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01

第1章 萧瑟年华(1)

1924年9月,秋风乍起。

北京真是四季分明,秋风吹过,窗外的树叶显得有点凄冷了,没有了夏日里油光锃亮的浓绿色,潇潇秋雨必定会如期而至。这个时候,风声、雨色,在梁启超听来仿佛尽是愁苦与哀怨之声。

回回营、清华园、北京的大街小巷,都在风声雨声里。

梁启超端坐在书桌前,听雨,望着窗外的树。

有一片树叶打着旋儿,落下了。

这树叶还是绿的,落叶的季节尚早,前一年的深秋,梁启超邀约了丁文江、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一起游西山看红叶,不料进得香山公园的大门,便见到一地金黄的银杏树叶,老友们相顾愕然:金黄得醉人,怎敢去踩?

梁启超更是喃喃自语:原来落叶也辉煌。

可是,眼前的这片叶子却是凋零在不该凋零之际。它为什么凋零了呢?它何尝自甘凋零?它打着旋儿,在梁启超的窗前,落下了。

梁启超顿时心动,走进内室。脚步由疾而慢,轻轻地、轻轻地。他刚才离开夫人的病榻时,夫人似乎感到癌症的剧痛稍稍减轻了,呻吟之声便也骤然停下,看了一眼梁启超,那是饱含温情和歉疚的目光,夫人已经无力说话了。

或许,夫人可以小眠半刻。梁启超这才到书房,竟无法握笔,便听那雨,看那一片落叶。而此时梁启超重回夫人床前,轻轻拨开床帷时,梁夫人竟如睡去一般长眠不醒了。

一道闪电一声雷,一个灵魂上天了,时在中秋。

秋风秋雨不是年年都有的吗?对于夫人的去世,梁启超本来是有思想准备的。灯节发病,其时医生便沉重而悄悄地告诉梁启超:准备后事吧。又一次,梁启超感到回天乏术。

梁夫人蕙仙的病拖了半年,一边延医用药,一边日见沉重。夫人痛苦中的呻吟,使梁启超想起,自从结发以后不久,自己亡命天涯,夫人担惊受怕,却未曾有过半句怨言。而如今的呻吟却明明白白是疾病正在摧折一个坚强之人。生老病死,原属寻常,可夫人离垂暮之年尚远,命运何以如此不公?

没有比至亲至爱者的离去--活生生的生命的离去--更能使未亡人体味到生命的短暂以及孱弱,留下的竟是一片怅惘!梁启超涕泪满面从回营步行几里路到宣武门外,为夫人守灵毕,归来便写下《苦痛中的小玩意》:“风雪蔽天,生人道尽,块然独坐,几不知人间何世。哎,哀乐之感,凡在有情,其谁能免?平日意态兴会淋漓的我,这也嗒然气尽了。”

是晚,暮色苍茫,梁启超觉得寒气逼人。

因为没有了梁夫人的容颜笑貌或者嘘寒问暖吗?哪怕呻吟之声也好,至少也是生命活着的明证。

不断地有朋友、门生来探望,往日里谈笑从容神采飞扬都被秋风秋雨刮走了,道一声“珍重”、“节哀”后便匆匆离去。唯独王国维不然,一言不发,满脸愁云,电灯光幽幽地照着枯坐的梁启超与王国维,两个人如同两株老树,任时光在他们身上刻画皱折。

良久,王国维告辞。只是在和梁启超深深对视的目光中,仿佛互有应答:

“总要走的。”

“都会走的。”

梁启超送王国维出门,拱拱手,看着王国维蹭上人力车,夜色把一切都溶化了。

梁启超饱蘸浓墨,写就了《祭梁夫人文》①。

梁夫人辞世之后第一个夜晚。

这是梁启超毕生中最孤独的一个夜晚。

辗转反侧,悔恨无穷!谁说世上的后悔药都让女人吃了来着?男子汉大丈夫,该吃的时候也得吃!

怎么会在夫人辞世前片刻,竟离开了她的病梅呢?或许夫人还有最后的话要说,倘若她已经说不出了,那么听见她最后的呻吟也好,“我怎么会离开的呢?”

