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46

第46章 论战社会主义(1)

1920年3月,梁启超从欧洲回国后,信守离开政坛和官场的诺言,潜心于著书、讲学、文化交流,虽然对“政治兴味”未尝稍减。也就是说,在人生所剩不多的岁月里,梁启超仍然是一个强烈地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但所取的方法却是他的最长处--坐而论道或命笔为文--以其著名学者和天才著作家的身份发出声音。

梁启超敏锐地感到,去国一年,中国更加动荡了。为列强操纵的军阀相互打得死去活来,一片混战声。另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已经从寒冷的北方,踏过冰河雪原,带着丝丝清新的冷气,渗入了中国大地。

1919年的五四运动,则是从危机与机遇的裂缝中迸发出来的呼声,从此新文化浪潮更加势不可挡,各派政治力量组织团体,创办报刊,提出了疗救中国的各种药方。

梁启超是不甘寂寞的,他的通过社会改革最终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没有一天动摇过,更不用说放弃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仍然反对“过激”的革命,而主张“舍生产事业发达外,其道无由”,即发展经济。梁启超还认为中国不能跨过资本主义这一阶段而谈别的主义,否则后患无穷。

4月,北京春暖时节。

张东荪创办的《解放与改造》半月刊编辑部,张东荪力邀梁启超接掌这一刊物。

张东荪的办公桌上凌乱地堆放着报纸与稿件,风吹过,一张纸在屋子里飘了一圈,落到梁启超的手上。

梁启超接过一看是份传单,名为《北京市民宣言》,上面为中文,下面为英文。梁启超饶有兴趣地看着,却不知道张东荪在说些什么?张东荪走过去:“这是去年五四风潮时陈独秀干的。”

梁启超:“听说他也被抓了?”

张东荪:“差一点让段兰贵枪决了。”

梁启超:“一个拼命宣传新思想的人。”

张东荪:“他办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读的人很多。”

梁启超刚回国,《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梁启超知道,也翻过一两期,以为是几个激进的青年人所为,没有太注意。“是些什么人写稿?”梁启超问张东荪。

张东荪答道:“陈独秀掌舵,还有***、胡适之、刘半农、鲁迅、周作人等,都是很会做文章的。”

梁启超:“鲁迅的《狂人日记》我读过,实在是另一种声音,中国文坛将来是鲁迅他们的。”

张东荪:“由兄执掌《解放与改造》,或可集结有识之士,再徐图进取。”

梁启超沉默不语。

1920年的中国,混乱与活跃几乎分不出界限,各种政团、各种主张充斥社会,但最能吸引人的。尤其是年轻人的,却是马克思主义思潮、社会主义学识了。梁启超知道,1919年五四以后,想继续由自己来执中国舆论界之牛耳,已经不可能了。这自然是无奈的,却又是不可阻挡的。

梁启超叹道:“我们老了!”

但,梁启超还是勉力为之,接掌《解放与改造》后,自1920年9月起更名为《改造》,梁启超主编,在发刊词中梁启超的办刊主张大致如下:

政治上谋求国民在法律上的“最后之自决权”。国家“以地方为基础”,缩小中央权限,实行地方自治。

经济上树立“生产事业不发达,国无以自立”的观念,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文化则致力于反对大一统主义,吸收“对于世界有力之学说”,融合中西。

废兵,即废除常备的国防军,兵民合一。

实行强迫普及教育,并视之为民治之根本。

不妨把上述的主张看作是《新民说》的延伸或部分修正,但,梁启超所取的是缓和的、渐进的,以发展生产和资本主义为主要途径,然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的理想,仍然贯串其中。

梁启超显然是落后了。

这是一个激进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谁的口号更左就是更革命的,左比右好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

也许,中国最缺少的是一种可以讨论的环境,以及能够听取各种意见的听众。

1920年10月下旬,罗素偕情人陶娜抵达上海,开始对中国近一年的学术访问。是次访问,是梁启超为首的讲学社发起并邀请的。

作为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社会评论家,罗素在20世纪20年代时的威望正是如日中天,他的哲学主张别具一格,即既非唯心也非唯物,他认为构成世界的材料既不是纯粹的心也不是纯粹的物,更不是心与物的二元对立,而是非心非物、似心似物的“中立一元论”。

罗素的到来,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了空前的罗素热,如同早些日子一样由梁启超邀请来华讲学的杜威一样,实在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盛举。

罗素讲数理逻辑、物的分析、心的分析、哲学问题与社会结构及唯心论、因果论等。但对中国社会冲击力最大的却是如何改变中国贫困现实的主张。罗素认为中国走向“自由之路”的当务之急是兴办农业,发展教育,而不是宣传和实施社会主义。

罗素还认为,中国不存在阶级差别,无须进行阶级斗争。

张东荪陪同罗素到湖南等地讲演回到上海后,撰写了《大家须切记罗素先生给我们的忠告》、《现在与将来》等文,发表在《时事新报》及《改造》杂志上,由此引发了一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著名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梁启超在时隔一个月之后,也写了《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一文,作为唱和与支持。

