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边防来报曹魏调五路大军,来取西川。他赶紧派人找孔明商议,回报却说丞相染病不出。皇太后惊慌,要亲自前往探望。侍郎董允认为还是由刘禅先出面,比较合适。于是刘禅亲往相府,见孔明在小池边观鱼。他不敢大意,小心地问丞相安乐乎?孔明告诉他并不是有闲情逸致,在这里看鱼,而是寻思退兵之计,现在已经有了办法。又说兵法的奥妙,在使人难以猜测,所以不能够泄漏于人。刘禅很可能似懂非懂,唯唯诺诺,不方便插嘴。他就算真的听懂了,又能够说些什么?他先天不足,没有获得实战的磨炼。现在又面对这么高明老到的丞相,除了听从相父,多多学习、体会之外,还能够做什么?彼此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只能如此。
孔明不篡位,是他的美德。刘禅不多话,当然也是良好的表现。我们不应该因此而看不起刘禅,何况他在今后的日子里,经由不断学习和历练,总有一些长处,值得我们欣赏。不妨拭目以待,暂时不要全盘否定才好。
刘禅的故事,提醒我们,父母再忙碌,也应该抽出时间,对孩子好好加以教导。刘备在荆州的时候,生下刘禅,适逢曹操的大军,突然杀到新野,一路被追到当阳长阪坡,和妻子失散。幸好赵云单骑救主,才把刘禅救出来。后来孙权听说刘备西征,派人把孙夫人接回东吴。夫人想把刘禅一起带走,孔明使赵云截江夺回。从此刘禅便被安置在安全的舒适环境中,不像孙权那样,从小便追随在父兄身边,接受严格的训练。
或许是刘备半生戎马,到年近半百时,才生下刘禅,晚年得子,加上又是独生子,难免更加疼爱,而疏于教导。如果是这样,那就更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应该教导得更好,才是为人父母的道理。养子不教父之过:养儿子不教,害自己全家;养女儿不教,害别人全家。不论生多少,孩子什么情况,都是不应该规避的责任。
有人说孔明是刘禅的太子太傅,也就是家庭教师。孔明生性谨慎,教导子弟又非常认真。以当时的情况,实在很难兼顾,应该不是事实。否则他就任后,也不致对孔明如此生疏,居然会问丞相安乐乎这样的问题。
刘备知子莫若父,既然知道刘禅不是合适的继承人,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和孔明商议,选定一人来继任比较合理?总比当着大家的面,说什么可辅则辅之,否则可自立为王,要妥当得多。证明一个人的意识,经常受到某些说不出来的限制。刘禅的禅,和禅让的禅同一个字。刘备为什么不会想到,既然自己的儿子不够分量,禅让给合适的人,岂不是更加圆满?相信这么一来,后世再也没有人,会嘲笑他是一代枭雄,假仁假义了。
2孔明治蜀的政绩:树立竭智尽忠的典范
孔明在成都,事无大小,都亲自秉公处置。两川祥和太平,真正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逢气候正常,连年农作物丰收,日子过得很好,遇到差役,无不争先办理。因此军需器械、生活物品,俱皆完备,仓库充实而且财务良好,证明丞相的施政实力实在高超。
他的基本策略,并未因刘备征东失败而改变,仍然以联吴抗曹为基础,与吴修好。在施政方面,以重法制和得人才为本。有人说孔明是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实际上孔明是儒家,以王道的精神来教人为善,通过情理来推动刑法的治理。儒家原本情理法并重,并不能由于孔明重刑法,便把他归入法家。儒家施政,重在养民、爱民、富民、教民,孔明完全遵照实施。虽然汉室衰微,他仍旧心存汉家。刘备去世,当年的共同理想并未有所改变。只是荆州已失,隆中对策所订东西两路同时北伐,夹攻曹魏的计划,很难实现。单靠益州这一路,必先征服南方,解了后顾之忧,才能使自己全力向前。