梁启超一次次地问自己,不,是折磨自己,把自己的心撕碎,撕成碎片,再蘸着自己的血,为夫人写一副无字的挽联。

心碎了,人也迷迷蒙蒙地睡着了。

梁夫人就在不远处,只是悬空而立,脚下是白色云朵。她升腾之际似有所恋,回眸一望使梁启超惊喜莫名,可是夫人不回来,不再回来了,她飘向浩渺天宇,那H艮神却始终没有离开她的夫君,仿佛还有鼓乐和偈语传来:不二法门,终归大化。

想起了自己信佛,人在梦中,这断断续续的思维竟是如此清晰。还有杨文会,字仁山,安徽石台人,首创南京金陵刻经处,终其一生出版了大小乘佛经2000多

①我往有阙,君实匡之;我生多难,君将扶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噢便康;我劳于外,君煦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扬;今我失君,双影彷徨。13年前坐化,那也是梁启超的老友了,时在念中啊!那声音莫不是仁山的?

仁山生前亲口对梁启超说过,他每每坐禅,无论昼夜,都曾梦见过达摩东渡,一苇慈航。

梁启超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梦。

此刻,他忽然面对的是大片的芦苇荡。于江风海韵中他期盼着的到底是什么?

达摩安在?

什么是涅槃?

梁启超醒了。他清楚地记得,在南开大学他对学子们说过,佛家的最高境界原不可解释的,凡夫俗子只能妄加推测,“大概是绝对清凉无热恼,绝对安定无破绝对自由无束缚的一种境界。”梁启超如是说。

梁启超去小便,他发现尿的是红血。

梁启超竟出奇地平静。

夫人的死,夜半的梦,关于涅椠的回顾,他都从冥冥中得到了某种启示,至那一片落叶。正所谓天地万物,息息相关,智者悟之。如此说来夫人在梦关爱的回眸,犹豫而去的神色,都是一种提醒:任公病矣!任公要小心爱护己了。

梁启超似乎不曾想到过自己会得什么大病,且一直以健壮自豪,50初渡,曾感心脏不适,一度登报谢客。不久一切如常,仍然教课、讲学、夜间握笔写《先秦研究》。这一回突然尿血,其因起自夫人长别,顿觉了无生趣,心里常常诉说苍天的是这样一句话:我何不随之乘风归去?

在此种心态下,梁启超安之若素,对自己的病秘而不宣,“不就是血尿吗?我去看它可也。”同时又觉着时不我待,而先秦学术又是如此博大精深,令他着迷,赶紧写,一天几千字,竞无法搁笔。

1925年过去了。

“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北京年关,依旧是大雪,巷子里偶尔有冰糖葫芦挑子和着芝麻橘的农人在叫卖。北京的百姓有旧俗,大年初一把芝麻橘铺在四合院里踩祟”,“祟”与“碎”同音,鬼祟也;驱邪图吉利之意。风云起伏,20世纪又过宝了四分之一,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仍然在内乱外患中煎熬,何曾吉利过?

梁启超忽然想起,自己随意写来以后却被人反复引用的“过渡”一词--上世己末本世纪初,梁启超以及一大批有识有为之士所处的时代乃是“过渡时代”。进丽,梁启超又认为,这个时代的中国是“过渡之中国”;而活跃于当时政坛、文坛的诸多人物便是“过渡人物”。

不妨说,“过渡”一词出于梁启超之口,好像随意,其实是他对自己身处时代向浓缩而又浓缩的总结。不再有炉火的熊熊声势,却有了百炼成铁之后的凝重,闪享淡淡的青光。

又过渡了一年。

梁启超慨然自喟:“尿血不也是一种过渡?”

1926年1月,梁启超的病情已经无法掩饰了,他的气色苍白,精神委顿使他的女及朋友们心急如焚。至此,梁启超血尿已经一年多了!

他是不讲科学,还是自残生命?

丁文江急得几乎暴跳如雷:“任公兄,岂能如此?所为何来?”爱女令娴闻讯几致昏厥,儿女们泪眼汪汪似在问梁启超:“你是不爱我们了吗?还是我们不值,你爱?”

梁启超无言以对。

家园,他之所爱;朋友,他之所爱;教育,他之所爱;著述,他之所爱;更况骨肉儿女,连心连肺?可是说不出的形同枯槁心如死灰,又岂能向儿女诉说?

