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300000047

第47章 洋人下毒的魔咒

在义和团运动之后,中国所有有民众参与的政治运动,从抵制美货、收回路矿权,到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等等,都很自觉地把自己跟义和团划道线,对外强调自己不是闹义和团,不是拳匪。即使有反抗列强的内容,也是文明排外。这条线,就是文明。五四运动,当然更是这样。运动的参加者,无论学生还是商人市民,都非常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放在“文明”的藩篱之内,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争取给外国人留下好的印象。即使动武,也有意克制在自己人的范围之内,对深恶痛绝的日本人,也有意不去招惹。

但是,五四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民族主义运动。其发生的背景,跟义和团一样,有着民族危机的因素,至少是参加者意中的危机。对于义和团运动来说,山东直隶一带的民教冲突,以及由德国蛮横占据青岛和强修胶济铁路,的确对这场运动的下层参与者,有直接的刺激。而毁掉了维新变法的朝廷上层,不仅要面对自甲午以来的边疆危机,而且还要面对列强因停止变法的不满和压力。同样,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在学生和关心时局的部分市民看来,也是一种国家危亡的前兆。而这种认识,在部分社会上层人士,包括部分军阀和政府内部亲英美派人士也有程度不同的共鸣。

因此,五四运动虽然看起来很文明,不仅不直接对所要反抗的日本人采取行动,最有力的武器,无非是抵制日货。甚至连日货这个名称也隐晦起来,改为“仇货”,或者“某货”,以求征得西方列强的同情,甚至在上海的英美公共租界的巡警镇压游行,开枪打死打伤多名游行民众时,也没有因此而掀起一场针对英美的抗议运动。但是,一个自反洋教骚动到义和团运动以来的魔咒,却在号称文明理性的五四运动中,还是出现了,这就是所谓的洋人下毒的谣传。

在人类历史上,外人下毒,一向是跟排外风潮相伴而生的一种谣传。每当一个地区发生瘟疫或者其它灾难的时候,排外总是一种地区居民缓解焦虑的一种选择,而外来人下毒,则是排外行为的最好解释。它提供了人们疯狂排外暴行的合法性依据。在欧美历史上,被怀疑下毒的人,依次为犹太人、吉普赛人和中国人,或者其他东方民族的人。越是跟自己文化差异比较大的外来人,被怀疑下毒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过来,在中国近代的排外风潮中,西方人则成了“下毒者”。在太平天国覆灭到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这30多年里,众多的打教(针对基督教的教案冲突)风波中,洋人下毒,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只要有瘟疫发生,谣言就会自动生出来。1892年在广东揭阳流传的一份打教揭帖,专说洋人下毒,说是洋人会在“饼馃糕糖”里下毒,然后给孩子吃;会在东西里下毒,送给人拿了就中毒;会在钱上下毒;会在笔里下毒。后来发展到有瘟疫发生,大家怀疑洋人下毒,没有瘟疫,大家也认为洋人会下毒,只要存在冲突和紧张,洋人下毒,是人们谈起色变的一个永恒话题。义和团运动中,并没有伴随大规模的瘟疫疾病,但在许多义和团的揭帖中,都附有所谓的解毒药方,说中洋人下的毒之后,按方抓药,可以无事,比较典型的有“乌梅七个,杜仲五钱,毛草五钱”,“吉豆一碗,乌梅七个,大王麦七个,花生十个,白菜疙瘩七个,红糖一两”。有意思的是,前一个所谓解毒药方,在2005年的非典危机中,也出现并流行过。

“五四”期间洋人下毒的谣传,由于普遍的仇日情绪,理所当然单一地集中在日本人头上。从目前的史料看,恰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这样的谣传最多。据英美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的报告,自上海开展声援北京学生的三罢运动以来,有关日本人下毒的谣言就满天飞。尽管工部局警务处经过仔细的调查,发现所有的下毒事件都子虚乌有,但谣言却没有止息的意思。一些中文报纸,也“每天不断地刊登一些假想中的防毒案件,致使中国居民信以为真”。后来,工部局警务处采取了强制措施,迫使中文报纸撤掉这些报道,并不断发布工部局的辟谣公告,才逐渐平息事端。但事实上,谣言的平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即使租界内没有人敢传谣了,但华界还在传。华界政府也出告示辟谣,强调这种谣言,“全系奸人捏造”,“捕风捉影,全属无稽。”但一点作用都没有。后来,连上海的周边地区,都在传,害的不明就里的,神经过敏,平白生出很多事来。事实上,只有在运动本身平息了,谣言才会逐渐销声匿迹。

