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700000053

第53章 寻找透明(2)

绍兴城里的台门房子最最让她喜欢,看也看不够。鲍家台门、平家台门和陶家台门好像数也数不清得多。最大的是宋朝的宰相吕府的宅第。那些台门房子都有照壁、狮子旗杆石、高大的避火墙、兽环沤钉门,门里头是石砌大院,三厅两厢,正房侧院,有花园亭台,门厅里大多挂有很显赫的表示祖先功名的额匾,在暗淡的光线下依旧照耀着子孙后代。台门的后代们,虽是透着破败子弟的寒酸气,可是人家毕竟是有过龙凤富贵的风光呀!

她想能住到台门房子里,做女主人,该是多好的日子啊。她这一辈子都梦想着当鸡鸭驴狗满院子跑的女主人。

从做姑娘起,她就开始学女红,绣嫁衣。女人准备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是为了那一刻凤冠霞帔的风光。然而,那些描龙绣凤的女红就在箱子里,静静地陪着她看了一辈子月亮,在时光中老去,让女人在以后的日子里细细地回味那一天……

那一天,太外婆和妈妈的那一天都是一样……

阿木说天下的女子那一天都是一样的。

天不亮,起床梳洗。太外婆的嫁妆在做亲的前天就让人抬到男家去了。祭祀用的锡打的烛台、香炉各一对;全副的碗筷壶盏、新郎的冠履、新娘的丝棉红绿被子、枕头、帐子;4只或8只樟木大衣箱;然后是木器,合欢床、五斗柜、几、桌、柜、桶、盆、盘;梳妆台全是崭新的,上面系着大红的丝棉或绸带,瞅着不少的五谷。这些祭祀器皿、嫁妆事前母亲都在祖宗的灵前供过。

结婚要换三次衣服。第一次是在迎亲队伍来之前,早早就起床,穿起新娘的装扮,凤冠霞帔、璎珞垂旒、玉带蟒袍、百褶花裥裙,曾偷偷看过试过无数次的大红绣鞋,终于穿在脚上。生怕新绣花鞋子磨脚,头天晚上用绿豆撑了一夜……梳洗打扮后,拜谢天地祖先、家堂菩萨、生身父母、亲房近族的长辈和年长的兄弟姐妹。然后,就是堂前办酒席,大家陪宴。此刻,她的身份是在女儿和新娘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又喜悦又凄凉……

吃完了饭,吉利话、体己话说得不少,姐妹们陪着,她就要卸妆。这时只穿大红绸袄绔,不能施粉黛。远远的锣声、号声、铳声近了,又近了,迎亲的花轿进了村子,百子爆竹放得惊心动魄,嫣红满地。

她听见新郎一行被迎进客堂间,吃酒吃茶吃点心。一般是红糖茶、红心汤圆、各色点心和封缸多年的绍兴酒,点心成双成对要8只盘头。杯盏要簇新干净。新郎一行由她的兄弟陪着,而女眷们早在新郎的汤圆碗里,偷偷放了很多胡椒、辣椒,意思是让他知道女家的厉害,日后不得欺负娶来的女人。姐妹们从门缝里偷看新郎,小声地议论。她只能不声不响,看自己的绣鞋……

廊下乐户在奏乐,唱戏。唱得差不多了,茶水、老酒和饭食伺候。抬轿子的壮汉准备上路……

新娘手忙脚乱最后换上了里外三新的绣花嫁衣,外面的鼓乐奏得起劲,好像唱戏主角真的要登场了,起轿!那场面,一路上穿街过桥,人山人海地热闹--天晓得,那一天,走到一个小桥,突然,太外婆就成了天下最风光的主角了!

阿木每次说到此处,都要停顿片刻,运足了气,学评弹、书场来个卖关子”,让我们听故事的人急死,眼巴巴地等着下面的最来劲情节,四哥以为是老戏唱过的俗套结尾:“皇帝娶她当娘娘啦?”

我听过多次了,快嘴利舌地接话茬儿:“遇到皇帝下江南了?”

