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300000053

第53章 “遭人喜欢”的黑社会

眼下,教育界的人都知道,校园暴力,大有上升的势头。尤其是在那些档次不高的中小学,更是明显。玩暴力的学生,大多喜欢结成帮派,无论是欺负弱小,勒索财物,还是打架斗殴,抢女(男)朋友,都是集体行动,帮派里谁是老大,谁是马崽,分得一清二楚。不仅男孩子这样,女孩子也这样。玩大了的,还定出帮规,比如“贪财好色,动帮中兄弟女朋友的,打二百军棍”之类。

虽然说,过去时代的帮会,组织严密,规矩很大,但是,相信这些孩子并没有看过天地会的《海底》。他们组织帮会(虽然多数属于玩闹性质),订立帮规,多半不是取法前辈,自然也不是无师自通,那点“组织资源”,多半是从通俗文娱作品中学来的。

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人真的会喜欢黑社会,顶多会有点好奇。摊上了,真敢与之斗者,估计也不多,大半是逃之夭夭。摊上事,求告无门,找黑社会来摆平,有时候气虽然出了,但后面的麻烦却层出不穷。一般来说,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黑社会是个人们避之惟恐不及的东西,虽然中国之大,也不排除个别就是喜欢黑社会,或者有那么一些黑社会让人感觉还不错的。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令人恐惧、不安、避之惟恐不及的东西,在人们的观赏视野里,却很受欢迎,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受欢迎。很多题材,热起来都是一阵一阵的,今儿是皇帝,明儿就是公主,后天也许就是侦探。但是只有黑社会的题材,长盛不衰,而且评价甚好。凡是土匪,都变了草莽英雄;凡是流氓,都成了侠义好汉。荧屏上,书摊上,无论什么时候,这些英雄好汉都有很大的一席之地。一个《上海滩》,风靡几辈人,现在续集也出来了,类似的东西一个又一个,出来就有市场。书摊上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半真半假的传记,总是有销路。就连大辫子满清皇帝热的时候,也不能把这些胡子拉碴的家伙赶走,碰上有创意的导演,还可能让绿林好汉跟皇帝过过招。

喜欢窥视跟自己不一样的一种神秘的生活,是人的天性。虽然这种天性有点问题,但毕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要知道,出现在娱乐作品里的黑社会,不是真的黑社会,只是一种迎合人们猎奇心理的无聊夸张。现在离晚清和民国也不太远,有些经过的老人还活着,当年的资料也还在,稍微看看就会知道,真正的帮会和土匪,哪里会有娱乐作品里那么多浪漫,那么多行侠仗义,那么多男欢女爱,那么多风流豪情。更多的则是血腥杀戮,绑票撕票,负义背叛,强迫卖淫。一句话,在那里,人的性命,人的尊严,是不值钱的。应该说,现在的“黑社会”影视泛滥,很大程度上是香港片带出来的。其实,荧屏上血腥拼杀,甚至动枪动炮的场面,在真实的香港是根本看不到的,那里的所谓黑社会,多半限制在黄、赌、毒的很小范围内,日常生活的治安状况相当好。香港的法制环境,一般人的守法自觉,是内地人无法望其项背的。所以,这些片子,在人家那里,就是解闷而已,大家看归看,做归做,两不相干,即便孩子看了,有家长的身教言教,问题也不大。可是,这种片子到了内地,再经过我们这些编导高手的升华,成批推出,连某些成年人看了,都受影响。有点不平事,政府不管,法律不公,在影视里学来的招数就出来了。更何况那些没有识别能力,不谙世事的孩子!

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和检讨我们的文化,尤其是通俗文化中黑社会因素的时候了。说的极端一点,连更早一些的作品也需要重新审视。尽管《水浒传》名列四大名著,但其价值观,也需要消毒。这一点,台湾作家龙应台已经提及,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试想,清平白日,朗朗乾坤,把人割了,取下心肝做醒酒汤,这样的作为,是人之所为吗?

