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2800000007

第7章 孩子就吃“父母顺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一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东西,每个孩子也都希望父母能尊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父母不应该随意剥夺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该鼓励孩子去做喜欢做的事,并帮助孩子挖掘和培养兴趣和特长。

(一)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百多年前出了一位震惊世界的神童——卡尔·威特。威特七八岁时,已经能够自由地运用德语、法语、拉丁语等6种语言,9岁考入了莱比锡大学,未满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也许有人认为小威特的生活应该就是除了坐在书桌前面学习,便再没有别的内容。但威特父亲却说:“威特坐在书桌前的时间比任何一个少年都少,他把大量的时间尽情地花费在他感兴趣的玩耍和运动上。”

世界经济的著名“调音师”——格林斯潘说,他对数学的精通,全来自于对棒球的兴趣。格林斯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迷恋上了棒球,可棒球的计分规则对于这样一个小不点儿来说,实在是有些复杂。为了看棒球比赛,格林斯潘努力地动脑筋,琢磨棒球里的数学问题,他后来回忆说,他对统计学的敏锐,全得益于此。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古往今来,很多人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广泛而持久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指人们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1.兴趣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4岁第一次见到指南针,那时候他非常惊奇,他后来回忆说:“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的后面。”“上高中的时候,想象了人以光速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直到1905年儿时的这一连串的问题终于在“广义相对论”得出答案。接着他又将“相对论”带到了“统一场”中进行“刨根问底”。然而,直至1955年去世都未找到答案。有什么力量让他能够对一个问题不顾成败地“刨根问底”一辈子直至生命结束?除了强烈的兴趣爱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做到如此程度。

兴趣的天性是好奇心。当孩子对一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他就会用心去关注,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这些问题将驱使着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和认知,去思考、去探索、去求助、去解答。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乐此不疲地进行假设猜想,不断地进行尝试和试验,以求得出问题的真正答案,因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灵感将会不断闪现。兴趣鼓动着孩子大胆地去猜测、实践,让孩子去打破陈规,打破书上的条条框框,用自己的方法去探求事物的本质。所有在兴趣的引导下走上人生职业道路的人,无不体现出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和个人天赋特长的特征。

2.兴趣的力量远远大于功利意志生活中,我们常常强调意志的重要,凡成大事者,必须先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强的意志,在面对失败的目标时,就会一蹶不振,一事无成。意志能给人强大的力量,给人支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念。然而,很多时候,兴趣的力量往往比功利意志大得多。因为功利者的决心和意志力量主要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和内心的期望值,而兴趣的力量从来都是来自内心最单纯的好奇和渴望,这种最原始地驱动往往能给人更强烈地推动和力量。大数学家丘成桐说:“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我做一个研究项目往往要5~10年的时间,如果没有兴趣,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例如,对美术感兴趣的人,对各种油画、美展、摄影都会认真观赏、评点,对好的作品进行收藏、模仿;对钱币感兴趣的人,会想尽办法对古今中外的各种钱币进行收集、珍藏、研究。

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兴趣可使孩子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发挥。当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往往能够全力以赴。因为来自内心的渴望和驱动,会让孩子在一次次尝试甚至失败中,更加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沮丧、停滞不前的理由。

3.兴趣激励孩子不断地自主学习丘成桐说:“搞学问如果没有激情,就永远达不到做大学问的地步。”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孩子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会自主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当孩子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而且孩子的学习和探索往往都是自发的,是积极主动的。这样的自主学习让孩子不再把学习当做父母老师交给的任务,不再把考试看做学习的唯一目的,他注重的是知识,是问题本身。这样的学习态度才是正确的,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更纯粹地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却要在各种压力下,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孩子往往会不快乐,学习的效果也不会高。很多家长所谓的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做法,违背了孩子的兴趣,往往都适得其反,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不算,还激起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影响家庭的和谐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之源,它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一旦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进一步促进孩子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兴趣地引导下快乐地学习成长。

(二)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责怪牡丹为什么不香,梅花为什么不如牡丹花朵大,葡萄藤上为什么不挂西瓜,荷花为什么不能长在陆地上。大自然的万物,总是各尽其天性,发展它们的长处,于是才有这万紫千红的世界,百花争妍,精彩纷呈。

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这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有自己的习惯和爱好。父母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以本应有的姿态来成长。

可是现实生活中,孩子面临的状况往往不是这样。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孩子的世界里,总会有父母为他们定下的诸多规则。孩子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同时,还要完成父母为他们设定的大大小小的目标,有的孩子甚至不被允许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多成年人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往往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甚至一不小心就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一堂课上,老师问孩子们最崇拜的人是谁,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历史上或现实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名人、伟人。这样的回答让老师很满意——孩子们都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就在这时候,最后一个孩子站起来,大声地回答:“我最崇拜的人是迪迦·奥特曼!”孩子很喜欢奥特曼,经常看动画片不算,衣服、鞋子、书包甚至文具盒上都有奥特曼图案。他的回答让班里的孩子哄然大笑,孩子还想说什么,却被老师生气地打断了。

课后,老师请来了孩子的家长,建议家长要多对孩子进行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崇高的理想。回到家以后,孩子很伤心。在妈妈的安慰和耐心询问下,孩子说出了这样的理由:“奥特曼好厉害,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去打败怪兽。”多么单纯的想法!有什么不可以呢?这明明就是一个勇敢善良的孩子,他的崇拜比那些崇拜名人、伟人的孩子来得更直接,却被老师和孩子笑话。

其实,孩子的兴趣往往都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他们的兴趣很单纯,也很直接。也只有这样的兴趣爱好才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和内心,让孩子感到愉悦。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兴趣,才可能进一步地引导和帮助孩子成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任何一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引导得当,都可以带来良好的效果。

毕加索不喜欢上课,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让他觉得枯燥乏味。每堂课他的眼睛总是盯着老师头上的挂钟,盼望那指针能走快一些。

“老师,我要上厕所。”毕加索请示道。

“不是刚上课吗?”被打断讲课的老师很不耐烦,“去吧!去吧!”

