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00000060

第60章 主编《独立评论》(1)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仅以4个多月的时间就全部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随后制造了一个伪满洲国,并得寸进尺地企图把侵略的战火引向我华北地区,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胡适等人梦想的“学术救国”、“文艺复兴”、“科学建国”等等工作,都变成了泡影。他们这班高级知识分子、教授先生们感到很灰心!丁文江很感慨地对胡适说:从前许劭说曹操可以做“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们这班人恐怕只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罢!胡表示同意,并称“我们这些‘乱世的饭桶’在这烘烘热焰里能干些什么呢?”

自“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大、清华的一些教授常在胡适家里或是欧美同学会里聚会,议论国家大事和世界形势,大家谈论非常热烈。他们对国民党统治表示不满,但又不能主张革命。于是有人提议办一个刊物来发表各自的意见,说一说自己对国家政治、外交、国防等方面的认识,以供社会和有关方面参考。然而提起办刊物这件事,胡适和丁文江却不怎么热心,因为他们过去有办《努力周报》及《新月》的经验教训,认为在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家里办报刊是不容易办好的。但清华的蒋廷黻等人却热情很高。在这种情形下,胡适、丁文江也只好同意表示赞成。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讨论,最后决定办一个讨论政治的周刊,胡适被推举为总编辑,由他起名为《独立评论》;丁文江、傅斯年、蒋廷黻协助他处理社务工作。并组织了编辑委员会,每周开会一次,大约有10个人参加。关于经费问题,按照过去办《努力周报》的办法,先做集资工作,凡愿意参加的社员每月捐出固定收入的5%作为基金,三个月后出版。当时参加捐款的社员如下(据捐认资本分户账所记):

丁文江 20元  任叔永 30元

竹尧生 30元  吴陶民 30元

胡 适 30元  翁文灏 20元

陈衡哲 20元  张奚若 25元

傅孟真 20元  蒋廷黻 20元

顾湛然 40元  周眉生 20元

周寄梅 1933年3月交一次50元

Gen Crozier 300元(一次)

吴景超 1933年5、6、7月交30元。

以上共有社员15人,总共捐款为3405元。前12人可为先期社员,他们交款均有一年之数,如丁文江就交了240元。这些便是他们办刊物不依赖人表示独立的经济基础了。这点钱不算多,但在那个年代工价不贵、纸价不贵的情况下算是可观的了。他们一切从俭,只请了一个职员负责发行事务,其他事物多以朋友帮忙,如校对等文字工作就由当时在胡适家工作的章希吕负责,另外还有一条规定:社员撰稿不付稿酬;即使非社员投稿,属朋友帮忙的不付稿酬。这样就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使刊物得以生存下去,不过就苦了主编了。他不仅自己要经常写稿和处理事务,而且还要四处向朋友求稿,其困难可想而知。关于他的编辑生活,他在给周作人的信里说:“三年多以来每星期有一晚编辑《独立评论》,往往到早晨三四点钟,妻子每每见怪,我总对她说,‘一星期之中,只有这一天是我为公家做工,所以我心里最舒服,做完之后,一上床就熟睡,你可曾看见我星期一晚上睡不着的吗?’她后来看惯了,也就不怪我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独立评论》终于在1932年5月22日正式创刊了。胡适在创刊号的《引言》里对该刊成立的经过及其主张作了交代,他说:“我们八九个朋友在这几个月中常常聚会讨论国家和社会的问题,有时辩论很激烈,有时候议论居然一致。我们都不期望有完全一致的主张,只期望各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用公平的态度来研究中国当前的问题。所以尽管有激烈的辩争,我们总觉得这种讨论是有益的。”并称:“我们叫这刊物做《独立评论》,因为我们都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的精神。不倚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的言论来发表我们各人思考的结果:这是独立的精神。”这个宣言显然体现了他们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和民主的观点和立场。他们想在民族矛盾及阶级斗争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保持孤特独立走中间路线,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根据形势的需要,当时最重要是如何对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问题?是战、是和;是斗争、或是妥协,要求给予回答,表明态度。对这个问题,该刊在第五号上发表了胡适《论对日外交方针》一文。在这篇文章里胡适首先指责国民党政府不抓紧时机,趁世界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召开十二届大会之际争取大会的同情来做外交上的奋斗,所以他批评说:“衮衮诸公无人敢负外交的责任,事事推诿,日日拖延,就把整个东三省送在日本人手里。民众高呼‘不撤兵、不交涉’,政府也就乐得躲在这个喊声里束手不作外交上的策划。”“躲避责任,贻误国家”。接着又说:虽然太晚,但“亡羊而补牢”还来得及补救,于是他提出几条对日交涉的意见作为解决中日关系问题办法,供国人参考。