1926年1月,梁启超拖着沉重的脚步前往一家德国人开的医院诊病。经化验他的尿液先由紫红变粉红,继而又呈咖啡色和黄色,且带有浓浓的血腥味。德国师怀疑他的-肾或膀胱有病,却又查无实据。这时候梁启超才痛感讳疾忌医是不的,这次血尿诊治得太晚了。

人总是惜命的,尤其在真正面临着生命被疾病威胁之际。只是梁启超依然有惊慌失措,给爱女梁令娴的信中说:“只要小便时闭着眼睛不看,便什么事没有。”这是安抚女儿却又流露出不敢或不想去正视现实的软弱,亦是深深无奈。

丁文江清早到访,连寒暄都省去了,这一次是坚决地要求:“任公,到协和院去。”

梁启超想说什么却又默然,他知道这位老友的脾气以及苦心,那是不能违的。一个总是反潮流的、在大风大浪中搏击一生的强者如梁启超,偶然顺从一回心里反而觉得舒坦而轻松。

有道是:强者也弱,弱者也强。

协和医院为梁启超的住院着实忙碌了一番,确诊为右肾长了一个肿瘤。1926年2月16日手术成功,但仍有血尿。出院后,延请京城名医唐天如按脉,服中药调后,便血骤停。

梁启超赶紧给女儿令娴写信:“我的病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好得清清楚楚了!”

梁启超最后审读了一遍在病中脱稿的《先秦学术年表》。

血尿既已停止,身体便也渐渐康复。

北京的春天总是十分短暂,那金黄色的迎春花开过,西山的桃花缤纷时,春天的云朵便也飘走了。樱桃沟里淙淙的泉水之上,浮着几朵野花,只见其色,不知其名。然后便是苦夏,学生放暑假了,梁启超便批改作业,着手准备资料撰写《中匡历史研究法(补编)》的提纲。《儒家哲学》已经酝酿几年了,可谓成竹在胸,也该动笔了。只有伏案时,一管羊毫在手,万千郁闷皆去,梁启超自己竟也奇怪了一生奔走呼号,身体力行,为新中华,为少年中国,为未来,可是自己的心却又要多地总与古人相通,儒也、道也、佛也,皆然。

历史,真是巨大的。更多的时候,人是生活在历史中。

风云际会过去之后,如大海的退潮,虽说涛声依旧,那轻盈地漫上沙滩的浪头,却更多了一分渗透的韧性,而不是一味地企望冲决堤岸了。

有残留在沙滩上的贝壳,三五成群地无言相顾,是一种孤独,也是别样清静还有礁石,淹没和显露都是无声无息的。

梁启超想起了杨度。朋友,也是对手,如今呢?该是相逢一笑了,人老了。自从拥袁称帝与起兵护国形同水火之后,杨度信佛在先,号称虎禅师,一日聚信徒八百讲法,先讲禅,谓:“禅即高也大也,高至无穷大至无边,企望言传者汹汹,可以意会者寥寥。如时代中人,但说时代,唯梁任公谓‘过渡时代’,‘过渡’一语颇得禅理,包罗时空,缀连古今;一山横亘,无路可援;一水在前,无舟可楫;月如流,过而渡之;过路也,渡人也;匆匆过客,明明灭灭;风也,雨也,水王,云也,空也!”

梁启超钻研佛学在后,同道中人便示之以杨度这一番话。梁启超读后感慨系三:“皙子毕竟是皙子。”

梁启超有点惊觉:连日来为什么总是回忆?

莫非任公真的老矣?

1926年的夏天又要过去了。

自从夫人辞世,梁启超便对秋天特别敏感,秋风叶动的时候往往惊心动魄,怎也忘不了那一片打着旋儿从窗前飘落的树叶。

秋兴,秋思,秋怨,还有秋水,这一个秋字好生了得,耗去了多少文人墨客的丽辞章。而天地之大又并非写秋的那些诗文可以概括的,农人自然最爱秋实,家喜尝新米粥,春夏辛勤,终得报偿。对梁启超来说,刻骨铭心的是中秋月圆时梁人蕙仙阖然化去,玉盘冰轮,无限凄冷!

后来,梁启超爱看弦月,风雨从上弦剥落,岁月在下弦攀升,“无人会,登临”

总是残缺的日子多,信夫?

是年八月底,梁启超的四妹病逝,又是秋风秋雨初来时。

梁启超思妹怀乡,感叹岁月倥偬,竟然又开始便血!急请另一位祖传名医伍连用药,伍连德并叮咛再三:内心务求平静。梁启超只有诺诺。服药之后,便血慢曼停止。梁启超却不敢狂喜了,再三思忖之下,这血尿实在与自己的情绪密切相,愁苦惶急之下血尿便应运而出。只是要让梁启超完全置家国、生死、朋友、亲的命运于度外,就意味着情感冻结、思维停止、无思无想、无欲无望,那岂是梁超所能?再者,在这个动荡多难的时代所形成的环境中,艰难困苦的中华民族,一天不是在让有识之士忧愤莫名?