毕加索走出教室,东瞅瞅西看看,实在无处可去,便又走回了教室。但没过一会儿,他又坐不住了:“老师,我能为你画像吗?”他脱口而出。

“什么?你给我画像!”老师气坏了,瞪着他说,“去吧,去吧,上厕所去吧。”

毕加索在课堂上捣乱的事被父亲知道了,父亲并没有批评他:“孩子,你真的想画像?”

毕加索说:“是的,我讨厌上课,只想画像!”

父亲说:“好吧,我送你去学画像,但是,你要答应我除了学画像,其他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不要拒绝学习。”就这样,父亲把毕加索送到了当地有名的美术学校。对于美术,毕加索所表现出的耐力是惊人的,他可以一连画几个小时不放画笔,与在小学课堂上的表现判若两人。看到孩子对美术所表现出来的热爱,父亲便决定让毕加索一直在美术学校学下去,不再把他送到那个他只想旷课的学校。

父亲的尊重和自己的努力,让毕加索成为了当代西方最具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创作的作品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他和他的画作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这是一种天性,说明孩子在某方面有着别人所没有的潜力和优势。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要求父母首先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对于孩子,不应该有严格统一的标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父母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以正确的心态和方法进行引导。

作为父母,应该支持孩子对他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学习、探索和研究,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孩子喜欢画画,家长却偏要让孩子去学习钢琴,怎么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呢?成功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也不应该有千篇一律的答案。真正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成功应该来自每一个人内心的判定,家长不应该把自己理解的成功强加给孩子,并以此为目标为孩子创造条件。不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不善待孩子的兴趣,不仅会让孩子没心情去学好那些不感兴趣的东西,还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甚至埋没了孩子本身的潜力和希望。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还要求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成长特点。孩子的成长有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孩子兴趣爱好的侧重点和方向是有差别的。例如,幼小的孩子,表现更多的是物质和生理方面的直接兴趣,如喜欢看鲜艳的颜色,喜欢玩好玩的玩具等。父母应该有所了解,才能正确引导。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引导孩子在兴趣爱好的指引下积极思考、探索,帮助孩子快乐地学习、成长。

没有兴趣爱好的人,只能为了生存而复制这个世界,不会去创造神话。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权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在其引导下学习和进步。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应该横加干涉,甚至无理剥夺。

(三)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有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竟然有43%的中小学生无兴趣爱好,有爱好的57%中小学生中,只有6.3%的孩子有3项以上爱好,16.6%有2项爱好,大部分中小学生只有1项爱好而已。

虽然兴趣爱好和孩子的性格特点分不开,有天生的成分,但孩子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诱导下挖掘和培养出来。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引导和帮助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1.关注孩子的发问,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总会听见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总没完没了地问问题,有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烦死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孩子爱提问,说明他在思考,是一件好事情。孩子爱提问,是受好奇心的驱使,是兴趣爱好的标志,也是其智力活跃的行为特征。大发明家爱迪生小的时候就喜欢问“为什么”,他的母亲充分肯定了他的敢于问个“为什么”的发问精神,并加以培养,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生活中,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发问,并耐心启发、解答、保护孩子的这种求知和探索精神。家长不仅要帮助孩子解决“为什么”,认识“是什么”,还要学会从孩子的发问中,仔细揣摩孩子的兴趣方向,发现孩子的爱好,并加以发掘和引导。

比如,如果孩子经常问一些有关大自然方面的问题,说明孩子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更多地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带孩子去植物园、动物园近距离观察,也可以给孩子买这方面的书籍,或是带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学习。

再或者,孩子会对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合理性产生疑问或进行质疑,很可能表明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在语言创造方面也有一定的潜力。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自己编故事,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造欲。

2.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要因材施教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建议,对不同智商的孩子,兴趣培养也应不同。对于智商一般的孩子,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应随时注意并尽力帮助其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养成迎难而上的习惯。对智商较高的孩子,适当增加其学习的难度与强度,经常肯定与鼓励他们取得的进步,激发他们向更高台阶迈进的浓厚兴趣。对于智商低的孩子,家长要提出符合实际的要求,利用孩子好强的心理,发掘孩子的“兴奋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现代父母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掌握多种技能,能够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于是很多父母都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兴趣班”、“特长班”,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并没有真正考虑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甚至是盲目跟风,看到现在流行什么就让孩子学习什么。父母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成长需求,家长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征求孩子的意见,因材施教地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

