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400000018

第18章 墨学与哲学 逻辑 军事(1)

墨学与哲学一自然哲学

1.物质观

墨家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包括自然哲学、认识论和辩证法。墨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宝贵资源,与西方和现代哲学多有相通,经过创造性的诠释和转换,在新时代能够充分体现其积极价值。

墨家有丰富的自然哲学,提出“物”(物质)、“久”(时间)、“宇”(空间)范畴,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表现为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墨家自然哲学是现代自然哲学的雏形。整个宇宙的抽象是“物”。《经说上》说:“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命之。”“达名”是外延最大的普遍概念,即范畴,它同“有”(存在)、“实”(实体)的范围一样大。存在、实体,可用“物”名称呼。墨家把“物”定义为外延最大的概念,其内涵就是“实”。所有“存在”、“实体”都用它概括。这与恩格斯的“物质”概念接近。恩格斯说:“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①“物质”概念是各种实际存在事物的总和、抽象。墨家的“物”概念不是指具体实物,是对各种具体实物的抽象概括,是哲学的概念范畴。

在狭义《墨经》中“物”字出现八次,都是作为哲学范畴使用。20世纪初,列宁把“物质”定义为“客观存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②

客观实在性包括第一性和可知性。从第一性来看,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墨家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大取》说:“名,实名,实不必名。”《经说下》说:“有之实也,而后谓之。无之实也,则无谓也。”物质、实体、存在是第一性的,名、谓(概念、判断)是第二性的,前者决定后者,而不是相反。这种一元论世界观是其能动反映论认识论和辩证方法论的基础。墨子主张“以实定名”,反对“以名正实”,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从可知性来看,物质能为人所认识,可以通过感知具体的物质形态把握物质概念。墨子强调“以见知隐”,后期墨家强调理性认识,墨家强调认识的主体性,认为“物质”可以认知,坚持可知论。

古代素朴的物质本原论,往往把宇宙本原看作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如中国“五行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印度顺世论以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古希腊泰勒斯以水,阿那克西美尼以气,赫拉克利特以火等为世界本原。墨家以概括万类、包罗

象的“物”、“实”为世界本原,是一种更为发达成熟的自然观和世界观。2.时空观家把时间叫‘‘久”,空间叫“宇”。《经上》说:“久,弥时也。”《经说上》解释说:“久,古今旦暮。”《经上》说:“宇,弥异所也。”《经说上》解释说:“宇,东西南北。”时间概念是一切不同具体时间形式的概括,如古今旦暮都包括在时间概滁中。具体的时间形式叫“时”,连续有差异的“时”,叫“久”,即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是一切不同具体空间形式的概括,如东西南北都包括在空间概念中。具体的空间形式叫“所”,即处所,连续有差异的“所”,叫“宇”,即空间概念。

《淮南子·齐俗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元代俞琰《书斋夜话》卷二说:“《尸子》则日,天地四方日宇,往古来今日宙。”“余以俯仰之间言之,地居天之中央,地之上皆天也。仰观之,则苍苍无极,地之下亦天也。俯察之,则窈窈无穷,四表皆然:是之谓宇。以既往、未来言之,则自昨前日、去年前年、十年百年、千年千古、万年万万古,浩浩无极,自明日、后日、明年、后年、十年、百年、千年、干世、万年、万万世,绵绵无穷:是之谓宙。”墨家最早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正确定义时间、空间的哲学范畴。今语“空间”、“时间”,《墨经》叫“宇久”,后来叫“宇宙”,“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合称。当代哲学把时间定义为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把空间定义为运动物质的广延性,这与墨家的时空定义一致。

墨家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密不可分。《经上》说:“动,或徙也。”《经下》说:“宇或徙,说在长宇久。”《经说下》解释说:“宇徙而有处,宇南宇北,在旦又在暮,宇徙久。”“动”即运动,又叫“徙”和“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必然表现为一定空间和时间。物质运动在空间上有处,即有南有北。在时间上有久,即有旦有暮。时间一定要联系空间。墨家以人走路为例,《经下》说:“行修以久,说在先后。”《经说下》也说:“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先后必以久也。”人走路,先走近处,后走远处。先后是时间,远近是空间。时间空间紧密相连,相对于空间而有时间,相对于时间而有空间,两者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方式,这与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不谋而合。

狭义相对论表明,物质有其空间的广延性、时间的持续性,但在不同物质体系中,空间广延的长短,时间间隔的快慢,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根据相对论的公式,尺子的长度在不同运动物质体系中不一样,会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缩短,运动速度越快,长度就变得越短。空间的广延性,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时钟的时间间隔性,在不同物质运动体系中不一样,会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慢,运动速度越快,指针速度就显得越慢。时间的间隔性,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

