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4500000044

第44章 “天才的预言家”——雪莱

名人档案

全名 波西·比希·雪莱

(Percy Bysshe Shelley)

国别 英国

生卒年 1792—1822

出生地 英国苏塞克斯郡

仰慕 英国著名思想家葛德文

成就贡献

雪莱被人们认为是英国卓越的政治诗人、抒情诗人、哲学诗人。他以诗歌为武器,对现实进行无情揭露,讴歌美好的未来,他深信,爱与美终将成为世界的主流,人类最终会走向光明。他的抒情诗《西风颂》,以高昂的革命激情、铿锵有力的音调,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特别是“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芽”更是成了人们战胜困难,迎接美好明天的力量源泉。恩格斯称他是“天才的预言家”。马克思也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如果不是过早去世,他会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急先锋”。

雪莱不仅是政治诗人和哲理诗人,还是著名的抒情诗人。优美的想象、浪漫的感情、韵律和形象的完美是他诗歌的主要特点。《云》《给云雀》《西风颂》赢得了全世界诗歌爱好者的赞誉。特别是《西风颂》,以高昂、充沛的革命精神,铿锵、雄浑的音调,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勇敢地战胜困难,去迎接美好的未来。恩格斯在青年时期,就已经感受到了这首诗的革命精神,并把它译成德文,在诗歌《夜晚》的开头,引用雪莱的诗句作为铭言。

1819年发表的《西风颂》,是雪莱的不朽杰作,诗人受国内革命的影响,把时代的革命情绪融入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描写中。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具有伟大的创造力,它既是摧毁者,又是创新者。诗人赞美自然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的觉醒,用革命风暴去摧毁反动邪恶势力,播下新世界的种子。诗歌开篇就表现出宏伟的气魄、非凡的气势,具有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师,纷纷逃避。

雪莱对西风的理解,具有一种辩证的精神,它既是腐朽事物的埋葬者,又“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黑暗的冬床上”,等到春回大地,“碧空的姊妹”西风,“吹起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一切都会新生。作者认为西风是“破坏者兼保护者”。《西风颂》共五节,第一、二、三节描写西风横扫落叶、播散种子、驱散乌云、降下雷雨,把地中海从夏天的昏睡中唤醒,让大西洋染上秋天的景色。第四节诗人希望像西风一样自由自在,不受羁绊,渴望自己成为枯叶、云雾、波浪,和西风的威力同喘息。面对西风,诗人感叹自己不像少年时,凌风而舞,悠游于太空,虽然经历了一些磨难,但并未屈服,要在西风的召唤下,发扬以前的反抗精神。第五节诗人同西风融为一体,吹落一切腐朽的事物,点燃新的希望和生命。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芽

作者预言,黑暗即将退去,革命就要来临,并且终将取得胜利。

爱情诗也是雪莱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爱情诗以情感强烈、构思巧妙而脍炙人口。

雪莱的诗歌题材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是世界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无限的魅力。

生活故事

雪莱在伊顿中学读书时,学生中流行一种恶习,低年级的学生要为高年级的学生铺床、提水、擦皮鞋等,如果低年级的学生不这样做,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以致从来没有人怀疑它的合理性。雪莱也深受其害,但他并未屈服。

有一天,雪莱正在草地上读书,一群恶少便围了过来,把他逼到墙根,用肮脏的泥球从四面八方投向他,用各种刺耳的声音高喊:“雪莱!雪莱!”这时,有人去撕他的衣服、掐他,把他的书踩在污泥里。直到雪莱两眼射出愤怒的目光,这些恶少才四处逃散。面对不断地侵扰,雪莱表现出顽强的反抗精神,并与之进行斗争,决不妥协。