3.让孩子永远保持好奇心兴趣爱好的动机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孩子心理的需要引起的,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很大程度上源于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一个小女孩儿,偶然发现蚯蚓断成两半后,两半都在蠕动,觉得很好奇。于是,她把断了的蚯蚓分别放进两个有土的花盆里,想观察一下断了的蚯蚓还能不能活。妈妈看见后非常生气,说:“一个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没出息!”说完把有蚯蚓的两块泥巴扔出门去。妈妈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将大大降低孩子的好奇心,因为孩子不仅没有从妈妈那得到想要的答案,还受到了妈妈狠狠的一顿批评,内心必然会受到伤害。

再来看另一个案例。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车亮,是拥有许多专利的小发明家。车亮很小的时候就有个“毛病”,什么东西拿到手里都想拆开来看看。对于他的行为,爸爸并没有责怪,只是说:“你怎么拆的,就怎么再装上。”车亮听了爸爸的话,在拆玩具的时候就特别小心,每拆下一个零件都按顺序摆好,拆完琢磨明白后,再一一装上。就这样拆了装,装了拆,车亮成了个小发明家,才上小学,他已经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爸爸的尊重和引导,让一个“破坏王”成了“小小发明家”,多么神奇!

孩子强烈好奇心的背后往往蕴藏着强大的求知欲和行动力,对于孩子怪异的行为或执著的追问,家长不应该一味压制或干脆置之不理,应该认真对待,用心保护。

要让孩子永远保持好奇心,父母还应该多为孩子创造条件。比如,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接触不同的人,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多阅读各类书籍,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等。另外家长还真可以适时引导孩子观察、发问和思考,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4.要善于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兴趣富兰克林小的时候,不喜欢学习,父母给他买了很多书,他却很少翻看。一天,小富兰克林跑进来,对母亲说:“妈妈,你能告诉我埃及金字塔是怎么回事吗?我的一个伙伴在考我。”母亲放下手里的活,耐心地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金字塔的知识仔仔细细地讲给他听。小富兰克林听得很入神:“哇,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有趣的东西啊!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呢?妈妈懂得可真多!我也希望像妈妈一样聪明!”母亲听了很高兴,对他说:“妈妈并没有去过埃及,这些都是从书上看来的。只要你多多地看书,汲取知识,一定会比妈妈厉害。”小富兰克林听了很高兴,从此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良好的兴趣爱好为他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培养,父母要善于抓住机会,循循善诱。只要父母能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某一事物的魅力,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被吸引。

生活中,父母要善于从孩子的语言、行为和创作中寻找机会,还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的最好方法。

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培养的,只要父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自身特点,善于发现机会,及时进行引导。兴趣爱好的培养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家长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应该过于急功近利,否则会适得其反。

(四)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既然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教实践方面,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闪光点往往就是成长点,发现闪光点就是促进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的兴趣和潜能都不相同,但总会有所表现。有心的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培养成材,切不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让闪光点自行熄灭。

这天安爸爸又被儿子的班主任叫到学校,原因是儿子在学校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安爸爸知道儿子一直有这个坏习惯,总爱在雪白的墙壁或是干净的桌上画画,平时还随身带着素描本,走到哪儿画到哪儿。他之前一直没引起重视,只当是儿子贪玩。

回到家,他走进儿子的房间,认真欣赏了儿子在墙壁上留下的画作,发现儿子画的花朵、树木、蝴蝶、小鸟都栩栩如生。儿子素描本里的画更是,几乎是看到什么就能画出什么来。安爸爸赞叹不已,同时也庆幸,没有因为自己的粗心埋没了孩子这个“闪光点”。

从那以后,安爸爸给孩子买来不少画纸和颜料,在家里为儿子开辟了一个“画廊”,专门展览儿子的画。他和妻子还经常带儿子出去写生,向少年活动站投稿。父母的重视和支持,极大地鼓励了儿子画画的积极性。上小学以后,孩子主动报名参加了业余图画小组。父母每星期日带儿子去学习,风雨无阻,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五六年。小学毕业,儿子考上了北京美术学校附属中学,这个孩子将来很可能成为出色的美术人才。就是因为父亲及时发现了儿子的闪光点,并给予了大力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把自己的闪光点和兴趣爱好进一步发展,养成一种习惯,不断地坚持、学习和成长。

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都有自己的长处。正如黄山上的松树,千姿百态,都是有观赏价值的,没有一棵被砍掉。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让其充分发挥和利用。

儿子不爱学习,不但对课本失去兴趣,而且产生了逆反心理,父亲想了种种办法全部无效。他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冷静地分析了儿子的情况,结论是:儿子学习不好,并非智力因素,而是失去兴趣,没有动力。人生没有实验室,儿子只有这一个,放弃是不应该的,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该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可是,从哪儿下手呢?

一天,太阳从“西方”出来了——他发现儿子竟然坐下看书了,而且一看就是两个小时,这个发现让他激动不已。他走到儿子身后一看,有些失望——儿子手里拿的不是外语,也不是代数,而是出自父亲书架上的一本关于古钱币的小读本!

“爸,这书真有意思,真没想到啊,古钱竟然这么有意思!”

儿子的话让他心一动:“既然儿子对这个有兴趣,就侧面进攻,从这里下手吧。”于是,父亲给儿子讲了几个关于古钱的趣事。在和儿子对话的过程中,父亲惊讶地发现,短短两个小时,儿子竟然把那本小书看出了大概,弄懂了不少知识点,他想:“看来兴趣这东西,还真挺灵的,真有意思!”