最吓人的谣传,是传说日本人在公共自来水里下毒,而且听说在法租界南阳桥附近,已经当场拿获了一个“置毒药于水桶之日人一名”。因此,华界的每个自来水水桶边,都已经加派“岗警防范”云云。又有传说,日本人在旅馆的茶壶里下毒,被当场抓获。还传日本人拿瓶毒水,倾入居民区的井中。此后所有的饮水井,都加上了盖子。总之是风声鹤唳,一夕数惊。当年反洋教和义和团运动期间,有关洋人下毒的谣传,口传之外,主要通过揭帖流布,“五四”时期则有传单性的街头小报。当时上海有份小报《救亡雪耻报》,这个小报上就有关于日本人下毒的“亲眼所见”:

啊!中国人的生命!哪里有公道!哪里有王法!

最近城内外流传着关于某外国人在食物中下毒的消息,当我第一次听到时我想那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行为的,只不过是谣言而已。然而后来我不仅听见这些事实,并且亲眼看见这些事实。

昨天上午当我走入城里候家浜时,我看见一个小孩从小贩那儿买了一块糕来吃,这孩子觉得不对,便把吃过糕的一块从口里吐出来,立刻嘴唇上起了一个泡。当我在北海路,万年楼茶店时,我看见一人送蜜饯给小孩吃,旁一老人看了便制止说,不要吃这东西,而将此物投入水中溶解,这时水便沸腾起来,他要抓住这人,但被其逃掉了。

这是我亲眼看见的,决不是谣言。(由于是整理者从英文转译过来,有现代人的语言感觉。——笔者注)

这样的小报谣传,跟此前反洋教和义和团运动期间洋人下毒的同类揭帖,非常相似。都强调“亲眼所见”,前面提到的1892年传洋人下毒广东揭帖,结尾处也强调,这些事“盖系海丰秀才在南阳教书目见”。而义和团期间一份玉皇大帝下凡传谕灭洋的揭帖,也强调是“亲眼所见”,而且赌咒发誓,说是如果假造,“五雷将劈了我”。显然,这样的强调,无非是借以强调揭帖的真实。

其实不用赌咒发誓,强调亲眼所见,“证据”自己就会冒出来。谣言满天飞,类似的“事证”,突然之间就满街都是了,自动出来证实这些谣言,不是空穴来风。首先,日本和朝鲜人的行为,在国人眼里,开始变得可疑起来。但凡见着有拿粉状药包,甚至牙粉,以及上药店买药,手拿药水的日本人,都会被人怀疑为下毒之人。弄不好,会被多疑的居民扭送警察局。有两个日本人上街买药,带着两瓶药水在街上走,忽然之间后面就跟了一大群中国人,而且越跟越多,大家哄传,这两人是前来下毒的。最后警察出面保护,总算没有出事。不仅粉状和水状的东西可以是毒药,连铜元,也可能被人怀疑为带毒。如果有人碰巧把一枚铜元掉到水缸里,即便这个人穿着打扮不像日本人,也会被视为乔装的日本人下毒。“打酱油”是现在人特别的调侃名词,但早在“五四”时期,在洋人下毒的语境下,外国人打酱油则有了麻烦。有一次,一位高丽人(朝鲜人)到酱园打酱油,就遭遇了这样的麻烦。因为市民将他当成了日本人,非说他是借打酱油之机,在酱园的酱油缸里下毒。高丽人走掉了,但酱园老板吃了亏,最后他不得不把酱缸里所有的酱油都倒掉,众人才罢手。两个日本人,买了两瓶酱油,“因瓶上稍染污秽,在华法交界自来水龙头上洗濯”,有了更大的麻烦。众人非逼得租界的安南巡捕把他和酱油送到捕房验证确是酱油,才算了事。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上海是民众对下毒过度敏感的地区,但不意味着其它地区就没有这样的谣言和相应的恐慌。北京游行请愿的学生,也曾怀疑过一个日本记者下毒,将之扭送警局。

中国人和日本人、朝鲜人,往往不那么容易识别,疑心一起,见到有人拿药瓶,尤其是带西洋字码的药瓶,民众就会生疑。一次一个西药房派人送药到某工厂,结果路人以为是受日本人指使前来下毒,逮着就一顿好打,结果受伤送了医院。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只因带着两个药瓶在街上走,也被民众怀疑是受人指使下毒,将孩子扭送往警察局。下毒谣传,已经引起了相当广泛的群体性恐慌。这种时候,如果恰好有因天气炎热而群体性中暑或者食物中毒,大家想都不用想,就会把账算到日本人身上恐慌,因为有了“切实的”证据,而愈演愈烈。