“对!皇帝要过桥!遇到新娘子--就是我太外婆啦!”阿木眼睛大似嘴,绘声绘色地形容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人家天子南巡,皇帝起驾,鸣锣开道前呼后拥的仪仗多威风,早不碰头晚不碰头,偏偏这个时候新娘和皇帝的轿子碰了个头。窄窄的那个小石头桥,只能过一顶轿子;多一人都过不去!我们乡下也有讲究,新娘的喜轿只能超前不能后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今生今世的日子才必是花好月圆,富贵安稳,图惜大吉大利一马平川的运道。哪个要是迎面撞见了新花轿,只有恭恭敬敬地退后让路,利人利己,家财喜运带给他,若是不给新娘的喜轿拱手让路,你这辈子要倒霉!

普天下小小草民哪有不给真命天子皇帝万岁爷让路的规矩呀?不仅要让路还应当下轿三叩六拜磕头呢,否则是要犯杀头之罪呀!

轿夫头领早早地看见了明黄伞和“肃静”“回避”的金牌龙幡,吓得软了筋骨,不知怎么才好。周围的百姓也为她家捏了把汗,前面后面都没了退路,花轿不能停下,除非径直走到河里,当家的男人都没了主意。

这时,花轿内的娇羞新娘发话了:“不能停!……给我往前走!’’

对面的开路官员也高声呐喊:“什么人挡路?还不停下?”兵家都杀气腾腾地冲上前。

轿夫头领颤巍巍回新娘话:“你这小女子胆子太大了!皇帝大你大?”

新娘对轿夫说:“皇帝~世大,新娘一天大!走!”

新娘的花轿冒天下之大不韪,挡住了浩荡的皇帝出巡御驾,那皇帝听说前面来了个民间小女子新娘花轿,倒也没有龙颜大怒,反倒是不温不火,兴致勃勃地探出高贵的头,喜滋滋地张望,想看一眼江南民女的娇容玉貌。

石头桥上,皇帝飞扬浩荡的行进队伍停住了步伐,花轿晃晃悠悠地在他们的眼前堂而皇之地过去了。青天白日,小新娘真的成了万人瞩目的主角,威仪至高的皇帝和他势不可挡之逶迤长队,反而成了花轿送亲的大排场、大观众、大配角。新娘变成了方圆几百里几千里的轰动人物,是州府辖内唯一与天子在近距离照过面的平民女子,县太爷都敬她三分……

那小鼻子小眼的石头桥,自此也闻名天下,身价倍增,文人墨客纷纷前来赋诗作画,据说江南才子唐伯虎还来过,亲自面见了那位变成旧妇的新娘。小桥大加修葺,有了个响亮的美名:“一天大”石桥。

打那以后,那里的习俗愈发重视女儿的新婚嫁娶,“皇帝一世大,新娘一天大”也成了代代相传的坚不可摧的观念。

变成了外婆的新娘,那件红绣衣风风光光地仅仅穿了一天,就带着阳光味道放进了樟木箱子里,青春的明媚抵挡了多少大寒大暑,田间拼死劳作,锅台烟熏火烤,生儿育女,躲灾避难,果然是鸡鸭驴狗的热闹了一屋子,红绣衣也在箱子里回忆了许多年前扬眉吐气热闹的那一天。女人转了一生再没离开过那个屋子,绣衣翻来覆去地晾晒再也没穿过一次,枯萎破碎变成飘飞的细屑……

一个主角依靠自己的独特亮相毕竟赢得了一次满堂喝彩。一生何求?

阿木讲太外婆那了不起的故事,没有什么有意思的结果。小孩子老爱问后来哪?后来?后来就养孩子过日子呗!再后来就死了。

太外婆叫什么名字?那戏剧中的女主角。我还追问。

“没有名字。”阿木道:女人家哪里有名字,阿三阿四地叫大了,嫁人了挨打受骂,婆家跟着喊什么的都有,王秦氏、张金氏,还有堂客、孩子他娘……阿木说自己的名字是因为母亲生她的那天早晨,老爸正好跟临街阿公借了一根盖房的檩子木……新娘怎么死了?

