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300000043

第43章 袈裟与权杖

那年,我还是一个正在就学的老童生,闲暇时间比较多,书看得相当杂。一次旅行,在火车即将要开的时候,上来了一个身穿袈裟的老和尚,大约有六七十岁的样子,恰好就在我的上铺。硬卧列车的上铺高且险,见他有点不方便,我就将下铺让了出来。老和尚平淡地道了谢,坐了下来。不过因此我们谈了起来,他是僧人,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三界之外。好在我还看过几本佛经,记得只言片语,因此总能接上几句,逗起老和尚的谈兴。火车在咣啷咣啷地走(那时还没有提速),我们在着要当和尚的游戏,但毕竟没有真的出家。凡是佛教势力一大,占了过多的资源,就会生出灭佛的“法难”。不过,即便如此,并不等于佛教界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佛界只是退到了一个合适的清客位置,依然对俗界的政务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只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西藏。西藏佛教进入得比内地晚,但发展的势头却要猛得多,最后形成了僧侣直接掌权的政教合一的局面,一直维持到和平解放。口述史的主人邢肃芝老人,在内地就已享高僧之名,而进入西藏之后,又获得了藏传佛教最高的佛学学阶——拉然巴格西。使得他无论是在佛教处于清客地位的内地,还是在处于主人地位的西藏,均能占据一个显要的高位势来介入政治,为我们留下了袈裟与权杖关系的最好注释。邢肃芝老人出家的那个年代,无论在世界还是中国,都处于宗教势力消退的势头上。老人童年出家生活的回忆无疑是准确的,寺庙不仅会遭到军警的骚扰,而且连记者也会欺负到和尚头上。更大危险来自于办学堂的热潮。老人第二次出家住的种善寺,就因当地乡绅的办学热情,被强占了去,连一向号称灵验的菩萨也被从大殿里搬出来,堆在院子里。实际上,这种毁庙办学的现象,从戊戌维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苗头,到了清末废科举之后,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在西人东来的过程中,中学的节节败退,也累带着佛教和道教等本土宗教成了落伍的宗教,其教义和轨仪似乎只剩下了“迷信”的意义,而其僧团和寺庙更是只有浪费资源的价值。这种源于现代化的毁佛势头,搅杂着传统的道学精神,来势相当凶猛,以至于佛教界不得不更加依赖于有权势的军阀政客,施展灵异的左门旁道,以求自存。佛教对世俗权力的依赖,无可挽回地堕入了更低一层次。正像邢肃芝老人口述史里说的那样,风头最劲的太虚法师,既要借助张学良的力量保护陕西的佛寺,还要答应去蒋介石的小小的祖庙雪窦寺担任方丈,更需要将一堆军长师长甚至国民党中委纳入自己的门下。佛教的高僧大德,要为军阀政客做升迁法事、做护国(集团的命运)法事、平安法事,许多赫赫有名的军阀,像赵恒惕、孙传芳、刘湘以及书中提到的四川省长王陵基(书中提到的是他的号王芳洲,似有误,应为方舟),都是那时节大开法会的主儿。更有甚者,有时佛教还直接作用于军阀集团对内部的整合,比如湖南军阀唐生智,就在擅长藏密的顾法长的参与下,让全军将士受居士戒,练成了一支“佛军”。

当然,这一切只是象征着佛教的式微。从某种意义上讲,邢肃芝老人的老师太虚法师提倡的“人间佛教”的努力,以及向内地佛教界引入藏密,都可以说是佛教界某种挽回颓势的尝试。正是由于这种尝试,年轻的邢肃芝有缘接触到了藏密,从而引发了他雪域求法的念头。

从年轻的邢肃芝的身上,我们还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虽然佛教在式微,但对佛学的探求在近代知识界却出现了一个高潮。这其中,既有杨仁山、欧阳竟无以及支那内学院师生的努力,也有马一浮、章太炎等人对佛理的探究。已经在僧俗两界小有名气的邢肃芝,之所以放弃眼前的尊荣,甘愿冒九死一生的危险,尝艰难跋涉的苦辛,步入一个完全不可知境地,应该说,支配他行动的也是知识界佛学探究的冲动。