马屁与政绩关系的论证报告

官场上从来不乏马屁精,但是也总有不拍马的人。什么时候不拍马的官员少了,少到一定程度,那么这个官场多半要出问题,成窝烂掉的可能性极大。

在古代,官员的任免,自家的顶头上司说了不全算。县太爷下面都是吏,六房书吏,世代在当地打杂的,一般不受县太爷的任免。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书吏却不流,待在衙门里送往迎来。再下面是衙役,属于贱民,供站班跑腿之用,也是衙门里现成的,县太爷一般也只是用,不操心他们的人事调动。至于县太爷,都是考试得售,或者捐班买得,由中央政府(吏部)统一派下来的。他们的上司,对下属,可以参劾,但不能任免。参劾,也得有确切的证据,加上上司和下属平常各驻各地,见面不多,纵然有心拍马,机会也不多。所以,官场马屁一时半会还上不了档次。

今日一个县里,除了十几二十个县级干部,一个县委一把手,对县里所有干部的职业生涯而言,都具有生杀予夺的意义。即便是县长、副书记,如果跟一把手搞不好关系,上面一般都会给一把手面子,让他走人。一个县,吃官饭的,数以千计,这么多人的命运掌握在一个人手里:说谁行,谁就行,不行也行;说谁不行,谁就不行,行也不行。想让一把手不喜欢拍马,难;想让大家不拍马,更难。但是,尽管如此,在任何地方,即便是官场风气特别差的地方,还是会存在若干不拍马,或者不太喜欢拍马的干部。

按道理,做官的人,喜欢马屁精的概率很高。能爬到某个高位,多半不是傻子,都知道拍马屁者往往动机不纯,甚至别有用心,一个把持不住,弄不好被对方忽悠了,也大有可能。不过,人之所以为人,都是有弱点的,最大的弱点,莫过于喜欢被奉承。换句话说,被拍的感觉,爽!尤其是在拍技日益提高,谀词日渐丰富的今天,拍和被拍的双方,实际上都达到了一种通体舒畅,毛孔尽张,酣畅淋漓的境界。一日没有小妞唱小曲、扭屁股就不能下饭的官员,同样也不能离开下属的马屁。所以,一位县委书记说过,用人,至少得用三分之一拍马屁的。否则,咱做官图什么?

但是,大权在握的一把手,在享受吹拍之福之余,还有政绩的压力。中国现阶段的现代化,是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作为火车头拉动的现代化,政府除了管政府的事,更多的要参与经济活动,甚至主要长官都亲身投入市场,做广告,推介本地产品。在各种政绩考核指标中,GDP的指标,具有核心价值的意义。因此,我们的政府,成了世界上事务最繁忙的政府,不仅有彼此间的公务私务的往来、文牍成灾、公文旅行、名目繁多的礼仪活动,还有大量实务性工作。虽然这种工作有些很不必要,属于对市场的不适当管理和干预,但就工作本身而言,却是真刀实枪,附带业绩指标的。政绩指标的背后,是上级,是决定一把手命运、荣辱升降的上级机关或者上级领导。

既然有具体的业绩指标,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就类似于公司,多少要讲求一点效率,因此,就得有人给它干活。用不着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几乎每个机关,都有少数几个能干的,这些能干的人,支撑了几乎整个机关的业务。但是,这些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或多或少都有点争议。在组织人事部门那里,属于不能重用,又不能不用的一类人。要问起来,组织部门可以有一大堆说法,比如骄傲自满,目无组织,不守纪律,不拘小节等等,总之毛病很多,比任何人都多。但实际上,他们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拍马屁,或者不习惯拍马屁。上级为了政绩,为了指标考核,不得不容忍他们,但是只能用他们干活,不能让他们掌权。所以,一般都是副职正用,小官大用,反正是活儿他们干,荣誉领导或者别人拿。还美其名曰,接受荣誉的考验。能干的人,多少有点才气,有点个性,不乐拍马,往往是个性和才气使之然,对于领导重使用而不重用的做法,难免有牢骚,于是加重了领导的不悦。

