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600000003

第3章 【波罗蜜】02

以灵为性

水以湿为性。火以热为性。风以流动为性。石以坚固为性。性是很难改的,像中药里的百草,各有温、凉、寒、热的本性,经过极长期的煎熬其本性都不会失去,可见本性之重要。人究竟是以什么为性?人应该以灵为性,人要有灵性,一个没有灵性的人还比不上一株草。

华严清品

素菜馆里有一道菜,名叫“华严清品”。叫来一看,打心里微笑,原来是青菜豆腐汤。华严,是佛经中最富丽堂皇的一部,它的清品竟是最平凡不过的青菜豆腐汤。老板告诉我,自从改名为“华严清品”,一天卖出的豆腐汤增加十倍以上。“华严清品”给我们的启示是:名字有时可以改变事物的感觉、印象、观点,乃至想法,所以在说名相不重要时,应先了解名相。如果懂得细细品尝,最平凡的事物也能有最富丽堂皇的境界。

罗汉汤

每家素菜馆都有罗汉汤,但每家都大有不同。所谓罗汉汤,就是杂菜汤,有什么放什么煮出来的汤。寺庙里也有罗汉汤,是师父吃完了饭菜,用水在碗盘中涮一涮喝下去,就是罗汉汤,也就是残汤。罗汉喝的汤有一些特质:一是节俭惜福,二是不拣择,三是能容。这些特质,能使人超越爱憎之念,能任运无碍地过活。我们喝罗汉汤,应有罗汉的心胸。

生一盆火

在最黯暗无光的所在,最能看见自己清亮无尘的心灵。

在越安静无声的地方,越感觉到自己的念头非常争吵。

在至顶的山巅,使我们有谦卑之念。

在沉落的深谷,我们看见了云天无限。

再给我加把盐吧!平淡生活时我这样说。

再为自己生盆火吧!在心灵冰雪之严冬,我告诉自己。

纯粹的法门

在西藏有一则故事,是说有一位噶当派的祖师有一天比平时卖力地打扫佛堂,因为他知道有位大功德主即将来访,而他心里想:“如果我把佛堂打扫得更干净,这位施主一定会捐赠更多的金钱。”于是,他花了许多时间把佛堂打扫得焕然一新。

打扫到快完成时,他突然顿悟到这是不清净的想法,不应该为了得到别人的布施而打扫佛堂,他抓起地上的灰尘往佛堂撒去,佛堂又恢复了旧观,祖师则拍拍手离开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说明了人的动机最重要。打扫佛堂原来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事,但因为有企求布施的心,心灵反而受到污染。外相的行为虽然也是重要的,若是动机不纯正,就仿佛恶人的衣冠,再好也无法改变它的本质。

还有一个西藏故事:有一位上师已有很高的证悟,具有他心通的能力。他的弟子中有一位专诵六字大明咒,非常精进,几乎整日口不离咒。

上师把弟子叫来,对他说:“你的咒诵得很好,可是最好修一些纯粹的法门。”

于是,弟子就改修读经,仍然是非常精进,终日不离经典,希望借不断读经来证悟成佛。

上师知道他的意念,把他叫来:“你的经读得很好,但你最好修一些纯粹的法门。”

弟子听了上师的话,又改习禅定,过了一段时间,上师仍劝他修一些纯粹的法门。

大惑不解的弟子就去请教上师:“什么是纯粹的法门呢?难道诵咒、读经、禅定不是纯粹的法门吗?”

上师回答说:“动机里没有自私的意念,纯净地为众生而修行,做到完全无我,这就是纯粹的法门。”

所谓纯粹的法门原来是完全的利他之心,只要丝毫为己就是不纯粹了。

谨慎行事当然是修行人的重点,但清净的内心则是修行人的根本,如果心不清净,行为就有污点,就会带来痛苦和烦恼,像念咒、读经、禅定、清理佛堂如此纯粹的事,都应该有更纯粹的基础,何况是世间那些本来就很不纯粹的事呢?