在西藏,虽然藏传佛教与内地佛教有很大的不同,但同样一边是与世俗功利的紧密纠葛,一边是对佛理佛法的孜孜追求。与内地的清客模样不同,佛教在西藏是唱大戏的主角,喇嘛教中的花教、白教、红教和黄教各个教派,谁跟权力靠得近,谁就占主导地位。到了清代,西藏早已是黄教的一统天下,藏地喇嘛教黄教教派的最高领袖——达赖和班禅分别是前藏和后藏的实际统治者。不过,在邢肃芝入藏的时候,达赖已经挤走了班禅,控制了全藏。西藏是个贵族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佛教的社会,这两个基本点决定了西藏政治的特色。首先,西藏的统治者是以封建领主的形态存在的,100多个世袭贵族家族构成了西藏上层社会的主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世袭领地和庄园,拥有对领地农奴的生杀予夺总之大家都是在做投资——回收的买卖,无论僧俗。不过,对于贵族而言,大的贵族,领地多,收益丰厚,自然投资的本钱也大,所以一般来说官做得也大,小贵族只有投靠了大贵族,或者有其他的机缘,才可能置身高官的行列。自然,所有的官,最大的卖主就是达赖喇嘛,虽然他不一定亲自料理这种买卖,甚至可能并不知情。

在西藏,凡是佛教中人,除了习武僧之外,都要研习佛理,就是大小活佛和达赖班禅也不例外。学习佛理需要获得佛学阶位,不仅要熟悉佛教的经典五部经论,以及黄教祖师宗咯巴的理论,而且要善于运用经典解答各种问题,最后通过三大寺(甘丹、哲蚌、色拉)的考试答辩才能如愿。一般的喇嘛当然需要学习,因为没有学位不仅只好做低级喇嘛,而且也没有机会担任高级僧官。大小活佛也要学习,因为得不到学位,他们就名不符实。但是,在三大寺的学习状况,往往跟你的权势和财力密切相关。因为在寺里不仅吃住请师傅授课都要钱,而且只有有财力放小布施(给自己学习单元的喇嘛施舍钱粮),才能免于做杂务,也就是说才好安心学习。有权势的活佛们,往往动辄搞大布施,即全寺甚至全部三大寺的僧侣每人一份茶饭和钱。所以,随着布施能力的增大,活佛们通过考试的难度则降低,至于最大的几个活佛,他们的考试只是走过场而已。这样,同在三大寺学佛的人们就分出了三六九等。最低等的不仅要承担各种杂工义务,而且还要为别人服役挣钱才能维持学习的;高一点的是能够做小布施,免除杂役,可以专心学习的;再高一点的,不仅可以免除杂役,而且还能雇人服侍;最高等级的当然是那些学习期间依然仆役成群的活佛们。邢肃芝就是在内地政府和一些财东的支持下,才放得起小布施,得以专心学习,获得了藏传佛教的最高学阶。

不过,尽管直接掌握权力,使得藏传佛教界让人看起来很是不那么清净,但其实跟别的地方一样,也存在着研习佛理的热情与虔诚。几乎所有沾濡过佛学的人都有这样的共识,佛学的确堪称诸神学中最具哲学意味的一种,能相当限度地满足人们求智的需要。尽管佛教的传播过程中庸俗化的倾向一直就存在,而且有时还很强烈,但佛学却以其深邃的人生哲学和平和的论理精神,吸引着士大夫。可以说,自魏晋以来,智者近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一直延续到近代。藏传佛教虽然很有些神秘色彩,西藏原来的本教的因素也在佛教中有所反映,但其佛学的固有吸引力却并没有丝毫减弱,甚至可以说,藏传佛教对教义的讲求,对佛理的探索还更加在意。直到今天,佛学界还公认,学习藏文是进一步深研佛理的前提,道理就在于藏文佛典之博大精深。正像邢肃芝老人介绍的那样,在西藏三大寺求法的人们,对所有的五部经论,不仅要个个研习,而且要求反复背诵,烂熟于心。其用功程度,大大超过内地的学佛者。

从某种意义上讲,处于藏传佛教顶端的佛学重镇甘丹、哲蚌、色拉这三大寺,在神学的研修上,更接近于近代的研究性大学。每个寺庙就像大学本部,下分成大的学区札仓,札仓则由更小的学习单元康村组成。每个学员都有具体的导师指导,寺庙、札仓和康村三个层次的结场辩经,有点类似于课堂讨论和学术讨论会。经过反复而且平和讲理的辩难,学业自然会更加精进。这种学习体制,让人很容易想到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确比较容易出学理型的人才。