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提出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证明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密切关系。爱因斯坦说:“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的学说,即运动学,已不再表现为同物理学的其余部分根本无关的了。物体的几何性状和时钟的运行都是同引力场有关的,而引力场本身却又是由物质所产生的。”①广义相对论表明,时间、空间和运动一样,都是物质的属性。墨家的时空观和相对论的时空观,都强调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墨家探讨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墨家把“有限”叫“有穷”,把“无限”叫“无穷”。《经说下》说:“久:有穷,无穷。”时间既是有限,也是无限,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经上》说:“穷,或有前不容尺也。”《经说上》解释说:“或不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空间是有穷的,也是无穷的。如麒一根尺子,量度一个具体空间,如果量度的结果,前面不够尺,叫有穷。如果一尺、一尺量下去,永远量不完,叫无穷。无穷是无数有穷的集合,无穷存在于无数有穷中。时间、空间的穷性和无穷性,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墨家的这些思想与辩证时空观吻合。在辩证时空观看来,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统一。无限包含有限,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把具体的有限时间和空含于自身,离开个别有限时间和空间,时空无限性就不存恩格斯说:“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这已经是矛盾,可事情就是这样。”①有限包含无限,体现无限。任何具体确定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界限,由于事物运动转化的本性,有限的界限不断被打破、否定,趋于无限。有限是局部,是无的环节。无限是全体,是有限的趋势。有限是有条件、暂时相对的,无限是无条件、永恒和绝对的。有限和无限,互相排斥,互相贯通。墨家的时空观,以朴素的形式,接近现代的见解。二认识论

1.名和实

认识论是墨家哲学的重心,从墨子经验论,发展到后期墨家感性和理性并重。针对孔子“以名正实”的“正名论”,墨子提出“以实定名”。《贵义》载墨子说:“今瞽不知黑白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取”,是选取。盲人不能区别、选取白黑实物,不是不知道黑白的语词。名由实决定,根据实理解名,关于名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这一“实先名后”的思想,肯定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将外部世界看作独立存在,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

墨子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是非真假的标准。言论必须有衡量标准,才能区分是非真假,衡量标准是“三表”。《非命上》说:“何谓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百姓人民之利。”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是把前人间接经验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是以人民群众现实直接经验作为认识来源和检验标准。“发以为刑政,观其中百姓人民之利”,是把认识贯彻于政治实践,观察实际应用效果,以此为检验标准。

墨子把人们的直接和间接经验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有开拓意义,是杰出的经验论认识论,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墨子认识论的弊端是片面夸大感觉经验的作用,没有把感性和理性、经验和理论全面结合,以至于以史书的错误记载为根据论证“鬼神存在”。

2.认识过程

后期墨家继承墨子认识论重视经验和效果的传统,克服墨子偏重经验的弊端,建立感性和理性并重的认识论。《墨经》讨论认识能力、活动和过程,有以下相连的几条:

《经上》说:“知,材也。”《经说上》解释说:“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若明。”

《经上》说:“虑,求也。”《经说上》解释说:“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经上》说:“知,接也。”《经说上》解释说:“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若见。”

《经上》说:“知,明也。”《经说上》解释说:“知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着,若明。”

“知,材也”的“知”,指认识能力,是认识事物、获取知的生理条件。“以其知有求”、“以其知过物”、“以其知论物”中的“知”,都指认识能力,包括感觉和思维能力,整个认识能力。

感性认识的特征,是接触外界,以认识能力与事物相过相交往,反映事物的面貌。如人用眼睛看见事物。理性认识的征,是清楚明白,以认识能力分析、整理事物,把握本质、律,得到深切著明的认识,就像用眼睛看明白事物。

为了说明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墨家用“知’’下加“心,”。造新字的办法,表示理性认识的特点,显示墨家区分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苦心。 的本质,陷入唯心主义。德国哲学家、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强 调哲学必须“面向事物本身”,将“现象”作为哲学的起点,有合理性,但他否认本质存在于现象背后,认为现象自身就是本陷入感觉主义和心理主义的片面性。墨家强调心智思维,有超越感觉的特殊作用。《经上》说:“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意得见,心之察也。言,口之利也。循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语言的产生,凭借健全的发音器官。语言的接受,通过健全的听觉器官。把握语言的语义,依靠心智思维的辨察分析作用。