也许,客观地公正地用历史的眼光来评价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若干论点,尚有待时日,笔者只是稍作引述。

梁启超认为中国与欧美社会的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是判断某种主义优劣利弊的基本前提。在欧美,最迫切的是改善劳动者的地位,而在中国“目前最迫切之问题在如何能使多数之人民得以变为劳动者”。中国老百姓首先关心的是“有业无业”的问题,而不是“有产无产”,因为“全国人民十中八九,欲求一职业以维持生命,且不可得”。因而,梁启超认为中国的社会改革“当以多数人取得劳动者地位为第一义,地位取得,然后才有改善可言”。

梁启超进一步剖析道,从中国现有工人的数量而言,“区区百数十家工业矿业所收容工人多则千数,少则数个”,总数不过百余万人,而中国是一个有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结论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是鼓励发展生产。社会主义强调分配,但分配需以生产为前提,否则拿什么去分配?即便从社会主义的立场上看问题,梁启超认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十分必要的,没有劳动阶级谁来传播社会主义?而劳动阶级的产生总是以资产阶级的产生:为前提,“故必有资产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借”。

梁启超的意思很清楚,在他看来,社会发展的程序以及中国贫困落后的现实,都使之不能不大声疾呼: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不可逾越之阶段”。

资本主义阶段到底能不能跨越而过?本来这是一个理论上可以讨论的问题,但,实际上当时的知识界“寻求根本”解决的呼声已经高于一切、压倒一切了。

新起的、革命的、狂风巨浪一般的年轻理论家们,已经不再对梁启超恭而敬之了。

《新青年》9卷1号上,李达的文章《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批评梁启超说:“无论其道迂不可言,即故意把巧言饰词来陷四百兆无知同胞于水火之中而再提倡不彻底的温情主义,使延长其痛苦之期间。”针对梁启超提出的对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可取“矫正”和“疏泄”之言,李达认为“国家是受资本家维持的,绅士式的知识阶级是受资本家豢养的”,

“疏泄”、“矫正”等等其实是空言,只能对资本家有利,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在这一论战中,梁启超从未声言反对社会主义,而只是主张循序渐进,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及阶级斗争学说等等方面的论争时,梁启超取了明显的反对态度,并且发明了在当时传播甚广的两个词儿:“有枪阶级”与“无枪阶级”。

梁启超坚持改良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开宗明义地反对共产党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枪阶级”与“有枪阶级”即广大人民群众与军阀之间的矛盾。梁启超内心里更担忧或者说惧怕的是,一旦革命风潮席卷,图谋改变困境的“无枪阶级”从“有枪阶级”那里夺枪,再自造各种的土枪,于是,内战和内乱将不可避免地更加扩大,人民只能在水深火热中残喘。

是的,梁启超确实惧怕杀人、流血。

梁启超对苏俄的看法,历来被当作反苏反共来批判的,他在《复刘勉己书论对俄问题》的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他自己的经济主张:

我不懂什么人类最大幸福,我也没有什么国家百年计划,我只是就中国的“当时此地”着想,求现在活着的中国人不至饿死,因此提出极庸腐的主张是“在保护关税政策之下采劳动调节的精神奖励国产”。不妨害这种主张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我都认为友,妨害的都认为敌。这一段话再明白不过地宣示:凡是对中国有经济侵略行为的,梁启超一概视之为敌人。

具体到对苏俄,梁启超认为,从沙俄的历史观之,“对内只是专制,对外只是侵略,他们非如此不能过瘾,不管苏不苏、赤不赤,玩来玩去总是这一套。马克思便是化身的希腊正教上帝,列宁便是轮转再生的大彼得,全俄人民从前是‘沙’的脚下草,现在便照例充当执行委员会的脚底泥。中国从前是‘沙’的梦想汤沐邑,现在便是红旗底下得意的抛球场”。

梁启超对苏俄的戒备是根深蒂固,但,任何公正的人都应答出这样的结论:这是由侵略成性的沙俄帝国主义引起的,中国人民曾经深受其害,这不是夸张。梁启超在这封信里还提出了一个无论在当时或以后都极为尖锐的问题:凡是称为共产党的,就真的信仰共产主义吗?梁启超说:

天真烂漫的青年们,听啊,你信仰共产主义,教你信仰的人却并没有信仰,马克思早已丢在茅厕里了,.因为侵略中国起见,随意掏出来洗刮一番,充当出庙会的时候抬着骗人的偶像。喂,青年们,傻子,听啊,我老老实实告诉你,苏俄现状,只是“共产党人”的大成功,却是共产主义的大失败。

梁启超预期苏俄的侵略性、共产主义在苏联的破产,这在当时是绝对反潮流的。如同社会主义的态度一样,梁启超认为“共产主义好不好,和我们中国相宜不相宜,且不管,算是好,算是相宜,苏俄应否以外国人来替我们干也都且不管,让一百步,他果是为共产而运动共产,我们对他总可以几分原谅、容赦。苏俄本身是共产国家吗?若是共产的国家,怎样会‘大人虎变君子豹变’翻一个筋斗会变成新经济政策来?”