领导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政绩管理的目标体系发生变化,可以掺水造假而较少受到惩罚,那么领导的忍耐度就更加有限。不仅不能容许顶撞,当众发牢骚,而且连腹诽也能明察于秋毫。更进一步,他们已经越来越见不得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有人不拍马了。眼见得,各个系统,各个级别的领导们,就大趋势而言,对不拍马的容忍度在下降,越降越快。政绩管理体系造假度越高,领导对不拍马的现象的容忍度就越低。如果某些领域的所谓政绩管理体系,原本就是这个领域的领导们自己杜撰出来的,本身不含多少硬通货,那么,在这个领域,领导就更加容不得下属不拍马。现在的高等教育,就是这样一个领域。

现在高校的排名竞争,主要看它们在教育部的考核体系中的位置。而这个位置,主要取决于你的核心期刊发表数量,课题数量、级别,博士点、硕士点数量,一级学科数量,重点学科数量,重点学科基地数量,进没进211,是否985高校等等。谁的数量多,谁就档次高。这些指标,发表量和课题数,似乎看起来有点“干货”,其实在知情人眼里,也是“水货”。因为这些课题和发表的论文,99%以上,不仅对学术知识增量没有任何贡献,对国计民生,也毫无用处。至于其他的指标,不过是中国人编出来糊弄中国人的玩意,同样一个学科,你的就是一级,我就不是,你的是重点,我的就不是。学科凭什么有级?给学科分出级别,也只有官本位的中国人才能想出来,很像是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

本来,学生的培养,理应是高校的硬指标。学生出息与否,出路好坏,有无学术成就,原本可以作为衡量学校好坏高低的标准。但是,目前的中国,还没有走出文凭时代,人们对大学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虚的成分,加之学生毕业之后怎么样,存在相对的滞后期,至少到目前为止,社会上还没有以学生这种“出产”,来衡量大学的好坏的意识。因此大学可以安稳地关起门来玩虚的,自娱自乐。目前高校权重最大的学生培养指标,是看一个学校有多少获得全国博士百优论文的数量。可是百优论文怎么评出来的呢?依旧是学术官僚们自己的事,跟所有类似的评审没有两样。所以,这样的培养指标,也依旧是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

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原本最不应该有官气的大学,衙门化推进速度如此之快,官本位意识如此流行,在社会上似乎还有点名气的教授们,为了一个处长、副处长打得头破血流。各级学官们,官架子摆得十足,手里不仅权力大了,而且可以支配的资金也多了,先要求听话,继而接受拍马。不听话,不拍马,认真作学问,那么就什么都没有,迅速边缘化,再不就自己走人。教授,在他们眼里,不仅成了下属,而且成了差役,奴才。到了这步天地,教授们自然无师自通,拍起来了,开始还有点忸怩,很快就运用自如,有如神助。无论任何场合,开会只要座中有领导,教授们自然会让领导先说,无论领导懂还是不懂。领导说完了,教授们再说的时候,都会自觉重复领导讲话精神,言必称“正如某某领导所说”,领导听了,舒服,而且自得,时间一长,觉得自己什么都懂。

教授都有专业知识。社会科学的教授,大多熟知制度主义的理性选择理论,按理性选择原则,拍马屁的投入小,收益高,不拍的反之。所以人们理应趋向拍才是。其实,官场中人,虽然不谙这样的洋理论,但操作起来,也没有不明白的。谁都知道以小博大的便宜,都知道在人屋檐下做人的道理。所以,大趋势,向着拍马的方向前进,早觉悟者,早得济。