《经下》说:“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五路’’指五种感官,是五条外界信息的通路。感官获得的感性认识,是认识时间概念的条件,但感官不是认识时间概念的器官,认识时间概念的器官是“心”。一般概念“时间”,需要通过心智思维把握。

古代解剖学不发达,误认心脏(而不是大脑)是思维器官。墨家认为感性认识只能把握事物现象,即事物的面貌和外部联系,通过心智思维获得理性认识,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比感性认识更深刻、透彻。这种观点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一致。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①墨家的认识阶段论,以朴素的形式,接近于现代哲学的观点。

3.知和行

墨家根据来源和内容对知识进行分类。《经上》说:“知:闻、说、亲;名、实、合、为。”《经说上》解释说:“传授之,闻也。方不彰,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

根据来源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亲知”是认识主体,通过亲身观察得来的知识,运用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从客观世界获取各种知识信息。“亲知”是直接知识,有直接性和现实性。“闻知”是认识主体,通过听觉,接受别人传授的知识信息,是间接知识。“说知”是超越时空限制,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推论之知。《经下》说:“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说知”的实质,是用已知前提做标准,衡量未知,未知即结论,就转化为已知。

墨家解释说,看到室外的颜色是白的,这是“亲知”。当有人告诉,室内的颜色跟室外的颜色一样,这是“闻知”。由此推知,室内的颜色是白色的,这是“说知”。“闻知”、“说知”,都属于间接知识。由于“闻知”比“亲知”增加传播媒体,出错的可能性增大,“闻知”没有“亲知”可靠。墨家强调“亲知”的重要,在认识的来源上坚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认为,实践是认识来源,但不排除间接知识的作用。凡事都亲身实践,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间接经验离不开实践。在自己是间接知识,在前人或别人是直接知识。

根据内容把知识分为“名知”、“实知”、“合知”、“为知”四类。“名知”是语词、概念的知识,如有时只知名称、概念,不知其所指。“实知”是实物,即认识对象的知识,如有时虽认识某物,却不知其名。“合知”是名知和实知的结合,知其名,又知其实。“为知”是有目的、有计划,自觉行动的知识。“名?知”相当于书本知识,“实知”相当于经验知识,“合知”相兰鳃于书本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结合。“志行,为也”中的“志”,是裁志、思想、动机。“行”,即行为、实践。“为知”是知和行、脬想和行动、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即自觉实践之知。

墨家讲“名知”、“实知”、“合知”、“为知”,避免经验论和骖鳞理论两种片面性。经验论认为感性知识、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唯一酒翮泉,轻视理性知识。唯理论承认理性知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亭弼识来源于感性经验。墨家认为,只有结合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灞

*"经验知识和书本知识,知其名,又知其实,才构成完全的知识。

墨家讲“为知”,针对只重视理论,不注重实践,只重视“知”,不注重“行”的空头理论家,强调有正确的知识、理论,必须用它指导行动,有自觉实践之知,才是最高类型的知识。载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强调学须“以行

《经下》说:“知其所不知,说在以名取。”《经说下》解释说:“杂所知与所不知而问之,则必日:‘是所知也,是所不知池。’取去俱能之,是两知之也。”仅有“名”知,不算完全知识。必须能“以名取”、“取去俱能之”,在实际行动中会选择合乎“名知”的事物,排除不合乎“名知”的事物,才算完全知识。这类似辩证唯物论所说,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才是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重视实践是墨家认识论的特色。儒家也讲“行”,讲实践,荀子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家说“行”,主要指道德实践活动,即人的主观道德行为,符合社会道德原则和各种礼仪规范。墨家说“为”主要指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是有意识、有计划,自觉改造世界的行动。

《经上》说:“为:存、亡、易、荡、治、化。”《经说上》解释说:“甲台,存也。病,亡也。买卖,易也。削尽,荡也。顺长,治也。蛙鹑,化也。”“存”,如制铠甲,筑城台,是救亡图存的行为。“亡”,如治病除掉病根,是把病由有变无的行为。“易”,如买进卖出,是交易的行为。“荡”,如追剿来犯之敌,扫荡寇仇的行为。“治”,如遵循庄稼生长规律耕作,是治理农事的行为。“化”,如养殖动物,是促使动物生长变化以致富的实践行为。这都是墨家关注的人类自觉实践活动。墨家列举的“为”,涉及农、牧、副、商、医、军事多种实践领域。