儿子过生日,父亲说:“爸爸送你点儿礼物。”

“钢笔?”

“不是。”

“反正是笔记本、作文选什么的。”儿子竟不怎么理他。

他把拳头一展,“啊,古币!”儿子一把抢去,往桌子上一抛,三枚黑中有黄的“孔方兄”愉快地旋转着。可能是心情好的缘故,儿子在月考时,成绩竟上升了一点儿。

以后,他有意给儿子一点儿零用钱。儿子攒着,算着,买回一枚一枚铜钱,也买了几本书。儿子对古钱已经痴迷了。

渐渐地,父亲发现儿子开始看课内书了。虽然慢,但能看出来,儿子成绩在上升,甚至有几次儿子埋怨父亲不会给他讲题。

一天,儿子突然问他:“爸爸,你说,我这样考上大学吗?”他自然是一番道理和一些名人的学习故事。儿子托着胖脸蛋,一副大战就要打响前指挥员的样子,使劲地说:“我要考大学!我要学古钱!”

这样一步一步往前走,这个开始学习最差的学生,到高三时竟然成为班级的头名,考入了重点大学历史系。

这位父亲发掘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创造了有利于他发展的适宜环境。孩子在古钱的痴迷之中,重新获得了信心、乐趣,重新回到课内书中,并主动说要考大学,最后真的考上大学。如果父亲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反对孩子的兴趣,认为孩子看古钱书是浪费时间,一味要求孩子用功学习,那么孩子的故事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要先入为主地对孩子的行为和想法进行评价和判断,一定要听听孩子的说法。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以后,要多表扬孩子,为孩子创造有利于他发展的条件。孩子得到家长的关注和表扬,会很开心,会更加努力地去做事、学习,把小小的闪光点发展成为浓厚的兴趣,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有的家长或许会担心,中小学是各门功课打基础的时候,如果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某一方面,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其实这个顾虑是多余的,因为各门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孩子对某方面知识发生了兴趣,有了成绩,就会推动其他课程的学习。

也许有人会说,闪光点在聪明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发现,在缺点较多的“后进”孩子身上,就很难发现了。这样的观点也是不对的,对于这类孩子,更需要我们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慢慢加以引导,而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看不到他们潜在的优点。比如,有的学习差的孩子,回家不愿做作业却喜欢帮家里干活。有的家长批评孩子不用功,不是读书的材料,使孩子灰心丧气。而有的家长则能发现孩子爱劳动的优点,对孩子这一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和引导,渐渐地就能帮助孩子把这些优点发扬到学习上,一点点进步。

马克斯曾经说过:“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精心教育子女可以说是父母最大的事业。父母应该细心观察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然后及时地把闪光点变成孩子的成长点。很多时候,对于每个孩子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成功,而是发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孩子在这方面比别人差,可能在另一方面要强过别人,这就是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积极鼓励和引导,让孩子把小小闪光点发展成为浓厚的兴趣,激励孩子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五)让孩子品味成功的乐趣

2005年8月,复旦附中高二理科班学生沈诞琦从年级组里最优秀的10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被美国著名中学TAFT寄宿制高中选中,作为复旦附中参加国际交流的学生,去该校完成高中学业。美国的学校向来重视多元文化的建设,因此,吸引TAFT的不仅仅是沈诞琦每门学科的优异成绩,还有她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复旦附中,沈诞琦曾多次组织大型论坛、演讲赛,并获得好评;而作为上海市青年环保协会的副理事长,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

在美国名牌高中TAFT担任交流生时,她通过层层选拔,以全美女生第一名的成绩入选美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数学才能测试二等奖的好成绩,甚至被TAFT数学教师誉为“所教过最适合学习数学的学生”。

沈诞琦在交流一年中,物理全部满分,通过自学成功免修大学一年级化学。此外,她在TAFT时,关于丰年虾检测环境电池污染的课题获得康涅狄格州科学博览会二等奖和Audubon环境特别奖。

正是这些傲人的成绩和学术研究能力帮她叩开了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哥伦比亚等8所美国名牌大学的大门,与此同时,国内的大学诸如清华、北大、港科大等名校也都纷纷伸出邀请之手,给她保送名额。

很多人不由得要问:沈诞琦为什么会如此幸运?她的父母又是如何教育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儿呢?

沈诞琦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很忙,每天下班以后还要忙家务,收拾完毕以后才有时间帮她检查作业。两个月后,妈妈从沈诞琦每天答题的“程序”中欣喜地发现,女儿总是喜欢利用妈妈做家务的时间迅速完成作业,甚至还把不断缩短答题时间视为一种乐趣和对自己的挑战。对于她的这一想法和行为,妈妈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和鼓励,这让沈诞琦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作为学生应有的责任感。

沈诞琦能取得那么多优异的成绩,还与她良好的阅读习惯分不开。

沈诞琦小的时候,总是缠着妈妈讲故事。二年级的一天,晚饭后她又缠着妈妈,可是妈妈已经没有故事可讲了。情急之下,妈妈记起先前看过的那份《新民晚报》上“蔷薇花下”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于是便绘声绘色地给女儿讲起来。

“这个阿姨的行为很不好。”沈诞琦听完之后,歪着小脑袋沉思起来,“妈妈,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这都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妈妈拿起报纸,指着“蔷薇花下”的这篇文章对女儿说,“虽然妈妈没有亲眼看到,但是妈妈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来了解啊。你现在是小学生了,与其听妈妈讲故事,还不如自己看故事。”

“可是报纸上面有好多字我都不认识,怎么办?”