跟群体性恐慌相伴而生的是暴力。尽管五四运动的发动者强调文明抗议,摒弃暴力,但在“下毒”威吓下的民众,针对日本人的暴力事件,事实上很难控制。这一点,在上海,表现得相当明显。而上海恰是下毒谣传最为流行的地方。不断出现日本人在街上行走,遭遇袭击或者群众围观的事件。一个日本人骑脚踏车在虹口西华德路上行走,被一群小孩发现,“大呼‘东洋人’来了!”吓得他急避疾走,跌倒在地。上海罢市第四天,有两个日本入迷路,也差点被居民群殴,急往岗亭求助警察,也得免。然而,去乡下的日本人,就没这么幸运。一个名叫片冈恒雄的日本人,乘一辆黄包车在沪西郊外,被乡人发现,误以为他是来下毒的,结果遭数百人群殴,以致重伤如果有中国人这种时候穿日本和服出行,挨揍是免不了的。

可是,误会也是难免的。被乡下人误为日本人来下毒的中国人挨揍的事,时有所闻。上海驻军的现役军官,一个营副,也在城郊龙华附近被误为下毒之人而遭痛殴,惊动了上海护军使卢永祥。最严重的一个事件,是官拜凇沪护军使咨议官,陆军少将的官成鲲,居然也在行走城郊时,被乡民误会成前来下毒的日本人,正赶上这位少将又言语不通,估计态度又不好,结果误会更深,一顿暴打之后,竟然陨命。

需要一提的是,在这种恐慌气氛中,整体上在运动中比较克制的日本侨民,也有人意欲斥诸暴力,对付中国人。公共租界警务处的报告说,在1919年5月27日,发现两个日本学生佩戴手枪,说是要“打中国人”这种来自日本人的反弹,无疑加剧了空气的紧张与恐慌。

一场新式民族主义的运动,在一个类似巫术的下毒魔咒上,却出现了旧式种族排外运动的影子。从谣言的制造,流行,对运动动员的作用,都跟五四运动所要刻意避免的“盲目排外”的反洋教和义和团运动,有着非常相似的品相。从本质上讲,它们是完全一样的东西,都具有煽动民众情绪,加热运动气氛的动员作用。事实上,一场文明的民族主义运动,只要需要表达对列强的抗议,只要动员波及到了社会的下层,对抗议对象的敌视,很容易转换成最古老的巫术魔咒。因为只有这种魔咒,才会真正激起下层社会的恐慌和敌意。在运动热潮中,尽管主导运动方向的学生和商人中,不乏明智者,但却很少有人会站出来辟谣,甚至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有意无意,推波助澜。在日本人坏这个大前提下,运动的参加者,即便是有知识的大学生,其实对这种古老的巫术谣言,也没有多大的抵御能力。有知识的学生,在某个具体的下毒的事件中,也许有判断能力,但往往无法否认整体上日本人坏,日本人想要害死中国人的这个大命题。因此,洋人下毒的这个古老的魔咒,就这样在一场说起来很文明很西化的抗议运动中,流行开来。

从义和团到五四运动,中国人在列强压迫下的危机忧虑始终存在。虽然,五四运动发动和主导者对于缓解危机的方式,跟义和团的农民,有根本的不同,但运动一旦波及到了下层社会,这种不同,也就看不出来分别了。反过来,下层社会特有的动员方式,也感染着运动的上层。从这个意义上讲,义和团和五四运动,并没有一条可以截然分开的鸿沟。

同类推荐
  • 赤血令

    赤血令

    平凡年轻人如重生一样来到镜蓝大陆,携带着家传功法,书写新一代神话!实力至上的世界,女人,权势,财富紧紧相连。战兵团中的女子,家族的千金,逃亡的公主,皇朝的女王,龙族的公主,一个个绝色美女与聂鹰不期而遇,演绎出一曲惊心动魄的传奇……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
  • 吕氏外戚

    吕氏外戚

    秦旭“不小心”“非礼”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的父亲叫吕布!!于是秦旭悲催了!各种摧残各种恨啊!既然逃不出这魔掌!为了自己的小命!为了身后的一大家子!那就玩命的搀和吧!于是……刘大耳朵、人妻曹和孙绿眼,你们要倒霉了……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驭天