虚假的政绩,不仅催生出虚伪的人际关系,而且催生出虚胖的学校。于是大学扩张再扩张,比师资扩张快的是建筑,比建筑更快的是各种“点”和基地,比谁都快的是“科研成果”的数量。这些数量,转化为新的政绩,再催生更高、更大、更快的高等教育。周而复始,循环升级,几年功夫,中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就增加了十几个百分点,在校学生总量,居世界第一。在中国,谁敢说教育是个慢功细活?我们不仅有跃进的速度,更有跃进的气度和胆量。

当一个社会,知识分子成堆的大学,风气堕落得居然比官场还快的时候,是可怕的。当一个社会,官场上除了上级之外,没有任何人或者机制,可以制约一把手的权力的时候,更可怕。如果连上级的制约,都没有了硬指标可供操作,指标不过是可以相互哄骗的游戏时,尤其可怕。马屁,仅仅是个副产品而已。

鞭炮声中的春晚

中国人过年,有守岁的习惯,正是这个习惯,成就了春晚。反正待着也没事,有台电视晚会,上面净是大腕,一起上来,给小老百姓露露脸,大家自然买账。不过,什么在中国一办时间长了,就麻烦。大家都疲了,演的人疲,看的人也疲。没有的时候,端上一锅菜,无论好坏,都得吃,吃多了,就开始挑剔,所谓众口难调,南甜北辣,菜是愈发难煮。同时,影响一大,禁区也越来越多,而且全国只准有这一锅菜,想要把全国人民的口味都兼顾了,简直属于痴心妄想。因此,尽管每年春晚结束,相应的调查都说观众很满意(2009年满意度据说依旧80%以上),但实际上,春晚,正在变成中国百姓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家家户户都在电视机旁支上麻将,一边打一边看。这两年城市鞭炮解禁,春晚多数的节目,包括过去特受欢迎的压轴小品,实际上都是在鞭炮声中演出的,倒是有些默片的效果,反正什么都听不清楚。

今年(2009年)的春晚,跟往年一样,煽情,逗笑。在逗笑中煽情,在煽情中逗笑,让人民群众啼笑皆出。只是年年如此,即使最易动感情的人,眼泪也没了。而且今年能在哪儿煽,事先大家都猜到了,新鲜感全无。甚至连一向富有激情的主持人,也略显疲态。煽的力度不够,火力不猛,电视机前的人,除了若干忠实的大爷大妈,都走光了。

此前吊足了大家胃口的“英伦组合”,最后发现不过是把两片根本不相干的衣服,穿在了一起。我们的春晚老明星,似乎没有因为80后偶像的加盟,得以焕发青春。连一向为大家追求的真唱,都变得怪异。可能平时大家都习惯了录音棚里人造的歌声,一旦真的真唱了,发现怎么那么刺耳呢?小老百姓的耳朵,已经习惯了假声假唱。人造的玩意,还就是没有多少瑕疵,听的入耳,咋一来真的,麻烦。

在当今之世,相声小品更是难以讨好了。在一个全民恶搞,恶搞了之后还要经过山寨加工的年代,人们笑的品位已经直线上蹿。偏偏相声小品禁区又那么多,创作那么难,就算冯巩赵本山是神仙下凡,也无能为力,越演越没看头。冯巩换了美女搭档,赵本山拉来徒弟助阵,也无济于事。估计再这样演下去,演播厅里的观众,得配发痒痒挠了,再不就事先录好笑声,届时播放。

一锅菜的春晚,已经走到头了。君不见,好莱坞喜欢拍走红大片的续集,拍到续2还有人看,续3就危险,如果续4、续5地拍下去,观众就要吐了。我看,即便是春晚,还是百花齐放的好。

同类推荐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 擎国

    擎国

    穿越不可怕,穿越后从零开始也不可怕,但如果有个前辈比你早穿越,而且人家还当上了皇帝,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欲望如歌