雪莱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写了一本小册子《无神论的必然性》,在校内散发,被校方开除,父亲也断绝了他的经济来源。这时,妹妹的好朋友哈丽特,因父亲是退隐酒馆的老板,这不体面的出身使她在女子学校读书时备受欺辱,同学们骂她是“堕落的贱妇”。父亲要她回校读书,她宁肯自杀,也不愿回去再受凌辱。雪莱跟她一见钟情,私奔到爱丁堡,举行了婚礼。当他们的女儿出生后,哈丽特希望雪莱同他父亲和好,以便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免得大人小孩挨饥受冻,但雪莱毫不退让。于是夫妻间矛盾日渐增多,感情越来越疏远。1814年6月,雪莱拜访葛德文,葛德文17岁的女儿玛丽十分倾慕雪莱,两人在思想、气质上都很接近,相见恨晚。天真的雪莱向葛德文提出要与玛丽结婚,遭到拒绝,就与玛丽私奔到瑞士。哈丽特在生活中很不如意,非常孤独,在伦敦海德公园投水自尽,雪莱得知这一消息,大为震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玛丽的妹妹范妮,暗暗地爱上了雪莱,只是羞于说明,在各种打击、挫折之下自杀而死,雪莱写了一首诗悼念她。雪莱与玛丽结婚后,于1818年3月12日奔赴意大利,一直居住到逝世。由于夫妻恩爱、经济宽裕,加上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罗马的文化艺术,激发了雪莱旺盛的创作热情,1819年,雪莱创作了很多重要作品,被文学史家称为不可思议的一年。

一天,屈劳尼同玛丽闲谈了很久,突然发现雪莱不在身边,他们就到松树林去寻找,因为雪莱经常在那里漫步或写作。到那里去要走一段很长的沙石路,玛丽无法走过去,屈劳尼独自走进松林,发现微风把雪莱的诗稿吹落一地,他自己却毫无察觉。屈劳尼不想惊动他,没有叫他,只是轻轻地摇动树枝,但他并无反应。屈劳尼只好把散落的诗稿捡起来,雪莱这时发现了他,屈劳尼劝他回书房去写作,他吃惊地说:“我这不是在书房里吗?芽”

雪莱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对自然科学有着广泛的兴趣,喜欢做化学和电学实验,他住的房间成了实验室,摆满了电池、抽气筒、炸药和各种玻璃瓶、蒸馏器、发电机等。有一次,他的好朋友霍格来访,雪莱给他倒水,霍格发现杯子里有一个被硫酸溶去了一半的银币。后来,霍格在《雪莱传》中,幽默地写道:“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不会用雪莱的杯子喝水,怕的是喝到杯底后,发现里面有一个被硫酸半溶解的银币。”雪莱通过科学实验,不断地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传世名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西风颂》)

因为爱、美和喜悦不会死去,

也不会变化;它们的威力

能超越我们的感官:而这感官

经不住光亮,因为本身太幽暗。  (《含羞草》)

整个大地和天空

都和你的歌共鸣,

有如皎洁的夜晚,

从一片孤独的云,

月亮流出光华,光华溢满了天空。

生平大事

1792年8月,出生于苏塞克斯郡。

1810年10月,进入牛津大学学习。

1811年3月,因写作《无神论的必然性》被学校开除。

1811年8月,雪莱和哈丽特在爱丁堡结婚。

1812年2月至4月,雪莱和哈丽特渡海来到爱尔兰,支持爱尔兰人民反对英国统治的斗争,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和《人权宣言》。

1814年7月,雪莱与玛丽出奔瑞士。

1815年1月,雪莱祖父去世,他父亲每年给他提供一千镑年金,并偿还了他的所有欠债,经济条件有所改善。

1816年5月,雪莱在瑞士初次结识拜伦。

1818年3月,雪莱前往意大利,和拜伦同住地中海滨,一起泛舟、游玩、谈诗。

1822年7月8日,雪莱在海上航行时,风暴突起,舟沉身死。十天后,尸体在海滨被发现。骨灰葬在罗马新教徒公墓。

同类推荐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而非学术性传记,这是一部文学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一海河的儿子、二一颗苦闷的种子、三圆光的故事、四在宣化的日子里、五年少才气不可当、六“戏原来是这样美妙迷人的东西”、七对新文学的迷恋、八“今宵酒醒何处”、九“向一切因袭的心营攻击”、十诗的精神探索、十一恩师张彭春、十二在南开新剧团、十三表演的天才、十四大学生活、十五探索人生、十六水木清华、十七虎虎生气、十八《雷雨》的诞生和后记。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步步惊心:冷宫弃妃谁敢动

