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奉令攻取桂阳,太守赵范紧急聚众商议。陈应、鲍龙主战,赵范则有意投降。陈应被赵云活捉,要他回去告诉赵范早日来降。赵范携带印信来访,赵云出寨迎接。饮酒中赵范表示两人同学又同乡,愿结为兄弟。赵云大喜,发现两人同年,赵云略大。次日,赵范请赵云入城安民,并邀请入衙饮宴。待赵云略有醉意,赵范将寡嫂樊氏请出。这女子身穿缟素,却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表示赵云如不嫌弃愿意嫁其为妻。赵范认为赵云必然受宠若惊而欣然接受。不料赵云厉声指责,说既是兄弟,你兄即我兄,你嫂便是我嫂,岂可做出这种乱人伦的事情?赵范看他这般无礼,暗示左右,要加害赵云。赵云一拳打倒赵范,上马出城而去。赵范赶紧指示陈、鲍两人诈降,以求内应外合,擒拿赵云。两人来到帐下,向赵云报告:赵范用美人计,只等赵云醉了,便扶入后堂谋杀。赵云心知两人诈降,假装十分欢迎,把两人灌醉后斩杀,又派降兵向赵范报捷。赵范急忙出城,被赵云捉下。赵云不但神勇,而且心思缜密,考虑也很周到。从其识破美人计、假装不知道诈降,可见一斑。
凡事有真便有假。有形有迹的表现好像都是真的,只有无形无迹的动机才有真假的分别。如果不够细心,很容易受到欺骗。一旦发现是假的,立即反应出来,也不见得是好的。有时候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更妙!一阴一阳的变化,果然错综复杂。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稍为大意,便掉入陷阱!
8孔明欲杀魏延之用意:树立团队忠诚的文化
关羽攻打长沙时,只领本部五百名校刀手,便夸下海口,要斩黄忠、杀韩玄。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已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孔明再三叮咛,千万不可大意。韩玄是太守,性急多疑,不得人心。黄忠出战,果然名不虚传,与关羽斗至一百回合,全无破绽。关羽虽然骄傲,十分好强,但对真正勇敢善战的义士,却也十分敬重。他和黄忠交手后,已改变主意,要降服黄忠。
次日再战,黄忠战马失蹄,被掀在地上。关羽并不杀他,要他换马再来一决生死。韩玄知道黄忠射箭百发百中,问他为什么不射?黄忠心想关羽如此义气,不忍杀害,自己又怎么能够射他?韩玄怀疑黄忠作战不力,必有私心。因此喝令左右捉下黄忠,推出城门外斩首。魏延平日就厌恨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下挺身而出,救下黄忠,叫百姓同杀韩玄,向关羽投降。
关羽请黄忠相见,黄忠托病不出。刘备与孔明随后到来,待黄忠甚厚,亲自到府上拜访,黄忠终于投降。关公引魏延来见,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了。原来,他想起由樊城走襄阳的时候,魏延开门欢迎的那一番举动。刘备惊问何故,说魏延是有功无罪的人,为什么要杀他?孔明说:“食其粮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所以先斩之,以绝祸根。”刘备说:“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孔明指魏延说:“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魏延诺诺连声而退。黄忠和魏延同时归顺,命运却完全不同,这是什么道理?值得好好研究。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原本自襄阳就要投入刘备阵营,由于稍有落后,不得已来投韩玄。但是韩玄责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所以魏延很感委屈,这才趁机杀韩。孔明是不是由于这种原因,断定他不忠不义,我们不便猜测。说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我们觉得一眼看得出的东西,未必准确。以孔明的谨慎,又值需要大量人才之际,很可能只是借口,而不是真实依据。
