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2000000032

第32章 宋明理学对客家妇女生活的影响(5)

漳潮两地是客家人的重要分布区,尤其是这两个地区的西部、北部山区,多为客家聚居区,或是客家与畲族杂居地区。以故前面关于闽粤妇女弊俗的种种记载,尤其是蓝鼎元关于“山城闺阁”习俗的记载,或即针对客家妇女而言,或亦适用于客家妇女。由是可以推测,在清代中前期以前,畲族、客家及其相邻民系妇女并不都像我们想像中一副循规蹈矩的形象。证以潮州原来的传统习俗,元宵夜“乡俗少女,相约成群,到菜园中争坐大菜(即“芥菜”),谓得嫁好女婿。”民国?翁辉东《潮州风俗志》卷四《一年经过》,稿本。似乎就是保留了默许女子外出郊外寻觅心上人的文化印痕。

吴榕青主此说,见其未刊稿《妇女服饰的真相——闽南粤东“文公帕(兜)”之历史人类学考察》。

实际上,我们把上述种种妇女“弊俗”放在闽粤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也是容易理解的。以岭南地区为例,此地原来并没有中原地区那种妇女必须严守礼教约束的文化传统。

〔日〕牧野巽《广东原住民族考》,载《牧野巽著作集》第五卷,御茶の水书房,1985年,东京,第221~233页,转引自刘志伟《女性形象的重塑:“姑嫂坟”及其传说》,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57~378页。

粤东地区也不例外,在宗族文献及口头传说中,存在不少颂扬女性祖先如祖妈、祖婆、祖姑等的例子,因此“可能的解释是,在潮汕的土著居民中,原来有一种盛行于南中国的、与父系血缘传统完全不同的女性祖先祭祀传统,在中原文化向本地扩张的过程中,这种传统与宗族制度混融,并在宗族的传说和记载里留下了痕迹”黄挺、陈占山《潮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4~505页。。

但是,随着中原文化在闽粤的传播,特别是宋明理学在闽粤地区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之后,粤东、闽南妇女以帕盖头之俗在文人雅士们眼中就完全变样了。他们开始用礼教的观点来解释这种风俗,并逐步升级。

目前所见最早把妇女巾帕蒙面与朱熹礼乐教化相联系的材料是《康熙漳浦县志》:“(漳)浦人婚娶丧葬遵家礼,大抵皆文公遗教也,谓之‘海滨邹鲁’然哉。又城市中罕见妇女,间或有之,必以巾帕蒙面类北方,得古中原风俗之遗。”清?陈汝咸修,林登虎等纂:康熙《漳浦县志》卷十九《杂志?丛谭》,民国十七年翻印本,第1561页。

乾隆时《龙溪县志》的记载略同:“妇人非有故,虽君舅小郎弗见也。家贫者出必以巾,男女之别尤兢兢焉。”乾隆《福建续志》,第24页,引《龙溪县志》。

乾隆《长泰县志》的记载亦同:“邑男女之防最谨,非有大故不相见。女子出,富者以肩舆,贫者以巾裹头,未尝露面,男子导以行,有闺门不谨者则耻而绝之。”清?张懋建修,赖翰纂乾隆《长泰县志》卷十,第539页。

这样的解释延续到清末、民国,光绪《漳州府志》曰:“漳俗尤慎男女之别,妇女非有大故不相见。其有家者,微但嫂叔,虽翁舅不见也。有事者,富者以肩舆,贫者以布覆头壅蔽其面,男子导以往,不自行也。故闺门常谨,其地无妓女之属。”清?沈定均修光绪《漳州府志》卷三十八《民风》,第4页。

民国《潮州志?丛谈志》称妇女巾帕盖头之俗:“清末潮阳尚盛行,今五十以上老妇装束,间或见之。按礼曰,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是也,于此足见潮俗之淳厚有古风焉。”饶宗颐纂(民国)《潮州志?丛谈志?物部》第3~4页。

以上材料表明,罗巾遮面在泉、漳、潮三州下层妇女中普遍流行,决不限于腼腆少妇,中老年妇女出门同样也以乌巾盖头。在潮州,通常用来盖头的是黑色头巾,但也有绣上精美图案的,而在闽南,用来盖头的大多是花巾或杂色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康熙、乾隆年间,就已把头巾与礼教风化联系起来,但此时尚未统称头巾为“文公帕”,而且民间习惯称为“乌巾”,或称“网巾兜”,也未确指为朱熹治漳躬亲教诲之一端。大概到嘉庆、道光年间,才陆续出现以“文公帕”指称妇女巾帕盖头之俗的记载,嘉庆、道光年间任官广东的江浙人梁绍壬在笔记中有如下记述:“广东潮州妇女出行,则以皂布丈余蒙头,自首以下,双垂至膝。时或两手翕张其布以视人,状甚可怖,名曰文公帕,昌黎(韩愈)遗制也。”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5页。