孔明一本初衷,又受刘备重托。所以竭智尽忠,辅佐刘禅。他在出山前,已经潜修多年。对于政治、社会、教授、军事、经济各方面,都有很好的素养,深知大战之后,休兵养民,才是最要紧的事情。他并不急于收复失地,只是冷静地安排、化解外来的压力,先把内政修好,充实国力,再做其他的打算。这种实事求是,稳健安妥的方式和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刘备和孔明都十分重视人才,但是刘备比较偏爱武将,孔明则稍偏于文才。孔明和刘备的互补性,恐怕在刘禅身上,找不回来。
3司马懿上表乞守西凉:辞职回乡,伺机待命
曹操曾经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但是曹丕好像不知道,竟然把托孤的辅佐责任,交给他和曹真、陈群。司马懿知道继任的皇帝曹叡对他颇有疑心,刚好雍、凉二州缺人把守,司马懿趁机上表,请求驻守西凉等处,并获得恩准。
孔明这边,知道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并且怀有大志。现在雍、凉训练兵马,将来必为蜀中大患。马谡建议密遣心腹,潜入洛阳,散布司马懿有意造反的谣言,伪造司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遍贴各处,使曹叡心疑而杀之。曹叡果然中计,命曹真监国,亲领御林军十万,来捉司马懿。司马懿经过再三说明,发誓受先帝托孤,绝对不敢有二心,请求给予一旅之师,先破蜀,后伐吴,以表明忠心。曹叡犹豫不决,太尉华歆认为不可付以兵权。曹叡接受建议,将司马懿削职回家,罢休故里。
倘若司马懿真的造反,正式公告宣示之前,必定做好充足的准备。怎么会事先毫无讯息,马上有人揭下告示来奏?可是曹叡却轻易相信,显见其思虑不周,经验更是贫乏。司马懿上表,自请往西凉,时机和方式,都令人可疑,所以曹叡才这么容易上当。但是,话说回来,这是那一双看不见的手,在保护司马懿,要他暂时远离权力中心,好好韬光养晦一番。等待适当机会,再出来执行任务。要不然,造反大事岂是发誓保证,便能够化解的?不上表求去,留在曹叡身边,迟早也会出事。不如削职回乡,伺机待命,才是目前最佳的去处。
4孔明用心良苦上出师表:不厌其烦,交代清楚
刘备战败之后,五年之内孔明全心治理内政,平定南蛮。他准备充足,又逢司马懿被罢职。于是在刘禅主持早朝时,呈上“出师表”,要讨伐曹魏。
他首先说明北伐不是个人的主张,而是先帝的遗志。讨伐曹魏,并非私人有什么恩怨,而是为公的举动。他接着建议刘禅,应该开诚布公,对人对事,都不宜偏私。宫中和府中要一视同仁,不容许不忠不义的小人违法乱纪。然后举荐现有僚属当中,特别忠实可靠的人士,诸如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使刘禅在必要时,多向这几位请教。他知道北伐并非短时间能够完成,唯恐刘禅在这段期间内,有所偏失。所以才不厌其烦,交代得十分清楚。孔明27岁追随刘备,现在已年近半百。这二十一年来,凡事谨慎。现在一切准备妥当,即将远离成都,希望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将讨贼兴汉的任务,交付给他,如果没有成效,还要治他的罪。
刘禅恐怕有劳相父神思,孔明则表示南方已平,无内顾之忧。不在此时讨贼,恢复中原,更待何日?他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刘禅。所以他委婉地提出很多建言,以资防患于未然。
孔明召集诸将,准备向汉中出发。赵云匆匆赶来,说自己虽然年纪老大,也务必参加。孔明再三苦劝,赵云坚持。于是以赵云为先锋,邓芝陪同。又安排李严等守川口以拒东吴,留向宠总督御林军马。在刘禅引文武官员恭送下,孔明亲率大军,取道祁山,进攻曹魏。
5孔明错用马谡失街亭:实践乃成功大义
王平劝过孔明,不能相信马谡的实力,说他平日说得头头是道,好像足智多谋,一旦亲临战场,很可能手足无措。何况马谡从来没有带过兵,缺乏实际作战经验,实在不适宜担当这等重任。孔明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以马谡守街亭,如果不是那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运作,怎么会这样?