阿木强调说老家人唱戏中那个“一天大”的新娘没死噢,到后来新郎进京赶考,金榜题名,喜报传家了;再后来皇帝要召见状元,招他做驸马,他禀告圣上已经家有贤妻,皇帝再颁召要见他的糟糠之妻,京都金銮殿上认出了那个小桥碰头的小女子,大加赞赏。从此,两个人恩爱无比,荣华富贵,金玉满堂……

“你不是老说外婆和妈都苦得很,吃不饱老挨打?”孩子太认真,追问。

“嗨,那都是戏嘛……”阿木恼得要用绣花绑子敲我的头。阿木带着我玩,常常边绣花边说戏,无端地落下感伤的眼泪。

小时候,我还是愿意相信阿木和新娘太外婆的故事的……

她的故事再小,她也是主角。

阿木就这么生活在亦真亦幻的故事里。其实,她的家族非常贫寒,父亲是遗腹子,在扬州乡下务农,偶尔进城在店铺中做工。有一年家乡受灾,颗粒无收,父亲忍痛将8岁的她,换给人家当童养媳,阿木换来

了全家救命的稻米。阿木长到了15岁圆房,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她的男人从小就打她,是个凶恶的暴脾气。丈夫早年到上海的澡堂给人修脚,又蹬三轮车挣钱养家,偏偏得了肺痨病,吐血吐得差点丢了命。回家届在乡下重活农活都做不得,成了废人。不得已阿木又来上海给人家帮佣,做绣品养活一家,还带来了个7岁男孩……

阿木的绣花本领在新时代不怎么吃香了,20世纪50年代到“文革”前,再精美考究的绣活儿,商贾货栈都不收了。无论是革命同志家庭还是平头百姓,都不关注更不流行民间传统服饰,从列宁服到中山服、绿军装、蓝褂当时成为中国人婚嫁的高级礼服。

绫罗绸缎绣花鞋子和衣服都是“封资修”“破四旧”的对象,连阿木给我绣的一对漂亮枕头套子,我都生怕被人看见,带来灾祸,赶紧用上面印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字样的白布,套在绸缎上面加以掩饰。阿木的绣花本领对于我在关键时刻帮了大忙,那年月学校要求每个人必须在红袖章和书包盖绣上“毛泽东思想万岁”“红卫兵”等金黄线的“忠”字,表示自己坚定的立场和海枯石烂的战斗志气。能够绣出精美绝伦的毛主席像,也是干金难买的,阿木闲置多年的绣花绑子和绣花丝线都派了用场。她昼夜兼程地为了我们兄妹几个不停地绣,每个人的军用书包上的字绣得风格别致,尽可能独具特色。我永远记得,那一天,当我身背阿木给我绣的军用书包昂首阔步走过铺天盖地大字报飘摇的街道,走进学校的操场,引来了多少洞穿后背的热辣眼光。

姐姐,就是背着那些绣满“忠”字口号和“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振荡风雷激”花纹的枕头、被面,走进了边远小县城的一个俭朴洞房,当了个革命新娘。

姐姐结婚的照片寄来了,新郎和她都没笑,手捧着“红宝书”放在胸口,毕恭毕敬并排站在画得很伟岸的青松前,一脸的凛然正气。照片背面写着:“革命伴侣。”

新娘的简单嫁妆中有阿木的手艺,素雅中平添了几分生气。只有阿木凄然地说丑死了,对不起姐姐。她绣的那些红字不如百鸟牡丹和鲜花,再用心绣也不好看,让乡下的熟人知道是阿木的手艺,要笑死人的!

等我做新娘的时候,红绣衣的梦依然新鲜,“女红”这个词要到辞海里翻找,穿行在繁华都市,街上买不到一件真正的上品缎子手绣红袍,城市不再有会绣花的姑娘,有的女佣连缝扣子小针线活都不会。那时,中国的婚礼开始流行的是西装和婚纱了……心灵手巧的阿木已经告老还乡多年。母亲去世后,阿木也陡然老了,说要回乡跟儿子过。她辛辛苦苦在上海干了40年保姆,听说独立门户的儿子又不奉养老娘,不知如今怎么样了?

我的衣橱,永远缺少一件红绣衣。

成年之后,我才体会了阿木最爱说的那句话“现世的安好”,不是故事里的好,戏剧演绎的好,对平凡人家来说,现世安好,一生难求。

同类推荐
  • 洛克菲勒家书

    洛克菲勒家书

    本书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该书精选凌叔华文学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代表之作,各文体均有涉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认知价值。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 诗无邪

    诗无邪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诗经>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
  •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而这本《爱默生随笔集》就是他散文随笔代表作的精选译本。他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我们所熟知的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美国,还有着自然、沉静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和挑战。爱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答案。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重温他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
热门推荐
  • 我不是猪才怪:不倒过来念的是猪(淘乐猪系列)

    我不是猪才怪:不倒过来念的是猪(淘乐猪系列)