“你可以查字典。”

打那以后,沈诞琦每天晚饭后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展开报纸,仔细阅读“蔷薇花下”的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搬出字典来查。

以后,她贪婪地从各类书中汲取养料,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构架,她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也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

她学画画的时候,妈妈还把女儿的所有画集中起来,镶在镜框里,像模像样地挂满了一屋子,还要请亲戚和邻居来观摩“画展”,听到大人们称赞她画得好时,沈诞琦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还一个劲地摇着妈妈的手说:“我以后还要开画展,我一定会画得比现在更好。”类似的画展后来又在沈诞琦家陆续开过几次,每一次的进步都见证着她的成长。

其实,沈诞琦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始终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正因为如此,学习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苦差事、一个任务,而是一种乐趣。而沈诞琦的学习兴趣正是在一次次品味成功的乐趣之后,一点点培养出来的。正如她妈妈说的:“很多孩子对读书缺乏兴趣,其实是因为没有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这好比沈诞琦学画。家长需要多花心思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每一个孩子都是需要赞美和激励的,这个我们在前面一章已经很详细地讨论过了。对于沈诞琦的各种要求和行为,不管多忙多困难,妈妈都不是第一时间就批评、拒绝,而是进行鼓励和引导,教给她正确的方向,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给她前行的力量。

父母应该多鼓励和赞美孩子,帮助孩子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品味成功,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培养自信,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乐,其实再简单不过。一句“画得真好”、“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或是一个简单的微笑,都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比如,对于一个爱唱歌的孩子来说,父母只要能记住儿子创作的一段歌曲,都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孩子就会很开心,会更加努力地进行创作。再比如,对于一个成绩总是不太好的孩子,如果父母总能从孩子错漏百出的试卷中看到孩子做对的题目,发现孩子点滴的进步并指出来,那么孩子就会一点点自信,一点点进步。

父母始终要记住,引导、鼓励、赞美永远是引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用这份快乐不断激励孩子前进。

品味成功,能给孩子带来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是激发孩子兴趣的有效方法。当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就会有动力坚持下去,在兴趣的指引下,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所以,父母值得花心思为孩子创造条件,引导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六)允许孩子在兴趣上不专一

笑笑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喜欢画画,于是妈妈帮她报了辅导班。可刚学了半年,笑笑非常羡慕同班会拉小提琴的小朋友,想学拉小提琴。妈妈觉得学小提琴也不错,于是妈妈又给她报了小提琴班。可是刚拉了半年,笑笑又开始叫苦了。

上小学后,笑笑对妈妈说:“舞蹈队里的小天鹅多好看啊!妈妈,你给我报舞蹈班吧,我也要做小天鹅!”

妈妈给笑笑分析道:“你现在又学画画又学琴,课余时间都排得满满的,哪有时间学跳舞啊。”

笑笑说:“妈妈,这个多简单啊,我不想学画画和小提琴了,我只想学跳舞。”

笑笑妈妈这下生气了,对笑笑骂道:“不行,你只要把小提琴和画画给我学好了就行了,不能总像猴子掰玉米似的,掰一个丢一个,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妈妈的话让笑笑很伤心,她也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为什么妈妈会这么生气。可是笑笑对画画、学琴实在提不起劲来,硬着头皮坚持去学,心里越来越厌烦,后来竟然频繁出现了逃课的现象。妈妈知道这件事情后,特别生气,觉得女儿不听话,不争气,很伤心。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结果闹得父母和子女都伤了心,影响了家庭的和谐。

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家长都责怪孩子:“这孩子,太不像话了,今天想学这个,明天想学那个,到头来什么都学不好。”其实年幼的孩子由于缺乏阅历和判断能力,对事物的选择往往受具体事物的影响,缺少理性分析,难以一步到位。再加上孩子天性活跃多变,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出现兴趣爱好转移的现象,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规律。

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专一,这是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一种表现,也是正确引导孩子兴趣爱好的前提条件。

1.对各种事物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从小就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而孩子的成长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用来弄清楚他所好奇的人事物。这是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就应该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家长应给孩子选择自己爱好和人生的权利,尽力满足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充分地去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孩子那充满创造性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为家长,不应该只按照世俗的或功利的眼光来决定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拥有坚持、改变或者放弃某种兴趣爱好的权利。

2.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寻找真正的兴趣每一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加上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孩子的兴趣发展水平也不相同。不同孩子对同一事物未必都会感到有趣,也未必都会从中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更未必都能由此变成一种专注执著的追求。

真正的兴趣爱好应该是可以持久的,因为它能不断给孩子带来惊喜,激励着孩子不断去尝试、探索和求证,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将会获得持续的满足和愉悦。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基础,但决不能把孩子的兴趣简单地等同于好奇心。当孩子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时,总会掩不住的好奇,想要去“揭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得到的愉悦体验越来越多,孩子就会把好奇心发展成为浓厚的兴趣;而如果渐渐地连原本的好奇也没有了,甚至觉得枯燥乏味,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放弃的想法。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家长应该宽容对待,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有趣”的事物,让他们去寻找和发掘真正的兴趣,更好地成长。