同类推荐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玩转唐朝之魔鬼厨娘

    玩转唐朝之魔鬼厨娘

    《玩转唐朝之魔鬼厨娘》:她是一个知名大学营养学专业毕业的高级营养师工作性质:私人厨师惨遭强暴后,她纵情于声色之中,年轻,美貌,性感的化身,游走于各个多金男雇主的身边,诱惑他们,然后把他们都拖下了水.谁说只有男人才可以成为掠艳高手的?女人同样也可以!!直到有一天,后一任女雇主请来一个杀手结束了她堕落的生命。至此,她这才获得了新生灵魂飘向了地狱阎王、秦广王怎么也来了?只可惜她还有一段未了的情债打翻孟婆汤,在秦广王之女相助下来到了古老的唐朝唐穿越,变成了一个寺庙里的小尼姑?!念经,担水,劈柴,有了上顿没下顿???嘿嘿,王府贴出了广招厨娘的告示,包袱款款,姑娘我化身太监大摇大摆的走进王府大门王府的老大是一个懦弱王爷?什么?懦弱王爷说自己没有男子乞丐?妈呀,又来个个同性恋太子!还说自己长的很“水灵”,让他忍不住上下其手?杀太子?武则天的阴谋?争夺权势?好危险哪,我到底能不能保住小命呀我的妈呀,这日子这么过的这么猥琐呢?!不行,她要一定奋起反击,魔鬼厨娘来也——******************************************************《玩转唐朝之唐妩妍舞》:落梅宫中伤心舞,蓬莱殿上恩爱长深宫紧锁无人问,无欲无求事半哀美人如花宫廷转,山不就水水自来诞下麟儿为太子,量其身份不是妃她,是先皇的才人,从未受过恩宠,竟然也被列入了陪葬之列?他,是新皇,后宫佳丽三千,皇子无数,却执意立她的孩子为太子!本文架空,亲们不要深究其历史性,喜欢的话就收着看吧,梦倾力的一篇文文,会有阴谋,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温情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绝恋:妖孽太倾城

    绝恋:妖孽太倾城

    月黑风高不眠夜,趁着酒醉,爬上他的床,钻进他的怀...暴君,本姑娘用一夜风流买你的江上如画。本想抹抹嘴走人,哪想男人太痴情,骗了江山又骗心。。。
  • 婚劫难逃:猎捕豪门落跑妻

    婚劫难逃:猎捕豪门落跑妻

    五年前,他邪魅冷血,她少女情怀。结婚一年后他才进了她的房,一夜之后,写上离婚协议书坐等她签字。她恼怒成羞,愤然离去。四年之后再相遇,她蜕变成蝶,当妈的女人伤不起,一纸休书摆在他面前,说:“签字,我要休了你。”他笑,淡语:“谢绝离婚。”谁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穿越之秀才娘子遇上兵

    穿越之秀才娘子遇上兵

    莫小小一朝醒来,发现自己并不是躺在软软的席梦思,而是一块硬板上,惊慌失措,各种混乱下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还没有缓过神来的莫小小华丽丽的成为了秀才娘子,还是个立了贞洁牌坊的秀才娘子。家有八十的瞎眼婆婆要照顾,外有族亲要来抢夺百亩良田……既然穿越过来了,咱就认命吧,好好生活才是王道。治好婆婆的眼瞎,经营好百亩良田,一不小心成为了小小财主,本以为守着银子过日子也是舒适快活,没想到来了个兵硬说是自己的相公,赖吃赖喝不说居然还像上自己的床……俗话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只是这秀才娘子遇上兵怎么也是如此...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弃妇翻身:腹黑狼君俏佳人

    弃妇翻身:腹黑狼君俏佳人

    那一年,她笑看夫君提笔写下一纸休书。那一年,她听到自己的妹妹对她说:你若被休,我必要你性命。世人都说,世家繁华,可是谁看到了锦绣满地的背后,那些无奈和悲苦身为世家的女儿,她身不由己,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身为世家的男儿,他遵从父命,任凭声名斐然,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小小的一方宅院,埋葬了多少世家辛秘。“独孤云梦,为什么你要我写下一纸休书?”“因为,你的心中,从未有我的一席之地……”
  • 扎纸匠

    扎纸匠

    扎彩匠,扎鬼纸,扎来鬼纸祭阴阳。扎纸匠,说通俗点就是纸扎手艺人,所扎之物大多是一些烧给死者用的童男童女,灵屋纸马之类的。扎纸这门手艺可是古时五花八门中的老行业了,古时五花八门中,七门调说的就是这种扎纸的人。对于这行,很多人认为扎出来的纸人纸马等物,只是卖与办丧事的人家。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你就错了,因为白天做的是办丧事生人的生意,到了晚上,做的可就是死人的生意。而我所要讲的,就是我做扎纸匠那些年见闻到的那些奇闻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