    驭天

    本文女强香气凝人,似雪晶莹,她是花精世家的唯一继承人,却种不出孕育灵气的灵花,凡经她手的花草从未活过七日。好个香雪海,好个名不符其的废物!雪纷飞,香魂逝,世间变,佳人回。新生的她,一身雪纱飘舞,一双回春妙手,种百花,配百药,若她愿意,一切尽皆随心所欲。奈何乱世现,纷争起,血雨腥风漫天下!唯有平乱世,止纷争,素手纱衣睥睨天下!本书职业:植灵师植灵师职业等级:气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级又分低中高三段ps:接受中肯意见,不喜欢请绕道,上方有红叉,不接受单纯砖评,谢谢合作!(*^__^*)————————————————————————————推荐自己的完结V文:《倾城修罗》链接:推荐自己的穿越新文:《独爱冷夫君》链接:虞素冰,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学生而已,虽然她上课睡觉,下课乱跳。但是也不用这么玩她吧?穿越?而且还是这么恐怖的直接空中飞人?天!不会摔死吧?冷无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杀手,只是杀的都是些无人敢惹的强人,呃外加喜欢玩灭门,其他的没什么的。不过这天却杀着杀着,杀出了一个从天而降的牛皮糖。“喂?你在做什么?”虞素冰睁着天真的眼睛,无视那满地的鲜血,抓着冷无幽的衣袖。“杀人。”冷冷的回答,冷冷的眼神,却没有挣开那白净的小手。“杀人?哇!好厉害!”崇拜的眼神,天真的话语,冲淡了那血腥的气息。——————————————————————————————推荐好友文文《邪婴》/吧吧啦《蛊狐》/乔茉児《帝夭》/非闲庭《夫君太多谁的错》/西子情《狂颜驭兽行》/飘然笑《扑倒小叔》/梦边缘《调教夫君》/上官玥儿《冷情老公宠妻》/清和《将军有女许给谁》/酥肉儿《未婚妈妈好抢手》/木轻轻《凤邪》/月光下的精灵《狂揽众相公》/呆呆小猫《倾城女将》/小知音
  • 狂傲天凰:废材小姐逆天妃

    狂傲天凰:废材小姐逆天妃

    她是商业界天才之女,一朝穿越,废材?她是全系召唤师!懦弱胆小?看谁敢比她更狂傲?当废材变天才,丑女化身为女神时,身边不知何时盛开了一朵朵的桃花。其中一只清雅似仙的腹黑妖孽,为何总是把以身相许挂在嘴边?某女不耐:“你到底要干嘛?”某只腹黑妖孽指着她道:“对你以身相许。”某女坏笑:“美女姐姐,我喜欢的是男子。”腹黑妖孽面不改色,傲然道:“这世间也只有我能够与你并肩看这盛世繁华。除了我,无人配得上你,也无人敢娶你。”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幽默笑话300篇

    幽默笑话300篇

    一只母老鼠带着几只小老鼠在田埂上散步。突然,迎面来了一只猫。小老鼠们吓得全身哆嗦,都躲了起来。只见母老鼠沉着冷静,一点没有……
  • 宠妻九千岁:溺爱小悍妃

    宠妻九千岁:溺爱小悍妃

    别人穿越要么是重生,要么是魂传。本王招谁惹谁了既然穿越到一个本王神马都不知道的地方。校园,。逼得本王想用面条自尽女人,差点逼得本王用豆腐撞死。,还遇到了蕴含风靡全校的女吊死舒小荷,被逼无奈入住她家,成了她欺负。。的对象,想想堂堂王爷。风靡全国,风骚全校,既然不得不甘拜下风再她得麾下,但是这一切的种种,并不是老天给他开的玩笑,而是他这辈子应得的缘分,、、爱就像薄荷,一旦沾染上,这辈子都别想松开我的手--
  • 有出息 成大器

    有出息 成大器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迷茫、彷徨、困惑、孤单、挫折和泪水,也会体验到激情、信心、勇气、力量、憧憬和欢笑,就这样,我们沿着岁月的轨迹一路走来,我们一路收获着、品味着成长的果实。青春的成长不需要“软垫”式的援助,因为这是阻止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只有把它踢开,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成长的甘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启迪成长智慧的书籍认真阅读吧!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既然“80%的年轻人创业都能成功”,那大部分没有创业成功的人与马云的差别在哪里呢?差的就是马云身上那战胜自己、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缺的是创业的激情以及奋斗的豪情,还有那成功的信心和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