第一,承认日本去年提出的五项原则。

第二,在“国联”或友邦的斡旋下进行两国全权代表的交涉。

第三,取消伪满洲国,恢复领土及行政主权。

第四,恢复东北主权后,东三省的政治应尽量现代化。

第五,中国、日本、俄国皆不得东三省驻军。

第六,东三省驻关内的军队应逐渐实行编遣。

第七,关于铁路的争议,交由两国专家会议协商。

第八,在政治改良与司法革新的条件下,日本不得在东三省享有领事裁判权。

第九,中日缔结新条约,确立两国可以实行共存共荣的基础。

胡适的这些意见充分反映了他避战求和的心理状态。一方面要设法避开战争,另方面搞折中调和,既满足敌人的部分要求,又不要使国家大受损失。发表上述言论之后,他又进行个人活动,写信向当时的外交部长罗文干提建议,他说:我认为中日问题应该直接交涉可以有希望达到取消满洲国,恢复在东北的行政主权之目的,则我们应该开始直接交涉。胡适的信,无非是再次强调上述的主张。但罗文干认为还不到交涉时候,回信说:现在日本正在得意时候,我们亦不必急急,总要在国际有些变化时候,或日满更倒霉,则交涉尚易开口,彼此尚有价可讲。可见国民党政府这班官僚竟把国家大事当儿戏,自己不去想办法收复失地,却将希望寄托在国际的变化上,这是对国民不负责任的。后来,国际联盟果然派一个调查团到中国来调查中日冲突的原因及现状,并提出解决办法。当时提出的主要办法是取消“满洲国”,但要在东三省创立特殊的自治制度,即“满洲自治”。这个自治政府当设有外国顾问,其中日本人应占一重要比例,其次承认日本在满洲的利益。这实际上是要实行国际共管。这个方案公布后国民党政府表示原则接受。胡适在《独立评论》第二十一号上发表《一个代表世界公论的报告》一文也表示欢迎。他说,“我们今天读了外交部的译文,不能不佩服李顿调查团的团员和专家的审慎的考查,他们的公平判断,和他们为国际谋和平的热心是值得我们感谢和敬礼的。”可见胡适见解与当局者是基本一致的。此文发表后在群众中引起不良反应。在南京有方之桢等人读了胡适的文章后写信批评他说:“闻先生与溥仪交厚,溥仪被逐出宫,先生为鸣不平,此番维护调查团,并歌颂其所拟设立东三省自治政府等办法,竟或别有用心,故意为此曲说”。又有一位青年读者,写信给胡适说:“读《独立评论》总觉得不过瘾!”从上所述,可见当时青年对胡适在政治和外交上的主张是深表不满的。但胡适却不以为然,在该刊周年纪念文里强辩说:“是的,我们不能供给青年过瘾的东西。我们只妄想至少有些读者也许可以因此减少一点每天渴望麻醉的瘾。”胡适后来在政治上急促右倾,这时已见端倪。