    步步惊心:冷宫弃妃谁敢动

    烟雨江南,袅袅愁。郎才女貌,羡世姻缘,不想却是一场悲剧的开端。红衣红烛,血染新婚,苦入深宫,一世凄凉。她林未雨独自一人背负着他人的罪过,欺君入宫,步步为营,以为独居冷宫便能就此了结,谁料风波又起,宫中尘封的秘密被一点点揭开。他赵烨辰是深受皇上器重的皇子,为查明母妃被害真相与她相遇,遭遇一次次暗杀,他装疯卖傻暗寻真相。究竟是谁杀害了他的母妃?她究竟是谁的女儿?尘封的秘密背后纠结会有怎样的真相?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恋,最终又将如何收场?
  • 穿越之女帝:最是无情帝王宠

    穿越之女帝:最是无情帝王宠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相信】唐家堡被毁七年之后,唐白银已然从一个小丫头长成大姑娘。家族灭亡的道路上唐白银带着姐姐的孩子和一个丫鬟仓惶逃离。而与大唐皇帝的结识,从七年前的一面之缘,到后来的再次相见。帝王的爱从来都是无情的,唐白银在面对李旦的真情之中,总总误解和纠缠,到最后相信那份爱,还是孜然一身,回到现代之中?
  • 第一福晋 《全本》

    第一福晋 《全本》

    他是名满京城的三王爷,是残忍嗜血的三王爷,而他要娶她却是因为她张的像他深爱的一名女子,她站在他面前平静的说自己有一天一定可以在他心中有一席之地,她这样的话,能撼动冷血的三王爷吗?这个皇位的准继承人面对京城第一美女加才女的她,又是怎样的矛盾?在三王爷登基做皇帝之后,面对后宫烟云,她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邪恶,又是怎样走向心灵的回归。从福晋到皇后,从身份的变化到心理的变化,让爱更成熟~~~~德侦和展玉颜之间的爱情请关注<疯狂庄主俏丫鬟>http://m.pgsk.com/a/62348/
  • 绿茵教父

    绿茵教父

    那一年,意甲七姐妹如日中天,德甲豪强傲视群雄,西甲高唱黑马当道,英超遭遇红魔霸权。那一年,巴塞罗那持续动荡,皇马迎来世纪变革,曼联迎来创造历史的巅峰,拜仁横扫欧罗巴所向披靡,切尔西还没有等到俄罗斯人的卢布。那一年,穆里尼奥还在巴塞罗那当助教这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博斯克还在卡斯蒂亚带二队,偶尔客串一下救火主帅;瓜迪奥拉在为自己的前途迷惘和踌躇;贝尼特斯还在意大利和英格兰游学。那一年,有一个叫做叶秋的中国人,来到了阿贾克斯的德托克莫斯特训练营,开始了一段传奇之旅。
  • 都市洞府桃花仙

    都市洞府桃花仙

    神秘桃核开启洞府系统,在都市中展开洞天福地,从此穿梭小千世界,成就绝世高手!菜园子是山河图,厨房的炉子是末日火山,卧室是水晶宫,客厅是黑客帝国母体,电脑是变形金刚,开办的特色旅馆武林客栈更是直通武侠世界!更有可以不断变帅的超级修真秘籍《桃花魅魔诀》,看我神秘弃子勇夺气运,从必死的困境中咸鱼翻身,搅动都市风云,成就一代天骄!给你非一般的阅读快感!《都市洞府桃花仙》欢迎收藏订阅!谢谢大家的支持!!!!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1)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总裁的纯纯小娇妻

    总裁的纯纯小娇妻

    公主房里,柳梦璃刚刚睡醒坐在床上,揉着双眸,佣人敲门进来。“小姐,平少爷他们都在楼下等你下去用餐,他们还说有惊喜给小姐你。”“什么惊喜呀?”嘟着小嘴,扬起天真的双眸问。“小姐下去就知道了。”“哦!”张开双手任意由佣人替穿衣服。“妈咪呢?”平时都是妈咪来给她穿衣服的。“夫……人……还没醒。”佣人听她问,脸上浮现绯红。“哦!”像似懂一样点点头。平时妈咪都说她是大懒虫,现在她自己怎么变大懒虫了?楼下的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明慧

    重生之明慧

    前世,楚明慧看着慕锦毅妾室一个一个地纳进来,心中冷笑,“什么狗屁一生一世一双人!”今生,慕锦毅道,“你只看我以后会不会守着你一人……”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