孔明对刘备、曹操、孙权、周瑜、鲁肃,以及东吴群儒、刘备核心圈子的人物,当然知之甚详。魏延在当时,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可能列入孔明个案研究的范围之内。这一事件让我们明白:就算孔明这样神通广大的人,对于不熟悉的人,仍然免不了“以第一印象来论断”而有所偏失。魏延虽然在刘备劝阻下,留在军中,却从此以后,一直隐隐约约和孔明有一些芥蒂。实际上,这是两人的频率不相合。我们通称为不够投缘,以致难有默契。孔明最好不要当着魏延的面,尚未和刘备商量好,便独自作出判决。刘备事先同意,杀就杀了,不但不致留下后遗症,而且杀一儆百,叫某些心存不良的投机分子,少来这一套。
魏延呢?有了孔明这一道下马威,应该自做抉择,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两样都不改,迟早会丧命。看起来魏延真的是悲剧性角色,做好了却不得赏识,常常遭误解和委屈。孔明的原意,是当众给予难堪,希望他记住教训,改一改自己的态度。不幸的是,江山易改而本性难移。魏延一路走下来,虽然有起伏,终究不顺。
9孔明成为天下重心:时势造英雄
天下大乱的时候,武艺最要紧。谁的武艺高强,自然受到重视。武艺同样高强,也分阴分阳。品德不良的,如吕布,好像靠近谁,那个人就要倒霉。先是丁原,后有董卓,弄得曹操再欣赏也不敢留下他。品德良好的,如关羽,大家抢着要,不想要的人倒霉。董卓、袁绍不重视他,不久于人世。曹操、刘备都要他,人才闻风来归,所以愈来愈壮大。特别是关羽忠义善战,当然成为天下的重心。
地盘分得差不多,似乎大势已定,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文才。白面书生,如孙乾、糜竺、李儒、王允、陈宫、张昭、贾诩,为数很多。经纶济世的高人,如孔明、庞统、郭嘉、陈登、孔融、沮授、周瑜,为数不多。其中有寿命不长的,如庞统、郭嘉、陈登、周瑜,有不幸遇害的,如孔融、沮授。真正获得发挥的,好像只剩下孔明一人。徐庶也是高明人士,却隐于进退两难的困境,而无所发挥。若干高明,如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俱皆归隐而不出山。孔明成为天下的重心,实在是多种因素所造成。并不是孔明有意如此,而是天命所归。试想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若无孔明,孙权有意投降,刘备根本抵挡不了。岂不是如曹操所言,何患不成功呢!孔明不下山,天下归于曹操。孔明归曹操,提早完成。孔明归孙权,他能贤亮却不能尽亮,孔明整天和周瑜、张昭内斗,势必促使东吴早日投降。就算精诚团结,大概刘备也不会和他联合抗曹,所以也打不过曹操。只有孔明归刘备,曹操与孙权都不得不依照他的预测而行事,天下当然以他为重心。
10孔明下山:英雄造时势
桃园三结义,象征人人都可以追求理想;孔明下山,表示大家都必须面对现实。前一阶段,重点在时势造英雄。若是显秩序和隐秩序互相调和的太平盛世,大家按部就班,根本用不着打打杀杀。这种时势,所造出来的英雄,以治世的能臣为主。东汉末年,则是显秩序遭受严重的扭曲,与隐秩序相去甚远。所造成的英雄,自然以武将为主。关羽、张飞、赵云、吕布、张辽、华雄、颜良、文丑、于禁、典韦、乐进、李典、黄忠、魏延、程普、黄盖、韩当、太史慈、甘宁、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如果不是当时的社会失序,混乱不安,哪里有这么宽广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地施展?后一阶段,重点转移成英雄造时势。唯有极高明的人士,才知道如何利用各种英雄所打造出来的平台,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出奇制胜的策略,一人而改变天下的大势。孔明未下山之前,刘备一下子投奔这里、一下子投奔那里,带着关羽、张飞、赵云到处乱窜,而且活像扫帚星似的奔到哪里就败在哪里,弄得那个地方也很不安宁。隐秩序不断透露一个重要的讯息:光凭武艺高强是不够的,必须具有极为高明的策略才行。
显秩序告诉我们,时势造英雄,把天定胜人的思维弘扬起来;隐秩序则适时提示,英雄造时势,将人定胜天的主张通过某些特殊的贤能人士来付诸实践。