马谡的看法,是在山上屯军。王平的意见,则是在路口下寨。马谡坚持,当即分兵五千,要王平自行下寨,并说破了魏军,不能在丞相面前分功。司马懿看到马谡如此安寨,感叹孔明用这样的庸才,如何不误事?
王平将分别安寨的图本,派人送给孔明。一看之下,孔明大叫完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那边司马懿引两路兵围山,断了供水的道路。王平战不过张郃,只得退去。而山上无水,士兵无法饮食,寨中大乱。马谡大怒而斩杀二将,士兵惊恐。司马懿又令人沿山边放火,山上蜀兵愈乱,纷纷逃奔。魏军攻下街亭,蜀军惨败。
马谡失街亭,主要有三个原因,分述如下:
(1)他经常和孔明谈论兵法,有时从白天一直谈到深夜。这让他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的兵法比孔明还要高深,至少和孔明不相上下,因而自以为是,不听建议。王平识字不多,马谡根本不将之放在眼里。这种一般人常犯的错误,认为知识水平不高的人,不值得重视,马谡当然很难例外。实际上王平有见识、善于作战,他历来的表现,不在黄忠、魏延之下,只是因为他一向朴实,不为大家所注意。孔明以马谡为主将,用他为副将。如果正副对调,说不定结果不会这么惨。
(2)刘备常用上山驻扎的方式,对马谡产生重大的影响。殊不知能不能掌握水源,才是胜败的关键。山上有水源,饮水不成问题,当然可以驻扎在高山上,占尽地利。街亭是西北干旱地区,山上并无水源。马谡舍水上山,难怪司马懿笑他徒有虚名,实则是庸才。孔明知悉后,也拍案大惊,认为马谡无知,坑陷吾军。这种地形判断的错误,经常发生在只知理论,不能灵活运用的人身上。马谡果然如刘备所言,言过其实,不能大用啊!
(3)面对危难,不能指挥若定。司马懿先命令张郃,引一军挡住王平来路,另外派人断了汲水道路,自己才大驱军马,把山四面围定。马谡在山上,只见魏兵漫山遍野,旌旗队伍,甚是严整。马谡挥动红旗,命兵士下山攻击。蜀军尽皆丧胆,不敢下山。马谡怒斩二将,众军惊恐,只得努力下山来冲魏兵,无效而退。司马懿又令人沿山放火,蜀兵无水,又不得食。马谡不知如何是好?驱使残兵杀下山去,幸魏延来救,可是街亭却失掉了。
祸不单行,孔明这一次北伐,误了救援孟达的大好时机,现在又错用马谡,丢掉街亭。就算他事先再三考虑,安排得十分周到,仍旧因马谡的刚愎自用,却又临危不能镇定,造成不败而自行败溃,这实在是始料不及,却又无法补救的一大憾事。刘备生前,孔明料事如神,看起来生龙活虎,无往不利。为什么刘备死后,孔明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初次北伐,便发生这等令人伤心的挫败。如果不从隐秩序的角度来考察,实在很难想象。
6孔明自请免去丞相之职:承担团队失败的责任
马谡失街亭,同人认为胜负乃兵家常事,马谡罪不及死,请孔明给予戴罪立功的机会,下次再斩就是。孔明坚持处死,蒋琬是孔明看重的人,求情也没有用。
现在孔明自请处罚,刘禅也是同样的想法:胜负乃兵家常事,丞相何必如此?费祎是孔明特别推荐给刘禅的人,希望他多贡献一些忠言。现在任职侍中,则认为丞相应该自行贬降,才能服人。刘禅这才诏贬孔明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他这样裁定,表示刘禅并非一般人所说,是扶不起的阿斗。因为他完全拒绝孔明的请求,不予批准,表面上看十分尊重孔明,实际上使孔明很难做人。大家很可能认为孔明虚伪,口头说说,书面上写写。反正不了了之,大家也无可奈何。他若是立即照准,孔明的面子会很难看。大家也可能猜疑,他对孔明表面上尊重,内心则颇为不满。否则为什么不推托一下,给孔明面子上好看一点呢?他先说不必,给孔明面子。然后采纳费祎的建议,同样是给孔明面子。因为再怎么说,费祎是孔明所器重的人,不可能是反对孔明、对孔明有成见甚至于希望孔明再被罚得重一些的人。如果换成李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要提建议,也都应该多想一想自己和当事人的关系,以免使领导者为难,也使同人多心。用不了多久,刘禅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恢复孔明的原职,更是给孔明很大的面子。费祎和孔明的关系够铁,有资格居中策应,让刘禅和孔明双方面,都能够获得合理的表现,他的贡献实在很大,值得表扬!