在很久以前,一位藏族学者就跟我说过这样的话:在西藏,喇嘛是唯一的文化创造者。这话当时我并不太理解,现在我明白了,在西藏,佛教不仅是一般人升迁的唯一途径,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好智慧的人们的心灵需求。不少平民通过当喇嘛,进入寺庙学佛,做上僧官,变成了僧侣贵族;也有不少的平民通过做喇嘛的修习,多数是一边为人佣工一边修习,最后修成高僧大德(自然也有躲进深山进一步修行,从此在俗界消失的痴迷者)。因此,佛教在精神和世俗两个方面,将西藏的精英(包括贵族的有志之士)吸引了进去,因此自然拥有最大的文化创造力。不仅如此,佛教在西藏还有另外一层的意义——佛教在自己名义下,笼盖了一切文化。在近代科学技术没有传入之前,中世纪的所有学问几乎都包含在了佛教里面,凡诸文学、绘画、音乐、建筑、医药等等,都是僧侣的专利。僧侣,既是社会的上层也属于下层,正是他们中的精英,决定了西藏文化的走向。而导致佛教吸引精英、笼盖一切的原因,恰恰有佛教在政坛上起主导地位的因素。

邢肃芝老人是位智者。他的智慧,不仅仅是因为他通晓佛家经典,掌握了数百种的密法,而在于他明了佛家的真义,恰在于太虚提倡的“人间佛教”四字。离开了“人间”,不管是遁入深山也罢,修成一道红光也罢,总之是不见了踪影。不见了踪影,对这个世界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佛教的真谛,不是逃世,也不是避世,而是入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有善业恶业,佛教自也难免。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纵有十力精进,得十地正果,也须在人间吃苦。正因为如此,邢肃芝老人在学成了之后,开始了出入僧俗两界,亦官亦僧的生涯,争得了国民政府最高层的支持,凭借自己在藏地佛教界的优势,招徕内地第一流的师资,在西藏办学,以文化教育交流的形式,抵御国外势力的大规模渗透。虽然,由于时局的变幻和中央政府政策的失当,使得老人当年的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但是这种尝试,在今天也是富有积极意义的。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其实梦幻泡影就是历史,历史总是跟权杖与袈裟相伴而行。

信夫?

同类推荐
  • 摄政大明

    摄政大明

    穿越了,变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大贪官。百姓的咒骂、太子的敌视、清流的诋毁、权臣的排挤……还有一心想要卸磨杀驴的皇帝。环境很恶劣,前景很暗淡。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
  • 擎国

    擎国

    穿越不可怕,穿越后从零开始也不可怕,但如果有个前辈比你早穿越,而且人家还当上了皇帝,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热门推荐
  • 行夜人

    行夜人

    传说黄帝把蚩尤的尸体葬于天涯海角,封印其魂魄于门内,由一个神秘的人世代看守以保华夏平安。可是拥有不死魔魂的武神蚩尤真的死了么?一场未完的神魔之争,到底会演绎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到底有什么样的谜底没有揭晓?主人公是一个出生在湘西辰州的赶尸匠,因为师傅中了一种奇怪的诅咒,依据遗信的线索,开始踏上了艰难的破咒之路。书中情节精彩纷呈,赶尸放蛊,苗寨尸斗,古墓探险,猛鬼僵尸,土匪强盗,阴阳风水,一个都不会少。夜郎王多筒、湘西民风、鬼国故事,五鬼闹殿,雪峰剿匪,湘西古丈尸王,一切尽在《行夜人》揭晓。
  • 责任关键在于落实

    责任关键在于落实

    全面升级企业的落实力,打造负责高效的执行者。没有落实,最简单的工作任务也不可能完成,没有落实,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实,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没有落实,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落实便是关键所在。
  • 许我向你看