同一时期的地方志也出现了“文公帕”的说法,如《同安志》曰:“宋朱子主簿同安及守漳时,见妇女街中露面往来,示令出门须用花巾兜面,民遵公训,名曰公兜……一兜一屐,防杜之意深矣。”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五十六《风俗?泉州府》第2页引《同安志》。

道光《厦门志》则载:“昔朱子守漳时,教妇人用公兜,出门蒙花帕盖首,俗曰‘网巾兜’,外服宽袖蓝袄。岛中尚仍其俗。”道光《厦门志》卷十五《风俗记》第9页。

嘉庆、道光年间任福建巡抚的徐宗干在《斯未信斋杂录?垩庐杂记》称:“漳州女人以帛如风帽蔽其额,曰文公兜”;光绪《龙溪志序》称:“龙溪为漳(州)附郭邑,自承紫阳(朱熹)过化,理学名臣前后接踵。且就其小者言之,如妇女出门,有文公斗、文公衣、文公履……”转引自黄超云《“文公兜”的来历考辨》,载《福建文史》1999年第1期。

光绪《潮阳县志》“风俗”门曰:“《礼》曰:‘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我潮风俗之厚,妇人步行必盖丝巾,俗谓之‘文公帕’。”清?周恒重修光绪《潮阳县志》卷十三《纪事?杂录》摘录唐文藻修嘉庆《潮阳县志?风俗》,潮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本(内部),2001年,第198页。

民国《龙溪新志》曰:“吾邑旧俗,凡妇女出行,须穿浅蓝色阔袖衫,头蒙一杂色布帕,使人不得见其面,盖朱文公治漳时之遗制也。民国初乡间尚多见。”转引自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在客家地区,妇女也有类似的头饰,称为凉帽,或称“苏公笠”:惠州、嘉应(州)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以绸帛,以遮风日,名曰“苏公笠”,眉山遗制也。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5页。

(镇平)俗妇女冬日戴帕,帕皆青布为之;暑天田功樵采,则戴凉笠,以竹为之,笠檐缀以青绢或青布,可以障日,名曰凉笠。清?黄钊《石窟一征》卷四,中国史学丛书续编本,第175页。

这种“苏公笠”也流行于潮州府属的大埔、丰顺二县客家地区:客俗妇女晴夏皆戴凉帽,制用竹织。其式为圆箔,中开一空以容顶髻,周围缀以绸帛,或以五纱罗布分五幅折而下垂。既可周遮头面,而长夏操作,可以迎风障日,名曰“凉帽”。又曰苏公笠,眉山遗制也。《潮州志?丛谈志?物部》第5页引丰顺李《志》、《两般秋雨庵随笔》、《雪泥杂述》,并加按语“东坡谪惠州,携朝云随侍,暇辄令其艺圃莳花,故制此笠,惠州、嘉应妇女群相效之,今大埔、丰顺妇女行之如旧。”其实客家人戴凉帽或“苏公笠”不仅限于广东,在赣南、闽西的客家妇女也同样流行戴“凉帽(笠)”习俗马风《苏公笠》,载刘志文主编《广东民俗大观》(上卷),广东旅游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闽西客家学者王增能的描述最为形象:“过去客家妇女的辫发很多是盘成高髻的,状如独木舟,谓之‘船子髻’,系以红绳,插以银簪,髻上可套凉笠,髻端外露前翘,笠沿周围垂下长约五寸的五彩布条,微风吹来,彩条飘拂,确是别有一番风韵。”王增能《客家与畲族的关系》,载《武平文史资料》总第十辑。

“文公兜”、“苏公笠”,显然都是民俗文化上的攀附行为,沿着这样的攀附轨迹前进,以之作为当地文教发达,属于“海滨邹鲁”的论调也就出现了,有竹枝词为证。道光年间,潮阳县举人高风清作《潮阳竹枝词》,其一曰:归宁少妇上康庄,楚楚青衫别样妆。

半幅罗巾遮半面,果然邹鲁是潮阳。

光绪《潮阳县志》卷二十二《艺文下》,潮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本(内部),2001年,第624页。

在漳州,黄子寅《清漳竹枝词》曰:花卉千般错绣文,盖头纱帕白罗裙。

海滨邹鲁今犹在,不见巫山一段云。转引自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这两首文人的竹枝词,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样持赞赏的眼光,一样解释为“海滨邹鲁”风的流衍。在泉州也有类似的说法:“妇女出门,向多以帕幂首,阔袖,执红漆杖。左宗棠曾为‘邹鲁’遗风。”《同安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采陈仁《同城竹枝词》注,转录自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下),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234页。

综上所述,闽南粤东地区(包括客家基本住区)历来有妇女外出以巾帕盖头之俗,宋元时期视之为“弊俗”,与中原的情况迥异,是教化未洽所致,到了清代和民国年间,则认为这是礼乐教化的结果,是海滨邹鲁的表现。对同一事物在解释上的巨大变化,正是闽南粤东社会巨变的缩影。