同年11月胡适到武汉讲学,那时蒋介石也在汉口督师“剿共”,二人有机会见面了,28日蒋在寓所邀胡适晚餐,客有陈布雷、斐复恒等人。12月2日,蒋又约胡吃饭,客有杨永泰、雷孟疆。胡适本想与蒋谈一点根本问题的,因客人不走,不便深谈。后来只谈了一点教育问题,说学风不好,是政不清明等因;建议教育制度不要动了。胡适后来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我在武汉第一次见他时,就留下我的一册《淮南王书》,托人送给他,盼望他能够想想《淮南·主术训》里的主要思想,就是说,做一国元首的法子是‘重为善、若重为暴’。‘重’为‘不轻易’。要能够自己节制自己,不轻易做一件好事,正如同不轻易做了件坏事一样,这才是守法守宪的领袖。”这可能是他所要谈的根本问题了,胡适以“王者师”自居,向蒋谏言,叫他行“无为”政治,宣称做一个领袖要抓大事,不要事无巨细一把抓,不然就是独裁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古书上说的:“宰相问牛,不问尸”。因为牛喘,知道干旱将至,故要关心查问,至于尸首,有地方官去管,用不着宰相去过问,这叫各尽其责。他认为蒋有这方面的缺点:无论军事、内政、外交、财政、教育、卫生等等一把抓,所以他有此讽谏,希望蒋介石采纳。从上述情况看来,他与国民党的关系已大有改善。后来《独立评论》上展开了一场“民主与独裁”的争论,丁文江和蒋廷黻等人主张专制独裁,他们认为:要做到国家统一、搞好国家建设非实行专制独裁不可,理由是:国民不识字的人多(约80%),不能行使选举权;目前政治还没有脱离革命方式;国家正遇着空前的外患,因此讲民主政治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丁文江在《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一文里提出“试行新式独裁”的主张。蒋廷黻随后也发表了《革命与专制》等文表示支持,他认为中国物质文明太落后,因此只有先经过专制建国的阶段才能有效地近代化。显然他们的上述主张正符合蒋介石的需要,后来蒋在南昌个别召见了蒋廷黻,并委之以政职。胡适的见解与蒋、丁二位正相反,他主张政治统一,但不是蒋廷黻主张的武力统一;他认为民主政治是幼稚园政治不难学,而独裁政治是研究院政治难学。所以他在《一年来关于民治与独裁的讨论》一文里说:“我观察世界各国的政治,不能不承认民主政治只是一种幼稚的政治制度,最适宜于训练一个缺乏政治经验的民族;而现代的独裁政治是一种特别英杰的政治,是需要很大多数的专家的政治,在中国今日是做不到的。”所以他非常推崇孙中山的《民权初步》一书,认为很实用。基于这个认识,后来他在作“民主与独裁”讨论总结时说:“国民党如果不推翻孙中山先生的遗教,迟早总得走上民主宪政的路”。并着重指出,“在这样走上民主宪政的过程上,国民党是可以得着党外关心国事的人的好意的赞助的。”胡适在这里告诫执政者,要注意:施行独裁政治是违背孙中山的意愿的,只有行民主政治才会得到人们的拥护!其实丁、胡两派的争论殊途同归,对国民党政权都是表示拥护和支持的。这一点蒋介石知道,但为了笼络民心,蒋也不得不出来做一个姿态表示坚决要实行民主政治的意思,所以他于1934年11月17日,在回答日本记者询问时说:“中国与意大利、德意志、土耳其国情不同,故无独裁的必要”。蒋否定了独裁制对胡适来说当然是一个鼓舞,于是胡适提出下决心作5年或10年的自救计划,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教育等方面做好准备,如军事上要求统一,扫平割据势力等。这些与蒋介石的“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是不谋而合的,所以他们很快携手了。之后他与汪精卫常有书信来往。汪拟请他做教育部长,他谢绝了,并称把他放在外边比在政府里好,关键时刻可说几句公道话。最后他推荐王世杰到南京上任。

同类推荐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精选了达尔文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热门推荐
  • 凤华绝代:魔妃傲苍穹

    凤华绝代:魔妃傲苍穹

    顶级杀手一朝穿越,成为魔域第一美人。大婚之日,她用剧毒的匕首抵上他胸口,猖狂的道:“杀了你,魔域就是我的。”却在同一天,魔域被那些所谓的江湖正派血洗,魔君一把大火,魔域化为灰烬。她至此改变主意,更为猖狂的道:“杀了魔幻大陆帝王,魔幻大陆就是我的。”
  • 乱世猎人第四卷

    乱世猎人第四卷

    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其武功与智慧突起江湖,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而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凭其机缘运数,突破武学与智慧的极限,终成乱世之中真正的猎人,而使整个武林以至天下的局势运于掌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八零后神魔天使

    八零后神魔天使

    新书上传《植魔师》植魔师宣言:我们是一群不屈服命运的人!为了改变命运,俞鹰一脚踏入生死地!
  • 武道神通

    武道神通

    荒古雄奇的异界;一个现代人的灵魂;追逐武道、神通,历经时代变化、纪元沧桑!
  • 重生王牌经纪人

    重生王牌经纪人

    新坑《老婆,不婚休想离》【高干+婚恋】她哭,指甲陷入这个坏蛋的背后,有些害怕:“爱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陆哥哥从来不会这样对我!”他笑,吻去她的眼泪,沉入她的身体:“傻姑娘,你被他骗了。如果真的爱你,便是像我这般的,时时刻刻,想做的,是要你、是恨不得、将你揉进我的骨血之中!”==========他看她的眼中没有面对媒体时的宠溺与温情,她面对他混乱不堪的私生活也只是冷眼旁观。她是享誉业界的王牌经纪人,他是功成名就的商业巨鳄。人前是恩爱夫妻,暗地里婚姻游戏。她的艺人多是他的情妇,他的好友跟她暧昧不明。他爱她,却不放弃折磨她;她爱他,却也对这场婚姻游戏乐此不疲。犹如斗狠般,撕扯着彼此的心。直到他亲手将她推到深渊的边缘……空无一人的法庭,他扼住她瘦削的下颚:“阿萱,求我!求我我就放过你!求我我们就可以做回正常的夫妻!”她倔强拒绝:“这是新的游戏吗?可是,恕不奉陪了!我的绝种好男人老公!”他咬住她的唇,一脸残忍阴鸷:“游戏规则向来由强者制定!我既可以将你推上顶峰,也可以将你拉入地狱!就算结束,也该由我说了算!我的王牌经纪人老婆!”亲情冷漠,闺蜜背叛,监狱碎尸,而后,旖旎重生!既然,爱情太伤人,让认真的的人肝肠寸断!那么,她便要无心无情!这一次,所有游戏,她来掌控!越是接近了真相,就越是发觉,却原来,都是命运在跟自己开玩笑!重生,是复仇还是愈陷愈深?新生是救赎还是再入深渊!★所谓的家族制药,以为亲情冷漠;却原来是制毒世家,天纵冷血无情!而自己,不过是被家族淘汰的弱者,活该命丧狱中!★所谓的新生家族,以为亲情温暖;实则是黑色党手,无不丧心病狂!而自己,明里受到宠溺无边,暗里只沦为恨宠玩具!★他自己毁灭自己……缠绵不休,他以卑劣的手段,只求她更加的恨,来换取她的不会忘记。残忍的伤害,却又偏执的爱!她愤恨,他凄笑。这场复仇,总要有人来做个了结!一声枪响,复仇终结,她却卷入另一场残忍的漩涡……★都说他无比温柔……金丝眼镜,粉色系的衬衣,掩藏了那双锐利的眸子。他拥着她,宠溺着,诱惑着:“萱萱,永远做哥哥的小公主,不好么?”莫名的危险气息,她不自觉地远离,却换来更深的禁锢。究竟,谁才是自己的救赎?★其实他最是惹人心疼!妖异气质,艳丽红唇,诱惑着靠近她,像个英雄般介绍自己:“我是给人类带来光明与快乐的魔法师!”
  • 续弦夫人