为什么说时势造英雄,表示天定胜人呢?因为天代表隐秩序,无形无迹。必须经由英雄来开拓,才显现得出来。没有这些勇于向现实环境挑战的英雄,哪里有什么时势可言?黄巾军和各路英雄,处于同样的时势。对隐秩序来说,机会是平等的。哪一路英雄获得胜利,谁被兼并或消灭,都由当事人的理想和努力来决定。隐秩序只提供机会,并不指定谁可以充当代言人。关羽若是自己不争气,上天还是帮不了忙。若是当时各路人马,一致认同黄巾军的主张,大家集结在一起,很快就推翻汉朝,相信隐秩序也会认同。可见时势不说话,把英雄造出来。至于造成什么样的英雄,则由英雄自己来表现。关羽若是心甘情愿地为曹操卖力,隐秩序有办法使他和吕布一样地早日归天。如果大部分武艺高强的英雄都追随曹操,恐怕隐秩序也只好改变主意,将天命归于曹操了。时势造英雄,不过是提供环境,让英雄们各自发挥,反过来造成明显的时势,使隐秩序依据当时大部分人的意向,做出合理的调节。曹操势大,孙权据险,但都不得天命。孔明看出这种局势,才不得不下山,扮演顶级军师的角色,创造三国鼎立的时势,提供下一步整合天下的有利基础。
孔明下山之后,发挥人定胜天的毅力,把英雄造时势的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隆中对策,分析了今后天下大势的走向。刘备不接受刘表赠与的荆州,孔明并不气馁,继续按照既定策略,和鲁肃密切配合,劝说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孙权的反应,符合预期的要求。赤壁之役,孙、刘合作大败曹操。刘备趁机收复南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郡。孔明三分天下的策略,获得初步的成功。从此以后,刘备才有自己的根据地。他自领荆州牧,同时上表奏请封孙权为徐州牧。
这种重大的改变,看起来是孔明一人而改变天下,实际上是隐秩序看到刘备集团,逐渐获得大家的认定,成为三大气球当中,唯一有希望吸引大众眼光的焦点,才借由水镜先生的精心策划,把孔明推上刘备集团首席军师的宝座。说起来是当时的情势,促使隐秩序放心地把孔明推向刘备,让他们携手合作,共创未来。
桃园三结义,把刘、关、张三人,用义结合起来,屡经各种严苛的考验,证明三人同心,并非任何力量所能分割。现在刘备和孔明,又紧密地合作。刘备形容自己的愉快心情,不小心说出“如鱼得水”这样的话来,甚至引起关羽和张飞的不满。幸亏孔明知道自己的处境,设法化解两人的猜疑,才使他们终于口服心服,精诚团结。
隐秩序如果看重刘备,关羽和孔明这两位重量级人士都心向于他,是不是上天已经把刘备当做真命天子,要把这一次分而复合的重大使命,交付给他呢?
这倒未必,因为兹事重大,必须再加以更严苛的考验和磨炼,然后再看情况而定。荆州从来没有被孙权占领过,但是孙权心有不甘,认为刘备占了太多便宜,孔明又为了顾全大局,不愿意和孙权撕破脸,以免妨害孙、刘联盟,所以无中生有地造出“借荆州”这样的名目,拖下一个难以了断的尾巴。有借就有还,不还便要打,弄得关羽和刘备,都为了荆州而伤透脑筋。大意失荆州,一下子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础,几乎毁于一旦。
11太史慈壮年早死:反省调整,力求改进
太史慈年轻的时候,受孔融的委托向刘备求援。他有机会和刘备见面,却不像赵云那样,能够为自己找到好的主人,反而被孙策看中,想尽办法拉拢过去,成为十分得力的干部。赵云主动寻觅明主,太史慈则被动,士为知己者死。这两种就业方式,各有好处,但意义迥然不同。前者比较容易心甘情愿,凡事不计较;后者则怀有亏欠的感觉,好像自己尚未尽力,对不起主子。
孙权继位之后,把南方的事情委托给太史慈。周瑜气出病来,孙权亲自督军。张辽差人来下战书,太史慈应战,身中数箭。孙权使张昭问安,太史慈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应该带着剑,立下不世的功劳。现在所愿尚未实现,怎么就这样死了?”可见相当自责。
太史慈死时,才41岁。正当壮年,便万分无奈,怨怼而死。若是和赵云一样,主动投效刘备,命运应该有所改变。因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为了警戒孙权:不要看不清楚大局,出于东吴片面的利益而危及孙、刘联盟,借张辽的手将太史慈杀死。倘若孙权因而知所改变,对未来的整合,必然有相当助益。可惜太史慈死时,孙权只知伤悼不已,却不能善体天意,用以调整自己。我们建议领袖人物,大凡重要干部死亡,都应该把它视为重大启示。细细分析其中的道理,反省调整自己。孙权厚葬太史慈,把他的儿子太史享养在府中,还不如借此反省,力求改进。无形无迹只能够借有形有迹的现象来呈现,孙权缺乏这方面的素养,殊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