    许我向你看

    一天的很多细节,韩述都已经成功地忘记了。记忆好像有块黑板擦,悄无声息地抹去了他害怕回想的片段,留下满地粉尘……唯有一幕他怎么也擦不掉——她站在被告席上,而他在台下。韩述不敢看她的眼睛,却期盼着她能望他一眼。可是她没有,他知道,一秒都没有。桔年的心里住着一个人,她坚信那个人只是闭上了眼睛。很多年后,她做了一个梦,那个人终于睁开双眼对她微笑,然而她却哭了。521台阶上的那棵石榴树,年年开出火红刺目的花朵,曾经一笔一画刻下的“XHS&JN",谁陪着谁一起来看?
  • 有多想要,就有多幸福

    有多想要,就有多幸福

    一位睿智而豁达的小女人,用其真实的生活体验,跟你分享幸福的真谛:幸福,不是去追问到底谁才是你的m.pgsk.com,而是要问在眼前的伴侣关系中,你能努力到什么程度,成长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培养出经营幸福的能力。,八年的点点滴滴,有感动,有温馨,有豁然开朗……还有未完待续的幸福,留待白发苍苍的时候,坐在摇椅里慢慢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霄霸主

    九霄霸主

    我很软弱,甚至懦弱,因为一直以来我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男人。十岁那年雁枫在宗门召唤大典上,召唤了一块让他被视为宗门耻辱的石头。自此沦落异乡,五年的摧残后,邪恶的黑袍人帮他解开了命运的禁制,从此雁枫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是继续软弱,还是选择坚强?
  • 痞气狂妃

    痞气狂妃

    二十一世纪街头一姐叶小冬穿越成新娘才女变弃妇,她被一纸休书遂出皇子府,从此失踪沓无音讯。四年后,她带着一个萌到爆的嫩宝,流里流气地杀回来,飓风一样扫得京城一片人仰马翻。——戳,到底谁才是娃儿他爹?——◆◇◆——◆◇◆——◆◇◆——◆◇◆——◆婚约某女追杀刺客闯进某男府中不慎伤了某男,于是从此开始被某男无下限倒贴卖萌地逼着负责赔偿…“亲~到底要怎样你才肯放过我啊亲!”“你害得本王不行了,反正你们孤儿寡母也缺个男人,嫁给我撑个门面得了!”“除了这个,我什么都可以答应你。”“如此…本王委屈点,嫁给你们行了吧!”◆宴会天下第一美人婉玉公主:“真不明白,这世上怎么会有你这么粗俗不堪的女人?”左相府最受宠的大小姐:“如此下作龌龋,只有瞎了眼睛的男人才会看上你。”某女一脸亲切热情地望向身边的俊美男人:“亲,这里有包治眼疾的神丹妙药保证药到病除,节假日优惠七折包邮有回扣哦亲!”某男冷冷道:“来人,打烂这几张敢诅咒本王的狗嘴。”几位美人听后顿时脸色一菜,当场吓晕过去…◆婚礼“爷,四皇子说他没给王妃写过休书,他说王妃应该是四王妃,您这是强抢侄媳!”“混账东西,活腻了他!”一身红衣的俊美新郎官咬牙切齿地就想下马宰人,某人连忙拉住:“王妃让人给他喂了十公斤巴豆浓缩汁,小王爷让人给他喂了二十公斤巴豆浓缩汁。”想起那对母子的彪悍,某人当即打了个哆嗦,惹天惹地惹神惹鬼也别惹上那俩恶魔啊!◆婚后一某日,某男心血来潮,忽然问道:“卿卿,你怎么给咱儿子取个这样的小名?”“他小名咋了?”某女眼眨眨,某男:“太名不符实了。”他儿子介么可爱,怎能配以夜叉之丑名?孰料某萌宝昂起小脸,分外不满地瞪过来:“肿么不符实了?!”“→_→”◆婚后二“娘子,儿子今天给锄禾日当午,配了一个下联为起舞弄清影。”“有才,不愧是我生的,嘿嘿…”“还有一个横批:日忙夜也忙。”“贴切,我儿天才,像我,哈哈!”“他跟夫子说,这联写的是我们两个。”“…⊙﹏⊙‖∣°…“——◆◇◆——◆◇◆——◆◇◆——◆◇◆——【关于结局】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结局一对一。已有大量存稿,更新及时,喜欢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亲们,欢迎跳坑!记得要收藏哦O(∩_∩)O~
  • 医女谋圣王妃