又何况,一起从上世纪末叶“过渡”过来的人,激情虽未泯灭却已淡化;为中也,奔走革命流亡海外乃至亲人枪林弹雨,虽不能说毫无成果,但失望与不如意占了十之八九。

或者已老或者将老,步入了萧瑟年华。

9月,梁启超的好友曾习经去世。看着患肺癌的曾习经气若游丝,痛苦之状为之生不得求死不能。

梁启超抱病陪侍,目睹了这一切。

曾习经已无力睁大眼睛,却点点头,他知道任公来了,送他走完最后的旅程。

梁启超默然,一任老泪横流。

为曾习经送葬毕,梁启超便咀三天,待心绪稍稍平静,随即好转。

秋意渐浓。该是去西山看红叶的时候,朋友们知道梁启超的心境,不再有人提义了。清华已经开学,这一学期开讲的《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讲义还需修,虽说倦于出门走动,却仍然不倦于编撰著述,这是唯一可以使朋友们稍觉心的。

秋风总是一阵紧似一阵。

落叶纷纷,有声有色。那声中无怨,那色是金黄,飒飒作响若鼓乐之声,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赞美诗,循环往复,大地岿然。

读不尽的天下秋!岂只是万木凋敝?岂只是绿肥红瘦?一代风流,尽已白头!

1927年3月8日,南海康有为70大寿。

梁启超早在三月初便构思祝寿联语腹稿,心潮起伏,难以平息。

康南海,梁启超之恩师也。

倘说是不幸的时代造就了中华民族一批英雄人物的话,梁启超理该名列其中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史上的主要地位,是既不能抹煞也不会被遗的,而且是无可替代的。

他是觉世者,也是传世者。

然而,有论者谓:无论如何康南海是梁启超的雕塑者。说得更全面一些,在日代造就梁启超的过程中,曾有过很多动因,康南海则是其中不可或缺之一。

在康南海身上看不见梁启超。

在梁启超身上找得到康南海。

康梁之间亦师亦友,在世纪之交,他们把偌大一个中国闹得沸沸扬扬,并由刊们始,仁人志士层出不穷,最终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不能不说轰轰鼐烈,功在千秋。

几十年间,康梁有合有分,.有和有争。康南海是抱定宗旨,以不变应万变;币梁启超则以多变、善变应万变。无论是因着歧见而争论,或者在声誉日隆、列居蒿位之后,梁启超对康南海从来都是执弟子之礼,恭而敬之。

梁启超研墨,运笔。

如锥划沙,宣纸上是这样一副寿联: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人此岁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致欢忻于春酒,亲授业者盖三千焉。

搁笔,梁启超又看了一眼自己的手书,自我感觉尚可,一声叹息,不知是轻杉还是沉重。总而言之是想起了授业恩师康南海的一生吧!半个世纪的颠沛流离,雨今古稀了!

同类推荐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本书作者是公认研究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权威。他前后历时四十年,数度修订,撰成本书。他以第一手原始材料为依据,以近身的观察分析为凭借,将毛泽东早年的才具、胆略与豪情,以及其困学勉思,参与、领导学生和工农运动的历程,予以历历重现。2012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19周年,也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李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书写的传记将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热门推荐
  • 修罗·破天之城

    修罗·破天之城

    三万年轮回道中的黑暗之幕,遮不住滔天的烈焰。温暖的容颜消融过冰封的心,如果思念还在!如果生命还在,唱颂者的歌声一直不会止息。背负着仁爱的大旗在尘世间行走,悲剧的舞台,演绎了多少梦想者的壮烈情怀。他焚烧了天,星辰诞生!他撞开了地,春天萌发!旋转命运玄机的门扉,将在谁的心中打开?修罗族的男子跨上了雪狮王,夜叉族的男子抽出了夜魔刀!当冰风中盛开了火莲花,众神的天空一片荒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系列:褐色童话书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系列:褐色童话书

    《褐色童话书》是一本30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胆小鬼吉拉尔德受到了惩罚》《亚拉的故事》《王子和三劫难》《狮子和猫》……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雁西归

    雁西归

    出身京华勋贵,爹娘和如琴瑟,家中兄友弟恭,祖父更是摒弃世俗、悉心教养,带她领略另一个风华万象的人世——不擅心计的程曦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地又一次过上开了挂的完美人生。以为终将守得云开,却再一次迎来圣旨赐婚是什么鬼?!...还让不让人愉快的重生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翻身贫家女