    欲望如歌

    普通大众生活在欲望潮流中,作家不可以,这项职业本身就决定了你不能充当弄潮儿。这种社会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站在‘岸边’的作家去思考的。,《欲望如歌》和《欲望都市》好似姊妹篇,而且王松还正写着一部关于欲望的故事。王松不愿称其为“欲望三部曲”,他说应该是关于欲望主题的几种思考。当下社会,欲望是个比较大的主题,它把今天的社会统治起来,人们被种种‘欲望’驱使着,已然不是‘期望’、‘渴望’、‘盼望’所能涵盖的
  • 下一站温暖

    下一站温暖

    谈婚论嫁在即,田恬遭遇背叛,五年的感情灰飞烟灭。没有哭泣,没有愤怒,不是自己的男人,再挽留也毫无意义。切,分手就分手,老娘有才有貌有品有德,没了你,老娘照样活得很精采。川渝府,拼命地吃辣…吃得涕泪交流之际,咦,眼前这个帅到爆的男人,看着我作什么?没见过美女流着眼泪吃辣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拽丫头与校草恋爱

    拽丫头与校草恋爱

    (拽丫头与校草同居,准备拍电视剧啦,喜欢的亲们可以加这个群一起讨论!你们的想法,也许会被采纳哦!欢迎加群讨论哦,群号:373905695)一个美丽的,野蛮的,任性的女孩子遇到帅气的,阳光的,受众多女生爱戴的男孩子后,女孩子却没有像其它女生一样追捧着他,而是和他结下了怨恨,可是不巧的事,这男孩子却住进了女孩子的家……就这样一对冤家同住一个屋檐下,然而女孩却糟到抛弃,在男孩的陪伴下,他们却相爱了,但是他们爱得很辛苦,由于另一个她的介入……
  • 极媚九小姐

    极媚九小姐

    女主,九小姐,柳姨娘所出,住所为泊柳居沐云风,沐家长女,花太太所出,太子妃沐宸霆,沐家二子,李侧夫人所出,娶妻关氏,兵部任职沐云霜,沐家三女,柳侧夫人所出,已逝,和亲齐越,嫁齐越二王子北野杨为妻沐宸雷,沐家四子,张侧夫人所出,娶妻柳氏,户部任职沐云岚,沐家五女,许姨娘所出,指给二皇子南宇涣做侧妃,未嫁沐宸钰,沐家六子,花太太所出,无职沐云露,沐家七女,……
  • 望族夫人

    望族夫人

    大家族长女叶婉心,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却在家中爹不疼,娘不爱。大婚之日,被父亲锁在屋中,让亲妹妹替嫁。她苦咽泪水,默默接受命运!家族生意危机,她被对方要求联姻。父亲又想故伎重演,却被未婚夫当场戳穿奸计。原本以为只是一场金钱利益的交换,没曾想到这个丈夫却对她处处维护,小心呵护,宠溺无边!片段一:新婚之夜,他掀开她的红盖头,看清了她的模样,一直紧绷的脸才缓缓的舒展开。“反正都是联姻,你娶谁不是娶?新娘都送到你家门口了,为什么还要退回来?”她仰起头,清冷的眸光里没有一丝温度,说出话也极尽嘲讽!他潸然一笑,伸手勾起她的下颌,性感的双唇微启,“我的屁股都被你看了,难不成你还想赖账么?我金世修从一开始要娶的人就是你,也只能是你!”片段二:夜里,他早早上床歇息,只是临上床前却灭了她的灯,抢了她的针,扔了她的线。“这幅图是明天要用的,我今晚上必须做完。”她满脸怒气,双目瞪圆愤愤的吼道。他双手环胸,笑容满面,缓缓开口,“今天的事都还没做完,怎么就惦记着明天了?”“我今天还有什么事没做完?”她仔细的回想着。他突然上前捧着她的脸颊,在她脸上偷香一记,坏坏的说道,“身为妻子,每日伺候你的丈夫是你的必备功课,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忘记呢?”“金世修你这个无赖,放开我…”蜡烛灭,黑暗中,黑夜的妖娆之花慢慢的绽放,散发着阵阵的幽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