可以说,梁启超对苏俄充满了疑虑和不信任,这里既有梁启超个人坚持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信念的缘果,也有站在国家和民族立场上,警惕苏俄侵略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汹涌于中国大地上的时候,梁启超纵然一生多变,这一回却是坚持着,他对张东荪说过:“无论时局怎么样,我却深信,中国除发展生产积累资本一路外,别无坦途。”

同类推荐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1987年,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瞿秋白传

    瞿秋白传

    想为大家辟出一条光明的路,却因为多余的话一度被误为多余的人。五四风云人物书系《瞿秋白传》,36年悲剧人生说历史误会,从容就义是书生,74载烟云过尽见个人性情,细节还原真秋白。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佛魔

    佛魔

    现代少年叶天穿越异世,却面临弱肉强食,杀戮遍地的乱世!这里是强者的领域,神魂修道法,肉体炼金身。少年以血祭大法筑基修炼、一路杀人夺宝,更纵横六国战场,大杀四方图腾……他的强者信条是:凡与我为敌者,一律不留余地,赶尽杀绝!
  • 淡定王后不争宠

    淡定王后不争宠

    美丽的公主身骑白马,嫁的却是自己喜欢的男人的哥哥,当鲜血染红了嫁衣,当爱人成为陌路,唯有让烈火燃烧真爱。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致我最爱的你

    致我最爱的你

    本书已出版上市,书名《致我最爱的你》,签名版当当有哦,速度去抢咯~“老公,我今晚肚子有些不舒服,求休假!”“老公,我今晚好像有点感冒了,求休假!”“老公,我今晚要去朋友家陪她,求休假!”结婚前的顾倾城,总想着怎样推到唐时。结婚后的顾倾城,却想着怎样让唐时放过她一晚。然而事实证明,不管她找出的借口有多无敌,他总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化解。“老公,我现在在马尔代夫,今晚你好好看家!”既然躲不过,那她跑~竟然想擅作主张给自己放假?唐时沉思了一下,对着助理吩咐了两句。当晚午夜十二点,酒店的门被人敲响,隔着门板顾倾城听见唐时的声调轻飘飘的传来:“老婆,开门。”
  • 协议婚约

    协议婚约

    不就是不想去相亲嘛,用得着把自己赶出家门还不留条后路吗!去旗下的公司应聘,居然个个把自己拒之门外!去银行取个钱吧,竟然被告知银行卡被冻结!想出国回到自个儿的企业吧,一翻包包,很好!签证和一张秘密的银行卡居然都被那死老头子扣在家里了!无奈之下,她只好居住在好友家里,卑微的去了另一家公司做起了小助理。只是某日,冷面总裁将自己叫进办公室,连哄带骗的让自己签一份文件,一看标题--结婚协议书!谁能告诉她,这是什么情况?!在某人的无耻威胁下,在某人卑鄙警告下,她委屈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自此,小助理变身成为豪门太太,开始她的相夫教子的生活。【片段一】"过来,把这份文件给签了!"某男招招手,将手里的文件夹移到了她的面前。"哦…什么!结婚协议书!"某女夸张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将文件夹推到三尺远。"我能不能不签?"签了以后,她还能有自由么!再说了,她绝不会稀里糊涂的把自己给卖掉!"不行!"看穿某女的心思,冷面总裁风轻云淡的解释道:"我要从前妻手里抢回儿子的抚养权,最佳条件就是有个孩子适合生长的环境!而你,是最佳人选!""可是......""再可是的话,你就收拾东西离开吕氏,相信你的父亲大人很乐于看到这一幕,白三小姐!""你!"某女咬牙切齿的瞪着面前的这只狐狸,可最终还是败在他的"淫威"之下。"好,我签!"不就是一年么,大不了一年之后狠狠地敲他一笔遣散费,然后收拾东西走人!【片段二】"蕊儿,外面有个大叔说我是他儿子!"一手甩着小型剪刀,一手拨弄着刘海耍帅的小男孩淡定的从门外走了进来。"哦?他有没有说他叫什么名字?"坐在办公桌前的少妇头也不抬冷声问道。"呃…我忘了蕊儿…好像,他说,他姓律…"小男孩突然颓败下来,只顾着在老妈面前耍帅,居然把对方的名字给忘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孔雀之星:恋上你的眉梢

    孔雀之星:恋上你的眉梢

    明悦低头一看,自己竟然一身秦朝将军装扮!明明是来西安旅游的,不过是随便钻了个山洞,竟然会遇上穿越这么悬的事情!“我知道了,你就是明将军。这枚蓝宝石坠子,就是你送给我的。”同行的小美女泪流满面,含情脉脉,这是什么情况?
  • 赢在人品

    赢在人品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人品,就是赢在职场。每个身在职场的人,只有不断自我修炼完善人品,才能成就事业辉煌。快来修炼人品、提升工作原动力吧,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