小河叫谷勒畔河,因此,刀石村之战亦称为陶思浩或谷勒畔河之战。此役,据说山西民军伤亡数百人。阵亡的王家驹,共和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令陆军部准给其恤金并附祀忠烈祠。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朱新礼如是说

    朱新礼如是说

    1992年,朱新礼在山东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创建汇源果汁厂,后迁址北京,汇源果汁目前已经发展成主营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在港联合公告,可口可乐拟以约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已公开发行的股份。这一业界最强并购的消息一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尽管收购案未获审批)。本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朱新礼从一个县经贸委副主任成长为果汁行业(甚至中国当代)顶级企业家的艰辛过程,从创业精神、经营理念、资本运作、商战智慧、品牌推广、营销攻略、质量控制、渠道建设、企业家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王子骑黑马【完】

    我的王子骑黑马【完】

    《暖何迟》http://m.pgsk.com/a/247215/新文,相信会是个好看的故事,有兴趣的亲请挪步支持。感谢O(∩_∩)O~=======================——双眼皮真美,哪儿割的?——原装。——鼻梁很挺翘嘛,多少钱做的?——遗传!——胸型也不错,哪位医生隆的?——靠,老娘天生的行不行?剩女一枚芳龄二七的莫九九奔赴第十场相亲,遭遇狂妄自大男。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淑女瞬间化身恶女,一杯冰水随即浇上那张英俊却可恶的脸。啥,他不是相亲对象?!莫九九瞬间石化,欲溜之大吉。谁知,某男不干了,浅笑晏晏:“小姐,你得负责任。”剩女桃花开,朵朵真灿烂。就算老妈说不许找姓“古”的男人也没关系,谈恋爱呀谈恋爱,就要谈到世界充满爱。然而,一桩惊天往事陡然浮出水面,几个家庭的恩怨情仇徐徐拉开序幕……高干与平凡,富贵与贫穷,激/情与稳妥,真诚与背叛,交织碰撞,跌宕其中的爱情已成一场凌迟之痛。难道剩女当真遇不到白马王子?不骑白马,骑黑马也行啊。也许,成为“剩斗士”并不可怕,只要你还在相信爱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星空中的传奇

    星空中的传奇

    在战场上结束自己的一生——那该有多壮丽?当年幼的秦夏弦第一次窥见那种壮丽的人生之时,她就决定要去追寻……
  • 越战的血

    越战的血

    一个在现代只知道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来到了他父亲所在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代,他又会怎样面对这样一个血与火的世界,怎样面对自己曾经痛恨过的父亲呢?越战的血,为您开辟一个全新的战场,讲述一段不同寻常的战友之情!
  •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人生如茶几,我们只是杯具。”一朝穿越,她,女扮男装,出入宫廷,成了殿下身边首席侍卫,却始终改变不了她悲惨命运的齿轮。他,倾国倾城,纵使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坐拥不断的美女,却始终得不到她的真心。他,明明那么深爱,却一再而再的将她遗弃。他,如此高傲,为她身陷牢笼也在所不辞。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冷月风荷

    冷月风荷

    她出身武林世家,酷爱武学却年少离家。数载归来,琴技冠绝天下,名震寰宇,刹那芳华!终究逃不开宿命的枷锁:家族的使命,武林的安宁以她一女子之力能如何守护?然而亲人故、家园破、离别殇、生死劫她该如何面对?与两个绝世男子纠缠的爱恨嗔痴又该如何抉择?他身份尊显却处江湖之远,天资绝顶却随性淡然。一张千年不变的笑脸只为她而改变。年少不经意玩笑使她离家而走,从此对她多了份牵挂。多年重遇,发现今生多了份守护,即使坑蒙拐骗誓要留她在身边,没想到伤她最深的却是自己。然而冷月风荷的宿命注定他们诸多纠缠。他容貌无双却生性冷漠,与她立场敌对却为她诸多退让。忠孝不能全,生死置之外。为她铺下十里红妆却在最后一刻放手。望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越来越模糊,双拳紧握,薄唇被鲜血殷红,青丝倏变如雪。相思蛊,心之所思之人若不心之所向不能离开周身三丈之外---这是义父对他最后的妥协。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只为风月情浓!看双剑合并琴箫合奏之后,待峨眉金顶济世大钟响起,是否有情人可以眷属,全在冷月风荷之中!
  • 认同的力量

    认同的力量

    高度认同,绝对跟从。认同,才能不断得到认可、赞同、肯定。本书力图通过认同唤醒职场人的“家意识”,从而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心随企业而动,行则自觉自律、自动自发、高标准严要求,从而达到与企业合二为一的高境界。
  • 盛世唐朝之谁是李世民(上)

    盛世唐朝之谁是李世民(上)

    刚参加完女子太极剑比赛并获得冠军的少女风明,在参观博物馆的画展时,居然借着一幅名为《隋唐十杰》的古画,穿越时空来到隋朝末年。隋唐乱世,群雄并起,逐鹿天下,风明便开始了在乱世的惊涛骇浪中辗转求活的传奇经历。风明先是邂逅了秦琼,秦琼对明日久生情,但明却一直将其视为大哥,并未发现他的深情。而后机缘巧合,明来到太原,与一代帝王李世民两情相悦,但现代女子又岂能容忍自己的男人三妻四妾、后宫佳丽无数?李世民再喜爱明,能给她的也只是财富与宠爱,而不能给她唯一。明想趁夜逃走,却被李世民抓住。世民答应只放明一次,若再次相逢,他便永不放手了,而后忍痛放明离去。明在误打误撞之下来到江都,却又纠缠在宇文成都与隋炀帝之中。明在隋宫中步步惊心、如履薄冰,期间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与死去多年的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惊人的相似,而她似乎与隋室有着莫大的关联。江都兵变,宇文化及杀死了隋炀帝,而宇文成都利用手腕想强娶明为妻,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跳河逃离这迷一样的皇宫。至此,仅传两代,存国三十八年的大隋王朝,就这样结束了,而明也踏上了新的旅程,继续游历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