    重生之翻身贫家女

    爷爷偏心奶奶极品,叔伯奸狡,爹娘软弱。看着自家瘦骨嶙峋的小弟,田敏微笑着仰天长啸:去你大爷的!她田敏才不怕!爷爷偏心,咱另谋出路,种种田开开铺,携包子爹娘发家致富!日子刚刚过的滋润些,出嫁的姑奶奶跑来打秋风?妄想!关门放王爷!贫家女如何?看咱能翻身把歌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残后

    绝色残后

    幼年时,云幻影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姐姐们住金屋穿华服,自己却只能窝在柴房里和母亲自生自灭。长大了,她才明白,原来,她是人们眼中祸国殃民的妖孽。她云幻影,云家第四女,貌不出众,才不惊人,站在那三个国色天香、才华横溢的姐姐身后,平凡渺小得像一粒尘埃。她与世无争,淡然恬静,却奈何天不由人,沦为他人的棋子……硝烟过后,凤凰涅槃。唯有她,站在高高的朝堂上,傲睨群雄。唯有她,深入虎穴,协助心爱之人一统天下。终究,谁才是真正站在帝王身边凤凰朝日的女子?片段一:皇上赐婚,一切已成定局,接完圣旨的那一刻,景殇转身,定定的看着云幻影,那眼神冰冷的如冰魄寒刀,声音冷冽,让人寒彻心扉,“云幻影,本王还真是小看了,那日你和本王一起进宫……”景殇笑了,笑的阴寒而森冷,“明修栈道,陈仓暗度,你,云幻影连海上飘都能征服的女子,你从来都是个高手,是本王太小看你了?”片段二:云幻影的双眼落在风偏云放在自己肩上的手掌上,目光冷冽,一字一字的吐出几个字,“幻影明白了,请太子殿下自重。”风偏云有短暂的呆滞,是他看错了,云幻影的眼神里居然有微微的杀意,他讪讪的缩回手,复而又暧昧的笑了,似乎越来越有意思了,云幻影,等着吧。片段三:云幻影和风偏云共乘着一匹马,风偏云把弓塞进云幻影手中,从背后帮云幻影拉起了弓,然后指着对面的阵营中景殇说道,“幻儿,射了他……”云幻影缓缓的拉起弓,瞄准了景殇……景殇一双俊目深深的看着云幻影,仿佛要把她揉刻进自己的生命里……那一刻,云幻影在景殇的眼中看懂了景殇至死不渝的爱。本文过程小虐,走的一贯虐中带着温馨的路线……——————————————————————————推荐自己的新文:《庶女棋后》魔幻生死棋,两大棋王家族各执一半棋谱,白玉象棋,杀机无限,王侯将相,无不谈之色变,谁能拥有整本棋谱,谁能号令天下,天下无敌……她们本没有任何交集她,人称草包美人,天下两大棋王世家之一洛家庶女,在棋艺精湛的棋王世家中,是个标准的草包,亦是个标准的受气包。她,二十一世纪的巨富之女,本应该衣食无忧,尽享荣华,不料亲姐姐心生异心,一夜之间,公主变乞丐,以在街头摆残局为生,人称残局皇后。当残局皇后穿越时空进入草包美人的身体,她们的互补达到了极致,她棋艺精湛却满脸刀疤,她倾国倾城却腹中空空。
  • 倾城蛇蝎:废材要逆袭

    倾城蛇蝎:废材要逆袭

    21世纪特工穿越异世,成为传说中的废材少女,来自异世的幽魂在这古武大陆可主沉浮。曾经蠢笨懦弱空有一张倾城之颜的舞家废材,风华绽放,倾城之貌,蛇蝎之心,傲视天下。幽禁之战,她窝在魔兽军团里,倨傲的扫视着八大世家,“我舞弄影一向以德服人,不服的,是死人。你们——服不服?”
  • 魅都:萤红之卷

    魅都:萤红之卷

    “拥有地狱新娘的项链,和死神一样玩冒险游戏……是惊悚连连的“死神来了”?还是智慧PK的悬疑《天机》?此刻,无人岛的秘密将与你一起揭晓……新衣街的古董店,老费在琢磨一颗异常光亮的红色琥珀石,那是传说中地狱新娘的项链,谁想拥有它谁想毁灭它?心理医生莫颜的家里住进来一位从天而降的住客,与死神一起玩的游戏惊悚又冒险……”
  • 茶文化与茶艺

    茶文化与茶艺

    本书共分为基础知识、现代茶文化、技能训练三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茶叶知识、茶艺编创、茶席设计、茶文化的发展、丰富多彩的茶艺活动、茶叶的识别与储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