及时

近人陈建民居士有一首诗《悼老丐》,我非常喜欢:

老丐吹箫搏小资,年来气力已难支,忽传饿毙松林里,始悔从前未博施。

写的是他听见了路旁老乞丐因饥饿死在松林里,懊悔自己从前没有好好布施这位乞丐。这首词意简洁的诗,很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就是做什么事都应该“及时”,此时此地有意义的事,到彼时彼地可能就成粪土了,

因此,此生此世应为之事,也不应寄望到来生来世。世人只知道要及时行乐,但不知一切行为都应及时,“及时”的精神就是“当下”的精神,也正是“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精神。陈居士另外有一首诗:

蚁虫原是阿弥陀,敢谤弥陀别有多;供罢红糖何所见?黄金为地在娑婆。

劝勉净土行者应该对待一只蚁虫的慈悲犹如崇敬阿弥陀佛的心情,如果不能在最细微处有慈悲,就很难与阿弥陀佛相应。最令人动容的是后面两句,当我们为蚁虫供养了红糖,蚁虫所见的世界就如同是黄金遍地的佛国了。

对蚁虫而言,红糖铺地就是它的净土,因而净土究在何处?自然是在心地,一个人心地“及时”在光明里、在慈悲中、在觉醒处,当时当刻,就在净土里了。能常常及时净土,就更有机会进入佛菩萨真实的净土了。

当我们起了善念慈悲时,不要隐忍走过,而要及时实践,因为说不定一走过去,明天就听到老丐饿死在松林的消息。

“及时”说的不只是心念,而是实践!

自在人

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

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

与么时,无人我等相。

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

这是黄檗禅师的话,“自在人”不是不吃饭不走路的,也不是终日无

事的,又要吃饭睡觉,又要做一切事,又要自在,这才最难。色身虽在尘旁,内心恒常清净,是自在人。自在人在生活中,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知识

知识就像手电筒,它只是人走黑路时用来照亮脚前的工具,它方便实用,却没有远识和洞见心灵的特质。

许多在黑暗中得到手电筒的人,往往高估它的价值,他们挥着它乱照乱舞,忘记照自己的脚下,结果常常导致坠崖的悲剧。

有知识是不够的,看看现代许多受苦的知识分子就知道了。解除知识的束缚,比学习知识要难得多。

一条路

我隔了一年到一个山地部落去,发现整个部落包括生活、思想、景观完全改变了,使我大吃一惊。原因是通往部落的小山路改成了柏油路,汽车可以到达,汽车一来,什么都变了。路一改,整个社会都改了。路一变,人心也整个变了。一个世界的改变有时是因铺了一条新路,因此世界是可破可立的。一个人的命何尝不是如此,立志改走一条路,命也就整个改了。

草先萌

垦地播种的人都有一个经验,花未发而草先萌,禾未绿而草已青。

那草是不是从空中来的呢?

不是凭空有草,而是草的种子先在土地里,垦地时它就长了,播种时它已冒出头来。

同样的,一个人垦植心田,常是草先萌长,那是人的心田早有障蔽,这时要努力除草,勿令恶念蔓延,花才有开的机会。

大地的掌声

登狮头山时,突然下起大雨。雨中的阶梯无处躲藏,只好任雨淋湿。这时清楚地听见雨声了,仿佛是拼命在鼓掌。我们总是在舞台下鼓掌,却总忘记为自己鼓掌。在没有舞台的地方,大地也自己鼓掌。我们应学习,爬险阶时,常为自己鼓掌。在暗处,给自己一些掌声,在明处,也为自己鼓掌。

盘旋的汽车

我站在远方的山上,看另一座山盘旋而上的汽车,那汽车时而转到我眼前,时而转到山背面。

转到山背的汽车,不是消失,只是看不见罢了。

盘旋上山的汽车开了整整一个小时,由于距离远,感觉上只是穿梭的刹那!

人的轮回也可以如是观,轮回永不消失,只是有时在背面,不被看见。

了意

见性一转三千卷,了意一刻百部经。

一切的经典都没有见性了意来得重要,但是见性了意的人必须有实践才算完满,光是见性了意,就会偏离人间。因此,知法一丈,不如说法一尺;说法一尺,不如行道一寸。

不要轻忽任何一个世人,不要小看任何一件俗事,第一义谛就从真谛和俗谛的同时尊重来的呀!