7刘禅召孔明回成都:善待老板身边的小人
孔明打败司马懿,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派都尉苟安,解送粮米到军中交割。苟安喜欢饮酒,一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孔明大怒,说误了三日,便该处斩!如今误了十天,还有什么话说?便叫推出斩了。长史杨仪说苟安是李严的部属,杀了他,以后找不到送粮的,怎么办?孔明改口打苟安八十大板,叫他以后务必守时。苟安心中怀恨,连夜逃到魏寨投降。司马懿要他回成都散布流言,说孔明怨上,早晚要自己称帝。并说如果刘禅召回孔明,即保苟安当上将。苟安回成都,见了宦官黄皓。说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刘禅于是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孔明不得已,用减兵添灶的方式,使司马懿不敢来追,安全退回汉中,不曾折了一人。
刘禅原来对孔明十分放心,受了黄皓百般挑拨,这才下诏。李严自恃是刘备托孤的第二号人物,对孔明并不知尊重,致使部属苟安也不在乎时限,延误了运粮。以孔明的威势,要除掉黄皓和李严,显然轻而易举。但是,真的这么做,又和曹操有什么两样?对孔明来说,曹操是一面镜子,使他谨慎而且客气。从隐秩序来看,刘禅、黄皓和李严,对孔明都有好处,让大家看出孔明不同于曹操。如果没有这些事情,大家又如何证明,权大势大名声也大的孔明,会不会经得起考验,和曹操是不是一样?
世间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产生不相同的看法。但是两边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想事情时,最好正反两面都想一想,才能发现真正的道理。
8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因果循环报
姜维和司马昭作战时,曹芳向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三人哭诉,要他们号召忠臣义士讨贼。司马师得知,将三人腰斩于市,灭其三族。召集群臣,列举曹芳的罪状,随即另立曹操之孙曹髦为帝。曹芳乘车大哭而去,非宣召不许入朝。不久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以废主为名,起兵前来讨伐。司马师亲率大军镇压,结果虽然顺利征服,自己却卧病不起。
司马昭赶来相见,司马师心神恍惚,自料难保。遗言“汝继我为之,大事切不可轻托他人,自取灭族之祸”,大叫一声而死。曹髦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掌握所有大权。姜维见机,又兴兵北伐。安西将军邓艾早有准备,蜀军大败。姜维比照孔明当年街亭失败旧例,上表自贬为后将军,仍行大将军事。
东吴这边,丞相孙峻病亡,孙辅政,专横霸道,孙亮无可奈何。适逢魏国诸葛诞,因孔明在蜀为相,不能重用,不得已在魏总摄两淮军马。见司马昭专权,特来向吴投降,要求起兵,共同讨伐司马昭。曹髦被司马昭控制,下诏尽起两都之兵二十六万,杀奔淮南而来。诸葛诞兵败,司马昭灭其三族。吴兵大半降魏,司马昭尽放归东吴,将领不敢回吴的,都加以重用。
曹操当年如何对待汉室皇帝,司马昭兄弟当然也如法炮制,虐待曹家主子。因果报应来得如此之快。曹操如果地下有知,是悔恨,还是执迷不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