3.家长要学会辨别孩子的“真假”兴趣爱好对于孩子兴趣爱好不专一的现象,家长要宽容对待,却也不能听之任之。家长要学会辨别孩子的“真假”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培养真正的兴趣爱好。这是因为,有的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要怎样去选择,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有的时候,甚至会因为一时冲动或是别人的意见,就轻易放弃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

比如,一个孩子其实很喜欢钢琴,父母给他报了培训班,可是没学两天孩子就要放弃了,说自己一点儿也不喜欢钢琴。后来父母从老师那了解到,是因为孩子学得比别的孩子要慢一些,可能是孩子产生了自卑心理,才会想放弃。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应该听任其放弃,而应该积极地引导,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鼓励孩子,赞赏孩子的进步,帮助孩子一点点建立自信,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兴趣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也会有这样的孩子,因为错误的竞争意识,始终坚持并不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小磊的心脏不好,一般的体育锻炼还可以,但是不能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父母很小的时候就告诉过小磊,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磊也一直都很听话。可是最近,父母发现小磊每天回到家都气喘吁吁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如从前了。在父母的追问下,小磊才说是因为自己最近喜欢上了足球,每天放学都要和同学一起踢上四十多分钟的足球。父母一听就急了,苦口婆心地劝说,小磊总算答应不再踢了。可是过了没两天,小磊就因为运动过度晕倒被送进了医院。后来父母才了解到,小磊之所以会固执地把踢足球当做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因为同班几个男同学说的一句玩笑话:“连足球都不会踢,你还是不是男生?”就为了这样一句话,小磊差点儿毁掉了自己的身体。

所以,父母一定要多关注孩子,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己,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应该放任孩子盲目选择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错误地执著于此。

孩子天性活跃多变,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出现兴趣爱好转移的现象,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规律。对待孩子兴趣爱好不专一的现象,父母应该宽容对待,正确引导,给孩子选择的自由,但也要关注孩子,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避免孩子盲目地选择或放弃,更要避免孩子执著于完全不适合、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上。

(七)不要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共同展开了一次以“倾听儿童心声——中国小学生兴趣爱好”为主题的调查,历时两个月,足迹遍布北京、天津、内蒙古、贵州等城区小学,吸引了近万名7~13岁的小学生和学生家长参与。

调查显示,72.9%的孩子表示自己要“挤时间”来发展兴趣爱好,75.4%的父母认为孩子“时间不多,但因为他喜欢,仍可以挤出时间来”。“挤时间”,是许多忙碌的成年人常用的词,如今却成了孩子们争取发展兴趣爱好的唯一方法,甚至还有9.5%的父母表示孩子“没有一点儿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不得不引起家长们的反思。

孩子们的时间都去哪里了呢?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兴趣班”明明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上,为什么孩子们还需要“挤时间”来发展兴趣爱好呢?

1.家长太过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小璐学习成绩不太好,总是在中下游徘徊。父母很着急,为她报了很多的“学习兴趣班”,她几乎每天都要去接受课外辅导。小璐很喜欢做手工,每当学习压力大或是伤心难过的时候,她都会偷偷躲在房里做各种各样的手工。这天,期中考成绩单发下来了,小璐的数学还是不及格,她心里很难受,一放学就回屋剪贴纸。正在这时候,妈妈推门进来了,看见她手中快要完成的小猴子,生气地夺过来撕烂了:“成天就知道玩,给你报了那么多兴趣班,学习成绩一点儿都没有提高。还不赶紧看书写作业?”看着碎成碎片的小猴子,小璐伤心地哭了起来。

有很多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别说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加以支持和关注,不去反对已经算是相当开明的家长了。很多的家长,为孩子报了名目繁多的培训班,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赢在起跑点上。孩子的生活中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成绩好就是聪明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就是父母的骄傲;成绩不好就会指责为“没出息”、“不听话”、“不孝顺”。

孩子在学校要面对老师给的压力,回家要面对父母给的压力,到了培训班还要面对培训老师的压力,重重重压之下的孩子能快乐吗?父母恨不得见缝插针地安排孩子的学习,孩子怎么可能还有时间去坚持和发展自己除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呢?

学习成绩不应该成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家长不应该以“为了孩子的学习”为理由,剥夺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权利和时间。有专家指出,学习压力越大,兴趣爱好的存在对孩子来说就越宝贵,它能够为孩子注入新的力量,调节孩子的学习情绪。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把学习和孩子的兴趣结合起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家长不应该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调查显示,当问到“你觉得现在上的兴趣班或者特长班是你的兴趣吗”时,61.5%的7~10岁学生给出了肯定回答,而在11~13岁年龄组中,该比例却下降了13个百分点。相应的,11~13岁的学生对父母安排兴趣班的不满意度也比7~10岁年龄组提高了7个百分点,由12.5%上升到19.3%。

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三成左右的孩子对兴趣班表达了“不喜欢也不讨厌,反正学这些对将来有用”的理智态度。“对将来有用”变成了孩子们坚持上兴趣班的最大理由,兴趣班开始变得跟个人“兴趣”无关。

随着年级的升高,父母对孩子兴趣爱好的支持率也在降低。调查显示,7~10岁的学生中,51.9%的孩子认为父母非常支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在11~13岁的学生眼中支持率则降至43.2%。