第一义

许多人都把出世法称为“真谛”,把入世法称为“俗谛”,又有人把“真谛”称为“第一义谛”,把“俗谛”称为“世谛”。到后来,甚至有人认为出世法胜过入世法,而第一义谛和世谛是有差别的。

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佛陀在《大般涅槃经》里答文殊菩萨之问,曾斩钉截铁地说:“世谛者,即第一义谛!”佛陀进一步说:“善男子!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善男子!若随言说,则有二种,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

多么好的定义,出世法并不是脱离世间的法,而是世人不知道的法,不可思议的法;如果把脱离世间当成第一义,却把入世当成俗人所为,就违背佛陀的原意了。因此,修菩萨行的人深入了解世法或出世法都是应该的。

《大品般若经》里,须菩提问佛说:“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

佛陀的回答是:“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何以故?世谛如,即第一义谛如。以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众生若有若无。”

因此,修行人要注意:不要轻忽任何一个世人,不要小看任何一件俗事,第一义谛就从真谛和俗谛的同时尊重来的呀!

不大

宣化上人说:“当我第一次听到梵文‘佛陀’(BUDDHA),就觉得读音好似‘不大’。此‘不大’意谓无贡高我慢。佛是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相,故不大亦不小,非去非来;来而未来,去而未去。尽虚空偏法界,无不是佛之法身所在,无在而无不在。不但在此世界,乃至于无量无边之微尘世界,都是佛的法身周遍。”

真是说得好,唯其不大,才能遍满虚空,也唯其不大,才是最大。

我第一次看“佛”这个字,拆开来是“弗人”,也就是“非人”的意思,感到很大的震撼,人的最高至极的境界竟是“非人”,那表示人实在是一个束缚,如果能解开做人的一切束缚,就是佛了。

“不大”也是如此,每次呼吸进入胸腔的空气大是不大?秋晨中挂在绿叶上的朝露,大是不大?这些都不大,但纵使我们走遍世界,都还呼吸着空气,都可以看到露水。打得开,不大就是最大。打不开,再大也是小的。

上报众生恩

佛教里有一个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里面的“上报四重恩”颇引人深思,在《心地观经》里说四重恩是: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这使我们知道佛的教化有深刻的人间性,佛法僧三宝是佛教徒认为最重要的,但经典里却把父母、众生、国王放在三宝之前,可知一个人如果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众生的护持之恩、国家的安定之恩,那么这个人说他竟能报答三宝之恩就很难真实了。

尤其是“上报”这两个字应该记住,修行者若把自己摆在众生之上,只能“下化”,不能“上报”,就扭曲了佛的教化,因为若无众生护持,不要说修菩提大道,我们连活着都十分艰难呀!

《劝发菩提心论》说:

“我与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互为眷属、父母、六亲、乃至师友。而彼众生常为我身作大饶益,或顺我志,令我欢喜;或逆我志,令发道意;又能示现一切极苦相貌,令我惊觉,不生贪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故众生恩德亦复无量,不可言说。”

真是令人动容的见地!

我时常惊醒自己:面对众生,要牢牢记住“上报”这两个字。

坚固妄想

楞伽经里说:“妄想自缠,如蚕作茧。”

妄,是与“实”相对的,也就是由于分别而取种种之相,不能看到事物的实相。

人最大的妄想是什么呢?