    医女谋圣王妃

    前世,她是医药世家的嫡亲传人,杀人救人只是在一念之间,没想到一朝试药,光荣牺牲,再次睁眼,竟然成了宫中最低贱的宫女,不仅小命难保,而且还臭名远扬,刚穿越过来就遭到一顿毒打,好不容易整死人了,又来一波陷害!我说这到底有完没完啊,当我是吃斋念佛的,好欺负是吧!奶奶的,老虎不发威你们全当我是病猫!身份低下,咱们慢慢攀升,先摆脱粗使宫女,像着医女迈进,没想到这边屁股都没坐热,那边又开始升迁了,且看小小宫女如何一步步往上爬,慢慢成为后宫红人!据说一个不小心救了太后,把名声给弄回来了,再一个不小心救了大权当道的王爷,成为郡主了,这好歹咱有了身份不是!可是谁又能告诉我这是咋回事,夜探香闺的男人,为啥俺总觉得你那么眼熟呢?还有皇上,拜托你离我远点,不然明天又是阴谋诡计了!这边还没搞定呢,又来一个状元郎,老天爷,这桃花可不可以别太旺!祖父是冤死的,那咱就伸冤,母亲身份是低贱的,那咱就慢慢提高,父亲是被逐出家门的,那咱就等着他们来求回去!好不容易重生一回,不把你们都送进地狱去陪罪,我对得起自己这具身体么?片段一:“一年后成亲!”“三年!”“一年!”“三年!”“那就一年后先洞房,三年后再成亲!”某王爷无耻道!心想,这下能等了!某女嘴巴抽搐两下,直接暴走…心道,先上后婚都流行到古代来了,世风日下啊!片段二:“寻儿,朕准备跟皇弟抢人了!”“哦,那就抢吧!”“朕想抢的人的是你!”“哦,我什么时候是他的了!”某女自问道,一脸的莫名其妙!夏墨晗看她那呆呆的模样,顿时仰望苍天一阵无语,其实他想说,他也是爱她的!
  • 妖帝,本后要定你了

    妖帝,本后要定你了

    黑白无常勾错了魂,一朝穿越,摇身一变成被打入冷宫的软弱皇后,纯粹个受欺负的万年“受”。笑话,从来只有我宰人的份,别人想宰我?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命来了。招惹姐?让你尝尝什么叫做生不如死。拼腹黑?姐可不知道你有没有命玩到最后。拼权势?皇太后的令牌挂在腰身,丫的玩死你。皇上,皇上又怎么样,姐照样虐,可是为什么自己总是被他吃得死死的……他,轩辕宫澈,傲天王朝最为年轻有为的皇帝,他腹黑狡诈,吃人不吐骨,冷漠加身,懒散的外表是他的伪装色,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引得无数女子疯狂无比。而他曾经不屑的皇后,此时已经生出了利牙,张牙舞爪到他的身上,十足引起了他的“兴趣”。他逗她,宠她,欺负她,当“兴趣”逐渐发展到足以使他冰冷为之融化,腹黑帝王将要如何将邪魅妖后追到手中?---------精彩片段-------------片段一:“皇上,皇后说想要吃双龙鱼,说滋润补身。”“油炸了,问她要不要清淡的。”“皇上,皇后说想要那幅春霜秋月图,说好画要配好火。”“烧了,问她要多大的火。”“皇上,皇后说她想要那无极宫阁,让宫主做她的男宠。”“无极宫阁可以,男宠,她有我了,竟然还敢找别的男人,把那宫主阉了。”呆在皇上身旁的某男顿时口吐白沫不醒人事,天啊,不带这样玩人的,我还没娶老婆呢。片段二:“皇上,知道你与黄瓜的区别么?”秦雨轩不知所谓地拔着老虎的须子,脸上挂着一抹精光的笑意,内心无限YY中。“朕是不知道朕与黄瓜的区别,但朕想,皇后你一定会知道吧。”轩辕宫澈邪魅地在秦雨轩耳旁吹着热气,一双手不安分地在身上骚动着。华丽丽地一个飞踢下面,好吧被挡了,再来一个,两只脚被抓住了,然后某女就被丢到床上,一片和谐的场面春光上演。好吧,腹黑自己拼不过他,也只能认命做个皇上的独宠皇后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