以上资料反映的情况,是就整个闽南粤东地区而言,并非专讲客家,但也不排除客家。从畲族、家妇女也有类似于“文公帕”、“苏公笠”的传统服饰来看,毋宁说吸收了畲族和家许多文化因子的客家人,其凉笠、“苏公笠”服饰更接近于这一服饰的原始形态。后世文人把它解释为韩文公或朱文公或苏东坡礼乐教化的结果,虽然属于曲意附会,但却曲折地反映了闽南粤东社会的变迁,也反映了泉、漳、潮州一带妇女(包括客家妇女)生活受礼教影响的发展轨迹。

(作者单位:福建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

同类推荐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
  •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入,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之状,也无盛气凌人之势,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无论从道德文章,还是文韬武略各方面看,英雄都是旷世奇才。他们知识渊博,论天下形势如同掌中观文;他们腹藏玄机,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不过,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热门推荐
  • 魔神转生

    魔神转生

    穿越后豪门收养,历经磨难,挑神尊,战魔尊,成为一代神话时,受到了至亲的背叛而魂飞魄散。忍辱了万年,转世重生的他,为了一雪前耻,他打开通往异界的大门,引来无数的神魔,自己又卷入了一场迷中,待真像大白于天下时,最终才知道自己的死竟然是自己计划的一部分。
  • 挽冰消

    挽冰消

    长篇架空历史的古风小说,讲述了在险恶江湖中,离家出走的富家公子与刚出师门的女侠之间发生的种种温馨搞笑的感人故事。
  • 缀网劳蛛

    缀网劳蛛

    《缀网劳蛛》收集了许地山先生各个时期的小说代表作,许地山的小说富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气质。委婉细腻、纯真自然的文笔,对人的悲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使其作品成为现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 情挽红楼

    情挽红楼

    此书只在潇湘发文,谢绝转载!林家有女名黛玉,及笄之年好芳华。芙蓉如面柳如眉,卿颜足可倾天下。孑然一身寄侯门,风刀霜剑日相逼。深闺湘帘低垂处,泪痕常湿锦衣袖。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谁在暗改韶年?几度沉浮朱门中,看尽繁华,览尽红尘,谁是最终归宿?挽红楼,素笔写意,圆己之痴梦。挽颦心,一缕香魂,终有归依处。一卷红楼,千年绝唱,萦绕心间的,是淡墨勾勒出的林妹妹,风华绝代,文才斐然,清灵得仿佛与世隔绝的仙子一般。本文从曹公八十回原著开始续写,盼给林妹妹一个温暖而美丽的人生。写文自娱,若能娱人,何幸之至。如遇不喜,敬请无视,大家共创和谐,呵呵ps:本作品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将作品用于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天月变

    天月变

    重拟天纲!,背负血海深仇,身怀无上绝学,驰骋修真界,纵横天地间!仇人的头颅将滚落在脚下,仙魔的魂魄将弥漫九天!天道从不会庇护弱者,因此,当奇遇在他身上发生的那一刻,他就决定牢牢抓住这次机会,将来定要弑神杀佛
  • 剑傲天下

    剑傲天下

    刀光剑影狭路相逢,炽热情怀复仇切。英雄美人惊天地,爱恨情仇泣鬼神。江湖,永远的争斗,永恒的话题,看一个小人物是如何一步步走入真正的江湖,踏上那条充满荆棘的道路的。
  • 强扭的瓜,好甜!

    强扭的瓜,好甜!

    这是一个由一封情书引发的被动爱情喜剧!唐笑笑决定写情书给暗恋了六年的美少年陆金陵,可是当她情书递出去之后,一抬头却发现面前的男生不是陆金陵?不是陆金陵就算了,可他居然是那个“四大古都美男”中最不好招惹的洛阳!胆小的唐笑笑没敢说那情书不是给洛阳的,于是,只能心里流着泪目送那个帅帅的男生将她的情书放进包里带走……全校女生开始进行唐笑笑“批斗大会”,为了保命,最佳损友给唐笑笑出了个损招:将错就错,将洛阳追求到底!
  • 满分测试大闯关(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满分测试大闯关(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清穿之太子妃

    清穿之太子妃

    简单的说就是穿越太子妃努力培养丈夫,生孩子逗包子的故事!她在一次行动为救人而死去,穿越到了清朝,成为太子妃瓜尔佳氏,她表示压力甚大!成为太子妃好处没有,每天过的比原来还忙还累!上要讨好公公婆婆们,家里要斗丈夫斗小妾逗包子,出门要斗弟弟斗弟媳斗侄儿侄女,岂是一个忙字能诠释的?为了不让丈夫再被废,为了不让自己跟孩子们成为悲剧,势必要培养她家太子爷成为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