调查还显示,当问到“你会试图改变孩子的爱好吗”时,45.1%的家长表示“不会,那是孩子自己的事”。而24.7%的父母承认自己会试图改变孩子的爱好,他们认为应该发展一些对孩子今后有意义、有帮助的爱好。30.2%的家长持这样一种态度:如果影响到学习,就要改变兴趣;如果不耽误学习,就随他们去。

每个父母心中可能都已经为孩子设定好了一个未来,总是希望孩子能够顺着自己设定的路线走下去,认为这都是“为了孩子好”、“为孩子的将来做打算”。如果家长在心中给孩子铺好了一条路,那么不妨请家长仔细想想,这条路上有多少是自己曾经的理想,有多少是自己的喜好,有多少是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

“兴趣班”不再是孩子的兴趣,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家长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主观意愿,一味地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更有甚者,是把别人的兴趣硬塞给了孩子。比如邻居一个孩子因为钢琴弹得好,拿了奖,大家都说那孩子有出息,于是父母很快为自己的孩子报了钢琴班,逼着孩子每天练习自己不喜欢的钢琴。

“爸爸妈妈总让我做我不喜欢的事,还说是为了我好”,“我妈不可能支持我报航模的,她说这对将来没有帮助”,“我觉得他们根本不在乎我的兴趣”,“家长只要我按着他们的人生计划去做就好了”……总把“为孩子好”挂在嘴边,试图安排孩子生活学习的父母,真应该听听孩子的心声。

如果家长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那么就不要逼迫孩子将你的兴趣作为发展的方向,他的兴趣本来就应该由他说了算。

研究者认为,父母的关怀和鼓励是让兴趣走得更远的催化剂,也是促进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利用时间的有力保证,这样的态度肯定比“放任自流,随孩子发展”对他们更有帮助。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父母不应该剥夺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权利和时间,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在孩子身上。教育的成功之道就是要找到孩子的优势,充分地、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如此才可能成功。

(八)挖掘并培养孩子的特长

追踪调查表明:一个孩子所取得的某项突出成绩,往往与他的特长有着密切联系,特长的灵感常常促使一个人在工作上获得重大突破。因此在促使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孩子特长的培养和发展,强令孩子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只埋头读书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探索等八项智能。但是,这八项智能在具体人身上会表现出个体差异。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这方面是“特短”的人,可能在另一方面是“特长”。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天赋,家长不应该对孩子的某些短处耿耿于怀,而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掘并培养孩子的特长。

1.多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强势智慧松下幸之助曾说:“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经营自己的强势智慧,经营强势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则,必将使自己的人生贬值。”他还说:“一个卖牛奶卖得非常火爆的人就是成功,你没有资格看不起他,除非你能证明你卖得比他更好。”是这样的,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他自己独特的强势智慧,父母的重要责任在于帮助孩子把它们挖掘出来,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我们要知道,幸运之神总是垂青于发现并忠于自己强势智慧的人。

其实发现孩子的强势智慧并不是那么困难,只要家长愿意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多用心观察孩子。

家长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多观察孩子在无人指导的时候,都是怎么来安排自己的时间的,他都爱做哪些事情。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孩子做事情时,兴趣的导向性很强。所以只要父母留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进而发现孩子独特的智慧。比如,孩子总是喜欢写写画画,那孩子很可能有绘画方面的天赋;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嘴里总是哼着小调,那么孩子没准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孩子总爱一个人静静地发呆,那么很有可能,孩子想象的那个世界超乎寻常的美丽……家长还要观察生活中,孩子是如何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比如观察孩子和同班交谈、玩耍时的表现,可以发现孩子是否具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天赋。

只要家长留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孩子发出来的信号。比如,当孩子看到别人做某件事时,他心里是否会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他在做某类事情时非常快,无师自通;当他做某类事情时,他不是一步一步去做,而是行云流水般地一气呵成。

如果孩子在做许多事情时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地去修正和演练,而在做另外一些事情时,却几乎是自发的,不用想就本能地去完成这些事情,这就是他的强势。

2.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特长和兴趣之间有区别。特长是在某方面强于他人的特质或技能,更多时候表现为职业特长,也就是通常别人说的一技之长,比如说写作、书法甚至是厨艺。而兴趣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喜爱,更强调的是情感上的需要和满足。从这个角度来说,兴趣的范围要比特长广泛,要求也低得多。

但是,兴趣和特长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和特长有交集,也就是说,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同时也是自己的特长,那么这个人无疑是幸运的。

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素质。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在同类学生中,他遥遥领先。后来,瓦拉赫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化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家长在挖掘孩子的特长时,往往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孩子的兴趣多种多样,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勇敢去尝试,然后从众多兴趣爱好中,挖掘出孩子的特长,并加以正确引导和培养。

3.避免对孩子进行强迫教育要挖掘和培养孩子的特长,应该重视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要强迫孩子,要学会对孩子进行启发式教育。属于孩子自觉想干的事情,其能力就能轻易地、牢固地为孩子所获得,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尊重和引导孩子的兴趣,不能进行填鸭式的教育。

文学巨匠鲁迅曾说:“读书人家的孩子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父母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自然而然地进行模仿。一旦孩子产生了兴趣,父母就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引导,让孩子逐渐把兴趣爱好发展成为特长。