    做一个有态度的非主流猥琐猪,猪练得不是贱,是寂寞!脑残人士、寂寞党;雷神,腐女、肥猪流、起床失败爱好者、湿身大师、御宅族、梨花体愤青、菊花教、吼叫小生、衫寨狂人……不要迷恋我,我只是只猪。人人都说我丑,我只是美得不明显!谁说我是猪八姐,人家是纯爷们儿!
  • 甜美回忆:老师休想逃

    甜美回忆:老师休想逃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喜欢你。而是……我一直站在这里等你,你却死活都不出现!作为一名刚成为高中生的念颖雪来说,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就是此生奢望啊!可是有木有这么搞!她好不容易一见钟情,对方……对方竟然是老师?!
  • 无尽宝术

    无尽宝术

    一个落入深渊的少年,一个超越轮回的至尊。一个为爱追寻的奇才,一个不弱于人的阎罗。阴阳,三才,八卦,金乌,雷道仙术,溺水之道,每一个宝术随手而来。妖山碑,人河石,巫殿碑,魔神树,每一件至宝伴随左右。这是一个名叫楚南,强势无比的传奇。以无尽宝术为道,话无尽为至简,以至简衍无尽的传说。
  • 我的极品专属盟主

    我的极品专属盟主

    在HC学院里,有着各帮各派的武林人物,而她则是叱咤江湖、远近闻名的魔女大人!只是没想到,向来“恶名”在外的她也会有被人调戏的一天,而且接二连三的“凶徒”还是同一个人……哼!老虎不发威你以为我是KT猫呢?管你是谁,得罪了本小姐就没你好果子吃。正当魔女大人发威时,竟然发现帅气“凶徒”的身份竟然是未来武林盟主的候选人!
  • 下堂妇

    下堂妇

    第一卷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次意外,来到里朝,成为荆家四小姐。为了荆家女子的责任,为了荆家女子的一世荣华,被迫参与东方无涯的选妻宴。面对东方无涯的鄙夷,东方无涯的厌恶,不以为然。受到东方老爷的喜爱,成为东方家的未来主母,却惹来三姐猜疑,四姨娘的报复。幸而东方无涯的医术,才能化险为夷,也有了心动。大姐夫欧阳风的暧昧,为以后的种种埋下种子……第二卷花逝明明知道东方无涯心有所爱,却仍然是失了心、动了情。初入东方府,东方府遭遇敌对商贾的打击,被下人在背后说我是扫把星,他却会帮我谴责下人,难道他也开始心动了吗……痛失孩子,庄启昇的安慰,又意味着什么?轻烟的到来,对我的种种刁难,在东方无涯眼中,成为了默认。轻烟差点流产,为了给孩子名分,一纸休书,我被休弃……难道,我终究逃不过背叛的命运吗?我认了命,从此淡然生存。却没想到,死于东方无涯之手……第三卷蓦然回首重生,忘记自己的身份,快乐的生活,遇见欧阳风,逐渐想起以前种种。我要复仇,我对自己说……为我那未出生的孩子,为了我曾经的生命,我不介意化身恶魔,搅乱一切!在复仇过后,面对东方无涯的悔恨,欧阳风的默默支持,庄启昇的深情,我又该如何选择?第四卷结局篇东方家的家破,鲜血在庄府别院开始蔓延看着满目疮痍,我只觉得有些荒凉这样的结果,当真是我要的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魅王霸爱小妖妃

    魅王霸爱小妖妃

    童年,应该是“童言无忌”,但是对于她,却是寂寞与疏离,徘徊在生死之间的。远离欢笑,远离童真,被腐朽困顿,生活如履薄冰。现实的残忍中,除了爱自己,还能爱谁?于是她成了一株冷眼看世间的罂粟花,孤傲而自负。她爱钱,因为谁都不可靠,只有钱才最可靠,没有安全感的她要大量的金钱满足自己缺失的安全感!他喜欢美男,从小为了任务而生,看美男,泡帅哥就成了她执行任务时唯一的苦中作乐的游戏罢了!……
  • 成功人士都在看的金科玉律

    成功人士都在看的金科玉律

    这是一本浓缩着人类智慧精华的书。它向你展现的既有与伟大的自然法则相通的人类同生共存的金科玉律,也有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为人处世、走向成功的绝对规则。29夜每夜学到一个定律,成功就在你的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