楞严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因为陷在不实的妄想里像被火烧炙一样痛苦,叫做“想阴炽盛”。而对妄想的执著坚持难以打破,则叫做“坚固妄想”。

人困在妄想里,就像蚕作茧自缚一般,可是茧仍然容易咬破,蚕蜕成蛹,自然咬破了。有些坚固妄想不只是茧,而是违章建筑,不论盖得多坚固,仍然是搭在一个不实的基础上,可叹的是住在坚固妄想里的人,总抗拒外面的世界,有如住违章建筑的人对抗拆除队,无理,却不肯退让。

还有一些特别想阴炽盛的人,仿佛随身都带着砖块,他想到哪里,违建就盖到哪里,拆不胜拆。时间一久,叫他盖一幢合法的建筑,他也不会盖了。

妄想多和妄想坚固的人,要格外努力才能看到实相。

病苦魔

读《祖源禅师十魔乱正》,指出了修禅会遇到的十种魔事,第八种魔事称之为“病苦魔”,是说修行者应该使身体健康,否则身心不安,学道有碍。

他开出了如何保养身体的方法,对现代一般人也非常有用,摘记于下:

调理脾胃节择饮食,少食厚味且忌生冷。

饥莫读诵,饱莫负重。

食后勿睡,穴忌饱餐。

好吃腐烂、爱食煎炒、偏贪五味。

强用非物湿地坐禅。

风处打睡,汗出入水。

受暑贪凉,当风沐浴,露卧星下。

大饥、大饱、大喜、大怒。

大寒、大暑、大雨、大露。

内伤外感,一切失调。

祖源禅师特别指出,身体多病固然是“业衍”,但自己失调也会变生百病,那就与业没什么关系了。

我觉得现代人大部分的病来自饮食,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厚味”、“生冷”——尤其是现代孩子的病,多是来自吃冰冻食物,值得注意。

同类推荐
  •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 北京的梦影星尘

    北京的梦影星尘

    本书在描摹众多的名胜古迹同时,也力图捕捞这些尘封的脚印,为读者做地理与人文的双重导游。历经沧桑的皇宫王府、寺庙碑塔、城楼戏园、古墓名陵,如星罗棋布,构成一笔令人抚今思昔的文化遗产。作者十年磨剑,在历史与现实间来回穿梭,努力描绘一幅人间城廓的精神地图。北京不仅是著名的古都,而且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质的城市之一,无数的才子、大师在此驻留过
  • 一路惊喜:尤金环球游

    一路惊喜:尤金环球游

    作品为作者游历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冰岛、马其顿、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游记,但它不仅仅是游记,还有作者以文字呈现的从自然风光和与各国普通百姓交谈中获得人生的感叹和感悟,给国人打开了一扇难得的观看异域风光的窗,让人开阔视野,在书中看无限风光。正如作者所言,旅行时一种思想不断自我茁壮的方式。相信读者能通过作者优美的文字获益良多。
热门推荐
  • 楚楚动人,老婆一百块

    楚楚动人,老婆一百块

    相恋五年,换来的却是他挽着另一个女人的手,走进民政局。她发誓一定要在一个月之内把自己嫁出去,却不想第三十七次相亲,被一个可恶的男人破坏,从此两人纠缠不清。片段一:女装商场,某女脚下一滑,挑选的衣服飞了出去,刚好落在某男手里。某男:“大夏天的,穿这么厚不热吗?”瞥一眼某女:“这个有点大吧。”某女差点吐血,该死的家伙居然说她小,太可恶了:“哪里小了,你那两个窟窿是用来喘气的吗?”某男撇撇嘴:“嗓门在大,鸡蛋和包子也是有区别的。”腹黑总裁杠上无良女,笑到喷,雷到爆,精彩不断。------本文已出版,出版名为《总裁缺钱》,男主龙少绝改名为许思翰,现已上市,亲们多多支持,谢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简单省时一碗汤

    简单省时一碗汤

    《美食天下(第2辑):简单省时一碗汤》教你做出简单美味汤。无论您是上班族,还是宅家族,只要按着书中讲解下手操作,无需昂贵食材,无需费时费力,即使是新手的您,也可以得心应手地做好属于自己的爱心靓汤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紫电冥雷传

    紫电冥雷传

    月日天翔向来沉没寡言,事不关心,而他却无意中得到神器"紫电",但"紫电"并不认同月日天翔的能力.他只有努力成为一名圣剑士,才有资格成为"紫电"的主人.所以,他从此就努力的朝圣剑士的道路走去,而这条路,也在渐渐改变月日天翔那冷漠的心……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本书还收录了茨威格其他的几篇有名的小说,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