    续弦夫人

    《二婚不愁嫁》"离婚"当朱旭冉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祝雅丽立刻拉着箱包自己让自己净身出户.他们相识在一场相亲节目上,她说婚内绝不出墙。他被他给逗乐了,然后结婚了.因为他的前女友,那个舞姿蹁跹的女人要从国外回来了,他们离婚!她只是他空虚是慰藉。她未必将他当成了一世良人.罢罢罢,婚姻一场戏,谁更入了迷?朱旭冉没有想到,三年的婚姻,她比他更加的没了心,原来他才是被抛弃的哪一个…他后悔了,可是离婚简单,复婚难哦…本文简介:红烛高挂,她脸色莹润,与她的夫君极尽缠绵,他融入她的身体,极尽温柔,让她沉迷在他给她的一片温情之中,续弦夫人也罢,虽他已经有两个孩子,她也会用心对待。她本是山野村姑,无人问津,被卖入府中成为续弦夫人,她知道他的夫君很有钱,他夫君的家族势力很大,知道他的夫君有两个孩子,直到盖头接起的那一刻,她才知道原来他的夫君这般年轻。续弦就续弦吧!然而,天未明,一声“嫂嫂”却将她带入万劫不复之地,昨夜与她缠绵之人竟然是小叔…“我曾是你家续弦夫人,今天是不是你也该做的我“续弦郎君”,等我夫君过世,我再考虑的要不要迎娶你?”卓敏雅笑。一朝成了刀下鬼,却未料入了王侯的门。身怀龙凤子,却已了忘身前事。曾是山野村民,今日却是王府的娇娇女,一朝周家续弦夫人,今日却是王府贵公主。曾经人欺她,今日她欺人。贵为公主,却有人上了门?丈夫?小叔?她记不得,更是道不明,谁才是她的娇儿弱女的父亲?《迎凤还朝》吏部尚书灭门,她冒雪奔丧,却遇劫匪失身,未婚夫高调退婚不算,还风光的迎娶她的亲妹,父母无颜,对她关上的大门,满天的雪地里,她竟是找不到一条活路,她恨意惆怅,谁是害她之人,她一定要找他出来千刀万剐以雪耻辱!他贵为四皇子,可是却是落魄不堪,从小落下一身病,大雪之日,他牵住她的手,暖和她的身。他说,我这一身病痛,没有人愿意嫁给我,你愿意照顾我吗?她无法拒绝他的恩情,愿意为救命之恩用一身相许。《妾美不如妻子》《休了花心老公嫁被人》《前夫滚开》《娘子,为夫错了》推荐新文:《错价良人》成亲四年,温情脉脉,夜夜相拥,却无人知道她依旧是处子之身,她的相公是个无能。其实这样何尝不好。
  • 蜕变

    蜕变

    商业策划奇才蓝若海与失恋表妹来到常青谷,为神秘投资人做营销策划,惊遇开膛恶魔重出江湖,刑警周渊易应漂亮女护士之约,送流浪者接受治疗被困奇特别墅……金饰大盗人间蒸发,地产富豪离奇失踪,传说中的蜕族人现身拨开层层迷雾,揭露连环阴谋!
  • 机舞苍穹

    机舞苍穹

    吕锋遥指苍穹:“我所要寻找的,只是属于我的尊严!”
  • 三国2:龙争虎斗

    三国2:龙争虎斗

    本书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二部。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