相反的,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强迫、命令甚至威胁的手段硬逼孩子学习,那么不仅会扼制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孩子的学习成效,还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4.家长观念要正确,不能急于求成孩子从产生某种兴趣,到发展成一定的特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家长不能急于求成,一味地硬逼孩子。比如,当孩子开始学某一种乐器时,一些家长往往揠苗助长,望子成龙心切,人为地给孩子加强“学习力度”,以“考级”、“获奖”或“获得众人较高的评价”来检验孩子学习乐器的水平,人为地给孩子加重了负担。家长这样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损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孩子兴趣特长的培养应是“我要学”,而非“要我学,逼我学”,保持孩子学习兴趣特长的手段是鼓励、聆听孩子的心声以及春风化雨的诱导,而非强迫压制。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天资禀赋,家长要善于观察,正确鼓励和引导,挖掘并培养孩子的特长。培养孩子兴趣和特长的方式、方法很多,不能一概而论,每位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和表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孩子的成长进步创造条件。

同类推荐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
  •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父教缺失是中国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实问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导致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对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和骁勇精神的培养,影响了孩子自信、独立、坚韧、勇敢、果断、豪爽等性格品质的养成。实践证明,“父教”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一部难得的家庭教育原创之作,也是一部纪实随笔集,是东子第一次全面分析孩子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本书在详细记述作者引领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感受着 做父亲(家长)的幸福,淳朴的情感、质朴的文字让人动容。?
  •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习惯对于我们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人手。
  •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生子、为人父母,这几乎是人人必经的一段最美好而神秘又最重要的人生历程。虽然它伴随着新奇与不安,但这个阶段使每个人从心理到生理真正地走向成熟,也更能够真切地领悟到人生的瑰丽和生命的伟大与神奇!生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宝宝,是普天下所有想为人父母的心愿,也是所有准父母的心声,谁都希望自己能够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不仅对我国人民有优生优育的要求,就是在全世界的人民也有此要求。所以,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大到国家民族的希望,小到家庭父母亲人这一代的希望。
  •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易犯的约600个错误,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错误的方案。一书在手,父母必能茅塞顿开。这是一本可以伴随父母一生的书,天下的父母们可能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也是一本影响孩子未来的书,它将伴随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当孩子长大成人,我们不苛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希望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时能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孩子。”
热门推荐
  • 作风就是战斗力

    作风就是战斗力

    世界500强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理念,中国企业打造卓越团队的首选读本!作风是一支军队优良传统与文化结晶,正是它决定了一支军队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让我们走进军队,感受其优良的作风,学习它的战斗精神,实现自我升级,决胜人生与职业的战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流行名人篇(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

    流行名人篇(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

    阅读本书,让你了解当下最流行的欧美文化名人。本书从世界范围内挑选出议论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名人,覆盖政治、经济、娱乐、商业、艺术等多方面,每个话题都包括背景介绍、常用句子、重点词汇以及一段情景对话。对话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通俗易懂,所介绍的人物生动而不失深刻。《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流行名人篇》以对话为主,注重口语,让读者不必死记硬背、死啃书本,最后导致“哑巴英语”,在遇到外国人时仍旧张不开嘴。这本书每节都有大量地道的、原汁原味的句子,读者可以在与外国人的日常交流中直接运用。
  •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青少版名著)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青少版名著)

    《童年》主要描写了高尔基幼年时期的生活。父亲的病逝让年幼的高尔基跟随母亲和外祖母投奔到尼日尼市的外祖父家。《在人间》记叙的是母亲死后,少年高尔基离开外祖父的家到外面去谋生的经历。《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高尔基怀着上大学的梦想来到喀山的生活经历。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
  • 网游之风神归来

    网游之风神归来

    他是曾经的网游第一人他曾被誉为是网游界最好的队长可是他却被兄弟背叛!黯然离开网游界三年后,他回来了,他不在退缩不再逃避不再迷茫!他誓言要夺回他被夺走的一切!我的ID叫逆风,逆是逆天的逆,风是风神的风。————————————————————————————————————官方书友群【风林火山】236893781,人不多,但是大家都很有爱~
  • 滥情皇帝:侦探皇后

    滥情皇帝:侦探皇后

    苍龙帝五官精美妖孽,是个邪佞之人,二年的独宠,他为她杀了上万人,焚烧了一座城,待她真正爱上他时,将她掳出宫丢到军营做军妓的是他……狂肆的夜受辱,她从棺中爬出,缩在墙角,精神崩溃……本书讲女主与皇帝几兄弟那点破事。一朝入宫,俩番为后,最终与爱她的相守。女人要嫁爱你的男人,不能让你爱的男人让你痛苦。
  • 说话演讲好口才

    说话演讲好口才

    说话演讲好口才》对于商务领域及现代职场中经常遇到的社交应酬、商务演讲、生意谈判等需要施展口才技巧的环节,逐一进行了精当的讲述,充满了智慧的点拨。语言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说话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的资本。好口才会给你带来好的运气和财气,所以拥有好口才,就等于拥有了辉煌的前程。
  • 教你毽球·壁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毽球·壁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球类体育运动的起源很早,中国在2300年前,即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足球运动,当时的足球叫“蹴鞠”,至汉代,蹴鞠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了专业足球队、竞赛规则,还设立了裁判员。汉代,我国的踢毽子运动也十分盛行,至清末,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仅用踢毽子锻炼身体,而且还把它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相提并论,可见对其的宠爱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